图书介绍
王国维教育学 舒新城教育通论 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国维,舒新城,钱亦石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832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教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国维教育学 舒新城教育通论 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9
第一章 教育之意义9
第二章 教育之目的11
第三章 反对之教育主义12
第四章 教育者14
第五章 被教育者15
第六章 教育之始终16
第七章 教育学所当究之事项17
第二篇 教育人类学21
第一章 何谓教育人类学21
第二章 人之所以与动物异之理由22
第三章 教育人体学23
第一节 此学之区分23
第二节 运动装置23
第三节 营养装置24
第四节 神经装置24
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25
第一节 幼儿之心25
第二节 感觉及知觉25
第三节 表象之再现26
第四节 类化26
第五节 思考27
第六节 感情27
第七节 欲望及意志28
第五章 教育期之区分29
第三篇 教育方法学33
第一章 教育方便之种类33
第二章 卫生34
第一节 营养装置之卫生34
第二节 运动装置之卫生35
第三节 神经装置之卫生35
第三章 训练36
第一节 训练之意义36
第二节 训练之种类36
第三节 示例37
第四节 言语38
第五节 习惯40
第六节 作业41
第七节 看护42
第八节 赏与43
第九节 课罚44
第四章 教授47
第一节 教授之目的47
第二节 教材之选择47
第三节 教材之统一48
第四节 教案49
第五节 教段51
第六节 教式53
第七节 发问之方法55
第八节 发问时必要之条件56
第九节 答辩之处置法57
序71
第一章 何谓教育73
Ⅰ.教育底意义73
1.语源73
2.概念74
Ⅱ.教育底起源76
3.原始的教育76
4.现代的教育77
Ⅲ.教育底需要78
5.个人的需要78
6.国家的需要79
7.世界的需要79
Ⅳ.撮要80
Ⅴ.名词释义81
Ⅵ.问题82
Ⅶ.参考书83
第二章 教育与学校84
Ⅰ.学校底起源84
8.学校底意义84
9.学校底由来85
10.学校底发展87
Ⅱ.学校底职能90
11.一般职能90
12.小学底职能91
13.中学底职能92
14.大学底职能92
Ⅲ.学校底组织93
15.行政组织93
16.学级编制95
Ⅳ.学校与教育96
17.学校与教育之关系96
18.学校教育之利弊97
Ⅴ.撮要98
Ⅵ.名词释义99
Ⅶ.问题100
Ⅷ.参考书100
第三章 教育与学制101
Ⅰ.学制底起源101
19.学制底意义101
20.学制底由来102
21.学制底效能102
Ⅱ.学制底要素104
22.学制成立与推行的条件104
23.学制底种类105
Ⅲ.中国底学制106
24.学制概述106
25.新学制底由来及其变迁107
26.现行的学制109
27.现行学制的批评113
Ⅳ.撮要113
Ⅴ.名词释义114
Ⅵ.问题114
Ⅶ.参考书115
第四章 教育与学生116
Ⅰ.何谓学生116
28.学生底特质116
29.学生底职责117
Ⅱ.儿童与学生119
30.儿童底心理119
31.儿童教育的要点120
Ⅲ.青年与学生121
32.青年底心理121
33.青年教育的要点122
Ⅳ.成人与学生123
34.成人教育问题123
Ⅴ.撮要124
Ⅵ.名词释义125
Ⅶ.问题125
Ⅷ.参考书126
第五章 教育与教师127
Ⅰ.教师底专业127
35.教师底起源127
36.教师底专业128
Ⅱ.教师底资格130
37.法制上的资格130
38.学行上的资格130
Ⅲ.教师底职责132
39.对于学生的职责132
40.教师对于国家及社会的责任134
Ⅳ.撮要135
Ⅴ.名词释义136
Ⅵ.问题136
Ⅶ.参考书136
第六章 教育与课程138
Ⅰ.课程底起源138
41.课程底意义138
42.课程底发展及变迁139
43.中国现行的课程140
Ⅱ.课程底功用149
44.保存社会文化149
45.予学生以系统的训练150
Ⅲ.课程底组织150
46.课程组织的原则150
47.厘订课程标准的方法151
48.教材底选择与排列152
Ⅳ.课程与教育153
49.课程底改选153
50.对于现行课程的批评154
Ⅴ.撮要155
Ⅵ.名词释义156
Ⅶ.问题156
Ⅷ.参考书156
第七章 教育与教学158
Ⅰ.教学底意义158
51.教与学的关系158
52.学习底基础及原则159
53.教学法底特质160
Ⅱ.教学底原则161
54.引起动机161
55.适应个性161
56.教学格言问题162
Ⅲ.教学方式163
57.方式底分类163
58.以教材为根据的方法164
59.以教师目的为根据的方法165
60.良好教学法底要素167
Ⅳ.中国现行教学法168
61.历史概述168
62.现行的方法169
63.对于现行教学法之概评170
Ⅴ.撮要170
Ⅵ.名词释义171
Ⅶ.问题172
Ⅷ.参考书173
第八章 教育与训育174
Ⅰ.训育底意义174
64.训育底对象174
65.训育底要素175
Ⅱ.教育原则176
66.训育目标176
67.养成习惯177
68.引起信仰178
Ⅲ.训育方法179
69.消极的方法179
70.积极的方法180
Ⅳ.训育现况181
71.训育现状一般181
72.今后的方针182
Ⅴ.撮要183
Ⅵ.名词释义184
Ⅶ.问题184
Ⅷ.参考书185
第九章 教育通论186
Ⅰ.教育底范围186
73.教育底内容186
Ⅱ.理论的教育187
74.教育哲学187
75.教育科学188
Ⅲ.实际的教育191
76.普通教育191
77.特殊教育192
Ⅳ.撮要194
Ⅴ.名词释义195
Ⅵ.问题195
Ⅶ.参考书196
第十章 研究教育的途径197
Ⅰ.研究方法底分类197
78.研究教育的范围197
Ⅱ.理论的研究198
79.人生常识198
80.基本常识199
81.教育常识201
82.专科研究202
Ⅲ.实际的研究203
83.专业修养203
84.观察204
85.调查205
86.实验205
87.服务社会206
Ⅳ.撮要207
Ⅴ.名词释义207
Ⅵ.问题208
Ⅶ.参考书208
总序229
例言232
第一章 绪论233
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变动性233
第二节 教育原理与社会背景235
第三节 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原理239
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243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243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245
第三章 教育原理的生物学基础250
第一节 儿童的本性250
第二节 环境的势力252
第三节 教育与发展254
第四章 教育原理的社会学基础257
第一节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57
第二节 教育与劳动结合259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教育261
第五章 教育原理的哲学基础264
第一节 辩证的宇宙观264
第二节 认识的过程266
第三节 实践的作用269
第六章 政治教育272
第一节 政治与教育的关系272
第二节 中国现时需要的政治教育274
第七章 生产教育278
第一节 生产教育的论据278
第二节 中国现时需要的生产教育281
第八章 文化教育284
第一节 文化教育的意义284
第二节 中国现时需要的文化教育286
第九章 教育与人类前途290
第一节 人类前途的预测290
第二节 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效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