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115424.jpg)
- 石凌波,崔伟历,张凤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07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重视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1
第一篇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2
第1章 医生正确选择检验项目2
第2章 病人采样前准备3
第3章 护士须知6
第一节 血标本分类6
第二节 常用抗凝剂和采血管6
第三节 真空采血系统7
第二篇 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11
第4章 血样采集、运送和保存11
第一节 血样采集11
第二节 血样运送和保存14
第三节 血样拒收的准则15
第5章 体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17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17
第二节 粪便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0
第三节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1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2
第五节 精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4
第六节 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5
第七节 胃液的采集和运送26
第八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采集和运送26
第九节 痰液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7
第十节 其他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8
第6章 药物浓度监测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31
第7章 特殊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38
第一节 HIV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38
第二节 SARS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39
第三节 致病性禽流感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1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3
第五节 手足口病样品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4
第六节 登革热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5
第七节 麻疹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6
第八节 钩端螺旋体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47
第三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49
第8章 临床血液一般检验49
第一节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49
第二节 红细胞参数50
第三节 血细胞比容51
第四节 网织红细胞52
第五节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52
第六节 红细胞沉降率53
第七节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54
第八节 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参数56
第九节 红斑狼疮细胞57
第9章 贫血的检验58
第一节 营养性贫血的检查58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59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查60
第四节 血红蛋白分子病的初筛试验64
第10章 血栓和止血的检验71
第一节 血管壁和内皮细胞的检查71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与抗体检查72
第三节 凝血因子的检查75
第四节 抗凝物质测定81
第五节 纤溶系统的检查82
第11章 血液流变学检查87
第一节 全血黏度87
第二节 血浆黏度87
第三节 红细胞变形性88
第四节 红细胞聚集性88
第12章 血液寄生虫检验89
第一节 血液疟原虫检查89
第二节 血液微丝蚴检查89
第三节 黑热病原虫检查90
第四节 回归热螺旋体检查90
第五节 弓形虫检查90
第13章 血型血清学检查91
第一节 ABO血型鉴定91
第二节 Rh血型鉴定91
第三节 血型血清学常用检查方法92
第四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94
第五节 输血护理94
第六节 成分输血指南99
第四篇 临床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103
第14章 尿液检验103
第一节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103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106
第三节 尿沉渣检查113
第四节 尿液激素及其代谢产物113
第五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115
第15章 粪便检验116
第一节 粪便常规检查116
第二节 肛门拭子虫卵检查116
第16章 体液及分泌物检查118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118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119
第三节 胃液检查120
第四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121
第五节 精液检查123
第六节 前列腺液检查123
第七节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124
第八节 痰液标本的检查125
第九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125
第五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127
第17章 蛋白质测定127
第一节 血清总蛋白测定127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测定128
第三节 血清黏蛋白测定128
第四节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129
第五节 血清蛋白乙酸纤维素膜电泳129
第六节 糖化血红蛋白130
第七节 糖化血清蛋白130
第八节 血清肌红蛋白131
第九节 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131
第十节 前白蛋白131
第十一节 尿微量白蛋白132
第18章 糖类测定133
第一节 葡萄糖测定133
第二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34
第三节 尿液葡萄糖测定134
第四节 血浆乳酸测定135
第五节 全血丙酮酸测定135
第六节 β-羟丁酸测定136
第19章 无机离子测定137
第一节 钾离子测定137
第二节 钠离子测定138
第三节 氯离子测定138
第四节 总钙测定139
第五节 碳酸氢根测定140
第六节 无机磷测定140
第七节 镁离子测定141
第八节 血清铁测定141
第九节 血清铜测定142
第十节 血清锌测定142
第十一节 锰含量测定143
第十二节 血铅测定144
第十三节 汞含量测定145
第十四节 硒含量测定146
第十五节 砷含量测定146
第十六节 镉含量测定146
第20章 血清酶活性测定148
第一节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48
第二节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8
第三节 碱性磷酸酶149
第四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150
第五节 酸性磷酸酶150
第六节 乳酸脱氢酶151
第七节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51
第八节 α-羟丁酸脱氢酶152
第九节 肌酸激酶152
第十节 肌酸激酶同工酶153
第十一节 γ-谷氨酰转移酶153
第十二节 胆碱酯酶153
第十三节 α-L-岩藻糖苷酶154
第十四节 5′-核苷酸酶154
第十五节 腺苷脱氨酶155
第十六节 淀粉酶测定155
第十七节 脂肪酶155
第十八节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56
第十九节 单胺氧化酶156
第21章 肝功能检验157
第一节 胆红素测定157
第二节 总胆汁酸157
第三节 血氨测定158
第22章 血清非蛋白氮测定159
第一节 尿素159
第二节 肌酐159
第三节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160
第四节 胱抑素C160
第五节 尿酸160
第23章 血脂测定16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62
第二节 脂蛋白a162
第三节 载脂蛋白162
第四节 总胆固醇163
第五节 三酰甘油164
第六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4
第七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5
第24章 血气与酸碱分析166
第一节 标本采集166
第二节 酸碱度测定166
第三节 二氧化碳总量测定167
第四节 二氧化碳分压测定167
第五节 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168
第六节 阴离子间隙测定168
第七节 动脉血氧分压测定169
第八节 动脉血半饱和氧分压测定169
第九节 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169
第十节 血浆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测定170
第十一节 缓冲碱测定170
第十二节 剩余碱测定171
第六篇 临床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172
第25章 肿瘤标志物172
第一节 糖链抗原19-9172
第二节 糖链抗原125172
第三节 糖链抗原50173
第四节 糖链抗原15-3173
第五节 癌胚抗原174
第六节 甲胎蛋白174
第七节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74
第八节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5
第九节 β2-微球蛋白175
第十节 鳞状细胞癌抗原176
第十一节 组织多肽抗原176
第十二节 EB病毒176
第十三节 促血管生成素-2177
第26章 细胞免疫检验178
第一节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78
第二节 T细胞E花环试验178
第三节 T细胞亚群测定179
第四节 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179
第五节 白细胞介素180
第六节 肿瘤坏死因子α181
第七节 干扰素181
第八节 NK细胞活性测定181
第九节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182
第十节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182
第27章 体液免疫和补体检测18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183
第二节 血清补体测定183
第三节 血清M蛋白测定184
第四节 冷球蛋白185
第五节 C反应蛋白185
第六节 溶菌酶186
第28章 内分泌激素检验187
第一节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87
第二节 甲状腺素187
第三节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188
第四节 促甲状腺素激素188
第五节 雌二醇189
第六节 雌三醇189
第七节 孕酮190
第八节 睾酮190
第九节 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191
第十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91
第十一节 泌乳素192
第十二节 生长激素192
第十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193
第十四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93
第十五节 皮质醇194
第十六节 醛固酮194
第十七节 血清胰岛素195
第十八节 血清C-肽195
第29章 感染免疫学检验196
第一节 抗链球菌溶血素“O”196
第二节 肥达试验196
第三节 外-斐反应197
第四节 冷凝集试验197
第五节 嗜异性凝集试验197
第六节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198
第七节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198
第八节 军团菌抗体198
第九节 腺病毒198
第十节 轮状病毒检测199
第十一节 幽门螺杆菌抗体199
第十二节 麻疹病毒抗体199
第十三节 肺炎支原体抗体200
第十四节 肺炎衣原体抗体200
第十五节 沙眼衣原体抗体200
第十六节 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201
第十七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201
第十八节 冠状病毒抗体201
第30章 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202
第一节 标本因素对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ELISA法)的影响202
第二节 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项目203
第31章 优生优育系列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207
第一节 巨细胞病毒抗体207
第二节 弓形虫抗体207
第三节 风疹病毒抗体207
第四节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208
第32章 自身免疫疾病血清学检测209
第一节 类风湿因子209
第二节 抗核抗体209
第三节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209
第四节 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谱测定210
第五节 抗脱氧核糖核蛋白抗体210
第六节 抗甲状球蛋白抗体210
第七节 抗平滑肌抗体211
第八节 抗线粒体抗体211
第九节 抗精子抗体211
第十节 抗心磷脂抗体212
第七篇 临床微生物及分子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213
第33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213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转运和保存213
第二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15
第三节 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17
第四节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18
第五节 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0
第六节 下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1
第七节 眼、耳、鼻、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2
第八节 伤口和脓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3
第九节 无菌体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5
第十节 烧伤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6
第十一节 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7
第十二节 其他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9
第十三节 医院感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30
第34章 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232
第一节 病毒核酸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232
第二节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233
第八篇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变异案例讨论237
第35章 标本因素237
第一节 病人准备不当237
第二节 标本采集不当238
第三节 标本运送不当244
第四节 标本保存不当245
第36章 临床因素247
第一节 验单申请不当247
第二节 疾病干扰247
第三节 药物影响249
第37章 生理性因素251
附录A 采集检验标本一览表253
附录B 本书的检验医学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