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ru64 UNIX系统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Tru64 UNIX系统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23360.jpg)
- 翟丽丽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2169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UNIX操作系统-系统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ru64 UNIX系统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系统管理概述1
1.1SysMan菜单简介1
1.2相关文档2
1.3系统安装3
1.4管理方法5
1.5CDE中的管理工具6
1.5.1访问SysMan7
1.5.2系统设置8
1.6SysMan菜单10
1.7系统命令行12
1.8SysMan工作站15
1.8.1状态选项16
1.8.2工作视图17
1.8.3菜单选项19
1.9串行控制台19
1.9.1控制台端口20
1.9.2初始化连接21
1.9.3故障诊断22
第2章 启动和关闭23
2.1概述23
2.1.1引导方法23
2.1.2关闭方法24
2.1.3相关文档24
2.1.4系统文件24
2.1.5相关工具25
2.2引导操作25
2.2.1自动或人工引导25
2.2.2单用户或多用户模式26
2.3准备引导26
2.4引导系统26
2.4.1用引导命令定义控制台环境变量27
2.4.2重载引导命令28
2.5确定系统运行级29
2.6改变系统运行级29
2.6.1从单用户模式改变运行级29
2.6.2从多用户模式改变运行级30
2.7对称多道处理31
2.7.1向现有的系统增加CPU31
2.7.2多处理机系统的自动重引导31
2.8系统时钟31
2.9常见问题32
2.10关闭系统32
2.11停止多用户模式下的系统33
2.11.1用SysMan关机33
2.11.2关闭系统并告知用户34
2.11.3关闭系统34
2.11.4自动重引导系统35
2.11.5立即关闭系统35
2.12停止单用户模式下的系统35
2.12.1reboot命令36
2.12.2fasthalt命令36
2.12.3fastboot命令36
第3章 定制系统环境37
3.1系统初始化文件37
3.1.1/ete/inittab文件38
3.1.2init和rc目录结构40
3.1.3crontabs目录45
3.2多语言支持46
3.3定制国际化特性47
3.4定制时区47
3.5定制CPU资源分配48
3.5.1相关应用49
3.5.2开启分类调度器49
3.5.3添加类中的成员49
3.5.4删除类中的成员49
3.5.5其他的类管理操作49
3.5.6使用分类调度图形界面50
3.6定制交换分区51
3.6.1相关文档和实用程序52
3.6.2分配交换区52
3.6.3评估交换空间的需求量53
3.6.4选择交换空间的分配方法54
第4章 管理用户和组55
4.1账户管理55
4.1.1账户管理工具55
4.1.2使用账户管理软件56
4.1.3相关文档56
4.1.4相关应用57
4.2快速使用账户管理57
4.2.1在系统安装期间创建基本账户57
4.2.2使用账户管理器(dxaccounts)GUI57
4.2.3使用SysMan菜单的账户选项58
4.2.4命令行应用58
4.3用户账户和组59
4.3.1系统文件59
4.3.2UID和GID60
4.3.3Password文件61
4.3.4组文件62
4.4管理用户账户63
4.4.1SysMan菜单的账户选项63
4.4.2账户管理器(dxaccounts)68
4.5管理组71
4.5.1SysMan菜单的账户组选项71
4.5.2账户管理器(dxaccounts)72
第5章 文件系统管理75
5.1文件系统简介75
5.1.1文件系统的目录层次75
5.1.2磁盘分区76
5.1.3UFS第四版78
5.1.4UFS的文件系统结构79
5.1.5目录和文件类型80
5.1.6设备文件80
5.2标志链接和集群81
5.2.1参考文档82
5.2.2CDSL概述82
5.2.3维护CDSL84
5.3手工创建UFS84
5.3.1创建新文件系统85
5.3.2装载文件系统87
5.3.3/etc/fstab文件87
5.3.4mount命令89
5.3.5umount命令90
5.3.6扩展UFS90
5.4管理UFS93
5.4.1相关选项93
5.4.2卸载文件系统94
5.4.3显示已安装的文件系统95
5.4.4安装文件系统96
5.4.5共享逻辑目录98
5.4.6安装网络文件系统99
5.4.7创建UFS文件系统101
5.5管理配额102
5.5.1配额限制102
5.5.2有效配额限制103
5.5.3通过账户设定配额104
5.5.4验证文件系统配额104
5.6备份和恢复104
5.7监视和调整105
5.7.1检测UFS的一致性105
5.7.2监视文件系统的使用105
5.7.3提高UFS的读效率107
5.8常见问题108
第6章 存档管理109
6.1了解备份操作109
6.2备份数据和系统文件110
6.3选择备份时间表111
6.4备份方法111
6.5备份前的准备112
6.5.1系统文件112
6.5.2相关应用113
6.5.3前期任务113
6.6dump命令115
6.6.1完全备份115
6.6.2执行增量备份116
6.6.3远程备份117
6.6.4使用备份脚本117
6.7保存数据118
6.7.1恢复文件系统119
6.7.2恢复文件120
6.7.3恢复文件层次121
6.7.4远程恢复文件123
6.7.5恢复root和/usr文件系统123
6.8使用命令行应用tar,pax和cpio126
6.9使用dxarchiver126
6.10在磁带上创建标准系统核心128
6.10.1磁带设备需求128
6.10.2btcreate应用129
6.10.3btextract应用130
6.10.4SysMan菜单的boot_tape选项131
第7章 打印管理133
7.1打印管理概述133
7.1.1高级打印软件133
7.1.2打印机配置方法133
7.1.3参考文档134
7.1.4系统文件135
7.1.5相关应用136
7.2配置打印机136
7.2.1收集信息137
7.2.2安装本地打印机139
7.2.3安装远程打印机140
7.2.4用printconfig设定TCP/IP打印141
7.2.5在ASU下的PC打印队列142
7.2.6用lprsetup安装打印机142
7.3日常打印系统的维护146
7.3.1增加打印机146
7.3.2修改打印机146
7.3.3移除打印机147
7.3.4管理本地打印作业和打印队列147
7.3.5打印机记账管理149
7.4相关参考信息149
7.4.1/etc/printcap文件150
7.4.2/etc/printcap文件中的数据151
7.4.3打印守护进程155
7.4.4出错日志155
7.4.5过滤目录156
7.4.6标记位156
7.4.7模式位158
7.4.8远程打印机属性158
7.4.9分页和映像参数159
7.4.10通用打印过滤器159
7.4.11TCP/IP打印159
7.5过滤器的限制161
7.6故障处理161
第8章 硬件管理163
8.1了解硬件163
8.2参考信息165
8.2.1参考文档165
8.2.2相关系统文件166
8.2.3WWID和共享的设备166
8.2.4相关应用167
8.3SysMan硬件应用168
8.3.1查看硬件层次结构168
8.3.2查看集群170
8.3.3查看设备信息171
8.3.4查看CPU信息171
8.3.5SysMan工作站172
8.4用hwmgr管理硬件173
8.4.1硬件管理模型173
8.4.2主要操作174
8.4.3配置环境177
8.4.4使用hwmgr管理硬件178
8.5设备命名和设备文件192
8.5.1相关文档和应用193
8.5.2设备文件目录193
8.5.3管理设备文件196
8.6使用ddr_config手工配置设备201
8.6.1动态重新配置核心的方法201
8.6.2更改DDR数据库202
8.6.3定制化cam_data.c信息202
8.6.4不使用DDR加入虚拟终端和其他设备203
8.7使用设备应用206
8.7.1设备查找应用206
8.7.2SCSI和设备驱动器应用207
8.7.3用diskconfig进行磁盘分区209
8.7.4手工进行磁盘分区211
8.7.5复制磁盘213
8.7.6恢复系统盘215
8.7.7监视磁盘使用情况222
第9章 配置核心225
9.1安装时的系统配置225
9.2何时需要重构核心226
9.3动态系统配置227
9.3.1配置子系统228
9.3.2列出已配置的子系统清单228
9.3.3确定子系统的类型229
9.3.4卸载子系统229
9.3.5保留自动配置子系统的列表229
9.3.6管理子系统属性230
9.3.7远程管理子系统及其属性233
9.3.8管理子系统属性数据库233
9.4静态系统配置236
9.4.1加入新设备后构建核心236
9.4.2加入系统配置选项后构建核心238
9.4.3修改系统配置文件后构建核心241
9.5配置文件242
9.5.1位于/usr/sys/conf目录中的配置文件242
9.5.2目标配置文件的扩展243
9.5.3param.c文件243
9.5.4系统配置文件记录244
第10章 记账管理245
10.1记账功能概览245
10.1.1脚本和指令246
10.1.2记账文件247
10.2建立记账服务250
10.2.1在rc.config文件中建立记账250
10.2.2检验qacct,pacct和fee文件250
10.2.3编辑假日文件251
10.2.4修改crontab文件251
10.3开始和停止记账252
10.4连接记录记账252
10.4.1wtmpfix指令254
10.4.2fwtmp指令254
10.4.3acctwtmp指令255
10.4.4ac指令255
10.4.5acctcon1指令256
10.4.6acctcon2指令257
10.4.7prctmp shell脚本257
10.4.8lastlogin shell脚本257
10.4.9last指令257
10.5进程记账258
10.5.1accton指令259
10.5.2turnacct shell脚本260
10.5.3ckpacct shell脚本260
10.5.4acctcom指令260
10.5.5sa指令261
10.5.6acctcms指令262
10.5.7acctprc1指令263
10.5.8acctprc2指令264
10.5.9lastcomm指令264
10.6磁盘使用记账265
10.6.1dodisk shell脚本265
10.6.2diskusg指令265
10.6.3acctdusg指令266
10.6.4acctdisk指令267
10.7系统管理记账267
10.8打印机记账267
10.9生成报告文件268
10.9.1runacct脚本268
10.9.2acctmerg指令271
10.9.3prtacct shell脚本272
10.9.4prdaily shell脚本272
10.9.5monacct shell脚本272
第11章 监视和测试274
11.1监视和测试系统274
11.1.1监视系统的方针274
11.1.2监视指令及监视应用275
11.1.3相关文档278
11.2配置和使用监视应用279
11.2.1collect记录系统279
11.2.2使用sys_check应用280
11.2.3监视性能历史应用281
11.3环境的监视282
11.3.1可以装载的核心模型282
11.3.2监视环境门限283
11.3.3用户可定义的消息284
11.4内存轮转285
11.4.1生效、失效和调整内存轮转285
11.4.2控制对系统资源的使用286
11.4.3了解内存轮转消息287
11.5使用系统测试287
11.5.1运行系统测试288
11.5.2使用测试诊断288
11.5.3测试文件系统289
11.5.4检测系统内存289
11.5.5检测共享内存290
11.5.6操作磁盘驱动器291
11.5.7操作磁带驱动器294
11.5.8执行终端通信系统297
第12章 事件管理299
12.1工具概述299
12.1.1系统事件日志299
12.1.2二进制事件日志300
12.2配置日志301
12.2.1编辑配置文件301
12.2.2安全和远程信息307
12.2.3创建专用文件307
12.2.4开启和停止事件日志守护进程308
12.2.5配置核心二进制日志记录器309
12.3恢复日志310
12.4维护日志310
12.5事件管理器(EVM)311
12.5.1EVM概述311
12.5.2管理EVM318
12.5.3使用EVM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