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税改革与管理工作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财税改革与管理工作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244754.jpg)
- 卢仁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5391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税制改革-基本知识-中国;税收管理-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税改革与管理工作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财税改革3
第一章 新时期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3
第一节 “财政十五计划纲要”前两年的执行情况3
一、财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稳定发展3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显著5
三、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第二节 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7
一、切实解决“三农”问题7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8
三、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8
四、切实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8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8
第三节 新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概况9
一、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9
二、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9
三、积极推进改革,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管理体制11
四、适时调整财政政策方向和力度,增强了财政调控效果12
五、完善财政政策和实现财政制度创新,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13
第二章 新一轮税制改革18
第一节 新一轮税改的目标与原则18
一、总体目标18
二、近期目标19
三、远期目标20
四、基本原则21
第二节 新一轮税改的十大任务22
一、恰当界定宏观税负水平22
二、政府收人行为及其机制规范化28
三、纳入公共财政制度框架30
四、融入经济全球化33
五、同财政体制安排相协调36
六、同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接38
七、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相结合42
八、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43
九、有益于可持续发展48
十、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51
第三节 新一轮税改的主要内容54
一、增值税制改革54
二、消费税制改革60
三、进出口税收政策和制度改革62
四、关税制度改革67
五、企业所得税制改革68
六、个人所得税制改革74
七、地方税系改革80
八、税费改革86
第四节 新一轮税改的配套措施94
一、制度结构、制度变迁与制度互补94
二、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95
三、完善配套措施,促进税制改革100
第三章 入世后的产业财税对策106
第一节 实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宏观导向政策106
一、促进战略性重组和结构优化106
二、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106
三、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配置合理化107
四、加大对行业公益性事业及行业共性问题的财政投入和改造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107
第二节 实行鼓励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107
一、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107
二、实行加速折旧制度108
三、推进增值税的转型与改革108
四、实行技改投资直接抵免所得税109
第三节 实施合理、适度、有效的进出口保护政策109
一、逐步降低关税总体水平,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109
二、调整和完善出口税收政策,支持、鼓励和推动外贸出口增长110
三、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制度110
四、建立标准技术壁垒,替代关税壁垒110
五、规范对加工贸易的管理111
第四节 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财税政策111
一、改善教育环境,提高人力资源质量111
二、重视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111
三、加大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技术带头人的资金投入112
四、调整个人所得税112
第五节 结合产业政策,调整、改革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112
一、调整政府对产业的补贴模式112
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112
三、加强税收优惠管理113
第六节 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13
第七节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114
第八节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115
一、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115
二、开征社会保障税,稳定规范地筹措社会保障资金115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16
深化税制改革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课题组116
税源监控和管理的国际借鉴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课题组126
浅谈当前基层地税部门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朱远明137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湖南省双牌县地方税务局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纪实&卿志彪140
在改革中找出路 在创新中求发展&方显洪 郭金龙144
浅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王统148
浅议商业企业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对策&韩柏林152
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之我见&周继斌157
城市税务机构的现状及改革的探索&梁健160
浅议依法行政与纳税服务&祝峰165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李怀玉167
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 努力实现办公室工作新突破&梁永忠174
对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建设的再认识&时建业178
浅析当前国税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谢洪波183
完善民族地区工业税收管理的思考&黄春生 梁鹏188
浅谈入世后如何正确发挥信贷杠杆的调节作用&邓述才193
地税工作任重道远&王书龙198
对创建学习型国税机关的思考&李健201
践行“三个代表”谱写国税新篇&朱四新204
教育费改税的理性思考及方案设计&范太权 杨宗品208
浅议农村税制改革&欧洋 郑靖214
农村税收征管改革的难点及出路&左晓龙217
创新求发展 规范保运作——阳泉市郊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初显成效&贾成义221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彭志华 林 健 曾祥庭224
敢为人先弄潮头——记石家庄市桥东区财政集中收付改革&张明连228
节约资金上千万 理财水平上台阶——袁州区全面推行财政综合预算改革&梁福荣 曹少鹏232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记额济纳旗财政改革&杨永跃 李曙华236
财税改革对区域财政收入的影响与对策&王建民 吴胜华240
优化财源育支柱 创新机制增活力——陕西省南郑县财政改革发展纪实&张世文244
采取有力措施 强化征收手段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阎晓宁247
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陈海涛 安顺250
勇于探索 开拓创新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江西省浮梁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概述&范幸福254
建立和完善财政“三个机制”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温镜明259
落实政策 强化措施 切实抓好农村税费改革&李晓宏261
着力消化乡村债务 确保税费改革成功&周向阳268
浅谈保工资情况下的新区财政改革&吴翀硕272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桃源县财政局成功推行全员竞争上岗&燕 涛 罗清安276
金湾区农村税费改革的几点做法&陈 静 吴镇鑫 陈伟国279
开拓新思路 谋求新发展——修文县财源建设新举措&徐东升285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刁杰富288
加入WTO后的财源建设思路&颜世春 王华淼 徐立进290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记威宁县财政局副局长、会计核算中心主任申利华同志&安正超 丁树云294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资金管理&金正祥297
财政增加农业投资的意义与路径创新&汪金敖301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是县级财政改革初期的必经之路&田树盛306
关于县级中小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葛晓毅308
锐意改革 勤政为民——记中山市三角镇财政所副所长张伟环&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财政所312
翁源县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冯 炬 郑成林317
扎实改革 强化征管 开创农税工作新局面&倪家臣320
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张华323
探索民族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谭文骄 汪兴权 杨红军330
实施综合财政改革 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张俊海 杨庆军 卜祥磊342
探索新思路 确立新举措——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财政局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思考&陈达348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财政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纪实&李胜利352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王凤兰355
咸安区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分析与研究&边一山360
从乡村两级收入的新变化看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回头看”&高瑞珉 门方升367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杨 杰 魏子荣 陶吉勇372
实施预算制度改革 创新预算管理机制——四川省宜宾市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探索&黄洪浪375
政策深入人心 措施得力到位 会理县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四川省会理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379
深化改革活机制 强化管理增效益&黄仁海 傅广文383
梓潼县强力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李永海 赵 云 蒲江林388
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推进昌吉市财政体制改革&黑金海392
浅谈西部地区农村税费改革&孙丛江395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把好事办好&李遵杰397
克难攻坚 锐意创新 积极探索财政改革发展之路&武 文 乔云晖400
与时俱进著华章——记在改革创新中奋进的安阳县财政局&李明顺 许保军403
河南省清丰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冯瑞超410
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对策&何芳奇414
以民为本 富民为首——浅谈社保政策对促进富民的作用&吴海云 宋兵417
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农税征管难的原因及对策——来自对江苏省铜山县农税征管工作的调查&王锋 张萍421
浅论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选择&王锋 张萍426
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朱高明434
第二篇 新时期财政管理441
第一章 新时期财政管理工作综述441
第一节 财政管理导论441
一、财政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441
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442
三、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444
四、进一步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管理模式445
五、努力发展当代中国财政管理学446
第二节 财政管理要素447
一、财政管理主体447
二、财政管理对象448
三、财政管理目标448
四、财政管理手段449
五、财政管理职能450
第三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财政观452
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452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财政观454
三、在改革与发展中建立稳固、平衡和强大的国家财政458
四、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思路开创财政科研和工作的新局面461
第四节 “十五”期间的经济走势及财政政策建议464
一、关于宏观经济中期走势的基本判断464
二、“十五”期间影响财政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468
三、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设想472
第五节 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及举措475
一、基本思路475
二、具体举措480
第二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政策483
第一节 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实质483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483
二、“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484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487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87
二、市场运行机制48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91
四、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493
第三节 公共财政职能495
一、财政职能概述495
二、资源配置职能496
三、收入分配职能497
四、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499
第四节 财政政策概述501
一、财政政策的涵义501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501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504
第五节 财政宏观调控与积极的财政政策505
一、财政宏观调控505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520
第三章 依法治财与财政监督529
第一节 依法治财概述529
一、市场经济、政府行政与法529
二、依法治财是依法行政的客观必然534
三、依法治财的内涵538
第二节 依法治财的实践和启示541
一、新中国依法治财的实践541
二、基本启示545
第三节 财政监督553
一、财政监督的内涵及要素553
二、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557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563
四、切实推进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工作564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568
充实财政监督职能 创新财政监督机制&江西省南昌市财政局568
求真务实抓管理 创新理财促发展&邓地文572
浅谈财政工作如何实践“三个代表”&刘惠宗576
众雁高飞头雁领——记广阳区财政局局长冯广玉&陶景瑞57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 财政履职定位思考&钟循佳585
依托县域资源优势 树立强县富民观念&季生荣 南世合589
找准切入点 建立好四个机制 处理好三个关系——浅谈农业大县财源建设&丁保卫593
消除乡镇财政赤字 促进乡镇稳步发展&付林斌597
改革预算体制 振兴县乡财政&段永孝600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环境观念 培植优良财源 促进平乐经济快速发展&范文希 周建明607
切实履行职能 发挥会计集中核算优越性&冉护社611
坚持第一要务 做大做强海西财政“蛋糕”&王西秦614
关于破解乡镇财政难题的思考&张义武620
为了金色与神圣的财政事业——记永修县财政局局长张义武&刘海625
前进中的广阳财政&冯广玉631
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艾文志635
财政干部践行“三个代表”落实“三贴近”的理性思考&李百超639
支持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实证研究&刘应权 朱应希 王海燕643
认真贯彻执行条例 全面推动财政工作——记贯彻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先进单位陕西省汉阴县财政局&王生林 冯尚生647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工作&王艳梅651
全面抓好财政管理工作 努力实现财政工作新突破&张睿贤65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财政监管水平&邓正华658
牢记“两个务必”搞好财政工作&毛建平 王全纲661
发挥财政导向作用 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黎小玲664
县乡财政发展问题的探讨&张旭东666
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张杰明 卿智群 范芳文671
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 开创乡镇财政建设新局面&张伟环674
多谋善断 抓大放小 立品修德 努力当好新形势下财政部门的一把手&徐明发67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财政工作&毛耀军 宋为民 王林68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封丘县财政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纪实&宋文启 孙启方687
财苑情 公仆心——河南省封丘县财政局刘进岭同志事迹材料&宋文启 孙启方691
关于苍南县乡镇财政管理的思考&项延钢 吕祥发 夏孟治 陈青友695
嵊泗列岛海洋经济发展前程似锦&包仁泉700
创新创业求发展 盐城财政谱新篇&陈昌恩703
统筹协调 促进发展 为加快推进主城区现代化建设做好财政工作——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03年财政工作概况&陈力海706
开展创“四好”活动 深化领导班子建设&方子安710
用好管好共同致富资金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马建国 王志华715
树立创新意识 争创一流服务 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毛 莉 张建平719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为振兴县域经济做贡献&张世明724
增强财政监管力度 科学理财&陈镭727
加快会计集中核算的转轨工作&刘朝阳729
抓党风廉政建设 创文明机关形象&宋庆朝 梁明彪732
实施镇村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及成效&马训生 许长征735
加强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马丕荣 柳富生739
全力服务“三农”的财政思考&陈建平744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王明星 李兴国747
举龙头 建机制 强自身 紧紧依托机关党建保障和推进依法阳光理财&姚爱国752
积极探索 多措并举 努力实现“三个确保”&武 伟 尹逊东75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清正勤政理财&钱道斌759
依法理财 规范管理 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张念喜76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财政保障&山西省高平市财政局766
落实责任制 筑起防腐墙 为人民管好钱理好财&左昭华770
浅议公共财政条件下的财政职业道德建设&余杰774
精神文明春满园 财政工作谱新篇——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财政局精神文明建设纪实&王锋777
建立健全财政收支日常监管机制&王春洪782
浅谈会计人员做假帐的综合治理&吴刚 周新涓785
赤诚的奉献 不变的追求——记湖南省衡东县财政局局长吴刚&刘 炼 周新涓790
新时期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李冰796
树立九种意识 服务发展大局&姚永春798
卜医生 拓荒者 老黄牛——记湖南省津市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农税局局长卜茂万&朱传勇801
以制度建设为引擎 实行科学规范管理&金忠军 田联成805
躬身耕耘 奉献青春——记茂港区财政局副局长杨裕全&邓小扬810
谱写基层财政新篇章——记阳春市卫国镇财政所&陈建雄812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张莉萍816
奏响党务业务工作“三步曲”演好两个文明建设“重头戏”&李济民818
改革与发展中的南岳区财政&赵庆丰821
贵州省开阳县财政局办公室在探索中前进&刘文锋823
文明之花在山区绽放——罗定市围底镇财政所“两个文明”建设纪实&梁德兴826
农业财政县的工资发放之路&程津津830
二十春秋财政情&田勇 蒋勋835
踏浪人——记广东省电白县博贺镇财政所所长温国荣&广东省电白县财政局教科文科839
结合实际抓好县级财源建设&陈廷高844
者楼镇的理财人——记全国财政系统先进个人韦正江&岑仕康851
浅谈在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黄俊军854
坚持求真务实 振兴一方财政——安徽省庐江县福元乡财政所先进事迹&高瑞林857
会计建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申元英860
关于预算会计运用权责发生制的探讨&马伟863
强化监管 创新机制 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效&杨栋867
发挥优势求实效 创新进取谋发展——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财政所先进事迹介绍&杨超连871
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规范减免资金管理&湖南省汝城县农税局874
第三篇 新时期税务管理879
第一章 税务管理概述879
第一节 税务管理的概念及特征879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879
二、税务管理的特征879
第二节 税务管理的内容880
一、确立税务管理体制880
二、税收法制管理880
三、税收征收管理881
四、行政管理882
第三节 税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882
一、税务管理的原则882
二、税务管理的方法883
第二章 税务管理体制885
第一节 税务管理体制的概念、内容及原则885
一、税务管理体制的概念885
二、税务管理体制的内容885
三、建立税务管理体制的原则885
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务管理体制886
一、分税制的概念及特点886
二、分税制的作用887
三、分税制的主要内容887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务管理机构888
一、我国现行税务管理机构888
二、我国各级税务管理机构的职责890
三、税务管理机构的内设机构891
第四节 税务人员892
一、税务人员的概念892
二、税务人员素质892
三、税务公务员制度894
第三章 税收法制管理895
第一节 税收立法895
一、税收立法的概念895
二、税收立法权限895
三、税收立法程序896
第二节 税收执法管理897
一、税收执法的地位897
二、税收执法监督897
三、税收执法的责任898
第三节 税收违法行为898
一、税收违法行为的概念898
二、税收违法行为的特点899
三、税收违法行为的分类899
第四节 税务行政赔偿900
一、税务行政赔偿的概念900
二、税务行政赔偿责任的确定条件900
三、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900
四、赔偿请求人和税务行政赔偿义务机关901
五、税务行政赔偿程序901
六、税务行政赔偿的方式902
七、税务行政赔偿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903
第五节 税务司法903
一、税务司法的概念903
二、税务司法的职责903
三、税务机关的应诉规程904
第四章 税收管理服务906
第一节 税务登记906
一、办理税务登记的对象906
二、税务登记管理的基本要求906
三、税务登记管理的内容907
第二节 账簿、凭证管理913
一、账簿管理913
二、凭证管理914
三、账簿、凭证的档案管理914
第三节 发票管理915
一、发票的式样915
二、发票的印制915
三、发票的领购916
四、发票的填开917
五、发票的保管与缴销920
六、发票的检查921
七、发票违法行为的处罚921
第五章 纳税申报924
一、纳税申报的基本概念924
二、纳税申报的一般程序926
三、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926
四、代理纳税应注意的问题927
第六章 税收票证管理929
第一节 税收票证概述929
一、税收票证的概念929
二、税收票证的特点929
三、税收票证的种类929
第二节 税收票证的填用和审核934
一、税收票证的填用934
二、税收票证的审核935
第三节 税收票证的日常管理937
一、税收票证管理机构及其职责937
二、税收票证日常管理的内容938
第四节 税收票证的业务核算942
一、税收票证记账凭证942
二、税收票证账簿943
三、税收票证报表944
第七章 税收会计管理946
第一节 税收会计的任务946
一、进行会计核算,完整、及时、真实地反映税收活动情况946
二、实行会计监督,正确贯彻执行有关法规946
三、严格执行税款的征收报解制度,监督税款及时足额地解缴入库946
四、严格执行税收退库制度,加强收入退库管理946
五、加强票证管理,保护票证安全,保证票证及时供应和正确使用947
第二节 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和核算单位947
一、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947
二、税收会计的核算单位949
第三节 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和会计科目950
一、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950
二、税收会计的会计科目950
第四节 税收会计的凭证、账簿和报表954
一、税收会计凭证954
二、税收会计账簿958
三、税收会计报表960
第五节 税收会计的核算程序962
一、记账凭证核算程序962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962
第六节 税收会计监督964
一、监督税款征解入库964
二、监督税款的提退965
三、正确处理税款长短损失965
四、严格票证管理,监督正确使用税收票证965
第七节 税务经费管理965
一、系统经费管理966
二、单位经费管理967
第八章 税务检查969
第一节 税务检查概述969
一、税务检查的基本内涵969
二、税务检查的职能970
三、税务检查的权限972
第二节 税务检查的技术方法与技巧976
一、税务检查的技术方法976
二、税务检查的技巧981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985
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牟心源985
对“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活动的思考&马文988
转型时期国税干部队伍建设初探&徐洪燕 黄峰991
改革创新中的宜宾县国税局&姜争鸣994
浅谈基层工作目标电子化管理&梁建国 杜卫东1000
中江国税基层建设抓出好效果&陈先文 周乐仁 罗先通1003
贵州屋脊下的国税人——记省级“文明单位”赫章县国家税务局&陇震学 张天才1005
牢牢把住“三个源头”全力防范税收风险&彭理钱1010
规范管理 强化基础 推进“一窗式”服务&马云良 骆军1014
对落实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查与思考&毛期兴 何三茂 袁泉1019
对做好欠税管理的三点意见&安秀华1023
实践“三个代表”增强五种观念&吴三川1025
让文明之花盛开——雷波县地税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纪实&四川省雷波县地税局1027
关于提高边远贫困地区税务机关干部整体素质教育的思考&孙 燕 游国强1030
借学习之力,打造地税特色文化&江明文1034
聚财为国 执法为民——记前进中的四川省石棉县国家税务局&李涛1037
全面做好地税工作 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赵春生1040
梅花香自苦寒来&赵丰华1044
始终如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任纪岳 张玉华1046
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思考和探索&李树茂1052
关于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几点片面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柳正乾1057
强基固本抓队伍 求真务实创文明&田昆1060
唱响廉政进行曲——乐陵市地方税务局廉政建设纪实&王光磊 刘艳1065
实施业务流程再造 冲破体制“中梗阻”&刘建军1069
零距离监控 贴近式服务&彭刚1073
基层地税分局实行“家庭式”荣誉管理的思考&李衍坤 陈学东1078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基层建设 保障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邵爱庆108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税收工作开展&谢龙仁1085
狠抓基础建设 创建文明行业&印祝如1089
一杆丈量双定户税负的公平秤——记三门峡市城区国税局双定户税额核定工作&霍 超 李灵刚1092
浅议加强地税系统基层建设&孙修文1096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前提下的电子税务局构想&赵明 石踊1101
浅谈实现地税文化的有效途径&陈冬贤 夏麓1108
针对地税工作特点 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李录彪 胡远凯1111
当前基层税收征管体系面临的困难及相应的对策&袁剑鹏1115
国税文化刍议&王宏伟1117
加强和改进地税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初探&徐修俊 孙百曦 许光宝1121
开展先进领导班子创建 提高班子整体能力素质——平坝县国税局创建“先进领导班子”的做法和成效&黄汉东 孙园1125
强化队伍建设 促进各项税收工作再上台阶——芜湖市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中心&徐玲 舒军1130
狠抓文明建设 尽显国税雄风——岑巩县国税局创建文明单位纪事&杨宇宏1134
至高至真 至美至善——湖南洞口县国家税务局局长刘湘和同志勤廉为民纪略&张 杰 邓高峰1137
做好组织收入这篇大文章 务必继续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齐建国1142
浅谈税收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杨杰俊1145
以人为本 激发活力 着力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王国雄 何建国 杨湘军1149
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努力构筑科技兴税平台&崔剑明 李 源 方 正 刘永生 吴敏1152
围绕税收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税收——中共习水县国家税务局总支部委员会近年党建工作记实&李柔华1156
青春无悔——记贵州省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胡朝银&刘容吉1160
把握全局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全面落实省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袁帝宇1164
创新务实显本色——记安徽省定远县国家税务局局长祝峰&王泉山1167
应该重新给现行税收法律责任定位&姚旭光1170
浅谈税制建设中“人的建设”&周云峰1173
精神文明结硕果 税花绽放别样红——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国税局精神文明建设纪实&张筱梅1178
试论办公自动化对国税机关档案工作的影响&沈新林1183
创建学习型系统的实践与思考&邓梦臣1186
景区税苑春意浓——武陵源区地税局双文明建设纪实&李观勇 莫胜众1191
文明花开地税苑 香润庐阳纳税人——合肥市地方税务局庐阳分局文明创建工作小记&郭道锦1194
拓宽工作思路 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有效的开展基层建设工作&刘元慧1199
税源管理社区化为堵漏增收“加油”&李志毅 胡文彬 耿勇风1205
基层建设的成功之路&邬忠英 陈鹏1208
固本强源 内外兼治 建设一支文明廉洁高效的国税队伍&苏东信1213
邮寄申报纳税:山区税收的好选择&邓孝富 姜传武1218
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型地税机关建设刍议&陈 银 秦开典1222
第四篇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1229
第一章 政府非税收入概述1229
第一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1229
一、政府非税收入概念的提出1229
二、政府非税收入的特点1230
第二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分类1231
一、政府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1231
二、罚没收入1237
三、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238
第二章 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分析1239
第一节 我国非税收入的基本状况1239
一、非税收入数额庞大,增长较快1239
二、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大,与税收之间的比例不合理1240
三、广义的宏观税负并不轻1240
四、非税收入管理混乱不规范1240
第二节 我国非税收入无序膨胀、管理混乱引发的问题1241
一、费挤税,影响税收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的发挥1241
二、预算外挤预算内,分散了国家财力,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1241
三、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经济的发展1242
四、加剧了社会的分配不公,滋生消极腐败现象1242
第三节 我国非税收入问题的原因分析1242
一、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政府间财政关系不规范、不稳定1242
二、收支挂钩,部门利益人格化驱动1243
三、按需取费,财权分割,政府理财分散化1243
四、政出多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1244
五、缺乏完善的、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约束1244
第四节 近年来对非税收入管理的改革实践及成效1244
一、改革的具体措施1245
二、改革的成效1246
第三章 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1247
第一节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概述1247
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1247
二、罚没收入管理1248
第二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项目和标准管理1250
一、非税收入项目管理1250
二、非税收入标准管理1252
第四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票据管理1255
一、收费票据的概念、分类及意义1255
二、收费票据管理的原则1256
三、票据管理的主要内容1257
第四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资金管理1261
一、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管理的特点1261
二、政府非税收入资金管理的方式1262
第五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信息化管理1263
一、政府非税收入信息概念和分类1263
二、政府非税收入信息管理的内容1264
第六节 政府非税收入的审计稽查和法律责任1266
一、政府非税收入的审计1266
二、政府非税收入的稽查1271
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责任1276
第四章 非税收入制度与管理改革1279
第一节 非税收入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原则1279
一、改革的目标1279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1279
三、改革的原则1279
第二节 构建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1280
一、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的非税收入项目1280
二、实行费改税1280
三、保留需要的非税收入项目并进行规范1281
四、征收有发展前景的非税收入1282
第三节 建立规范化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系1283
一、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财政集中收付制度1283
二、规范非税收入的收缴程序,完善征收方法,加强收费票据管理1284
三、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监督1284
四、强化对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1285
五、整合管理职能,设置专门管理机构1285
第四节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配套措施1286
一、深化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地方税收体系1286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286
三、加强制度规范和法制建设1287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288
国库集中支付制与会计集中核算制相互融合的构想&蔡勤旺 叶茂乐 夏孟治 陈青友1288
树立非税收入管理新理念&华登友1293
关于国债资金带动投资的思考&马存禄 顾军1297
关于基本建设资金监管问题的探讨&张梓明1300
国库收支统计分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田 敏 彭逸岚1304
建立镇级国库管理制度初探&林桂庵 张晓明1307
刍议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鲍向东1311
县级财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王妍1314
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奉新县粮食直补全部发放到位&温必勇 徐衍林1317
东莞市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卢淑兰1319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对策探讨&吕玉芹 胡玉明 周纯彬 赵建国1326
浅论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王春洪1329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华明建 王世先1333
第五篇 政府采购1343
第一章 政府采购概述1343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涵义和特征1343
一、什么是政府采购1343
二、政府采购的特征1345
第二节 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和程序1349
一、政府采购目标1349
二、政府采购原则1350
三、政府采购程序1353
第二章 政府采购方式1357
第一节 政府采购方式的分类1357
一、按是否具备招标性质,可将采购方式分为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购1357
二、按采购规模分类可将采购方式分为小额采购方式、批量采购方式和大额采购方式1359
三、采购方式按运用的手段可分为传统采购方式和现代化采购方式,两者只是在形式上依据的媒介不同1360
四、按组织模式可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1360
五、按招标所经历的阶段,可将招标采购分为单阶段招标采购和两阶段招标采购1360
第二节 竞争性招标采购方式1361
一、竞争性招标采购概念1362
二、竞争性招标采购的特点及优缺点1362
三、竞争性招标采购的适用范围1365
四、竞争性招标采购程序1365
第三节 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1366
一、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概念及特点1366
二、竞争性谈判采购的适用条件1367
三、采用竞争性谈判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368
四、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1368
第四节 单一来源采购方式1369
一、概念及特点1369
二、单一来源采购的适用条件1369
三、单一来源采购的采购程序1371
第五节 询价采购方式1373
一、概念及特点1373
二、询价采购的适用条件1373
三、询价采购的采购程序1374
第六节 采购方式的发展趋势1374
一、竞争性招标采购仍是主要的采购方式1374
二、采购手段的发展趋势1375
第三章 政府采购的管理与监督1378
第一节 政府采购管理体制1378
一、政府采购管理模式1378
二、主管机构1379
三、采购中心1380
四、中介机构1382
五、仲裁机构1384
第二节 政府采购管理的内容1386
一、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1386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制定1387
三、政府采购的信息管理1388
四、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及审查制度1390
五、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履行1391
六、政府采购项目的验收与结算1393
第三节 政府采购的监督1395
一、政府采购监督的含义和意义1395
二、政府采购监督对象1395
三、政府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1396
四、政府采购监督方式1398
五、监督的环节和过程1398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1400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总体发展状况1400
一、我国政府采购的改革历程1400
二、我国政府采购的进展情况1401
第二节 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的成效与问题1403
一、我国政府采购的主要成效1403
二、当前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1404
第三节 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背景及基本框架精神1405
一、立法背景及历程1405
二、《政府采购法》颁布的重大意义1406
三、《政府采购法》的基本框架及精神1407
第四节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分析1409
一、加入WTO后,我国加快推行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任务更加紧迫1409
二、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政府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410
三、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期望越来越高1410
四、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1410
第五节 中长期政府采购的改革设想和政策思路1410
一、全面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1411
二、拓宽政府采购制度功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1411
三、掌握国际规则,争取谈判主动1412
四、积极推进其他财政改革,为政府采购工作创造条件1412
第六节 我国近期政府采购工作目标1412
一、积极做好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的各项准备工作1412
二、依法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1412
三、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1413
四、政府采购资金规模及财政直接拨付规模要有大的突破1413
五、要制定政府采购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1413
六、要加强对市、县级的政府采购工作的指导1414
七、要启动应对WTO有关政府采购谈判的准备工作1414
八、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1414
九、要树立几个观念1414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1416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426
浅议政府采购在偏远民族地区的发展&陈玲1426
实施“阳光交易”加大防“腐”力度——会理县政府采购改革试点纪实&彭国恕1428
加强协调配合 做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罗颖集 韩盛1430
依法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与监督&陈镭1435
浅淡政府采购法贯彻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冯后吉1437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赵锡锋 杨万洪1440
第六篇 税收征收管理1447
第一章 税收征管制度1447
第一节 税收征管制度概述1447
一、税收征管制度的概念1447
二、税收征管制度的主要内容1447
第二节 税务登记制度1447
一、开业登记1448
二、变更登记1449
三、注销登记1450
第三节 账簿、凭证管理制度1451
一、账簿、凭证管理的适用范围1451
二、账簿、凭证管理的内容1452
第四节 发票管理制度1453
一、发票的分类及其管理体制1453
二、发票的印制1455
三、发票的领购1455
四、发票的使用1455
第五节 纳税申报制度1456
一、纳税申报的范围1456
二、纳税申报的内容1457
三、纳税申报的期限1457
四、纳税申报方式1458
第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1459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制的演变1459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制的演变1459
二、立法背景1459
三、原征管法的内容和特点1460
第二节 原征管法执行情况1462
一、原征管法实施的情况1462
二、原征管法实施的基本成效1463
三、原征管法实施中的主要问题1464
第三节 修订原征管法的必要性1465
第四节 征管法修订的原则1466
第五节 征管法修订工作的进程1467
第六节 征管法修订过程中的思想转变1468
一、从尽量少改、能不改就不改到全面修改1468
二、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和责任到注重保护纳税人权益1468
三、从强调税务机关的行政权和执法措施到着重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1469
四、从单纯税务普理的观点到重视税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1469
第七节 新征管法的主要内容1469
一、强化征管基础,加强税源监控1470
二、完善税务机关执法手段1471
三、增强对涉税违法行为的防范措施,加大打击偷逃骗欠税的力度1473
四、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纳税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和条款1475
五、规范和明确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条款1476
第三章 税款征收1479
第一节 税款征收的原则、方式和完税凭证1479
一、税款征收的原则1479
二、税款征收的方式1479
三、完税凭证1480
第二节 税款征收措施1481
一、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1481
二、责令缴纳1481
三、课征滞纳金1481
四、延期缴税1482
五、税款的退补1482
六、责令提供纳税担保1483
七、税收保全1483
八、税收强制执行1485
九、阻止出境1486
第三节 关联企业的认定和税款征收依据1486
一、关联企业的认定1486
二、关联企业计税依据的调整方法1487
三、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税收调整操作规范1488
第四节 代理征收应注意的问题1488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490
你我同行——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纪事&陈尚平 张静红 任征1490
现行耕地占用税的制度缺陷与完善建议&徐立进1493
健全组织促发展 依法征收创新篇&胡立春 付言勇1496
优化税收服务的实践与思考&朱四新 王荃令1499
“五型”模式——宜宾县国税局实现大跨越纪实&吴忠原1502
邢伟局长的税收经&高咏志1505
勤奋创佳绩 敬业铸品牌——阿坝县国家税务局征收股的先进事迹介绍&安云山1507
仪陇地税硕果累累&蒋智明1511
加强个体税收征管 推进地税事业健康发展&胡兴华 彭万明1512
玉笥山下税花红——记江西省峡江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彭理钱同志&邱尼卡 彭红友1514
加强个体税收征管 促进辽阳经济发展——关于我市个体地方税收工作的调查&白景乔 徐鹏一 邹英时 栗欣1518
“两权”监督必须为税收征管保驾护航&余泰江1527
构建靓丽窗口 优化纳税服务&吴光亮 常巨川 陈国志1530
加强民族地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思考&杨强1535
税收征管中漏征漏管户的透视与整改&郭守先1539
三级联动 严格管理 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网络作用&王言思 陈广欣1544
对症下药治顽疾 切中肯綮强征管——应县地税局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经验介绍&王治宪 贺仁月1548
抓大 控中 不漏小&孔强1551
浅析新时期的国际避税及对策&翟建昌 吴振杰1553
加快五大板块建设 构筑现代化征管体系&王琦1557
突出重点抓规范 创新管理求质效&程章华1561
营造环境 强化征管 优化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蒙旺春 李子富1564
海北州建筑安装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振德1567
规范会计信息 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张振兴1572
加强征管 夯实基础 提高基层税收征管水平——古浪县国税局税收征管基础工作调研&汤希成1577
倾情奏响青春华彩乐章——记孟州市国税局计划征收科&钱业良1582
情系农村 扎根基层 青春在奉献中飞扬&贾俊涛1586
狠抓基础管理 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刘成民1595
加强税收工作配合 堵塞漏征漏管&王永秋1601
盈江地税按区域化设置税收征管机构的探索&何学胜1604
转变思想观念 简化办税流程 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裴怀斌 马志强1609
规范和强化个体税收征管的对策&黄春生1613
浅谈提高税收征管能力措施&赵 明 张邵东1616
对武冈市国税局推行“一级管理”模式的再思考&李柏平1621
夯实征管基础 优化纳税服务 不断提升个体税收征管质量&袁剑鹏 谢博能1624
优化征管资源配置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平坝县国税局推行“简化办税程序,规范征管流程”的调查&黄汉东 孙园1628
把创新落实到管理中 将诚信融入到服务里——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房山国税局第九税务所&宋建军1631
奉献之歌——记黄山市黟县国家税务局征收分局副局长董重庆&房国胜 刘家发 余键峰 姚立新1635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实现赛罕区地税事业的跨跃式发展&董丽英1640
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地区地税征管工作的思考&张吉祥1642
建立纳税评估工作机制 努力提高征收管理质量&吴少鹏1645
浅议基层税收征管中的问题与对策&韩成1649
凤凰试声:唱响以“服务”为主旋律的奉献之歌&滕明海1652
浅析规范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征管&凌志兵 姚旭光1655
绚丽的文明之花——记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临澧国税局&刘祖惠1660
鼎新革故探新路 建安税收上台阶&李振华1663
艰苦创业求发展 开拓创新写新篇——通海县地方税务局十年发展历程&董从禄1666
依靠现代科技手段 实现税源精细管理&赵东1673
与时俱进的大兴安岭地方税务局——大兴安岭地税系统组建10周年成就综述&矫森田1677
立足自身实际 重组业务流程 全面提高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季建国1680
关于推行“同城异地办税”管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文昶 王彤1685
立足实际 深化管理 全面推动国税工作上台阶&孙殿省1689
科学配置资源 优化征管流程 发挥管理和服务的最佳效能&闻其和1695
建执法服务型机关 创税收征纳新环境&陈广存 于 涛 宫怡1700
立足本职把准收入主调 开拓创新奏响地税凯歌——山东省东明县地税局“三四五六”组织收入工作法纪实&李红伟1702
健全“三前一后”辅导机制 提高企业依法诚信纳税能力&宋国明1705
第七篇 税务稽查与依法治税1713
第一章 税务稽查概述1713
第一节 税务稽查的概念1713
一、税务稽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1713
二、税务稽查的形成和发展1714
三、税务稽查的特征1716
第二节 税务稽查的意义及原则1717
一、税务稽查的意义1717
二、税务稽查的原则1719
第三节 税务稽查的内容及形式1722
一、税务稽查的内容1722
二、税务稽查的形式1723
第四节 税务稽查的职能、权限及要求1724
一、税务稽查的职能1724
二、税务稽查的权限1726
三、税务稽查的要求1730
第五节 税务稽查的方法及技能1731
一、税务稽查的方法1731
二、税务稽查的技能1739
第二章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1755
第一节 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1755
一、稽查选案1755
二、稽查实施1755
三、稽查审理1756
四、处理决定执行1756
第二节 税务稽查管辖1757
一、概念1757
二、原则1757
三、分类1758
第三节 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1759
一、稽查对象的确定方法1759
二、税务稽查的立案及其标准1762
第四节 税务稽查实施1762
一、税务稽查实施前的准备工作1762
二、税务稽查的具体实施1763
三、税务稽查实施的终结1766
第五节 税务稽查审理1768
一、税务稽查审理的原则1768
二、税务稽查审理的内容1769
三、税务稽查审理的终结1771
第六节 税务稽查执行1773
一、文书送达1773
二、处理决定的强制执行1773
三、缴库1775
第七节 税务稽查成果巩固1775
一、税款款项的结算1775
二、辅导企业调账1775
三、促进经营,加强征管1782
第八节 涉外税务审计规程1783
一、税务审计工作流程1783
二、审计程序1786
三、基本技术1786
四、基本要求1787
第三章 税务稽查文书和档案的管理1791
第一节 税务稽查文书1791
一、税务稽查文书的概念和特点1791
二、规范税务稽查文书的意义1792
三、税务稽查文书的分类1792
四、主要税务稽查文书使用的注意事项1792
第二节 税务稽查档案的管理1795
一、概念、特点和作用1795
二、税务稽查档案的分类1796
三、税务稽查档案的整理1796
四、税务稽查档案的保管1797
第四章 依法治税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799
第一节 新时期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799
一、依法治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799
二、依法治税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1799
三、依法治税是税收原则的应有之义1800
四、依法治税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基本前提1800
第二节 依法治税的发展历程、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800
一、依法治税的发展过程1801
二、依法治税的目前状况1802
三、依法治税存在的问题1803
第三节 全力推进依法治税1804
一、正确确立依法治税的理念1804
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是依法治税的基础环节1808
三、提高队伍素质是治本之策1808
四、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环节1809
五、依法治税重在治权1809
第五章 税务行政复议1814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和原则1814
一、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1814
二、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1814
三、税务行政复议的作用1815
第二节 复议的受案范围与管辖1815
一、复议的受案范围1815
二、复议管辖1816
第三节 复议参加人及各方的权利与义务1817
一、复议参加人1818
二、复议申请人的权利与义务1818
三、被申请人的权利与义务1819
四、复议的第三人1819
五、复议代理人1820
第四节 复议的程序与法律责任1820
一、复议的程序1820
二、复议的法律责任1823
第六章 税务行政诉讼1825
第一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特点和原则1825
一、税务行政的概念1825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特点1825
三、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1825
第二节 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1826
一、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826
一、税务行政诉讼管辖1826
第三节 诉讼参加人及各方的权利与义务1827
一、原告1827
二、被告1827
三、第三人1828
四、诉讼代理人1828
第四节 诉讼的内容与程序1829
一、起诉1829
二、审理与判决1829
三、上诉与申诉1829
四、执行与赔偿1830
五、审判监督1830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832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推动国税事业新发展&方吉杰1832
找准发展的突破口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阳江国税事业全面发展&谢汝修1836
严征细管夯基础 优质服务创特色&谭 兴 吴莉红1840
强化岗责考核 夯实征管基础&谢商积1843
积极稳妥推进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余炼1848
谈谈税务部门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及利用税收政策 扶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陈永明 林乐欢1852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地税局五项举措对促进地税事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彭羽正1856
顺时应势 务求创新 努力实现地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李有森1863
税务稽查应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稽查综合效能&高志强1866
税收执法责任制 依法治税的利器&聂鹏昭 查凯华1869
稳步推进规范化建设 争创湘桥地税“六个一流”&杨凤翔 洪英洲1874
普法与学法为先 服务与执法并重——天长市国税局在依法治税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王新豪187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张学忠1882
纳税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应负有举证责任&张忠华1885
施行一级稽查体制 提高稽查工作质量&秦友清 成守民1886
转变观念抓服务 文明创建结硕果&赵嘉1889
强化创建 打造文明标兵&刘长有1894
解放思想谋发展 与时俱进建小康&尹守雪1899
税收优惠促就业 依法管理不可少&孟德存1901
海晏地区税源分析与预测&王诗平 刘和1903
实行大组稽查流水作业 充分发挥稽查工作职能&李继堂 刘维富1905
风清舵正航程远——山东省莒县国税局工作纪实&王文军1909
更新理念 规范行为 强化责任 全面提高基层税务执法水平&张静1912
诚信乃纳税人事业之基&李安栋1915
依法诚信纳税 共建小康社会——辽阳国税、地税白塔分局联手举办税法咨询宣传活动&杜瑞连 祁莹1917
明确重点 分析难点 思考对策——浅谈税务部门的反腐败斗争&刘长奇1918
中江县国税局狠抓“精品分局”工作&陈先文 周乐仁 罗先通1922
务实创新领头雁 从严治队铸铁军——江西省峡江县国税局队伍建设纪实&邱尼卡 邹永红1924
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推进依法治税&孙宏伟 康幸福1928
税务官员道德素质养成三部曲&徐恪礼1931
因地制宜努力创新 推进地税系统综治工作&彭志华1933
浅谈税务管理信息化对执法责任制的影响和作用&练华坚1938
实施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莱阳市地税局行风评议名列前茅&杨利剑1941
夯基固本促转型 执法服务两相宜——石泉地税稽查局2003年稽查工作经验材料&蔡少俊 储小平1943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冯瑞斌 刘峰1946
坚持内外综合治理 不断规范个体税收秩序&沈世禄 狄玉波1950
狠抓源头 注重防范&李沛亮 白文全1954
以“六西格玛”管理法推进精细化服务型税务建设&汪树强 陆亚1957
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的几点思考&任建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