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能源供求模型与发展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能源供求模型与发展对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248262.jpg)
- 张丽峰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262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74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供求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能源供求模型与发展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能源供求模型研究的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1 能源与经济增长3
1.2.2 能源预测模型6
1.2.3 能源替代8
1.3 本书的结构框架与主要创新点10
1.3.1 本书的结构框架10
1.3.2 主要创新点11
第2章 能源经济理论与模型12
2.1 能源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12
2.1.1 能源与经济增长理论12
2.1.2 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13
2.2 能源供求模型17
2.2.1 中国能源供求模型17
2.2.2 系统动力学模型17
2.2.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18
2.2.4 向量自回归模型21
2.2.5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23
2.3 能源替代26
2.4 小结28
第3章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29
3.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29
3.1.1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29
3.1.2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29
3.1.3 中国能源消费特征与评价31
3.1.4 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发展趋势32
3.2 能源需求预测模型33
3.2.1 系统动力学模型33
3.2.2 向量自回归模型50
3.2.3 灰色GM(1,1)模型53
3.2.4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61
3.2.5 双重组合预测模型66
3.3 小结68
第4章 中国能源供给预测69
4.1 中国能源供给现状69
4.1.1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与特征69
4.1.2 中国能源的生产结构与生产规模70
4.1.3 中国能源供给状况评价74
4.1.4 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发展趋势75
4.2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预测76
4.2.1 能源产量GM(1,1)预测模型76
4.2.2 能源产量趋势预测77
4.2.3 能源产量组合预测模型79
4.3 煤炭产量预测80
4.3.1 国内学者关于未来煤炭产量的预测80
4.3.2 中国煤炭产量预测82
4.3.3 煤炭产量组合预测模型84
4.4 石油产量预测86
4.4.1 石油产量龚伯兹模型87
4.4.2 石油产量罗吉斯蒂模型88
4.4.3 石油产量Verhulst模型89
4.4.4 石油产量组合预测模型90
4.5 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92
4.5.1 天然气产量GM(1,1)预测模型92
4.5.2 天然气产量的趋势预测94
4.5.3 天然气产量组合预测模型95
4.6 能源生产量综合分析97
4.7 小结98
第5章 中国能源替代研究99
5.1 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缺口分析99
5.2 能源与资本的替代101
5.2.1 变量的选取101
5.2.2 模型的估计103
5.2.3 替代弹性与边际替代率的预测106
5.3 煤炭对石油、天然气的替代107
5.3.1 替代的必要性107
5.3.2 替代的定量分析108
5.4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替代118
5.4.1 新能源发展的局限性118
5.4.2 核代煤119
5.5 小结122
第6章 影响能源需求和供给因素分析123
6.1 影响能源需求主要因素分析123
6.1.1 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影响123
6.1.2 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的影响127
6.1.3 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132
6.1.4 综合影响135
6.2 影响能源供给的主要因素136
6.2.1 能源赋存对能源生产的影响136
6.2.2 技术进步对能源生产的影响137
6.2.3 生产建设对能源生产及结构的影响138
6.3 小结139
第7章 中国能源发展对策140
7.1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定位140
7.2 国外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启示142
7.3 中国能源发展的具体措施143
7.3.1 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43
7.3.2 调整能源结构145
7.3.3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148
7.3.4 加快能源工业体制改革152
7.3.5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确保能源安全153
7.3.6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源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落实154
7.4 小结154
结论与展望155
参考文献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