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人文:文化资源与素质教育 点燃西部的阳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西部人文:文化资源与素质教育 点燃西部的阳光
  • 何向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973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研究-西北地区;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人文:文化资源与素质教育 点燃西部的阳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和地方特色1

第一节 人文素质教育概述1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1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3

第二节 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9

一、人文素质教育应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9

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14

第三节 人文素质教育的地方特色17

一、人文素质教育应融合区域文化17

二、人文素质教育应融合民族文化24

第二章 西部文化资源与人文教育30

第一节 西部文化资源及其人文教育功能30

一、西部文化资源概述31

二、西部文化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37

第二节 基于人文教育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42

一、西部文化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42

二、西部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43

第三章 西部高原文化:培养登高望远的人文气质56

第一节 高原的人文地理有利于培养登高望远的人文气质56

一、文化人类学及哲学人类学视角的人类与地理环境56

二、高原人文地理特点有利于人们多方位的登高望远58

三、登高望远的行为习惯可滋养志存高远的人文气质59

第二节 高原的人文历史有利于滋养高瞻远瞩的人文素质61

一、高原人文历史的爱国传统有利于滋养远见卓识的人文品格61

二、高原人文历史的节俭传统有利于滋养深谋远虑的人文视野64

三、高原人文历史的好客传统有利于滋养胸怀宽广的人文气质65

第三节 高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有助于养成人的全球意识67

一、接壤多国及多民族杂居决定了高原文化的多源性67

二、西部高原文化的多源性促成了高原文化的多元性68

三、高原文化的多源性和多元性有助于养成全球意识68

第四节 全方位地充分开发西部高原的人文资源势在必行71

一、科学地发展高原旅游文化产业71

二、多向地发展高原影视文化产业75

三、开发国家级别的教育基地产业78

第四章 西部山城文化:培养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83

第一节 西部山城文化综述83

一、山城的由来83

二、山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变化87

三、山城文化的主要特征90

第二节 山城文化对适应环境的主要贡献92

一、山城文化对塑造山城精神的主要贡献92

二、山城文化对山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97

三、山城文化对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101

第三节 进一步创新发展山城文化,培养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105

一、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的主要特征106

二、西部山城文化何以能培养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109

三、怎样进一步创新发展山城文化112

第五章 西部河流文化:培养开放的人文胸怀120

第一节 西部河流文化的历史演进120

一、西部河流文化的探源121

二、西部河流文化的演进过程125

第二节 西部河流形成的文化及其文化特色130

一、西部跨国河流形成的文化及其文化特色130

二、长江、黄河流经西部各省份的干支流形成的文化及特色135

三、西部各省份域内河流形成的文化及特色140

第三节 西部河流文化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培养143

一、先进的西部河流文化对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作用143

二、保护与开发西部河流文化的对策与建议150

第六章 西部草原文化:培养包容宽广的人格情操154

第一节 草原文化的构成及其特征154

一、草原文化的构成155

二、草原文化的特征158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人格情操的培养158

一、自然环境与人格160

二、生活生产方式与人格161

三、社会形态与人格163

第三节 草原文化背景下的内在人格164

一、圆形思维与祈祝心理164

二、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166

三、贵壮尚勇的价值取向170

第七章 西部沙漠文化:培养坚忍不拔的人文意志173

第一节 古代西域地理及文化特征173

一、西域沙漠地理与绿洲经济173

二、古代农耕生活中的文化风貌177

三、西域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协调性和抗争性之统一182

第二节 清代建省前后的西部文化特征189

一、屯垦戍边的文化特征189

二、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传承与发展191

三、独特的新疆汉民族文化景观192

第三节 现代兵团制度的建立对西部人文素质所产生的影响193

一、现代建设兵团的重要作用193

二、新思想、新文化带来边疆人口文化素质的大幅提升196

三、边疆人民思想行为与中央紧密相连198

第四节 西部沙漠文化的现代思考199

一、坚强乐观,崇尚毅力199

二、团结互助,民族互融201

三、集体为先,甘于奉献202

四、吃苦耐劳,坚忍朴素203

五、尊重自然,热爱自然204

六、美化环境,崇尚和谐205

第八章 西部民族艺术:培养和谐圆融的创生态度208

第一节 和谐生活需要艺术208

一、和谐生活是人生目标209

二、艺术促成和谐生活214

三、构建新和谐生活的可能性216

第二节 意义生活需要创造219

一、美好生活乃创造而成221

二、原生多彩的西部艺术文化224

三、西部民族的意义生活229

第三节 中华复兴需要西部民族艺术文化233

一、中华一统艺术家园观233

二、西部艺术文化增强中国艺术文化的历史厚重感235

三、圆融放飞中华艺术的梦想237

第九章 西部民俗文化与人文精神240

第一节 西部民俗及民俗文化240

一、西部饮食民俗与文化241

二、西部服饰民俗与文化243

三、西部民居民俗与文化245

四、西部礼仪民俗与文化248

五、西部节庆民俗与文化250

六、西部文学艺术民俗与文化252

七、西部交通民俗与文化255

八、西部语言文字与文化257

九、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258

第二节 西部民俗文化与西部人文素质构成的关系259

一、西部民俗文化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60

二、西部民俗文化与人文精神263

三、西部民俗文化与民族和谐发展266

四、民族民俗文化推动民族经济发展271

五、民族民俗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72

结语273

参考文献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