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1276047.jpg)
- 邹小钢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34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3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953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第一章 当代环境与资源问题3
第一节 环境、环境意识及环境问题3
第二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10
第三节 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23
第四节 利用现代科技开发替代资源30
第五节 我国环境问题根源及对策35
第二章 环境保护40
第一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40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43
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保护历程50
第四节 国际环保组织及中国民间环保组织61
第三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5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65
第二节 全球《21世纪议程》与行动纲领70
第三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77
第四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8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世界动向87
第六节 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96
附 探索·实践10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全市环境保护新突破——乌苏市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刘鹏 秦明富 王震101
加强环境监管 推进污染减排 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彭人倬105
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牛启忠 王腊安10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2008年宜宾环保工作纪实&邓代荣 高鹏114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荆州市环境保护局荆州分局2008年工作纪实&湖北省荆州市环境保护局荆州分局119
解析公众参与和维护环境安全的目的和意义&黄源125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体系与绿色创建&王景宪129
志丹县环境现状分析与思考&马成云131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新建环境保护工作&万怡湘135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 全面推进环保工作深入开展&张希波 员建峰 张永平138
加强宣教 夯实基础——策勒县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介绍&鲁绍春143
以污染物减排为重点 全面推进环保工作&龙作平146
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张利平154
解放思想 以民为本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唐征西157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并重——铜梁、大足两县环保“区域限批”引发的思考&李长洪161
强力推进环境保护 共享蓝天碧水绿地&冉奎林164
与时俱进 勇攀新高&叶春霞 孙延萍169
科学发展看环保 天蓝水清会有时&李晓明171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积极构建和谐城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环境保护局174
严格执法 锐意创新 环保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刘峰 王殿民 何龙179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刘鹏 秦明富 王震18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环保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庞荣第 王宏伟 夏雷191
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丁捷 吴翠芬19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孙春荣200
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王慧慧20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原平市“蓝天碧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创佳绩&陈金礼 孟素斌 贾兰芳209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强化巫溪环境保护&胡兴健212
第二篇 环境监测与评价219
第一章 环境监测管理219
第一节 环境污染源分析及监测219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分类227
第三节 环境标准231
第四节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技术发展趋势247
第五节 自然资源监测网络250
第六节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展望253
第二章 主要环境要素监测263
第一节 水质监测263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270
第三节 土壤污染监测275
第四节 固体废物监测279
第五节 环境噪声监测282
第六节 辐射污染监测286
第七节 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289
第八节 生物监测293
第九节 生态环境监测298
第三章 环境质量评价304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与目的304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305
第三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307
第四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及内容308
第五节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309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31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311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312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315
第四节 环境影响的识别316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程序322
第六节 环境影响预测及技术评价方法325
第七节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30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334
第一节 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334
第二节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38
第三节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341
第四节 战略环境评价343
第五节 区域环境评价349
第六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分级审批制度353
附 探索·实践357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8年工作情况&姜希敏 孙子孟 宋家刚357
以质量建站为宗旨 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介绍&秦保平 张建坤 王志强 王之顺361
南京市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环境保护局364
找准定位 明确职责 认真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贾长宏366
求真务实抓长效 凝心聚力谋发展——南阳市环境监测站政务信息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彭德栋 胡兰群 柳晓蕊 施建伟371
求真务实 努力开拓 确保县级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王芳374
总结经验 创新机制 全面提高环评管理工作水平&四川省威远县环境保护局37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阜宁县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纪实&郭兆秋 王文宁 徐榕 陈俊381
测定化学需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徐丽丽 季虹383
为建设生态宁波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谱新篇、铸辉煌——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简介&浙江省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386
不同pH值条件下蒋集河底泥氨氮、总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刘庆 盛芹 丁德超 殷波388
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职能作用 服务环境管理——讷河市2008年环境监测工作回顾及2009年工作思路&李广义392
切实履行环境监测工作职责 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贡献——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情况介绍&吴志旭395
2008年黄山市环境质量状况分析&毕孟飞398
浅谈环境监测站如何实施计量认证&袁黎明 李琨401
有力推动环境监测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丹江口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情况&张卫东404
团结进取 勇于创新 全面推动监测工作迈上新台阶——长沙市天心区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纪实&孙勇波407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服务&胡滨410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工作效能 促进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王安412
加强环境监测 促进环保发展&刘明洋 唐静丽 丁新华415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为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罗家洪417
实施“惠民行动”环保监测工作出实绩、上台阶&马建明 谢广421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 圆满完成全年环境监测任务&袁青松425
加大投入 全面推进监测站建设 突出重点 努力完成环境监测任务&白羽428
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折算问题探讨&赖继荣430
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氯碱化工企业高氯废水中的COD&俸强 陈友惠 张玉梅432
集安市环境监测的建设与发展&张蓉 高春梅435
务实创新 团结奋进 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技术支持——谷城县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纪实&冯国强438
提高环境应急处理能力要点、线、面结合&吴海梅 李靖洁441
知音湖水质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涂仁超 吴林 钟华 杨振443
认真组织 通力协作 为环境管理服务——澄海区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情况&林少明448
清徐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基本情况&魏建凤451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博州环境监测工作上新台阶&龚坚艰454
履行监测职能 服务环境管理&张照玉 杨守汉462
巩固基础 拓展能力 为创建省生态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作贡献&夏颖毅 邬肖萍 周水宏 闻劲465
大步向前谋发展——天津市东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建设情况&魏静东 刘海 张红 王会利468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顺利实现质量体系转版及计量认证复查换证工作&郭进472
充分发挥监测职能 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刘英475
新晃县2007年经济社会概况及2008年环境监测年报&张明 张成林479
抓住机遇 强化管理 开创我县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钟文义485
湖口县环境监控中心运行情况的报告&梅必军489
容量分析终点判断&杨晓琼492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李加军497
南京市秦淮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质量管理&马拥军50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机关建设 提高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张爱谊 曹汝 刘宝香503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洪峰 陈新标507
依法监测上水平 强化服务创一流——东明县环境监测站工作综述&史水合512
四季橘中重金属的分析测定研究&邓桂林515
我国水质标准中氨氮参数界定及指标限值问题探讨&赵庆 赵勇 查金苗 王东红 王子健520
对化工类建设项目布局选址问题的思考&郭兆秋526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站办公室工作探讨&庞强53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做好环保工作&彭勋 李丹535
有效推动各项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安陆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工作纪实&吴世庆 王朝辉538
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 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王博 李松旭 张长杰 曲小峰540
开拓创新 积极进取 环境监测工作蒸蒸日上&赵欣543
东宁县2008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滕艳 侯巍诺547
中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熊缨 梁鸿 吴航553
东川区环境监测站改革开放中的30年&张黎557
第三篇 环境污染与治理561
第一章 我国环境污染及治理概况561
第一节 我国环境污染基本问题561
第二节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历程564
第三节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科技概况571
第二章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574
第一节 水体污染及水资源危机574
第二节 水质污染指标与水质标准579
第三节 水体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危害584
第四节 水体污染综合防治593
第五节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概述598
第三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607
第一节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607
第二节 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616
第三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626
第四节 大气污染控制629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643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国内外现状及其危害643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管理648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652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实例660
第五章 环境物理性污染与防治676
第一节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676
第二节 振动公害及其防治技术688
第三节 辐射污染及其防治691
第四节 热污染、光污染及其防治701
附 探索·实践705
城市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左良平705
茶陵县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工作纪实&罗晓回 欧阳钢709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鹰潭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王福五 潘建明712
沈阳市和平区污染源特征分析及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探究&李炯716
污水资源化是改善太原市水环境的重要途径&郑小瑛723
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控制途经的研究&李炯 郭大维727
关于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情况的汇报&李淑珍731
金安区多措并举促减排&蔡广清 王贻国736
兖州市关于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情况汇报&徐芳 蔡庆雨739
关于威信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几点思考&余佑旭741
金乡县蒜干(油)及其他小型脱水厂治理、关闭情况&孟凡书744
强化措施 扎实推进 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夏昭智746
环境污染投诉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邵康奕749
芦竹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探讨&马宏路753
加大力度 巩固成果 强力推进环保工作深入进行——嵩县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纪实&程远瞻 刘新民 葛锋757
浅谈湿地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王凯 王佳建 曲长宏759
分析梁山城市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张晓丽 张启 井跃博762
浅谈电磁辐射的危害机理及其防治&曲笛 曲德伟767
关于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江西省余干县环境保护局769
建设人水和谐城市 推动荆州科学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调研报告&刘明春772
南平市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林飞航776
三门县电镀行业污染整治的分析报告&周继来780
泗水县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调研情况&毛发军 赵衍勇782
阳谷县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王耘 谭涛784
切实履行职责 加大执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张义斌792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减排措施 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扎兰屯市污染减排工作情况&武剑 张永俭 徐国莉798
青岛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现状及控制建议&陈晓栋802
浅谈草浆造纸废水处理&冷霜 徐敏胜 毕建贺 姜美娟805
枣庄市台儿庄小季河流域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陈涛 张艳丽810
河南省内黄县2008年环境质量报告&郭晓明 徐晓平817
辽宁省沿海海域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张昌楠 裴光富 白贞爱822
陕西白水县双减排工作的探索与思考&高继荣826
污染减排应从机制入手&杜蓉 葛彩虹828
排污权交易制度浅析&李军艳831
完善制度 加强治理 建设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环境保护局834
水磨河治理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环境保护局837
源头防护 工程治理 着力解决我市环境污染问题&刘军845
永嘉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调研报告&林增丰849
海盐县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陈雪芳854
中牟县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张艳玲 蒋永昌861
华阴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效及工作思路&王兴昌863
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的发展和创新&王光焱 韩从刚868
水质原位净化 生态系统修复 长效管理跟进——泃河河道三河市段综合治理工程的运营管理&李朝奇 刘保付871
乌江“黑潮”现象初探&曹尚勇 包志花877
实施资源整顿整合是强力推进矿山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有效途径——北湖区矿山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调查与启示&蒋红彬 胡乙根 毛学祥881
郧县餐饮行业环境污染状况浅析&杨国强 计有强 龚世田885
浅论天津市河东区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及对策&成群 高勇889
工业企业的不合理布局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曾翔894
做好污染减排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贾春林898
浅谈水体污染&王慧霞 李连海900
封丘县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刘慧君 侯广勇903
阜康市重点污染源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赵新刚909
标本兼治 严格执法 确山县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李建军 周辉914
“六管齐下”抓减排——淮南市2007年污染减排工作扫描&邓之海916
晒谷滩电站库区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赵秋珍918
南票区以优化产业升级 调整结构促进污染物减排&卢宝昌925
垃圾资源化是解决垃圾污染的根本出路&陆小红 陈洪为 谢君创927
第四篇 环境监察与执法933
第一章 环境监察管理933
第一节 环境监察概述933
第二节 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938
第三节 排污收费制度944
第二章 环境监察执法959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及其体系959
第二节 环境行政执法971
第三节 环境行政复议及相关法律诉讼984
第四节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991
第三章 污染源监察996
第一节 污染源监察概述996
第二节 污染源现场监察1008
第三节 建设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察1015
第四节 生态环境监察1021
第五节 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监察1027
第四章 环境污染调查处理1033
第一节 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1033
第二节 环境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1043
第三节 环境信访制度和环境保护举报制度1050
附 探索·实践1055
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推进山东环境监察工作深入开展&丁卫建 齐鑫山1055
打造“阳光执法” 铸造绿色盾牌&王建强1060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察&安标 马红涛1062
论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齐国荣1067
关于翠屏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思考&李朝勇1073
创新思路 全力做好郯城环境监察工作&杜启晓 张自峰107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监督监察能力——黄骅市环境保护局2008年环境监察工作纪实&李绪池1082
昌吉州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李刚 加莉 赵志成 陈金钟1085
加强环境监管 促进和谐发展&姜绪国 崔永海1091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全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如东县环境监察大队做到执法与服务“双优”&蔡中元 张晓明1093
基层环境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陈维东 林平 王召芳1096
加大环境监察力度 为老百姓造福&文新萍1099
强化监管 依法行政 切实提升环境保护执法水平&邹世明1102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罗倩来1106
渝北区环境监察一级达标建设工作报告&王黔宏 姜智勇 肖斌1109
强化监察能力建设 促进环境执法&陈建英1112
严格执法 强化监管 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岳池县2008年环境监察工作回顾&唐跃龙11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做好环境监察工作——2008年环境监察大队工作纪实&马力刚 胡金财 孟烨然1116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认真履行监察职能——睢宁县环境监理大队2008工作纪实&江苏省睢宁县环境监理大队1122
强化环境监察 服务环境管理——前进中的西双版纳州环境监察支队&阳勇 周宗1126
飞行监测 综合监管 铁腕治污——余杭区“飞检”达标率稳步上升&潘小敏 梅崖 陈玲1129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携手开展联合环境监察&张选碧1131
通道县环保工作难点问题研究与对策&陆友宪1133
有诚心 有耐心 有爱心 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柳河县环保信访工作简介&李桂霞 李卫东 李雪松 顾彦红1138
不断增强环境监察能力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姚秋平1140
新形势下创新环境监察工作机制探讨&陈程 刘建设1143
浅析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李元森1146
浅谈排污申报登记&张建军 王晓琴1150
更新思想观念 转换思维方式 为区域环境安全作贡献——2008年环境监察支队工作情况&上海市南汇区环境保护局1153
孟州市环境监察工作主要做法和体会&李良成1159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推动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马焱1161
富宁县环境保护局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的情况报告&乃岭1165
力造碧水蓝天 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肖海东 魏海军1169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环保信访工作&徐龙麟1171
采用网格化无缝隙巡查 强化重点区域的环境执法&高健民1176
提高素质 加强管理 全面推进环境监察工作&张宇光1178
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 诸城市环境监察工作创佳绩&李学民1181
对贵州县级环保部门设置环保纪检监察机构的认识&唐华1185
海宁市多措并举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王耀秋 查俊俊1188
围绕“生态立县”战略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孙勇1191
西和县“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介绍&赵云 邱马峰1193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扎实开展环境监察工作&罗滨1196
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王志军 张丽新 王海1198
浅论基层环境执法“瓶颈”与突破对策&裴健1201
强化行政职能 推进环保工作调研报告&李涛 赵勇1205
强化环境监管 严查违法行为 维护群众利益——沙洋县环境监察大队2008年工作回顾&胡庆虎1208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促进经济建设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张建华 赵新1210
关于阳泉市环境保护监察执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山西省阳泉市环境监察支队1213
加大环境监察力度 突出重点区域监管 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李清胜1217
强化管理 提高水平 为环境保护作贡献&郭利军 郑洁婷 程凤岐1220
现场监察 重点督察 专项整治——汇川区环境监察大队2008年工作情况&吴慧娟 万天治1224
环境现场执法的障碍及对策&孟庆智 甘业君 温宏武1227
创新管理机制 强化环境执法——无极县环保局2008年监察工作简介&杨照辉1231
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新思考——朔州全国首创环保消防联合应急机制&熊国华 李东旭1233
依法行政 不断提高环境监察能力&任树平 汤华1235
关于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双约束”机制的调查报告&邱中华1237
铁腕重拳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科学发展促进环境保护&陈骅1240
环境监察与科学发展&彭红1242
第五篇 环境管理与规划1247
第一章 环境管理概述1247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1247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手段和强化措施1252
第三节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1255
第四节 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1262
第五节 环境管理的参照理论1265
第二章 重点领域的环境管理1272
第一节 城市环境管理1272
第二节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1280
第三节 农业环境管理1285
第三章 环境规划概述1291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1291
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程序1294
第三节 环境的评价和预测1296
第四节 环境目标和规划的指标体系1300
第五节 各种环境规划方案设计1303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1312
第四章 城市生态保护规划1317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体系1317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原则与方法1320
第三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1325
附 探索·实践1329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周新明 王书怀 陈洪林1329
开展“双学双创” 实行全员“双评” 努力促进全市环保系统行业作风根本好转&石立民 李锋1332
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邓维明1336
当前农村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李光杰133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狠抓内部管理 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戴洲 南志彦1342
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张远辉 李华平1347
关于尽快建立完善企业关停搬迁“后置环境管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议&周玉强 陈健松 朱静璇1351
环境费税研究现状与展望&沈振涛1357
凤翔县川口河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综述&王维仲 王宗信1360
试论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赵文超 闫宁1362
从“污染走廊”到“绿色通道”——河南省安阳市安林高速及安林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纪实&陈绳建1366
对当前环境满意度低的调查与思考&项长友1370
浅析大安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刘桂先 郭淑杰1373
科学治理 科学鉴别 科学避让 秭归县地质灾害连续5年实现零伤亡&王小俊 李勇1375
强化建设项目管理 严把项目审批关&林静 平新华1377
对现行的部分环保政策的探讨&卢义1380
融服务于监管 以服务促监管——金融危机下的环保部门如何定位&王志尧 曾庆宇1383
近年来沙区环境信访趋向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何殊鹏 张进 宋江莲 许英1385
论我国环境标准质量基准的应用&王光焱 韩从刚1389
通渭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马武1393
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 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汉川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查&肖书浩1400
县市级环境信访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研究&曹永权 刘旭峰1404
山川如此多娇 这里风景独好——古县环境保护工作纪实&支跃平1406
浅谈环境教育&吴春娥 周芙蓉 赵卫华 吴艳玲1410
安陆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舒传发 曾英杰1415
安阳市龙安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侯红敏 王新明1420
对石柱县城游商群体的几点思考&况安荣1424
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策&邱旭光1427
解放思想 开拓奋进 建设清洁优美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南部——南部县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苏成鹏1430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李奎1433
浅谈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顾彦红1438
第六篇 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1443
第一章 自然生态保护1443
第一节 自然生态保护概述1443
第二节 水资源的保护1447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保护1453
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保护1457
第五节 草原生态保护1460
第六节 湿地生态保护1463
第七节 生态旅游及其资源的保护1470
第二章 生态示范创建1476
第一节 生态工程概述1476
第二节 生态城市建设1479
第三节 生态农业建设1487
第四节 生态示范区创建1493
第五节 全国生态环境创建1496
第六节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1504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1511
第一节 我国自然保护区概述1511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制1519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1524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1527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价值1527
第二节 世界生物多样性1531
第三节 中国生物多样性1535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方法1539
第五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1542
第五章 生物安全管理1546
第一节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防治1546
第二节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1552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1556
附 探索·实践1559
生态创建助推农村环境保护&王颖 钱良昆1559
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陶跃进1564
铅山县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郑新发1569
系列创建涌热潮 生态文明显活力——芮城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工作全省领先&申敏平1574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城阳区生态建设彰显城市魅力&王大壮 刘桂妮1577
关于推进岳池县“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唐跃龙1579
加强矿山资源开发监管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严怀东1583
云和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纪实&张毅 杜兴华1587
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休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汇报&李爱国1597
浅谈公共关系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必要性&崔长俊1606
生态立县 科技兴县 产业强县&马元坤1609
建设生态大县 发展绿色产业&欧阳赛元1614
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杨彦1619
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刘雪峰1625
绥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功的主要做法&余洪1628
加快农村生态保护 建设生态和谐新横县——横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经验探讨&卢荣清 李春梅 卢斌1635
区域环境破坏严重 环境隐患随处可见——冷水江市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李荣华1639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象山县建设生态县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陈敏杰1641
奉节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建议&陈桂林1647
加大矿山整治力度 推动生态立县进程&徐国胜1652
奇石雅韵&徐萌1654
坚持生态环境立市 构建美好和谐万源&何怀泉 朱刚1657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建设沿海农林复合型生态示范区&仇虎林1660
建设生态市 推进临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丁兆成 袁俊广1664
湿地的功能和中国湿地资源与保护现状&张凤满 李林1668
论七里海可持续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庞云杉 冯立娜 李山1676
关于同城化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和协调体系的调研报告&徐敏胜 谭延龙 毕建贺1681
抓好治污减排 建设生态汉寿&郭钧 刘定勇1686
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周连玉1689
第七篇 环保科技与环保产业1695
第一章 我国的环保科技1695
第一节 环保科技的发展1695
第二节 污水处理新技术1698
第三节 环境监测新技术1706
第四节 节能减排新技术1711
第二章 环保产业的发展1715
第一节 我国环保产业现状1715
第二节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及对策1721
第三节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探讨1726
第三章 清洁生产及其管理1733
第一节 清洁生产1733
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1736
第三节 清洁生产审核1740
第四节 ISO 14000与清洁生产1745
第五节 典型行业清洁生产技术1751
第四章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1758
第一节 循环经济概述1758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1764
第三节 绿色经济概述1770
附 探索·实践1779
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促进乌鲁木齐市节能减排工作&赵世英 魏毅1779
鸡西市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潘斌全 付宝升 李剑松1785
从我市水泥生产浅谈走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李建炜 舒兰1788
推行循环经济 打造生态农业&王子超1793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造纸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践&李德民 李继海1795
永定县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赖雪珍1798
循环经济与垃圾处理&何安军 薛廷旺 周英涛 王海鹏1802
走循环经济之路 创优美人居环境——永济市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考和探讨&赵立家1806
狠抓节能减排 推进梨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张晓明1810
克孜州“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探索&高勇 葛雅君1815
以人为本 科学减排——平阳县水头制革污染整治纪实&陈贤星1820
防城港市白龙珍珠生长环境研究与探讨&郑里华1823
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江才军 陈建国1826
五项措施力促污染减排&王京申 连庆须1828
绘山水画卷 做生态文章——黄山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纪实&桂岚笙1830
加强环境监管 促进污染减排&杨晓军1832
后记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