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学校管理学
  • 赵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601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学校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校管理原理论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内涵3

一、管理的内涵3

二、学校管理的内涵6

第二节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7

一、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7

二、学校管理学的学科特点8

三、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意义9

第三节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9

一、西方学校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9

二、我国学校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2

第四节 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与研究方法18

一、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18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9

第五节 本书的体例设计与基本框架20

一、本书体例设计的理论基础20

二、本书的基本框架21

三、案例的撰写说明24

第二章 学校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26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26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6

二、法约尔的管理理论31

第二节 行为科学学说36

一、行为科学的源起36

二、行为科学的发展39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46

一、系统管理学派46

二、权变理论学派47

三、决策理论学派48

第三章 学校管理理念50

第一节 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与类型50

一、理念的内涵50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52

三、学校管理理念的分类54

第二节 人本管理理念54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54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55

第三节 校本管理理念57

一、校本管理产生的背景57

二、校本管理的概念58

三、校本管理理念的构成要素60

四、学校在实施校本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2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64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点64

二、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内涵64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模式65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理念67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特征67

二、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向:学习型学校69

三、学习型学校的构建策略70

第四章 学校管理目标73

第一节 学校管理目标概述73

一、目标和学校管理目标的内涵73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特性73

三、目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75

第二节 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程序77

一、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77

二、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程序79

第三节 学校管理目标的类型与内容80

一、学校管理目标的类型80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体系81

第四节 学校目标管理83

一、学校目标管理概述83

二、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步骤87

三、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保障措施90

第五章 学校发展战略94

第一节 学校发展战略概述94

一、战略和学校发展战略的概念94

二、学校发展战略的地位与意义95

第二节 学校发展战略制定96

一、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模式分析96

二、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程序97

三、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方法99

第三节 学校发展战略实施102

一、学校发展战略实施概述102

二、学校发展战略实施环节102

第四节 学校发展战略评价104

一、学校发展战略评价的概念104

二、学校发展战略评价标准105

三、学校发展战略评价的方法107

第六章 学校管理原则110

第一节 学校管理的整分合原则110

一、学校管理的整分合原则的含义110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整分合原则的基本要求111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开放封闭原则111

一、学校管理的开放封闭原则的含义111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开放封闭原则的基本要求112

第三节 学校管理的能级原则113

一、学校管理的能级原则的含义113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能级原则的基本要求113

第四节 学校管理的动力原则115

一、学校管理动力的类型115

二、运用动力原则应注意的问题117

第五节 学校管理的行为原则120

一、学校管理的行为原则的含义120

二、学校管理者运用职权的行为分析和管理措施122

三、贯彻学校管理的行为原则的基本要求123

第六节 学校管理的反馈原则125

一、学校管理的反馈原则的含义125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反馈原则的基本要求126

第七节 学校管理的弹性原则127

一、学校管理的弹性原则的含义127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弹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27

第八节 学校管理的效益原则128

一、学校管理的效益原则的含义128

二、贯彻学校管理的效益原则的基本要求129

第二篇 学校管理组织论133

第七章 学校组织的设计133

第一节 组织与学校组织的概念内涵133

一、组织的概念内涵133

二、学校组织的概念内涵134

第二节 学校组织结构的设计135

一、学校内劳动任务的分工135

二、学校内劳动部门的划分136

三、学校管理层次的划分和管理跨度的确定140

第三节 学校组织结构的类型141

一、管理学组织理论视角中的学校管理组织类型141

二、工作性质和内容视角中的学校组织的类型143

三、生成方式视角中的学校组织的类型146

四、存在期限视角中的学校组织的类型146

五、纪律约束程度视角中的学校组织的类型146

第八章 学校组织的运作148

第一节 学校组织中的领导体制148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意义148

二、中小学领导体制的演变149

三、实行校长负责制151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中的分权与授权153

一、学校组织中的分权154

二、学校组织中的授权155

第三节 学校组织中的制度管理156

一、教师的制度管理157

二、学生的制度管理158

第九章 学校公共关系组织与管理166

第一节 学校公共关系组织概述166

一、公共关系与学校公共关系的含义与研究意义166

二、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流程与内容168

三、学校公共关系组织的特征、类型与功能170

第二节 家校合作组织的建设与管理171

一、家校合作概述172

二、家校合作的方式173

三、家校合作组织的形式和特征174

四、家校合作注意事项175

第三节 校友会的建设与管理176

一、校友会的类型及组织结构177

二、校友会的职能178

三、校友会与学校的关系179

四、校友会的组织与建设180

第四节 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181

一、我国学生社团发展历程182

二、学生社团的功能184

三、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内外驱动力184

第三篇 学校管理人论189

第十章 学校人力资源:教师的管理189

第一节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189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189

二、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191

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容192

第二节 教师的招聘193

一、教师招聘的作用和程序193

二、教师的招募195

三、应聘教师的测评与选拔197

四、教师的录用198

五、教师招聘工作的评估198

第三节 教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价199

一、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的内涵200

二、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的类型与内容201

三、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的方法203

第四节 教师薪酬205

一、教师薪酬概述205

二、我国教师工资制度的演进207

三、我国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210

第五节 教师的培训212

一、教师培训的内涵212

二、教师培训的基本方法214

三、教师培训的几种典型模式217

第十一章 学校人力资源:学校领导者的管理222

第一节 领导理论概述222

一、领导者的个性特征222

二、领导者的行为特征223

三、领导环境对领导方式的作用225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中的领导者227

一、学校组织中的领导者概述227

二、学校领导者的作用228

三、学校领导者的行为229

第三节 学校组织中的校长233

一、校长的地位和任职条件233

二、校长的职责234

三、校长的素质修养236

四、校长的考核与测评238

第十二章 学生管理243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243

一、学生管理的概念与理念243

二、学生管理的地位与作用244

三、学生管理目标244

第二节 学生管理的内容245

一、学业管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协调发展245

二、生活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得必要的生活技能247

三、心理健康管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48

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管理:逐步明确人生目标251

第三节 学生管理组织与人员251

一、学生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251

二、学生管理组织的基本职能253

三、学生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257

第四篇 学校管理途径论263

第十三章 学校管理方法263

第一节 学校管理行政方法263

一、行政方法和学校管理行政方法的含义263

二、学校管理行政方法的特点264

三、行政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及其局限性265

四、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266

第二节 学校管理经济方法267

一、经济方法和学校管理经济方法的含义267

二、学校管理经济方法的特点267

三、运用学校管理经济方法的基本要求268

第三节 学校管理法律方法269

一、法律方法和学校管理法律方法的含义269

二、学校管理法律方法的特点269

三、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270

四、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271

第四节 学校管理思想教育方法272

一、学校管理思想教育方法的含义272

二、学校管理中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272

三、学校管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方法273

第五节 学校管理控制方法275

一、关键点控制法276

二、共轭控制法276

三、负反馈调节法277

四、自我控制法278

第六节 学校管理方法的比较与结合279

一、学校管理方法的比较279

二、学校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280

第十四章 学校管理技术284

第一节 学校管理的决策技术284

一、决策和学校管理决策284

二、学校管理决策的类型285

三、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286

四、学校管理决策的方法287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信息技术290

一、信息和信息系统290

二、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291

三、学校信息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294

第三节 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297

一、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297

二、现代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297

三、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298

第十五章 学校文化与管理305

第一节 学校文化概述305

一、组织文化理论的起源和特征305

二、学校文化的界定306

三、研究学校文化的意义308

第二节 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功能309

一、学校文化的显性内容309

二、学校文化的隐性内容310

三、学校文化的功能312

第三节 学校文化建设313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313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步骤和方法314

第十六章 特色学校的建设与管理318

第一节 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318

一、特色学校的概念内涵318

二、学校特色的概念内涵319

三、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概念辨析319

第二节 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的问题320

一、对学校特色发展缺乏系统思考320

二、对特色课程的开发缺乏重视与坚持321

三、对学校特色理念的塑造缺乏措施321

四、对高质量的特色学生培养缺乏设计与耐心321

五、对特色发展的相对性缺乏认真审视322

第三节 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策略322

一、注重顶层设计322

二、进行特色化改革324

三、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325

四、打造特色教师队伍326

五、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327

第五篇 学校管理工作论331

第十七章 德育工作管理331

第一节 德育工作管理的内涵与意义331

一、德育工作管理的内涵331

二、德育工作管理的意义331

第二节 德育工作管理的途径333

一、政治课和各科教学333

二、班主任工作334

三、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334

四、各种教育活动335

第三节 德育环境的建设与良好校风的营造335

一、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335

二、营造良好的校风337

第十八章 教学工作管理339

第一节 教学工作管理概述339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内涵339

二、教学工作管理的意义339

三、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40

第二节 教学工作管理的组织系统344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组织结构344

二、教学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346

三、教学工作管理的人员构成和职责要求347

第三节 教学工作管理的内容与过程351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内容351

二、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355

第四节 我国教学工作管理变革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358

一、我国教学工作管理变革的典型案例358

第十九章 体育卫生美育工作管理367

第一节 体育工作管理367

一、体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涵367

二、体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369

三、体育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73

第二节 卫生工作管理376

一、卫生工作管理的基本内涵376

二、卫生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378

三、卫生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82

第三节 美育工作管理384

一、美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涵385

二、美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387

三、美育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91

第二十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396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内涵与意义396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96

二、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397

三、学习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意义397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目标398

一、帮助学校领导更新课程管理观念398

二、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新课程399

三、帮助教师转变课堂活动角色399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现状与问题400

一、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400

二、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400

三、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02

第四节 如何实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管理405

一、指导教师正确地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资源405

二、选择合适的教师队伍406

三、明确教师的指导任务与有效指导策略407

四、指导教师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409

五、学校重视并争取获得家长、社区及社会机构的支持410

第二十一章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管理411

第一节 学校后勤社会化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412

一、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提出412

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414

三、实行学校后勤社会化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415

第二节 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内容与运作416

一、饮食进入市场416

二、适度开放学校资源417

三、公开招标学生公寓418

四、学校商店引入竞争419

第三节 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策略420

一、建章立制以人为本的刚柔管理策略423

二、制度规范财产核清的校产管理策略424

三、规则有序收费服务的财务管理策略425

四、内外结合构建有效的监控管理策略425

附录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