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成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501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1
一、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的历史追溯2
(一)早期探索研究阶段2
(二)正式开始研究阶段5
(三)回顾反思研究阶段7
(四)走向高潮研究阶段9
(五)深化共识研究阶段11
(六)高度肯定研究阶段14
二、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的问题及方法特点19
(一)文本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19
(二)结构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20
(三)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21
(四)多视域多层面比较研究的方法22
三、国内关于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的分析和评价23
(一)对国外著作的翻译和介绍24
(二)对国外研究的理论梳理和回应25
(三)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29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30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30
(二)主要观点31
(三)可能创新38
第一章 国外中国模式成功因由的研究39
一、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39
(一)“三个定理说”40
(二)“两个层面说”41
(三)“四件事情说”43
(四)“八大支柱说”44
(五)“六个因素说”47
(六)“混合模式说”47
(七)“市场社会主义说”49
(八)“并不独特说”50
(九)“时髦术语说”52
(十)“七大假设说”53
二、从中华文明发展史理解中国模式54
(一)中华古代文明的深厚滋养54
(二)模仿欧美模式的历史经验63
(三)照搬苏联模式的沉痛教训76
(四)步入腾飞之路的不懈探索93
三、对世界发展模式的综合创新106
(一)对“苏联模式”的反思107
(二)对“英美模式”的扬弃113
(三)对“北欧模式”的借鉴116
(四)对“东亚模式”的学习120
(五)对“拉美模式”的警戒124
第二章 国外中国模式性质特点的研究129
一、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129
(一)“新自由主义论”130
(二)“新权威主义论”135
(三)“中国式联邦主义论”140
(四)“中国式社会主义论”141
(五)“后社会主义论”145
(六)“第三条道路论”14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48
(一)实事求是哲学精髓的新概括149
(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新论述154
(三)唯物辩证法原理的新运用161
(四)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展167
(五)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开拓191
三、澄清国外研究中的认识误区199
(一)中国模式不等于“新自由主义”199
(二)中国模式不等于“新权威主义”209
(三)中国模式不等于“中国式联邦主义”212
第三章 国外中国模式与“毛主义模式”关系研究219
一、国外研究的基本经过219
(一)初步开始阶段220
(二)走向正常化阶段220
(三)反思研究阶段221
(四)全面提升阶段222
二、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223
(一)“背离否定论”224
(二)“继承发展论”228
三、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一以贯之的论述234
(一)十一届六中全会前后的思想奠基234
(二)十二大以后的补充、丰富和发展238
(三)十七大以来的新概括、新表述240
四、中国模式对“毛主义模式”的继承和发展241
(一)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新境界24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水平243
(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新体系245
(四)和平发展时代观的新判断247
第四章 国外中国模式哲学基础的研究251
一、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251
(一)“实用主义论”251
(二)“儒家社会主义论”253
(三)“三种传统论”258
(四)“务实主义论”261
二、“实用”但并不等于“实用主义”267
(一)两种现代化的思想指南267
(二)两种民族精神的现代传承270
(三)两种近代哲学结出的不同花果276
(四)两种强调实践的世界观278
(五)两种注重效用的真理观282
(六)两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85
(七)两种强调主体能动作用的历史观287
三、强调传统文化不等于搞“儒家社会主义”290
(一)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290
(二)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解读291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能动摇293
(四)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时代精华295
第五章 国外中国模式世界意义的研究300
一、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300
(一)“中国威胁论”301
(二)“中国责任论”306
(三)“民族主义论”309
(四)“中国机遇论”312
(五)“中国复兴论”316
(六)“中国示范论”320
二、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323
(一)释放了占世界1/5人口的潜力323
(二)开辟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崭新之路325
(三)极大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27
(四)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中国方案328
三、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世界理念332
(一)世界“和平共处”的理念332
(二)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338
(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理念342
(四)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346
(五)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348
四、“中国威胁论”的认识论根源351
(一)西方斗争思维传统的惯性351
(二)对中华文明特质的无知354
(三)极少数别有用心者的蓄意炒作355
第六章 国外中国模式未来发展研究358
一、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358
(一)“中国崩溃论”358
(二)“中国失败论”362
(三)“未来不确定论”364
(四)“可持续发展论”369
(五)“中国统治论”372
(六)“多极发展论”375
二、中国模式的独特性377
(一)独特的价值指向378
(二)独特的经济特征380
(三)独特的政治保障383
(四)独特的文化品格384
(五)独特的世界构想385
(六)独特的动力机制387
(七)独特的方法论基础389
(八)独特的历史环境391
三、“中国崩溃论”缺乏逻辑根据393
(一)中国经济平稳转型394
(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394
(三)推出严格周密的生态保护举措395
(四)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正义397
(五)管控国际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399
参考文献401
一、外文文献401
二、中文文献416
后记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