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
  • 张新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9960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粮食-物价波动-物价调控-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粮食低价时代结束,全球粮价进入高水平均衡状态1

1.1.2 粮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日趋复杂,调控难度增大2

1.1.3 国内外粮价倒挂对现行粮价调控机制形成挑战2

1.1.4 世界贸易格局演变为维护市场稳定积蓄外部力量3

1.2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5

1.2.1 关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5

1.2.2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与影响7

1.2.3 关于粮食调控目标与机制10

1.2.4 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12

1.2.5 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方法14

1.2.6 国内外研究简评16

1.3 研究方法18

1.3.1 比较分析法18

1.3.2 计量分析法18

1.3.3 制度分析法18

1.3.4 文献梳理法18

1.3.5 历史分析法19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9

1.4.1 研究思路19

1.4.2 技术路线19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21

1.5.1 可能的创新点21

1.5.2 研究不足22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来源24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4

2.1.1 粮食及粮食价格24

2.1.2 粮食安全25

2.1.3 期货及期货市场25

2.1.4 定价权25

2.2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26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格理论26

2.2.2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26

2.2.3 粮食价格理论31

2.3 本章小结32

第3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考察33

3.1 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价格波动的政治经济学解释33

3.1.1 近代以前我国农业的发达兼具双重社会效应33

3.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双重作用机制34

3.1.3 当前粮价是世界农业和地缘政治问题的折射点35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划分及特点36

3.2.1 1949~1978年:政府统购统销的粮价保持基本稳定36

3.2.2 1979~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36

3.2.3 1985~1991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增大37

3.2.4 1992~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大幅上涨38

3.2.5 1997~2002年: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下行39

3.2.6 2003~2012年:粮食价格呈恢复性上涨40

3.3 本章小结42

第4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讨45

4.1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一般因素45

4.1.1 市场供需矛盾推动45

4.1.2 生产成本拉动47

4.1.3 国际市场传导48

4.1.4 国情、制度因素49

4.1.5 货币及相关因素49

4.2 粮食价格波动因素的时效性分析51

4.2.1 即期因素52

4.2.2 短期因素52

4.2.3 长期因素53

4.3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粮价波动的两个主因素分析53

4.3.1 城镇化、国际贸易是影响粮食供需的国内外主因素53

4.3.2 城镇化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55

4.3.3 国际贸易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66

4.4 本章小结73

第5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计量分析77

5.1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分分解77

5.1.1 成分分解法简介77

5.1.2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波动的计量过程与结果分析79

5.1.3 政策性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进一步实证探索86

5.2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分区表现91

5.2.1 各省市粮食价格波动差异91

5.2.2 产销区粮食价格波动差异分析92

5.2.3 三大地区间粮食价格波动差异93

5.3 本章小结95

5.3.1 本章实证分析结论综述95

5.3.2 本章实证结论对政府调控粮价波动的启示97

第6章 我国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主因及危害99

6.1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含义与特征99

6.1.1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内涵99

6.1.2 价格异常波动的类型及特征101

6.2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一般原因分析102

6.2.1 市场信息时滞102

6.2.2 游资炒作102

6.2.3 自然灾害影响103

6.2.4 货币因素103

6.3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引致途径103

6.3.1 粮食产品的可替代性引发异常波动在不同粮价间传播103

6.3.2 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倒逼进口增加,引来国际冲击104

6.4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危害104

6.5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轨迹及主要诱因105

6.5.1 1992~1995年间:粮食市场化改革过渡期的价格异常波动105

6.5.2 2010年前后:世界粮食市场输入型异常波动106

6.5.3 2013~2015年间:政策、成本“双驱动”累积型异常波动107

6.6 本章小结107

第7章 我国政府管控粮食价格的历史回顾与现存问题109

7.1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回顾与启示109

7.2 我国当前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构成及问题分析112

7.2.1 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的基本构成112

7.2.2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13

7.3 政府直接参与市场,导致期货等市场作用空间有限116

7.3.1 政府直接管理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117

7.3.2 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对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影响118

7.3.3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自身的制度缺陷119

7.4 本章小结122

第8章 改善政府调控粮价的理论依据与政策难点讨论125

8.1 粮食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25

8.1.1 粮食生产条件的准公共产品属性126

8.1.2 国家粮食调控的公共安全属性126

8.1.3 粮食日益增强的商品属性126

8.1.4 粮食产业的公共多功能性127

8.2 粮食价格传导机制是政府粮食调控的路径追寻127

8.2.1 价格传导是价格干预的路径和节点127

8.2.2 粮食价格的垂直传导和横向传导128

8.3 粮价波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及调控政策难点130

8.3.1 粮食价格波动的“收益安全”衡量130

8.3.2 居民“消费安全”对粮价上涨的容忍度134

8.3.3 “收益安全”和“消费安全”的政策权衡137

8.4 本章小结139

第9章 创新粮价调控机制,稳定粮价波动的对策141

9.1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与重点任务141

9.1.1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界定141

9.1.2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的重点任务142

9.1.3 粮食价格调控的思路143

9.2 新时期创新粮食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粮价的对策145

9.2.1 以“农户自储”为切入点,推进粮价调控的市场化改革145

9.2.2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149

9.2.3 从“供给侧”提高粮价稳定基础,应对城镇化推进难题153

9.2.4 逐步完善市场机制,积极争取粮食定价权155

9.2.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对粮价的冲击156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158

10.1 研究结论158

10.2 研究展望164

参考文献166

后记1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