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控制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济控制论
  • (罗马尼亚)M. 曼内斯库 刘开铭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0535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控制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控制论——科学管理社会经济生活与社会普遍进步的积极因素1

第一节 控制论在人类社会普遍进步中的作用6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是完善经济最优增长过程的计划管理的工具9

第三节 系统研究是经济控制论的基本方法12

第四节 目前我国致力于发展和应用经济控制论15

第二章 经济控制论系统的概念18

第一节 相互联系、反馈、反馈方程式22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系统的职能、行为和结构33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控制论系统;拓扑结构与流量图41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41

第二节 主要联系和流量图46

第四章 经济时间和经济空间53

第一节 表示国民经济空间方程的基本元素60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系统最优发展过程在时空坐标中的经济数学模型63

第五章 经济数量分析67

第一节 经济控制论系统最优经济增长轨迹设计的数量分析方法和技术73

第二节 国民经济空间内增长轨迹的数量分析特性;最优、平衡和按比例的经济增长轨迹83

第三节 经济控制论系统数量特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87

第六章 量子经济100

第一节 国民经济空间的动态平衡103

第二节 随机因数;经济空间中的熵和引力特性114

第七章 经济控制论模型的建立123

第一节 模型方法是认识国民经济系统各部分增长机制的科学工具125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模型的分类129

第三节 对经济过程的数量化与建立模型的起源的研究134

第八章 统一的管理、指令、控制、调节和自我调节系统;管理的计算方程144

第一节 管理的经济控制论模型;管理的数学方程;未来的数学方程158

第二节 国民经济在地区间逐渐接近的经济控制论模型165

第九章 经济信息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174

第一节 经济信息控制论模型186

第十章 劳动生产率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191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学和关联192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模型202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方程202

(二)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的固定资产技术装备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204

(三)单位劳动中部门之间关系的平衡模型213

第十一章 效益-盈利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218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学和关联219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模型228

(一)部门间联系平衡类模型229

(二)资源利用最优化经济控制论模型234

(三)最优使用生产能力的经济数学模型239

(四)投资效率最优化的经济控制论模型241

第十二章 财政和价格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245

第一节 国民经济空间中货币流量的经济数学模型;预算方程257

第十三章 人口和劳动力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264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和关联265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经济控制论模型272

(一)各种年龄和性别的人口增长的数学经济模型273

(二)地区人口增长的经济数学模型277

第三节 城乡人口运动的经济数学模型279

第四节 自立人口经济数学模型281

(一)自立人口增长方程式281

(二)劳动力部门、分部门和活动领域分配的经济数学模型283

第十四章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287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和关联288

(二)确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系统的活动领域的最优结构的经济数学模型290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模型292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总的发展趋势的经济数学模型297

第一节 系统拓扑及相互关系301

第十五章 物质生产和劳务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301

(一)工业子系统306

(二)农业子系统310

(三)建筑业子系统311

(四)运输业子系统311

(五)商品流通子系统312

第二节 物质生产和劳务系统的经济控制论增长模型316

(一)物质生产和劳务系统基层单位活动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控制论模型317

(二)物质生产和劳务系统的宏观模型320

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关系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328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和关联328

(一)实现对外支付平衡最优化的经济控制论模型334

第二节 经济数学模型334

(二)实现外贸额、产品和地区结构最优化的经济数学模型340

(三)制定世界经济空间行情状态的模型343

第十七章 社会产品与国民收入系统及其经济控制论模型347

第一节 系统的拓扑和关联348

(一)已创造的国民收入子系统352

(二)国民收入分配子系统354

(三)国民收入最终利用子系统354

(四)消费基金子系统357

(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的形成与分配子系统357

第二节 用于积累和消费的国民收入最优分配的经济-控制论模型;国民收入增长方程360

第一节 系统拓扑学与关联376

第十八章 国民财富系统;国民财富增长方程376

(一)人力资源子系统378

(二)自然资源子系统381

(三)已积累的物质财富子系统384

(四)民族创造潜力子系统388

第二节 经济-数学模型;国民财富增长方程390

第十九章 民族福利系统;民族福利系统增长方程420

第一节 系统拓扑学和关联421

第二节 经济控制论模型的建立427

(一)居民消费控制论模型427

(二)民族福利增长方程430

第二十章 最优、均衡和按比例的经济增长控制论模型整体系统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