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织
  • 王绪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280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引言1

目录1

1.2 计算机系统的多层结构概念2

1.3 冯·诺依曼结构2

1.4 IBM370系统结构简介10

1.5 突破冯·诺依曼结构的机器实例17

1.5.1 B-5000计算机的堆栈结构17

1.5.2 CDC6600的并行操作22

1.5.3 ILLIACⅣ的处理单元阵列26

1.6 本书概要30

习题和复习题31

参考文献32

2.2 DJS200系列的基本结构格式33

2.2.1系列统一规定和分型概况33

2.1引言33

第二章 DJS200系列的系统结构33

2.2.2 界限保护和寻址方式36

2.2.3 数据格式40

2.2.4 指令格式43

2.3 系统控制功能45

2.3.1 程序状态字46

2.3.2 控制寄存器49

2.3.3 中断系统49

2.3.4 监视56

2.3.5 系统的时钟57

2.3.6 控制台57

2.3.7 输入输出系统58

2.4 系统的处理功能59

2.4.1 DJS200系列的指令系统59

2.4.2 传送型指令60

2.4.3 算术运算指令63

2.4.4 逻辑运算指令69

2.4.5 转移指令71

2.4.6 控制与管态指令73

2.4.7 程序设计示例73

习题和复习题74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 快速运算方法75

3.1引言75

3.2 加法76

3.2.1成组跳跃进位加法器的逻辑结构76

3.2.2十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76

3.3 乘法?118

习题和复习题124

参考文献125

第四章 微程序设计126

41 引言126

4.2 微程序控制127

4.2.1计算机的数据通路127

4.2.2 常规机器的控制原理128

4.2.3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131

4.2.4 控制存储器134

4.3 微程序设计方法136

4.3.1 基本设计原则136

4.3.2 微指令字结构格式的设计138

4.3.3 微指令的顺序控制142

4.3.4 微指令的执行144

4.3.5 微中断与强制转移147

43.6 软件对微程序设计的支援148

4.3.7 微程序设计实例149

4.3.8 毫微程序设计概念162

4.3.9 微程序设计的优缺点163

4.4 微程序设计的应用165

4.4.1 微诊断165

4.4.2 用户微程序设计168

4.4.3 仿真169

习题和复习题171

参考文献171

第五章 存储器组织173

5.1引言173

5.2 多层存储结构概念175

5.3主存储器的存储控制178

5.3.1单一存储控制178

5.3.2重叠与交叉存取控制179

5.3.3 存储器总线结构180

5.3.4 实例181

5.4.2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结构184

5.4 高速缓冲存储器184

5.4.1 存储器的缓冲184

5.4.3 缓冲存储器性能参数的选择187

5.5 相联存储器188

5.5.1基本概念188

5.5.2 硬件结构189

5.5.3 逻辑功能190

5.5.4相联存储器的应用192

5.6 虚拟存储器193

5.6.1虚拟存储器的概念193

5.6.2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结构194

5.6.3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法197

习题和复习题204

参考文献204

6.1引言205

第六章 输入输出组织205

6.2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212

6.2.1输入输出设备地址212

6.2.2输入输出设备命令212

6.2.3 输入输出设备状态字节213

6.2.4设备断定字节214

6.3输入输出标准接口214

6.3.1标准接口描述214

6.3.2接口逻辑操作217

6.4 输入输出过程222

6.4.1输入输出指令223

6.4.2通道指令225

6.4.3通道程序226

6.4.4 通道地址字228

6.4.6数据传送期229

6.4.5设备的选择和启动229

6.4.7输入输出操作结束处理230

6.4.8多重输入输出操作232

6.4.9程序实例233

6.4.10原始程序输入235

6.5 通道设计236

6.5.1输入输出状态236

6.5.2输入输出状态与条件码237

6.5.3 微子程序237

6.5.4五条输入输出指令的处理流程248

习题和复习题251

参考文献252

第七章 文件存储器253

7.1 引言253

7.1.1顺序存取设备254

7.1.2直接存取设备255

7.2 磁盘存储器258

7.2.1硬磁盘磁道数据记录格式258

7.2.2硬磁盘存储器操作命令261

7.2.3硬磁盘存储器编址方式263

7.2.4硬磁盘存储器驱动程序举例263

7.2.5软磁盘存储器简介265

7.3 磁带存储器270

7.3.1 磁带记录信息的格式270

7.3.2 磁带文件编址与寻址272

7.3.3 驱动程序举例272

习题和复习题273

参考文献273

第八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进展274

——分布处理技术274

8.1 计算机系统结构进展概况274

8.1.1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背景275

8.1.2 计算机复合系统结构现状276

8.1.3分布处理技术的确立282

8.2 分布式计算机282

8.2.1分布式计算机的一般概念282

8.2.2 负荷分布式计算机284

8.2.3 功能分布式计算机287

8.3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292

8.3.1 分布式网络的一般概念292

8.3.2 分布式网络的技术课题294

8.3.3 分布式网络的结构296

8.4 数据库系统300

8.4.1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概念300

8.4.2 数据库计算机301

8.4.3 分布式数据库304

8.5.1数据流计算机的基本原理306

8.5 数据流计算机306

8.5.2 MIT的DFM308

8.5.3 LAU数据流计算机313

8.5.4 数据流计算机的发展318

8.6 第五代计算机320

8.6.1 背景320

8.6.2 基本概念320

8.6.3 基本结构321

第九章 DJS200-10型计算机324

9.1引言324

9.1.1 主要性能324

9.1.2 时钟326

9.1.3 总体框图327

9.2 数据通路329

9.2.1 加法器329

9.2.2 总线331

9.2.3 B寄存器332

9.2.4 存储控制电路332

9.3 微程序设计335

9.3.1 微程序控制器335

9.3.2 微指令字格式336

9.3.3 微程序格式338

9.3.4 微程序设计步骤339

9.4 输入输出通道339

9.4.1输入输出系统概况339

9.4.2 10型的子通道341

9.4.3 输入输出系统的数据通路343

9.4.4通道微程序设计344

9.5 RAS技术347

9.5.1海明校验347

9.5.4 诊断和故障定位检测351

9.5.2 通道指令复执351

9.5.3 检查用微子程序351

第十章 DJS200-20型计算机352

10.1引言352

10.1.120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特点352

10.1.220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352

10.2 中央处理机356

10.2.1中央处理机的数据通路356

10.2.220型计算机的时序脉冲系统361

10.3 主存储器362

10.3.1主存储器的组成及有关数据通路362

10.3.2主存储器的时序363

10.3.3 主存储器的保护性措施364

10.4 微程序设计364

10.4.1微指令字的结构格式364

10.4.3微程序控制器的结构369

10.4.2微指令的并行和重叠369

10.5 输入输出系统和结合型通道371

10.5.1结合型通道的组成371

10.5.2 通道微中断371

10.5.3通道操作的微程序控制374

10.6RAS技术377

106.1主存储器的可靠性措施377

10.6.2数据通路的校验379

10.6.3 指令复执380

10.6.4 双工系统381

10.6.5 故障诊断382

第十一章DJS200-40型计算机388

11.1 引言388

11.1.1基本性能388

11.1.2主要特点390

11.2.1 单机系统的组成391

11.2 40型的数据通路391

11.2.2双工系统的组成392

11.2.3中央处理机的数据通路395

11.2.4主存储器405

11.2.5集中控制通道的数据通路407

11.2.6专用外围设备控制器412

11.340型的微程序设计413

11.3.1 40型微程序设计概况413

11.3.2 运算器和分析器的微程序设计415

11.3.3 诊断部件的微程序设计421

11.4 40型的中断系统422

11.5 RAS技术423

11.5.140型的故障检测423

11.5.240型的故障处理425

11.5.340型的诊断系统426

12.1引言429

第十二章DJS200-60型计算机429

12.2数据通路430

12.2.1单处理机系统的数据通路430

12.2.2 双处理机的数据通路436

12.3 控制通路437

12.3.1先行控制437

12.3.2 流水线技术438

12.3.3 微程序控制439

12.4中断系统441

12.5RAS技术442

12.5.1 错误检测443

12.5.2 指令复执443

12.5.3 诊断系统444

12.5.4 双工方式和系统重构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