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影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影视](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1527705.jpg)
- 仲呈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446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影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电影艺术3
第一章 怎样看待电影3
一、电影是综合艺术吗?4
二、关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6
三、电影的主要类型9
第二章 电影的元素11
一、电影剧本11
(一)电影剧本是什么?11
(二)电影编剧的地位14
(三)如何构筑电影剧本16
故事17
讲述21
视点26
(四)文学改编31
二、摄影36
(一)摄影技术的发展与电影美学观念36
摄影术的发明36
摄影镜头38
胶片41
摄影机44
(二)电影摄影造型的基本元素46
景别46
镜头49
照明55
色彩58
(三)电影摄影师61
三、剪辑63
(一)历史背景64
格里菲斯的剪辑原则66
爱森斯坦的剪辑原则70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73
(二)电影剪辑的基本原则78
180°准则78
时间的安排80
四、声音85
(一)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85
(二)电影声音的基本元素92
对白92
音响效果97
电影音乐100
(三)同期录音与后期配音104
五、表演108
(一)电影表演的本质109
(二)明星制与观众114
(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118
六、导演126
(一)导演的职能126
(二)场面调度和导演的风格133
第三章 电影的历史138
一、对电影史的认识138
二、现实主义电影流派140
三、形式主义电影流派151
四、新旧好莱坞158
(一)经典好莱坞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158
(二)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以后)171
五、现代电影的观念176
六、中国电影的发展184
第四章 电影的理论210
一、爱因汉姆210
二、爱森斯坦212
三、克拉考尔214
四、巴赞215
五、结构主义符号学218
下篇 电视艺术225
绪论225
第一章 回顾电视的历史227
第二章 从传统艺术到电视艺术230
一、电视艺术与文学231
(一)文学作为叙述的营养231
(二)文学作为原生态在电视中的保留233
(三)文学作为美学观念的发源地233
(四)诗的黄金光芒234
二、电视艺术与绘画235
三、电视艺术与戏剧238
四、电视艺术与电影239
(一)传播介质的不同240
(二)画面尺幅的差异241
(三)传播途径的区别242
第三章 电视剧243
一、与电视的发明同步,与生活的道路平行243
二、相邻艺术门类观念笼罩下的艺术244
三、电视剧的类别246
(一)电视小品、电视短剧246
(二)短篇电视剧248
(三)电视连续剧249
第四章 电视艺术的其他类别251
一、电视艺术片251
二、电视纪录片252
三、电视小说253
四、电视散文255
五、电视诗256
六、音乐电视256
七、电视戏曲258
八、电视舞蹈260
九、电视综艺262
十、电视曲艺263
第五章 中国电视文艺历史述评264
一、历史回顾265
二、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程269
(一)初创阶段(1958~1966年)269
(二)十年停滞期(1966~1976年)271
(三)复苏阶段(1977~1980年)273
(四)飞跃发展阶段(1981~1986年)274
(五)稳定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274
三、两个方面的考察276
(一)创作队伍276
(二)审美历程279
四、中国电视剧发展述评282
(一)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佳作282
(二)反映农村变革的电视剧290
(三)短篇电视剧295
(四)几部长篇剧的分析304
(五)文学、电影、戏剧的营养309
(六)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315
五、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经验321
(一)“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321
(二)强化宏观调控意识323
(三)广泛吸收营养,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324
第六章 电视与观众327
(一)“遥控器时代”的电视观众328
(二)普及与提高330
(三)对电视观众的分析与研究331
(四)爱恨交织的“魔法盒子”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