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 第1分册 第1篇总论 第2篇 设计条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日本港湾协会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15044·3153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 第1分册 第1篇总论 第2篇 设计条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目的1
第二章 设计的基本方针1
第三章 工程基准面3
第二篇 设计条件5
第一章 总论5
第二章 船舶5
2-1 标准船型5
2-2 船舶的桅高11
2-3 船舶的靠岸速度12
2-4 船舶荷载13
2-4-1 风压力13
2-4-2 潮流阻力14
2-4-3 作用于系船柱的牵引力17
第三章 气象19
3-1 总则19
3-2 风19
3-2-1 风向19
3-2-2 风速19
3-2-3 风速的垂直分布20
3A-1 建筑基准法施行令(昭和25年11月16日政令338号)的摘要22
3-3 风压力22
资料3A 风压力22
3A-2 起重机构造规格(昭和37年10月労働省告示第53号)的摘要23
第四章 波浪与波浪力25
4-1 设计所采用的波浪要素和波浪的基本性质25
4-1-1 设计所采用的波浪要素25
4-1-2 波浪的基本性质25
4-2 风浪的统计性质27
4-2-1 在短期间内风浪的统计性质27
4-2-2 在长期间内风浪的统计性质28
4-3-2 确定设计波浪要素的程序29
4-3 设计所使用的波浪的确定方法29
4-3-1 确定设计波浪的基本方针29
4-3-3 设计波浪要素对波压力公式等的适用问题30
4-4 波浪的观测法30
4-5 生成区中波浪的推算30
4-6 在浅水区的波浪变形30
4-6-1 一般原则31
4-6-2 由于水深引起的波浪要素的变化31
4-6-3 波浪的折射31
4-8 破碎波37
4-7-2 波浪的绕射和折射的叠合37
4-8-1 破碎波型式37
4-7 波浪的绕射37
4-7-1 波浪的绕射37
4-8-2 破碎波水深和破碎波波高39
4-8-3 行进波的极限波高40
4-9 越浪41
4-9-1 波浪爬高41
4-9-2 越浪向堤内的波高传递率41
4-10 波浪的反射43
4-11 作用于直立壁的立波波浪力44
4-11-1 立波波压力公式的适用范围44
4-11-2 立波的波压力45
4-12-1 破碎波的波压力50
4-12 作用于直立式壁体的破碎波波浪力50
4-12-2 作用于离波浪破碎线相当距离的陆侧建筑物的波浪力51
4-12-3 根据波向修正波浪力52
4-12-4 冲击破碎波波压力53
4-12-5 作用于消浪工程保护的直立壁的波浪力55
4-13 浮托力56
4-14 斜坡的护面抛石和块体所需的重量57
4-15 作用于水中和水面上的物体的波浪和水流的力62
4-15-1 一般原则62
4-15-2 作用于柱状建筑物的波浪力65
4-15-3 作用于水面上的物体的波浪力66
4-15-4 在水流中的抛石稳定重量67
资料4A 利用天气图确定风区和风速的方法69
4A-1 一般说明69
4A-2 具体的作法69
4A-2-1 风区的确定69
4A-2-2 风速的确定69
4A-2-3 风向的确定72
资料4B 在生成区的波浪推算程序72
4B-1 推算法的适用范围72
4B-2 生成区的波浪推算程序73
4B-2-1 S.M.B.(Sverdrup—Munk—Bretschneider)法73
4B-2-2 威尔逊(Wilson)法76
4B-2-3 台风所产生的波浪的推算法82
4B-2-4 布雷特施奈德(Bretschneider)法(浅水波的推算法——Ⅰ)84
4B-2-5 坂本·井岛的方法(浅水波的推算法——Ⅱ)90
资料4C 折射图的绘制方法95
4C-1 波向线法95
4C-1-1 入射角(等深线垂线与波向间的夹角)小于80°时95
4C-1-2 入射角大于80°时96
4C-2 波峰线法97
资料4D 绕射图98
4D-1 在半无限堤端的绕射98
4D-2 开口部的绕射106
4D-3 开口宽度大时(B>5L)109
4E-1 波浪的爬高110
资料4E 波浪的爬高和越浪量110
4E-2 越浪量113
第五章 潮汐和异常潮位118
5-1 设计潮位118
5-2 天文潮119
5-3 风暴潮119
5-4 海啸120
5-5 副振动121
5-6 潮流122
资料5A 各港的基本水准面(C.D.L.)124
5B-1 台风136
资料5B 台风与风暴潮136
5B-2 风暴潮144
资料5C 日本历史上的著名海啸154
第六章 漂砂158
6-1 总则158
6-2 支配漂砂的要素158
6-3 港口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漂砂的各种因素158
资料6A 漂砂的性质162
6A-1 漂砂的基本性质162
6A-1-1 海滩各部的漂砂移动形态162
6A-1-2 海滩的平衡剖面163
6A-1-3 海滩上砂的筛分作用164
6A-1-4 海滩的平面形状165
6A-2 调查和推求漂砂的方法168
6A-2-1 调查的基本事项168
6A-2-2 漂砂来源与漂砂主要方向的调查和推求168
6A-1-5 飞砂168
6A-2-3 漂砂量的调查和推求171
6A-2-4 漂砂量的分布与砂的移动界限调查和推求175
6A-3 海岸建筑物和漂砂的关系177
6A-3-1 由于建筑物产生的海岸断面的变化177
6A-3-2 建筑物的布置和漂砂的关系182
资料6B 计算漂砂量所采用的波浪能量的计算方法183
7A-1 河口水位186
7A-1-1 可以忽略潮汐时186
资料7A 河口水力计算方法186
第七章 河口水文186
7A-1-2 考虑潮汐时187
7A-2 河口异重流188
7A-2-1 异重流的类型188
7A-2-2 弱混合型异重流(成层异重流)189
7A-2-3 混合型异重流195
7A-3 河口的淤积和水深维持196
7A-3-1 河口的淤积196
7A-3-2 河口的水深维持197
8-1 确定方针198
7A-4 河口侵入波198
第八章 土质条件198
8-2 土的物理性质200
8-2-1 容重200
8-2-2 粒径级配201
8-2-3 渗透系数207
8-2-4 砂土的液化(因地下水上升而发生)208
8-2-5 砂土的液化(因地震而发生)208
8-3 土的力学性质211
8-3-1 固结特性211
8-3-2 抗剪强度214
8-3-3 N值218
第九章 地震力222
9-1 地震力的计算222
9-2 设计地震系数的确定方法222
9-2-1 地区地震系数223
9-2-2 地基系数223
9-2-3 重要性系数224
9-3 视地震系数224
第十章 土压力和水压力225
10-1 土压力225
10-1-1 砂质土的土压力225
10-1-2 粘性土的土压力227
10-2-1 砂质土的土压力228
10-2 地震时的土压力228
10-2-2 粘性土的土压力232
10-3 水压力233
10-3-1 剩余水压力233
10-3-2 地震时的动水压力234
第十一章 地基沉降238
12-2 堆货荷载239
12-2-1 通常的堆货荷载239
12-1 恒载239
第十二章 上部荷载239
12-2-2 非均布的堆货荷载240
12-2-3 地震时堆货荷载241
12-2-4 其它荷载241
12-3 活载241
12-3-1 一般原则241
12-3-2 火车荷载241
12-3-3 汽车荷载242
12-3-4 移动吊车荷载246
12-3-5 轨道起重机荷载246
12-3-6 人群荷载254
第十三章 摩擦系数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