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非法治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韩非法治思想研究
  • 林庆彰主编;张静雯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062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非法治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之动机与目的1

一、研究之动机1

二、研究之目的3

第二节 研究之方法与架构4

一、研究之方法4

二、研究之架构4

第二章 韩非之生平事迹及著述7

第一节 韩非之生平事迹7

一、生平概况7

(一)学说归本及师承7

(二)不获重用、发愤著书9

(三)西使入秦10

二、生卒年之问题11

(一)韩非入秦时间11

(二)韩非之生卒年推断13

第二节 韩非之著述14

一、《韩非子》名称及篇数14

二、《韩非子》之流传15

第三章 韩非法治思想产生之时代背景19

第一节 历史时局影响19

一、战国大势19

二、韩国处境21

第二节 各国改革导因22

一、齐国改革之因22

二、魏、赵之改革23

(一)文侯之变法23

(二)赵武灵王之改革26

三、楚国之改革29

四、秦国之改革29

第四章 韩非法治思想之渊源33

第一节 黄老学派33

一、黄老学派源起33

(一)黄老释名34

(二)稷下学概况37

二、稷下学者与黄老学说之关系38

(一)稷下人物38

(二)宋钘、尹文学派39

(三)彭蒙、田骈、慎到学派41

三、黄老学派之法治思想42

(一)《尹文子》之法治思想42

1.道与形名43

2.君道45

3.法术势46

(二)《黄帝四经》之法治思想48

1.道生法48

2.刑德50

3.形名51

4.君道52

第二节 韩非对《老子》思想之发挥55

一、道论55

(一)道之形容55

(二)道之特性56

(三)道之重要性59

二、法论61

(一)法由道生61

(二)法之特性62

(三)法之目的63

三、术论64

(一)不欲外见64

(二)以退为进64

(三)通权达变65

四、势论65

五、君论66

(一)圣人之智66

(二)凡圣之别67

(三)圣人之治68

(四)以圣人为师72

第三节 法家学说影响75

一、管子之法治思想76

(一)道77

1.道之形容77

2.法由道出78

3.圣人执道78

(二)君术80

1.执道处虚80

2.循名责实81

(三)处势82

1.势之要82

2.势之功用83

3.操权持柄84

(四)明法85

1.法之特性85

2.法之设立88

3.法之运用89

二、商君之法治思想92

(一)更法92

(二)定分93

(三)君尊则令行94

(四)刑以去刑94

三、申不害之用术思想95

四、慎到之重势思想98

五、其他法家98

(一)郑子产98

(二)吴起99

(三)郭偃100

第四节 荀子学说之影响101

一、性恶论101

二、天论103

三、法论106

四、术论108

第五章 韩非法治思想之应用113

第一节 处势114

一、势之性质114

二、韩非重势之理由116

(一)古今不同势116

(二)威势可以禁暴117

三、主之处势118

(一)除君过118

(二)以静制动119

(三)任数因势120

四、御下之势121

(一)臣势太重121

(二)察奸123

(三)势之不可犯124

(四)持三守、去三刧126

(五)处势而用刑128

第二节 任法129

一、明法129

(一)今古不同俗130

(二)法之必禁132

(三)今世法乱132

(四)奉法者强133

(五)成就王霸之业134

二、人主之用法135

(一)察六反135

(二)明辨智贤137

(三)动无非法137

(四)法必明文139

(五)以刑去刑140

三、臣民之准则141

(一)明赏禁奸141

(二)闭外塞私143

(三)不令而自然143

(四)止息辩说145

第三节 用术146

一、术之性质146

二、人主自持之术148

(一)持虚守静148

(二)参合形名150

(三)二柄151

三、人主所以治国之术153

(一)因情153

(二)主道154

(三)起乱155

(四)立道156

(五)类柄157

(六)参言158

(七)听法160

(八)主威160

四、人主之患161

(一)爱臣161

(二)诸侯太重162

(三)任贤妄举163

五、人主除患之术163

(一)知八奸164

(二)七术167

(三)六微169

第四节 法术势之相互关系171

一、法术之互用171

二、法术势之互用175

三、韩非之理想治世176

四、韩非理想治世之体现177

(一)秦代177

(二)汉代178

1.《春秋繁露》中所见之韩非思想体现180

2.《盐铁论》中所见之韩非思想体现183

第六章 结论187

重要参考书目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