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基础应用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农业基础应用化学
  • 姜有昌,于文惠,陈淑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7287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农业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基础应用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3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3

第一节 溶液及其浓度3

一、分散系3

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4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6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6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7

三、溶液的渗透压9

第三节 胶体11

一、溶胶的结构11

二、溶胶的性质12

三、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14

第二章 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19

第一节 化学平衡19

一、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19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21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2

一、电离平衡和稀释定律23

二、同离子效应24

三、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25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26

一、水的电离和pH标度26

二、盐类水溶液的酸碱性26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30

四、盐类水解和pH在农业上的应用31

第四节 缓冲溶液32

一、缓冲溶液32

二、缓冲溶液在农业上的应用34

第五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36

一、溶度积常数36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36

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43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43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43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44

第二节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45

一、原电池45

二、电极电势45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49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在农业上的应用50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53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53

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53

二、配合物的组成53

三、配合物的命名55

第二节 配位离解平衡56

一、配位离解平衡及平衡常数56

二、配位离解平衡的移动57

第三节 螯合物60

第四节 配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61

第二篇 定量分析67

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述67

第一节 定量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析方法67

一、定量分析化学的任务67

二、定量分析的方法67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68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68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70

第三节 有效数字和可疑值的取舍73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74

二、可疑值的取舍75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77

一、滴定分析名词术语77

二、滴定分析方法77

三、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及常用的滴定方式77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9

五、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79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84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84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84

二、混合指示剂86

第二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87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88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90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3

一、酸标准溶液的标定93

二、碱标准溶液的标定94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94

一、铵盐中氮的测定95

二、生物试样中总酸度的测定95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98

第一节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98

一、EDTA的性质98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99

三、酸度对EDTA形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99

第二节 金属指示剂102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03

二、常用的金属指示剂103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应用105

一、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05

二、配位滴定法应用实例106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110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110

二、高锰酸钾法112

三、重铬酸钾法113

四、碘量法113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实例116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118

一、莫尔法118

二、佛尔哈德法120

三、银量法应用示例121

第九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124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24

一、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24

二、朗伯-比耳定律125

第二节 显色反应126

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126

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127

第三节 吸光光度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128

一、选择合适波长的入射光128

二、控制吸光度的读数范围128

三、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129

第四节 吸光光度分析的方法129

一、目视比色法129

二、分光光度法130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应用实例133

一、铵的测定133

二、铁的测定134

三、磷的测定134

第三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39

第十章 有机化学概述139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39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39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39

四、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140

第十一章 烃142

第一节 烷烃142

一、同系列和同分异构142

二、命名143

三、物理性质144

四、化学性质145

五、自然界中的烷烃146

第二节 烯烃147

一、单烯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147

二、单烯烃的化学性质147

三、二烯烃149

四、自然界的烯烃150

第三节 环烃150

一、脂环烃150

二、芳香烃152

第十二章 醇、酚、醚156

第一节 醇156

一、醇的分类和命名156

二、醇的物理性质157

三、醇的化学性质159

四、醇代表物的应用161

第二节 酚163

一、酚的分类和命名163

二、酚的化学性质164

三、酚代表物的应用165

第三节 醚166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166

二、醚代表物的应用167

第十三章 醛、酮、醌170

第一节 醛、酮170

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170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171

三、醛、酮代表物的应用174

第二节 醌175

一、醌的结构和命名175

二、生物体内重要的醌176

第十四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79

第一节 羧酸179

一、分类和命名179

二、化学性质180

三、羧酸代表物的应用182

第二节 羧酸的衍生物183

一、命名183

二、化学性质184

三、自然界中的羧酸衍生物185

第三节 取代酸185

一、羟基酸186

二、羰基酸188

第十五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192

第一节 油脂19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92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93

第二节 类脂化合物195

一、磷脂195

二、蜡196

三、甾族化合物196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201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201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01

二、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02

第二节 生物碱205

一、生物碱概述205

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205

三、生物碱的提取方法206

四、几种重要的生物碱206

第四篇 生物高分子化合物213

第十七章 糖类213

第一节 单糖213

一、单糖的结构213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214

三、单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216

第二节 双糖218

一、还原性双糖218

二、非还原性双糖219

第三节 多糖220

一、淀粉220

二、糖原222

三、纤维素222

四、半纤维素223

第十八章 蛋白质224

第一节 氨基酸224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24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226

第二节 肽228

一、肽的形成228

二、肽的命名228

三、生物活性肽229

第三节 蛋白质230

一、蛋白质的分类230

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31

三、蛋白质的结构231

四、蛋白质的性质233

第五篇 实验240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240

实验二 酸度计的使用242

实验三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245

实验四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248

实验五 标准溶液的配制252

实验六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253

实验七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254

实验八 铵盐中氮含量测定255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256

实验十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258

实验十一 水中Ca2+、Mg2+含量及水总硬度的测定259

实验十二 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261

实验十三 磷的比色分析263

实验十四 烟碱的提取265

实验十五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实验267

实验十六 糖的性质270

实验十七 蛋白质的性质271

实验十八 自行设计实验(醇、酚、醛、酮、羧酸未知液的分析)273

附录274

附录一: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74

附录二: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75

附录三: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277

附录四: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278

附录五: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79

附录六: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82

附录七: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83

附录八:氨羧配合剂类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84

附录九:标准电极电势(18~25℃)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