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视域中的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哲学视域中的技术
  • 肖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177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技术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哲学视域中的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1

第一篇 本体论视域中的技术3

第一章 技术作为一种存在3

一、存在(论)与本质(论)——技术本体论的两个维度3

1.技术本体论的两个维度及其相互关联3

2.区分两个维度的必要性8

二、“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11

1.“技术的存在”意指什么?11

2.技术如何成为存在?13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承认技术的存在?16

4.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承认技术的存在?18

5.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不准技术是否存在?20

6.为什么要争取技术存在的“身份”?22

三、技术的存在与非存在22

1.技术的存在与存在感:一种人学的视野23

2.技术的非存在感:一种人性的追求25

3.现代技术与后现代技术:存在感的对比30

第二章 技术作为一种实在35

一、技术实在:概念、类型与复杂性35

1.问题的提出35

2.技术的实体实在与功能实在38

3.技术实在的解释柔性44

4.第二种技术实在及其与科学实在的关系49

5.关于技艺的实在性55

二、虚拟实在:技术实在的新境遇59

1.作为一种“存在”的虚拟实在,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59

2.作为一种实在的虚拟实在:对现实实在和意识现象的双重否定63

3.从实在到实在感:两种实在感的区别67

4.从虚拟实在到虚拟实在论:是强化还是弱化了实在论?72

5.从虚拟实在本体论到认识论:是增强了还是降低了对实在的可知性?77

6.从虚拟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到虚拟实在价值论:人愿不愿意成为一种虚拟实在?81

三、关于“伪技术”84

1.伪技术的界定84

2.伪技术的主要类型89

3.分析伪技术的意义93

第三章 物化进程中的技术97

一、什么是人工制品?98

1.一般的界定98

2.“人工制品”概念中的若干问题101

3.不同意义上的人工制品109

4.人工制品作为建构物与进化物的对照112

5.建构物(人工制品)与进化物在现代实践中的互渗118

二、“造物”的语义分析121

1.“造物”中“造”的含义是什么?122

2.对物在什么意义上才是施加了“造”的作用?123

3.造物中的“人工性”如何界定?125

4.不合目的地形成人造物是不是造物?126

5.人工环境中自然地生成物是人工的造物活动吗?127

6.造物的结果是否一定要有及物性?128

7.造物的限度与限制是什么?130

三、技术(发明)与工程(建造)之间133

1.从技术到工程134

2.技术(发明)与工程(建造)的相互交织136

3.不同语境下两者的关系142

第二篇 社会与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技术149

第四章 社会形成中的技术——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149

一、技术的社会哲学——技术哲学的第三种传统149

1.什么是技术的社会哲学?150

2.技术的社会哲学面对的主要问题153

二、SST视野中的技术160

1.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SST160

2.SST的主要理论倾向165

三、技术的社会形成168

1.技术本质的社会形成169

2.技术特征的社会形成174

3.技术价值的社会形成179

4.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184

5.技术认识的社会形成189

6.技术的社会形成观之简要启示195

第五章 历史中生成与演进的技术201

一、技术的起源201

1.技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201

2.技术的起源与工程的起源205

二、技术的历史演进209

1.史前(原始)技术时期209

2.古代技术时期211

3.现代技术时期215

4.当代技术时期218

三、技术发展的多维视角219

1.器物视角220

2.活动与技艺视角224

3.思想与社会视角226

4.总体进程229

四、技术的“进化”230

1.从进化论看技术的演变230

2.走向有差别的借鉴240

第三篇 人学与元伦理视域中的技术247

第六章 人文世界中的技术247

一、技术的人文评价247

1.对技术的道德批判248

2.对技术人文评价的其他维度251

3.对人文评价的评价258

二、技术的人文建构264

1.人文文化背景对技术发展的制约265

2.人文素质对技术发展的制约作用269

三、技术的返魅272

1.从科学的返魅到技术的返魅272

2.技术本体的返魅274

3.技术观的返魅278

4.技术价值的返魅282

四、技术可能世界287

1.作为科学范畴的技术可能世界287

2.作为人文范畴的技术可能世界289

3.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可能世界291

五、技术、人文与幸福感297

1.技术手段对于获取幸福感的可能性297

2.技术手段对于获取幸福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302

3.两种手段的互补308

第七章 从元伦理看技术315

一、关于技术的元伦理315

1.什么是以及为什么需要技术元伦理学?315

2.技术的“善恶”319

3.技术的“责任”319

4.技术的“公正”329

5.技术的“代价”336

二、从元伦理看技术的善恶341

1.技术的种种善恶含义341

2.技术善恶的性质347

3.如何评价技术的善恶?350

4.人的善恶与技术手段之间354

三、两种技术善之间的伦理选择359

1.技术的两种善:避苦与增福360

2.实现技术善:避苦重于增福362

3.选择的复杂性371

主要参考文献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