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农业研究与推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有机农业研究与推广
  • 陈红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978750752344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机农业研究与推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产生与发展1

一、有机农业的产生1

二、有机农业在中国发展19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特征26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26

二、有机农业的特征26

三、有机食品的概念及必备的条件、特征27

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比较28

第三节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区别31

一、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31

二、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比较33

第四节 有机农业的目标与意义35

一、有机农业的目标35

二、有机农业的意义36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基础38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哲学思想38

第二节 生态学理论基础40

一、生态系统40

二、生态系统的分类42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43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44

五、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分析45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47

一、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的定义47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47

三、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47

四、有机农业的物质循环49

五、生态平衡50

第四节 有机农业经济、环保理论51

一、有机农业的生产观51

二、有机农业的价值观51

三、有机农业的消费观52

四、有机农业的环保观52

第五节 有机农业的实践基础53

一、传统农业技术与实践53

二、现代农业技术与实践54

第六节 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55

一、建立相对封闭的作物营养循环体系55

二、培育充满生命活力的土壤55

三、保护自然资源56

四、作物病虫害的生态防治和健康栽培57

五、根据土地面积适量饲养家畜58

六、按照家畜自然习性进行饲养管理59

七、生产高品质的食品60

八、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品60

第三章 有机食品标准与法规62

第一节 IFOAM对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贡献63

一、IFOAM简介63

二、IFOAM农业的国际基本标准63

三、IFOAM的主要活动与贡献66

第二节 标准的概念和作用68

一、标准的概念与分类68

二、标准的作用69

第三节 标准制定的原则、依据71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71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71

第四节 有机种植业标准的构成72

一、基本概念72

二、生产管理73

第五节 食品加工和处理75

一、贮存75

二、病虫害控制75

三、成分、添加剂、加工配料76

四、加工方法76

五、质量管理76

第六节 有机食品的包装、标识77

一、包装77

二、标识77

第七节 有机生产的社会公平性77

一、公平性的含义77

二、社会公平性的保证78

第八节 有机食品标准发展概况78

一、国际标准77

二、地区标准79

三、国家标准79

四、认证机构的标准79

第四章 有机种植业的基地建设及转换80

第一节 有机种植业基地的选择和建立80

一、基地建设的必要性80

二、有机农业种植基地建设的内容83

第二节 有机农业转换86

一、有机农业转换的概念86

二、有机农业转换的目的和意义86

三、有机农业的转换时间86

四、有机转换原则87

五、有机转换的内容87

六、有机转换计划的制定87

第三节 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实施88

一、规划设计88

二、规划的实施89

第五章 有机种植业的植物营养与土壤培肥92

第一节 植物营养92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92

二、植物营养的诊断92

三、植物营养来源和特点93

第二节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95

一、土壤性质与作物的关系95

二、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则95

三、土壤施肥的基本原理96

四、健康土壤的评价指标97

五、土壤施肥量的确定98

六、施肥技术98

第三节 常用有机肥的制作技术98

一、堆肥制作和使用98

二、日本发酵肥料Bokashi的制造方法105

三、中国传统的火粪烧制与应用技术106

四、沼气发酵肥107

第四节 绿肥的作用与常见品种的种植方法111

一、绿肥种植在有机农业中的作用111

二、几种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115

第五节 商品有机肥的开发和应用122

一、商品有机肥的种类122

二、有机肥工厂化生产的生物发酵技术123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加工技术124

四、商品有机肥的施用技术125

第六章 有机种植业病虫草害防治126

第一节 植物病害防治126

一、植物病害的分类126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和症状126

三、植物病害的发生128

四、植物病害防治方法的选择130

五、植物病害防治方法132

六、主要传染性病原所致病害的防治132

第二节 植物虫害的防治与调控134

一、害虫的调控137

二、害虫的防治137

第三节 杂草的控制141

一、概述141

二、杂草与栽培作物的关系142

三、杂草防治方法144

第四节 有机农业生产中农药应用146

一、农药范畴146

二、使用要求146

三、农药品种介绍147

第五节 有机农业生产的病虫防治实用技术159

一、防虫网的使用159

二、杀虫灯的使用160

三、肥皂水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白粉虱161

四、植物油防治叶螨、红蜘蛛161

五、黄板防治蚜虫、潜叶蝇161

六、苏打水防治白粉病162

七、糖醋液的使用162

八、波尔多液的配置和使用162

第六节 有机种植业中轮作和间作技术163

一、轮作和间作的含义163

二、间作对害虫的控制作用164

三、轮作的重要性164

四、有机蔬菜生产的轮作模式166

第七章 有机农业的推广168

第一节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168

一、应用生态工程原理指导基地建设168

二、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与步骤172

第二节 参与式的技术发展推广模式178

一、定义178

二、发展过程179

三、PTD推广模式与常规推广模式比较179

四、PTD活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180

第三节 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模式181

一、FLE定义181

二、特点181

三、原则182

四、选择一个好的农民技术员/推广员的指标182

五、注意的几个问题183

六、FLE的几种突出工作形式184

七、PTD和FLE理论与方法在有机农业推广咨询中的应用184

第四节 有机农业推广咨询的过程与方法186

一、对农民进行有机农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培训186

二、充分发挥当地农业技术员的作用187

三、推广人员要和农民一起制定有机生产转换计划和技术方案188

四、与农民一起设计试验189

五、加强和农民联络189

六、召集农民总结和相互交流经验189

第五节 我国有机农业工程实例分析190

一、建设背最190

二、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192

第八章 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概况199

第一节 法国有机农业199

一、法国有机农业生产现状199

二、法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目标200

三、法国发展有机农业所采取的保障措施200

第二节 德国的有机农业202

一、德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法律基础202

二、德国有机农业的措施保障204

三、德国有机农业的政策扶持205

第三节 意大利有机农业207

一、意大利有机农业发展定位207

二、有机农业科学研究207

三、有机农产品市场209

第九章 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检查与认证体系211

第一节 认证机构211

一、认证机构的审核与授权211

二、主要有机认证机构简介213

第二节 检查认证体系215

一、检查认证的目的、特点215

二、检查和认证体系的构成215

三、检查及认证的程序和内容216

四、检查和认证后的活动219

五、从授权的第三国进口222

六、从非授权第三国进口222

第三节 如何申请生态有机食品认证223

一、申请对象223

二、受理机构223

三、申请有机食品认证的基本程序223

第十章 有机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225

第一节 有机产品的质量225

一、食品质量的内涵225

二、工艺适宜性226

第二节 有机食品的质量控制体系228

一、政府的监管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规范228

二、有机机构的认证与认可228

三、标识的管理229

四、各种有机农业组织的监控229

五、农场内部质量控制229

第十一章 我国有机食品标准231

第一节 范围231

第二节 引用标准232

第三节 名词解释236

第四节 有机生产和加工的主主要目标238

第五节 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238

第六节 作物生产243

第七节 食品加工248

第八节 畜禽养殖250

第九节 特殊作物256

第十节 贮藏与运输260

第十一节 包装与标识260

第十二节 社会公平262

第十三节 颁证决定262

第十四节 申诉和投诉264

第十五节 标准的修订264

第十六节 附录266

第十二章 附录276

附录一 有机(天然)食品标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1995年)276

第一章 总则276

第二章 申请、审查和批准277

第三章 标志的使用与监督278

第四章 申诉279

第五章 罚则279

第六章 附则280

附录二 颁证标准281

第一部分 序言281

第二部分 农场颁证标准282

第三部分 牲畜颁证标准:认可的方法和物质287

第四部分 特殊作物颁证标准292

第五部分 加工的颁证标准298

第六部分 制造标准306

第七部分 储藏和运输标准306

第八部分 零售标准307

第九部分 管理307

第十部分 有机生产中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质名录310

附录三 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325

第一章 总则325

第二章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管理325

第三章 有机食品生产经营认证管理327

第四章 有机食品标志管理329

第五章 罚则330

第六章 附则331

附录四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331

第一章 总则331

第二章 机构管理332

第三章 认证实施333

第四章 认证证书和标志334

第五章 监督检查337

第六章 罚则338

第七章 附则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