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肖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799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老年人-护理-社会服务-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5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7
一 研究思路7
二 研究方法8
第三节 相关理论阐述10
一 相关需要理论10
二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12
三 理论框架14
第四节 文献综述15
一 国外文献综述15
二 国内文献综述18
第五节 主要概念界定23
一 失能、半失能老人23
二 长期照护服务24
三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25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相关法规政策分析26
第一节 养老服务法规政策初设阶段(1949—1981年)26
一 初设阶段养老服务相关法规政策27
二 对初设阶段养老服务政策的评析28
第二节 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探索阶段(1982—1998年)30
一 探索阶段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发展31
二 对探索阶段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评析34
第三节 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完善和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39
一 完善和发展阶段颁布的养老服务法规政策39
二 对完善和发展阶段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主要内容的分析44
三 完善和发展阶段对养老服务法规政策的推进52
四 完善和发展阶段养老服务政策的不足57
第四节 本章小结64
第三章 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与特点66
第一节 受访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67
一 受访失能老人的个人信息67
二 受访失能老人的婚姻、居住和子女情况69
三 受访失能老人的收入情况72
四 受访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73
第二节 失能老人的基本特点75
一 失能老人与自理型老人的共同特点75
二 失能老人的特点77
三 “五保”和“三无”失能老人的特点78
第三节 本章小结79
第四章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分析81
第一节 失能老人对照护服务模式的需求分析82
一 居家、社区和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概念界定和比较82
二 对失能老人选择照护服务模式意愿的实证分析90
三 失能老人选择照护服务模式需求分析的结论103
第二节 失能老人对照护服务内容的需求分析104
一 生活照料是失能老人排在首位的服务需求104
二 失能老人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仅次于生活照料服务113
三 精神慰藉是失能老人重要的照护服务需求116
四 失能老人对社会交往服务需求分析121
五 失能老人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分析127
第三节 本章小结133
一 对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模式需求分析的结论与启示133
二 对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内容需求分析的结论与启示135
第五章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与问题142
第一节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给情况142
一 居家照护服务供给主体分析143
二 居家照护服务成本分析149
三 居家照护服务供给内容分析152
第二节 居家照护服务的问题156
一 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疲惫不堪156
二 一般家庭难以承担居家照护服务的成本157
三 居家照护服务缺乏专业性161
四 社会力量对居家照护的支持严重不足162
五 居家照护服务中护工管理是薄弱环节164
第三节 社区照护服务情况分析166
一 社区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日益增多166
二 社区照护服务内容更加丰富175
三 社区照护服务资金供给力度有较大提高187
四 对社区照护服务供给的评价190
第四节 社区照护服务的问题分析191
一 社区照护服务供给主体严重不足191
二 针对失能老人的社区照护服务缺乏有效性200
三 城乡社区照护服务供给差异很大204
四 社区组织不能很好地整合社会资源207
五 社区与居家照护服务不能有效衔接207
第五节 养老机构及照护服务供给情况分析209
一 养老机构数量大幅度增长210
二 养老机构建设向综合型服务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213
三 机构养老的居住方式呈多样化发展态势216
四 养老机构照护服务供给力度有较大提升218
五 社会组织开始介入机构照护服务226
六 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供给情况分析229
七 养老机构的运营方式呈现多样化235
八 养老机构开始配备康复训练的硬件设施236
第六节 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问题分析238
一 养老机构的结构不够合理239
二 民营养老机构发展障碍较大246
三 照护服务项目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254
四 社会组织提供的照护服务少且针对性不强260
五 护理人员队伍发展严重滞后262
六 针对特殊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被严重忽略266
第七节 本章小结270
一 结论270
二 启示274
第六章 长期照护服务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276
第一节 法规政策缺乏细化且落实不够到位276
一 涉老法律的原则性规定没有完全落地276
二 缺乏针对失能老人的专项规划和专项政策279
第二节 居家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281
一 缺乏对居家照护服务所需条件分析281
二 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的支持系统没有建立282
三 缺乏分析和借鉴国外家庭照护支持的典型事例与经验283
第三节 社区缺乏开展长期照护服务的必要条件285
一 长期缺乏对社区服务队伍的培育使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286
二 社区缺乏照护服务多元筹资渠道290
三 多数社区缺乏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和场所294
四 社区组织缺乏整合各方资源的权限和能力295
五 优先发展城市社区导致城乡社区照护服务的较大差异296
六 国外社区照护服务典型经验给我国的启示300
第四节 机构照护服务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303
一 缺乏对老年群体有效需求的准确分析致使供需错位303
二 政府缺乏对进入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向的引导309
三 养老机构缺乏全面照护服务意识导致康复功能不完备311
四 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展缓慢致使困难失能老人入院难314
五 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中遭遇社会资源不足和融资困境316
六 政府对介入养老机构的社会组织扶持力度较小318
七 护理人员从业意愿与从业环境难以整合320
第五节 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难以突破资金瓶颈324
一 各国几种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简介325
二 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327
三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制约因素分析331
第六节 各照护服务模式融合度不高有碍照护服务体系建立340
一 社区服务递送未到达居家失能老人使照护服务难以融合341
二 社区没有搭建好照护服务递送平台342
三 养老机构缺乏与居家、社区照护服务融合343
第七节 本章小结345
第七章 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348
第一节 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348
一 以失能老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348
二 构建照护服务体系与国情相适应的原则349
三 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349
四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349
五 多方共同负担的原则349
六 照护服务与医疗等相关制度相衔接的原则350
七 坚持特别照顾的原则350
第二节 发展三种照护服务模式的同时应突出重点350
一 重点加强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一体化建设351
二 重点强化针对失能老人的机构照护服务功能353
三 以重度失能老人为重点,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发展照护服务模式354
第三节 完善长期照护服务法规政策体系357
一 进一步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357
二 制定专项长期照护服务发展规划359
三 制定专项长期照护服务政策并进行细化361
四 加大对农村社区照护服务政策倾斜以缩小城乡差异364
第四节 建立长期照护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体系365
一 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积极促进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365
二 帮扶家庭照护者使之成为稳定的照护服务供给主体366
三 扶持社区组织成为强有力的照护服务供给主体369
四 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使之成为照护服务的重要主体372
五 加强照护服务队伍建设使之成为持续供给主体377
第五节 建立长期照护服务资金供给体系383
一 政府应成为资金供给的主要责任主体384
二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增强资金供给力度386
三 鼓励一切社会力量加大对长期照护服务投资389
四 政府应协调照护服务资金的投向392
第六节 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供给体系392
一 提供良好的生活照料服务393
二 加大康复护理服务的供给力度395
三 倡导多方参与失能老人精神慰藉服务396
四 增加与失能老人的互动以实现社会交往397
五 建立多方联动的紧急救援服务机制399
六 广泛宣传和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00
七 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照护服务的差距401
第七节 建立长期照护服务监管体系402
一 加强对养老机构照护服务质量的监管403
二 加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监管406
三 加强对投向照护服务款物的监管411
四 加强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监管414
第八节 本章小结417
结束语420
参考文献422
后记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