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于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700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法制史-研究-中国-西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及其研究意义1
二、相关概念界定6
三、研究现状及其不足25
四、问题解决途径与我的研究方法更新40
五、附录与正文的关系52
第一章 西夏王朝盛衰及其法制历程53
第一节 西夏王朝与法制的四个阶段54
一、王朝奠基与法律依从习惯、制度简约(公元881年~公元1032年)55
二、西夏建国与法律“尚武重法”“礼从汉制”(公元1032年~公元1086年)57
三、王朝鼎盛与法律“尚文重法”内兴改革”(公元1086年~公元1193年)61
四、王朝衰败与西夏法制消亡(公元1193年~公元1227年)65
第二节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69
一、西夏法律对“儒教”的吸收70
二、西夏法律与多元宗教的融合71
第三节 西夏立法的主导思想72
一、恶劣地理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法制适应74
二、华夏乱世夹缝中民族自救与法制创举74
三、中原法律文化的倾心仿习与民族化改良75
第四节 武法向文法的转变与西夏王朝衰亡76
第二章 地理因素与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80
第一节 经济文化区位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81
一、“丝绸之路”与民族多元、法律多元81
二、“长城体系”打破与文化吸收、法律整合88
三、“交相通达”与西夏交通法制的发达94
第二节 特殊地理环境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101
一、西夏刑事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以“流放刑”距离减等为例102
二、西夏军事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以“敕符”管理法为例105
三、西夏农牧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畜牧法与农耕法并重107
第三节 防灾减灾是西夏法制的严峻课题111
一、霜冻灾害与《天盛律令》“纳冬草条门”的特殊立法原因111
二、干旱灾害与《天盛律令》“春开渠事门”的特殊立法原因116
三、地震灾害与西夏法制的特殊应对模式及其效果121
第三章 民族多元宗教信仰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129
第一节 西夏法制中的一般宗教因素130
一、佛教与西夏法制131
二、道教与西夏法制144
第二节 西夏法典中的宗教事务规定151
一、唐宋法典中有关宗教的规定151
二、西夏法典中有关宗教的规定152
三、西夏法典中有关出家人义务的规定162
第三节 西夏法制与宗教关系的主要特征165
一、西夏法典即是“宗教经典”166
二、宗教是西夏法制的精神支柱168
三、宗教是西夏法制实施的保障171
第四章 民族习俗与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174
第一节 民族习俗对西夏法制的影响177
一、“大人”在党项社会初期议事制度中的特殊地位179
二、党项内迁、民族融合与法律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182
第二节 党项婚姻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193
一、“世世相戚”的群婚制度带来女子较高的婚姻法律地位195
二、婚姻习俗对西夏法律规定的婚姻成立要件的影响197
三、西夏婚姻法律制度与党项民族社会风俗的契合与演进209
第三节 党项丧葬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211
一、停棺哀悼用以寄托哀思在西夏法律中的体现212
二、鼓乐送葬作为与民族信仰有关的党项习俗213
三、哭丧守孝体现的“孝道”构成西夏丧葬制度的文化核心214
第四节 党项服饰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217
一、西夏与唐宋官服制度的比较218
二、西夏服饰与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比较220
第五章 西夏法制对中原礼法的吸收与改良226
第一节 儒家思想在西夏法制中的吸收与改造227
一、“大夏”名称释义229
二、西夏王朝吸收内化儒家教义230
三、儒家学说深入西夏民心234
第二节 西夏法典罪名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吸收与改造236
一、君王权威至高无上238
二、伦常不容僭越239
三、尊卑贵贱之别240
第三节 西夏刑罚裁量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吸收与改造242
一、轻刑主义242
二、儒家“名”与“实”在西夏官员犯罪规定上的体现247
结论259
一、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历史地位259
二、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与国情的特殊性260
三、西夏法制是西夏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263
四、“民族”与“地理”“惯性”与“吸收”:两对力量的交叉作用使西夏法制呈现多元文化属性265
附录267
附录一:党项一西夏大事年表267
附录二: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摘录330
附录三:西夏疆域图336
参考文献338
后记 人生是一种修行357
写在最后的话 我的法律史逐梦之旅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