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腺X线摄影与质量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乳腺X线摄影与质量控制
  • 燕树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77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乳房疾病-X射线检照技术-质量控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乳腺X线摄影与质量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1章 乳腺X线摄影成像基础3

1.1乳腺X线摄影的诞生与发展3

1.2乳腺X线成像的物理学基础5

1.2.1X线的发现5

1.2.2X线的性质6

1.2.3X线的产生6

1.2.4乳腺X线影像的形成8

1.3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分析10

1.3.1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与传递10

1.3.2X线影像质量的评价12

1.3.3X线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12

1.3.4X线影像质量的视觉评价13

1.3.5对比度13

1.3.6清晰度14

1.3.7颗粒度21

1.3.8影响影像质量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22

第2章 乳腺X线摄影系统的构成与性能25

2.1乳腺X线摄影系统的构成25

2.2X线发生器26

2.2.1高压发生器26

2.2.2X线的输出26

2.2.3X线质27

2.3X线管27

2.3.1X线管焦点27

2.3.2足跟效应28

2.3.3X线管靶物质与滤过29

2.3.4钨靶X线管32

2.4自动曝光控制35

2.4.1自动曝光控制的作用35

2.4.2自动曝光控制的特性35

2.5乳腺摄影系统机架装置37

2.5.1机架类型与功能37

2.5.2影像接收器38

2.5.3准直器38

2.5.4滤线栅39

2.5.5压迫装置43

2.5.6机架操作控制台45

2.6数字影像探测器45

2.6.1光激励存储荧光体45

2.6.2荧光体电荷耦合器成像板46

2.6.3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47

2.6.4非晶硒平板探测器48

2.6.5直接光子计数技术48

2.7图像采集工作站49

2.7.1图像采集工作站的功能49

2.7.2显示器阅读专用工作站的特点50

2.8数字乳腺摄影系统的附件和选件51

2.8.1系统的附件51

2.8.2系统的选件51

第3章 乳腺X线摄影的屏/片组合与激光打印技术52

3.1乳腺X线摄影用胶片52

3.1.1乳腺摄影用胶片的种类52

3.1.2乳腺摄影用胶片的特性52

3.2乳腺X线摄影用增感屏56

3.2.1增感屏的荧光作用56

3.2.2增感屏的结构与种类57

3.2.3乳腺摄影增感屏的特性57

3.2.4乳腺摄影增感屏的使用58

3.3乳腺照片的自动冲洗机59

3.3.1自动冲洗机的结构59

3.3.2自动冲洗机的特点59

3.3.3胶片冲洗套液的配制60

3.4激光打印机60

3.4.1激光打印的优点61

3.4.2激光打印机的构成与工作原理61

3.4.3激光打印机的分类62

3.5激光胶片63

3.5.1激光胶片的分类63

3.5.2激光胶片的结构与特性63

3.5.3激光打印机与激光胶片的匹配64

3.6激光热成像65

3.6.1激光热成像胶片的构成65

3.6.2PTG胶片成像层的功能66

3.6.3PTG胶片的种类与成像过程68

3.6.4PTG干式激光打印机69

3.6.5激光热成像技术(PTG)的优势69

3.7直热式热敏成像71

3.7.1微胶囊式直热热敏成像71

3.7.2有机羧酸银式直热热敏成像——TG成像72

第4章 数字乳腺摄影技术74

4.1概述74

4.1.1数字乳腺摄影与屏/片乳腺摄影的比较74

4.1.2数字乳腺摄影探测器的类型75

4.2光激励发光荧光体成像75

4.2.1CR技术基础75

4.2.2双面阅读CR系统79

4.2.3相位对比乳腺摄影技术80

4.3电荷耦合器阵列探测器85

4.3.1电荷耦合器85

4.3.2小视野探测器85

4.3.3镶嵌型探测器86

4.3.4间接转换“狭缝扫描”系统87

4.4非晶硅平板探测器88

4.4.1工作原理88

4.4.2全野有源矩阵探测器89

4.4.3碘化铯的特点90

4.4.4碘化铯平板探测器的分辨力90

4.4.5非晶硅乳腺摄影系统的设计91

4.5非晶硒平板探测器91

4.5.1工作原91

4.5.2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像素设计93

4.5.3视野要求95

4.5.4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96

4.5.5X线源97

4.5.6自动曝光控制98

4.6直接光子计数技术98

4.6.1固态探测器——硅硼板99

4.6.2X线成像系统中硅硼探测器必须解决的问题100

4.7数字乳腺摄影的图像处理101

4.7.1均衡与性能101

4.7.2数字乳腺图像的后处理103

4.7.3计算机辅助诊断105

4.8数字乳腺摄影系统的新技术109

4.8.1数字乳腺摄影设备人性化的开发109

4.8.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110

4.8.3对比减影乳腺摄影技术117

4.8.4全野数字乳腺摄影与超声融合119

4.8.5数字乳腺摄影三维穿刺119

4.8.6数字乳腺摄影的临床潜力122

临床篇127

第5章 乳腺癌X线摄影筛查的有效性分析127

5.1乳腺癌流行病学分析127

5.1.1美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127

5.1.2我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分析128

5.2乳腺癌X线摄影筛查的有效性分析129

5.2.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析129

5.2.2瑞典乳腺癌X线摄影筛查前后20年随访调查129

5.2.3美国乳腺癌X线摄影筛查对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影响131

5.2.4荷兰城镇妇女乳腺癌X线摄影筛查及其对乳房癌死亡率的影响131

5.2.5日本乳腺癌诊查的有效性研究132

第6章 乳腺解剖及X线诊断学基础134

6.1乳腺正常解剖与X线影像解剖134

6.1.1乳腺正常解剖134

6.1.2乳腺正常X线影像解剖138

6.1.3乳腺的生理活动139

6.2乳腺疾病临床资料的采集与记录139

6.2.1现病史与症状140

6.2.2过去史142

6.2.3查体及体征142

6.2.4实验室检查143

6.2.5摄影技师对病史的补充记录144

6.3乳腺癌的临床概要145

6.3.1乳腺癌的发病原因145

6.3.2发生乳腺癌的高危人群146

6.3.3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基于TNM)146

6.4乳腺X线诊断基础与分析146

6.4.1乳腺组织学及激素对其的影响146

6.4.2乳腺组织结构与X线影像密度148

6.4.3乳腺实质的X线分型150

6.4.4乳腺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151

6.5乳腺X线诊断术语及报告书写规范160

6.5.1诊断描述及报告用语160

6.5.2报告书写规范162

第7章 乳腺X线摄影及影像质量评价标准166

7.1乳腺X线摄影技术概述166

7.1.1善待受检者的理念166

7.1.2乳腺摄影体位的命名168

7.1.3乳腺摄影照片的标记169

7.1.4乳腺压迫170

7.2摄影体位选择171

7.2.1内外斜位(MLO)171

7.2.2头尾位(CC)175

7.2.3乳腺摄影体位选择存在的问题177

7.2.4附加体位178

7.3乳腺影像质量的显示标准183

7.3.1内外斜位(MLO)的显示标准183

7.3.2头尾位(CC)的显示标准184

7.4乳腺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标准186

7.4.1乳腺影像质量综合评价配点186

7.4.2诊断学要求标准186

7.4.3成像技术标准187

7.4.4乳腺平均腺体剂量标准188

7.4.5影像质量标准188

7.4.6标准影像必须遵守的一般规则189

7.5影响乳腺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189

7.5.1压迫189

7.5.2曝光190

7.5.3对比度193

7.5.4清晰度194

7.5.5噪声196

7.5.6伪影196

7.5.7准直198

质量控制篇201

第8章 乳腺X线屏/片摄影的质量控制201

8.1引言201

8.1.1乳腺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开展201

8.1.2乳腺摄影质量控制相关人员的构成及其职责203

8.1.3乳腺摄影质量控制的目标与项204

8.1.4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实施中的注意点209

8.2日常质量控制项目的实施细则211

8.2.1暗室清洁211

8.2.2冲洗机质量控制212

8.3定期质量控制项目的实施细则217

8.3.1增感屏的清洁217

8.3.2模体影像217

8.3.3暗室灰雾223

8.3.4屏/片密着程度225

8.3.5压迫226

8.3.6观片灯和观察条件228

8.3.7准直的评估229

8.3.8系统分辨力的评估230

8.3.9kVp的精度与重复性231

8.3.10线束质量的评估232

8.3.11自动曝光控制的评价233

8.3.12平均腺体剂量及辐射输出率235

8.3.13伪影评估240

第9章 数字乳腺X线摄影成像质量及其控制242

9.1引言242

9.1.1数字乳腺摄影的必然242

9.1.2模拟与数字乳腺摄影的影像质量243

9.1.3数字乳腺摄影的成像方法243

9.2数字乳腺摄影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245

9.2.1组织覆盖范围245

9.2.2空间分辨力247

9.2.3对比度、密度和图像显示层次的要求253

9.2.4噪声259

9.2.5伪影262

9.3数字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检测264

9.3.1探测器的背景噪声264

9.3.2系统线性和自动动态范围控制265

9.3.3影像探测器可重复性和像素值的一致性265

9.3.4流通量和影像重建时间266

9.3.5激光束功能(CR)266

9.3.6空间分辨力266

9.3.7金属网测试和探测器分辨力的一致性268

9.3.8低对比度/探测能力268

9.3.9距离精度测量和高宽比测试269

9.3.10擦除周期的完全性270

9.3.11剂量检测270

9.3.12胸壁侧遗漏的组织271

9.3.13探测器故障单元(DR系统)271

9.3.14其他放射源的影响(CR系统)272

9.3.15潜影的淡化(CR系统)272

9.3.16曝光时间272

9.3.17伪影评估273

9.4数字乳腺摄影影像的显示273

9.4.1显示器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273

9.4.2激光打印机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277

9.5数字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278

9.5.1每天质量控制的实施项目278

9.5.2每周质量控制的实施项目278

9.5.3每季度质量控制的实施项278

9.5.4每年质量控制的实施项279

9.6“FCR品质管理计划”概要279

9.6.1引言279

9.6.2“FCR质管理计划”的构成279

9.6.3“FCR质管理计划”的工作流程281

9.6.4FCR乳腺QC检查项281

第10章 乳腺X线摄影的辐射剂量及其相关性285

10.1乳腺摄影的辐射风险285

10.1.1概述285

10.1.2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代价与利益分析286

10.1.3乳腺X线摄影剂量的影响因素287

10.1.4乳腺X线摄影为什么使用“平均腺体剂量”的概念289

10.2剂量评估方法290

10.2.1平均腺体剂量的荻取290

10.2.2必要的测量293

10.2.3应用剂量294

10.2.4剂量推荐值和剂量调查值295

附录篇299

附录A 乳腺X线摄影(屏/片系统)的质量控制图表299

附录B 美国ACR临床实践指南——影响数字乳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要素308

附录C 美国ACR筛查乳腺X线摄影实践指南322

附录D 美国ACR诊断性乳腺X线摄影指南328

附录E 美国ACR屏/片系统乳腺X线摄影指南332

附录F 美国ACR乳腺全野数字X线摄影实践指南337

附录G 本“乳腺X线摄影精度管理项目”列表340

附录H 英国“全野数字乳腺成像系统的日常质量控制检测”347

附录I 英国“乳腺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技术对比报告361

参考文献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