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剧艺术史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戏剧艺术史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1974255.jpg)
- 田本相主编 著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995537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话剧-戏剧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剧艺术史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戏剧运动3
第一章 抗战前期的话剧运动3
第一节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前后3
第二节 转战前线的抗敌演剧队11
第三节 抗战戏剧总动员与中国戏剧节17
第四节 “孤岛”上海的职业剧团与业余演剧活动24
第二章 抗战时期话剧人的生存选择35
第一节 流亡与苦撑35
第二节 大后方话剧与政党政治41
第三节 雾季艺术节与西南剧展53
第四节 沦陷区话剧界众生相62
第五节 红色戏剧的延伸72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话剧活动83
第一节 置身民主斗争里83
第二节 职业化演剧的衰退89
第三节 学潮中的校园话剧91
第四节 战争中的军旅话剧95
第二编 戏剧文学101
第一章 在现实主义“情结”的笼罩下101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剧的发展与两个流派101
第二节 现实主义话剧的死结111
第二章 曹禺122
第一节 《蜕变》中的一抹朝霞123
第二节 在《北京人》和《家》中走向潜沉132
第三章 知识分子形象与忧患意识140
第一节 苦难的见证与象征140
第二节 田汉145
第三节 宋之的150
第四节 《岁寒图》与《万世师表》158
第四章 夏衍164
第一节 舞台——心灵的空间165
第二节 人物心象——作家心态的投影169
第三节 戏剧文体——心灵之泉的潺湲175
第五章 历史剧创作与忧愤情怀181
第一节 一种畸形的文化现象181
第二节 阳翰笙 阿英187
第三节 《清宫外史》与《清宫怨》196
第四节 《桃花扇》与《钗头凤》201
第六章 郭沫若208
第一节 情感表现的原则209
第二节 情感与认识212
第三节 情感与想象217
第四节 情感的节奏224
第七章 肯綮在嬉笑怒骂之间229
第一节 喜剧与一个时代的两种激情229
第二节 忧愤与痛苦中的笑234
第三节 丁西林 李健吾 杨绛245
第四节 老舍 袁俊 沈浮253
第五节 《抓壮丁》与《粮食》262
第八章 陈白尘267
第一节 能憎能爱——主观精神整体268
第二节 通脱——审美情感境界274
第三节 “无我”“有我”——通往心灵自由之路279
第九章 未可轻慢的复调现象282
第一节 战争期话剧创作的“一”与“多”282
第二节 向市民话剧转型的剧作家于伶284
第三节 有争议的学者型剧作家陈铨289
第四节 徐訏、赵清阁与他们的案头剧294
第五节 不该被遗忘的抗战剧作家299
第六节 《秋海棠》与《小主人》304
第十章 吴祖光310
第一节 艺术个性的表象:“亦狂亦侠亦温文”310
第二节 艺术个性和审美机制319
第三编 舞台艺术331
第一章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成熟331
第一节 向表演艺术中国化迈进331
第二节 追求完整统一性的导演艺术337
第三节 在艰难中坚守的舞台美术343
第二章 大后方导演群349
第一节 为了共同的理想349
第二节 张骏祥 陈鲤庭352
第三节 贺孟斧 杨村彬359
第三章 上海导演群368
第一节 在市民观众面前368
第二节 黄佐临 费穆372
第三节 吴仞之 朱端钧382
第四章 创造各色形象的表演艺术家389
第一节 石挥 金山389
第二节 张瑞芳 舒绣文398
第三节 白杨 秦怡406
第五章 舞台美术家的空间艺术413
第一节 舞台美术意识的自觉强化413
第二节 实实虚虚、亦实亦虚的空间舞台416
第四编 理论批评427
第一章 《讲话》发表前后的重要理论转向427
第一节 《讲话》与新的文化范式的形成427
第二节 关于话剧民族形式的论争432
第三节 关于演大戏问题的论争438
第四节 关于《清明前后》与《芳草天涯》的讨论442
第二章 大后方的抗战戏剧批评446
第一节 大后方戏剧批评的特点446
第二节 街头剧理论与批评的兴起453
第三节 在争辩中产生影响的历史剧理论456
第三章 上海沦陷前后的戏剧批评462
第一节 特殊环境中的繁荣462
第二节 对演剧商业化的歧见465
第三节 对话剧舞台艺术的关注469
第四章 在传播斯坦尼体系的热潮中474
第一节 斯坦尼体系之风乍起474
第二节 关于“建立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的讨论477
第三节 关于“体验”与“表现”的讨论480
第四节 其他重要的理论建树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