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4卷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及在世纪之交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4卷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及在世纪之交的发展
  • 顾海良,颜鹏飞总主编;张雷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15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世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恩格斯,F.(1820~1895)-经济思想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4卷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及在世纪之交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二、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6

三、对本卷结构的说明10

上篇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7

第一章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兴衰17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17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7

二、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2

三、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6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思想体系32

一、18世纪下半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3

二、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7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43

第三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49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49

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55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基础59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前提6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62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特征62

二、青年马克思的成长历程66

三、青年恩格斯的成长历程70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与终结74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演化74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78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81

第三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衰亡86

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演化86

二、斯密经济思想的科学成分90

三、李嘉图对斯密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94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开端98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初期的革命活动和思想转变98

一、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的革命活动98

二、马克思的思想转变102

三、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转变105

第二节 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天才大纲”108

一、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108

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分析111

三、《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的影响113

第三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117

一、关于异化劳动的研究117

二、关于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120

三、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124

第四节 恩格斯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研究127

一、关于工业革命及其后果的论述128

二、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129

三、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研究131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134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初步阐述134

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135

二、政治经济学的有益探索137

三、唯物史观的第一次系统表述139

第二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经济范畴的研究142

一、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贯彻唯物史观143

二、在《哲学的贫困》中发现新经济范畴的萌芽145

三、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建立相对成熟的经济范畴体系14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基础152

一、在《哲学的贫困》中发现剩余价值的来源152

二、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探究剩余价值的来源155

三、《伦敦笔记》促进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157

第四节 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充分发挥160

一、关于自由贸易的批判160

二、无产阶级的宣言162

三、关于欧洲革命的分析165

四、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167

第五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170

第一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170

一、通宵达旦地总结经济学研究成果170

二、十五年理论研究的巨大收获172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175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176

二、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探讨180

第三节 科学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制定184

一、劳动价值论科学革命的重要标志184

二、劳动价值论逻辑思路的展开188

三、关于货币的三种规定的探讨191

第四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195

一、“剩余价值”范畴的提出195

二、关于“绝对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201

三、剩余价值与资本流通过程204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体系的探索208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恢弘构想208

一、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早期思考208

二、“五篇结构计划”的提出及其修改212

三、“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的转变218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224

一、“六册结构计划”前三册与第一分册的转化关系224

二、第一次阐明劳动二重性学说226

三、关于价值形式理论的研究228

第三节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230

一、《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230

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232

三、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234

四、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239

第七章 以《资本论》为标题的经济理论研究245

第一节 从《资本》册到《资本论》245

一、《资本论》写作计划的提出245

二、《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形成250

三、《资本论》“四卷结构”没有取代“六册结构计划”252

第二节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255

一、分析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255

二、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261

第三节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出版及主要内容267

一、《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出版267

二、《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修订和法文版的翻译271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272

第八章 恩格斯对《资本论》的主要贡献279

第一节 恩格斯与《资本论》第一卷279

一、协助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279

二、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281

三、校订出版《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和德文第四版282

四、传播和普及《资本论》第一卷284

第二节 《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及主要内容286

一、编辑与出版《资本论》第二卷286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主要内容292

第三节 《资本论》第三卷的出版及主要内容296

一、编辑与出版《资本论》第三卷297

二、《资本论》第三卷的主要内容300

三、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重要补充304

第四节 《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及主要内容306

一、对编辑出版《资本论》第四卷的贡献306

二、《资本论》第四卷的主要内容308

第九章 马克思晚年经济思想的发展312

第一节 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312

一、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问题的探讨312

二、关于古代社会的研究316

三、关于农村公社的考察321

第二节 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325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阈325

二、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探讨327

第三节 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形态的探讨331

一、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探索331

二、未来社会按劳分配问题的思考336

三、未来社会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338

第十章 恩格斯晚年经济思想的研究342

第一节 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探讨342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342

二、政治经济学本质的分析344

三、社会经济各环节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346

第二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独特研究349

一、论住宅问题349

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352

三、历史唯物主义新阐述中经济思想的发展354

第三节 关于私有制起源问题的研究356

一、研究私有制起源问题的重要性357

二、研究私有制起源问题的理论出发点360

三、探讨私有制起源的原因和过程362

第四节 关于未来社会问题的思考363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363

二、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365

三、关于未来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和特点368

下篇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在世纪之交的发展375

第十一章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运375

第一节 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变化375

一、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376

二、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关系的新变化377

第二节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修正”378

一、伯恩施坦的全面“修正”379

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实践387

第三节 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389

一、卢森堡站在反对伯恩施坦的最前列389

二、倍倍尔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394

三、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创性思考399

四、普列汉诺夫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402

五、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406

第十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的拓展412

第一节 希法亭与庞巴维克的争论412

一、对价值范畴性质的阐释413

二、对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型”问题的探索416

三、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方法论的探析419

第二节 卢森堡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发展420

一、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421

二、关于帝国主义理论424

第三节 拉法格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429

一、捍卫马克思的《资本论》429

二、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431

第四节 考茨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434

一、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434

二、编辑出版《剩余价值学说史》436

三、关于土地问题的研究437

四、“超帝国主义”理论439

第十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在俄国的传播442

第一节 《资本论》俄文版的出版及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传播442

一、19世纪下半期的俄国442

二、《资本论》俄文版的出版445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广泛传播450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关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452

一、作为民粹主义者的初步探讨453

二、向马克思主义转化时期的研究455

三、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阐发457

第三节 列宁对“民粹派”经济理论的批判461

一、关于市场理论461

二、关于农业发展理论465

三、关于工业发展理论469

第十四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初步研究474

第一节 俄国“合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474

一、司徒卢威的经济思想475

二、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经济思想478

第二节 列宁对市场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探讨484

一、与“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联盟及其破裂485

二、对市场理论的分析488

三、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分析492

第三节 列宁关于土地问题和土地纲领的研究495

一、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495

二、对土地问题和地租理论的研究499

三、对土地纲领的探讨504

第十五章 20世纪初希法亭对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分析507

第一节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特点的分析507

一、关于金融资本的形成并占据统治地位507

二、关于垄断与竞争的并存512

三、关于经济危机的特点及性质的变化514

四、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516

五、关于金融资本的发展趋势521

第二节 关于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及其作用的研究522

一、关于垄断的形成522

二、关于垄断组织的演变526

三、关于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作用528

第三节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530

一、对保护关税政策的探讨531

二、对资本输出政策的分析533

三、对帝国主义政策的研究536

第十六章 列宁创立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539

第一节 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准备539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539

二、列宁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542

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出版547

第二节 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550

一、关于垄断的产生和发展550

二、关于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553

三、关于资本输出的特殊意义555

四、关于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556

五、关于最大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557

第三节 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分析558

一、关于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559

二、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563

第十七章 布哈林对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的探讨567

第一节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国际化的研究567

一、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与变化的研究568

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国际化的分析572

三、关于资本民族化过程的探讨574

第二节 关于帝国主义定义的分析578

一、对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探讨578

二、对帝国主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的分析580

第三节 关于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的探讨583

一、《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的探讨584

二、《过渡时期经济学》中的探讨587

第十八章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发展前景的理论探索593

第一节 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593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胜利593

二、关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598

第二节 对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602

一、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603

二、对过渡时期的分析605

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608

第三节 对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思考613

一、对新生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613

二、探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方案616

三、关于计算和监督的论述620

主要参考文献624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