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手笔 国共决战关头的毛泽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手笔 国共决战关头的毛泽东
  • 赵焱森,叶建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39266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毛泽东(1893~1976)-生平事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手笔 国共决战关头的毛泽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两种前途的大较量2

日本人宣布投降后,毛泽东冒险借美国人的飞机将数十位各大战区主帅从延安送回到他们的岗位。2

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请毛泽东去重庆。中央政治局开会,为安全考虑,不少人力阻毛泽东去重庆。5

毛泽东一锤定音:民意必须顺从。去重庆,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逼我作城下之盟的可能性,但签字之手在我。9

毛泽东亲赴重庆,轰动海内外。43天的时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就重大问题多次商谈,经过谈判桌上的交锋、战场上的较量,得以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3

在重庆,毛泽东展开了高强度的公关活动,既结交了朋友,又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18

第2章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24

东北以其独特的位置、丰富的资源、有利的形势,为毛泽东、蒋介石所看中,一场较量正在展开。24

怎样成为东北的主人?毛泽东做出了两点预测。然而,斯大林与蒋介石达成的交易协议,增加了中共首脑决策的难度。毛泽东果断决策:部队待命,干部先行。27

东北斗争形势复杂,苏联、国民党、共产党几方在东北角力。30

前往重庆前,毛泽东与刘少奇彻夜长谈,面授机宜。延安和重庆,两条斗争战线,刘少奇和毛泽东配合默契。34

身在河南、山东的林彪、罗荣桓接到中央指示,相继抵达沈阳,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挂牌,东北党政军工作有了强有力的领导。38

国民党军队源源不断开往东北,东北战场局势迅速恶化,毛泽东再一次果断做出决策: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42

“砍大树,挖穷根,闹翻身”,深入农村的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拥有了民心,拥有了群众。毛泽东的决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47

第3章 逐鹿中原52

蒋介石声言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毛泽东指示: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52

粟裕内线作战的建议得到中央批准,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57

毛泽东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凡无把握之仗不要打,打则必胜。”67

陈赓先打胡宗南,后打阎锡山,在同蒲路上与两路敌人厮杀,毛泽东来电嘉奖: “甚为欣慰,望全体将士加以勉励。”70

面对敌人的东西夹击,主动撤离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力争战局主动。75

第4章 拿延安换全中国80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人民心目中,放弃延安是通不过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拿延安换全中国。80

“你带一个班,再检查一下房子,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具一点也不要破坏,叫胡宗南知道,延安,我们还要回来的。”撤离延安,毛泽东笑唱空城计。85

“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冒着巨大的危险,毛泽东率领一个代号为“昆仑”的神秘纵队坚守在陕北,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被牢牢牵制住了……88

两万多部队对付着胡宗南的23万大军,谁来领命?彭大将军主动请战,蘑菇战法拖着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的沟沟梁梁上转着圈圈。91

毛泽东紧紧抓住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挥百万雄兵,一刀戳进了他的心脏。95

第5章 山沟里的“指挥所”100

进入晋绥解放区,既无敌军追踪,更无敌机袭扰,骑马改为了乘车,毛泽东心情十分舒畅。100

毛泽东笑着说:“到了晋察冀,就像当年在江西到了兴国一样,群众见到我们都是笑逐颜开。”106

山沟里的“指挥所”——西柏坡成为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15

1948年9月,中国革命的精英齐聚西柏坡,研究决定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20

毛泽东点将薄一波主持华北人民政府,实际上它成了一年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基础。125

第6章 选择决战突破口130

战略决战方针已定,首攻战场究竟放在哪里?洞悉全局的毛泽东果断把决战方向指向东北战场。130

“建军500万,歼敌50个旅,5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战略大决战的构想。136

毛泽东精心策划,制定辽沈决战的作战方针。142

林彪犹豫再三,毛泽东计策已定,那就是控制北宁路山海关、锦州段,关闭东北大门,切断东北敌人与关内的联系,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150

东北全境易主。蒋介石痛苦得“在北平吐血”,毛泽东按捺不住喜悦,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撰文:“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155

第7章 硬吃“夹生饭”160

大将军粟裕秉直提出与中央战略方案不同的意见,毛泽东急召陈、粟,面听陈述。160

粟裕是提出打淮海战役的第一人,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69

毛泽东对淮海战役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174

若干年后,粟裕回忆道:“围歼黄百韬,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都对黄百韬兵团战斗力估计不足!后来我们碰了钉子,可又不敢向主席叫苦,只有豁出命来打。”179

毛泽东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充满着人情味,字里行间到处都体现着一个“情”字。182

第8章 决胜华北190

傅作义秉蒋介石之令试图出兵石家庄,偷袭西柏坡。毛泽东雄文三篇,吓退敌人十万兵。190

毛泽东要将傅作义集团在华北解决,为此,他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秘密入关。196

林彪建议平津战役首战目标定在唐山,从战略全局着眼,毛泽东主张战事从西线展开,首战主攻平张线。203

西逃没有可能,海上逃跑路线被堵死,毛泽东朝着他的痛处下刀子,后悔不已的傅作义陷入深深的矛盾中。208

解放军兵临城下,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说,要给傅作义发一个天大的勋章。211

第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222

面对蒋介石万般无奈之下重拾的“和谈”旗帜,某些资产阶级右翼人士摇旗呐喊,斯大林也不主张解放军过江,毛泽东不为所动:“将革命进行到底!”222

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就要向江南进军了,这不是拿空话吓唬你们,无论你们接受八项条件协定也好,不签订这个协定也好,人民解放军总是要前进的。”226

毛泽东点将:邓小平出任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负责指挥渡江战役。229

名义上隐退的蒋介石利用和谈之机积极在长江沿线部署江防,企图利用长江天险与中共一决雌雄。232

江水日涨,渡江时机不容错过,中央军委发布作战命令:二野、三野各兵团于4月20日开始攻击,22日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235

渡江战役的紧急关头,解放军被迫与英国舰队交火。一场小小的炮击,引发了毛泽东与丘吉尔的正面交锋。244

毛泽东、朱德公开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248

渡江战役历时40天,人民解放军几支部队协同作战,解放南京、上海等120余座城市,歼敌40多万。253

第10章 发动第二条战线260

“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260

毛泽东用“农夫与蛇”的寓言来教育人民,不要轻信国民党的“和谈”烟幕,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265

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中共和谈的八项条件。270

中共中央纪念五一的口号通过电波传向全国,犹如巨石入水,引起串串涟漪。275

民主人士纷纷北上,解放区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他们到达解放区同中共领导人共商国是。283

毛泽东在半个月内写下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5篇评论文章,以犀利的笔锋批判美国的对华政策。288

第11章 筹建新中国296

中国共产党党内精英齐聚西柏坡,共商建国大计。296

毛泽东说:“二中全会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的转变点。”300

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这次会议,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做了比较完整的设计。306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的第一步。”为了激励全党同志去夺取更大的胜利,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312

赴北平赶考前夕,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316

对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毛泽东有两个通俗的比喻,这就是“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21

主要参考书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