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浦阳历朝诗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浦阳历朝诗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012853.jpg)
- 董雪莲,徐永明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493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浦阳历朝诗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董学丰序1
王芳序3
王可仪序4
汇辑浦阳诗引5
编辑浦阳历朝诗录凡例6
同辑姓氏7
总数9
卷一 宋11
于房11
游左溪齐云阁11
梅执礼12
五云亭12
钱亿年12
避暑椒山12
重阳12
张森13
重午有感13
朱仙13
野望集陶13
仙华山晚眺14
陈昌翁14
仙华山晚眺14
赵必普14
秋晚寄友14
朱临15
三高诗(范蠡 张翰 陆龟蒙)15
方凤16
游仙华山16
游宝掌山寺16
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16
题郑氏义门17
鹿田听雨17
赠乐闲居士18
与谢皋羽子善游宝掌山18
题光风霁月楼18
上元陈丞相宅观灯19
赠张叔元镇师19
柳叙19
横山耸翠19
黄景昌20
春日田园杂兴20
白麟溪『我行其野』四首20
陈公凯21
春日田园杂兴21
陈鹤皋21
春日田园杂兴21
戴东老21
春日田园杂兴21
柳州22
春日田园杂兴22
吴直方22
黄裳23
元宵23
探梅23
十月桃23
黄友龙23
杜鹃吟23
黄震龙24
松轩自詠24
宋伯纯七年之别忽寄一诗来遂赓其韵24
鹤塘24
东岩庵25
春暮25
卷二 元26
柳贯26
奉皇姑鲁国长公主教题巨然江山行舟图26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27
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歌27
初夏斋中杂题27
二月七日与陈新甫甘允从饮范使君亭28
次韵答乡友吴立夫见寄之作感别怀归情在其中28
过贾相故第29
题宋徽宗梅雀图29
题折枝海棠图29
金兰29
题义门29
吴莱30
泰山高寄陈彦正30
宋度宗御书福王庆寿宫扇31
浦阳十景(仙华岩雪 白石湫云 龙峰孤塔 宝掌冷泉 月泉春诵 潮溪夜渔南江夕照 东岭秋阴 深?江源 昭灵仙迹)31
冲素处士像赞33
刘龙子歌34
杜鹃行34
题韩蕲王湖上骑驴图34
昭华琯歌35
女杀虎行35
烈妇行35
漷州36
题赵大年林塘秋晚图36
黄琦36
六言二首36
黄养正37
惜春37
卷三 元38
方樗38
重阳对菊得雨字38
题吴景禧棲碧楼38
方梓39
寄吴立夫39
郑铭39
秋扇39
龙谷十二詠录六(天光云影池 翠涛轩 芝兰室 瓜畴 梅崖 橘圃)40
赠许可宗41
郑濂41
中秋书怀41
郑源42
非非子歌42
有感42
怀宋潜溪42
郑深43
宦途寓意43
寄仲潜弟43
郑涛44
秋雨偶成44
己酉初度之明日寄揭伯防秘监44
七月四日始遂回乡,而仲德兄偕仲宗弟以门户事亦来京师,同载而归,喜中有作,录寄经历弟44
岁暮45
秋夜偶成45
卧病金陵拟寄仲本兄46
有感46
寄江南诸友46
除夕述怀46
去家十有八载,今年重阳始获叙此团圝之乐,喜而成詠47
元旦仲潜弟有诗,言向时湛露坊兄弟同居之乐甚,至并喜予归,次韵以答并志所感47
晚晴独步47
听雨楼观雪,约朱伯清长史同赋48
秋夜奉陪长山、潜溪、春谷、眉山诸公会饮喜友堂,予素不解饮,诸公强之,不觉大醉,即席赋此48
美人临镜图48
钱舜举画菜49
卷四 元50
戴良50
三妇艳辞50
詠怀三首51
寄宋景濂三首51
题平意公所藏天马图52
客居二首52
岁暮偶题二十二韵52
题画53
郑泳53
上京杂兴53
长十八53
寓意怀仲舒兄54
郑涣54
和博士兄杏花诗韵54
哭叔车侄54
郑渊54
古意54
怀潜溪先生55
采莲曲55
辛亥中秋宿太湖55
赠王隐居56
雪夜56
述怀56
书斋夜坐怀潜溪先生57
和博士兄同性原游飞雨洞流觞58
中秋感怀58
飞来峰58
红梅58
雨竹画59
赵必菘59
题义门59
黄生59
渔樵耕牧四首59
徐木润60
詠月泉60
唐高镕60
詠月泉60
卷五 明62
宋濂62
题李广利伐宛图62
题倪元镇耕云图62
送许时用还剡62
还潜溪故居62
题青山白云图63
玄麓山八景(桃花涧 凤箫台 钓雪矶 翠霞屏 饮鹤川 五折泉飞雨洞 蕊珠岩)63
送编修张仲藻还家毕烟64
飞泉操64
题长白山居图65
题张子璿画林泉幽趣图65
张孟兼65
金华洞天65
杨柳词66
义门郑仲舒先生得请归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亲故,赋是诗,情见乎辞矣66
北山草堂66
赵友同67
宋徽宗画半开梅67
郑湜67
赠友67
闽省中秋对月67
郑济68
应制答高丽使者68
三色梅花68
郑洧69
双溪小隐歌69
中秋湖上69
郑瀱70
春夜赏海棠70
海棠仕女图70
郑淏70
登宜晚楼70
望雨70
戴统71
书显七府君挽诗后71
王澄71
游圣果寺71
秋谷以画册索题71
黄逢原72
迎薰楼分韵赋诗得光字72
黄宿72
迎薰楼分韵赋诗得灯字72
赵友真72
迎薰楼分韵赋诗得夕字72
陈礼73
九灵、眉山两先生,洎养浩、彦方诸君偕至长塘,夜宴迎薰楼,以工部『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句分韵赋诗,余次日因访仲昭,廼怅然以弗克胥会为憾,而仲昭叅曰:『此诗尚有复字未作,子其为我补之,犹与斯会也。』余既叹弗获聆诸公高论,窃喜载名於卷,遂不辞而赋之73
补夕字73
黄道斌74
新月74
早起74
卷六75
郑沂75
题桐江处士方礼耕阜图75
至松江75
郑櫄76
春日漫成76
怀王佳山76
郑梃76
拟古76
绿绮吟77
雪77
寄御史叔恭弟77
竹斋77
郑杕78
促织吟78
湖上夜78
题王一窗墨梅78
赠友人79
怀宋太史79
王懃79
次张东明小园同人赏菊韵79
即事80
郑枋80
春夜侍家大人同潜溪先生众芳园燃烛赏海棠80
郑材81
雨中有怀叔文弟?湖州81
宋璲81
采桑曲81
水帘洞81
周旼82
冯外史题墨竹诗次韵82
陈本固82
接石82
郑干83
春夜侍学士宋公赏海棠83
寄宋仲珩83
分题得月泉书院送王参议84
集叔鄂弟斋中分韵得阿字84
简吴中书85
送李中书任广东宪僉85
中秋京闱分韵得秋字86
平北诗86
卷七 明87
郑楷87
立春日奉旨命诸臣分韵进诗得园字87
二月二十八日特蒙睿恩,念臣生日,召入迎仙院,访禄云山,赐饮天门冬、金银藤水、红花酒,传旨云『松花会』也,口号八语谢恩88
和周典宝见寄韵88
十二日午后泊沙市,指挥刘芳入京,敬传令旨,赐织锦孝感泉、归来轩、书种堂大字三幅,稽首拜嘉,谨赋八语以纪恩荣88
贺万寿圣节,蒙赐宴内廷,赐《为善阴隲书》二十本,谨赋呈金杨二学士88
同御史兄赴北京舟近直沽89
郑彬89
探梅89
郑模89
春夜赏海棠89
纸帐90
郑桐90
春思90
郑柎90
和叔宁弟湖庄漫兴90
月夜独坐91
次韵答袁仲宣91
寄严子敏尚书91
郑棠92
客居92
苦筍92
?酒92
麒麟歌93
采莲曲93
牧牛词93
渔父词93
白苧词94
猛虎行94
兄弟吟94
鹤塘95
晚归漫述95
中秋忆家中弟侄并京寓御史侄96
过扬州96
题马图96
山居图96
春望97
题画菊97
郑机97
房村97
黄栩98
送春98
窥园98
黄茂楹98
病起詠秋98
黄培99
春日杂兴99
感怀99
黄时荣拟《春日田园杂兴》,用先祖田居子韵99
黄时雨拟《春日田园杂兴》,用先祖田居子韵100
黄时亨拟《春日田园杂兴》,用先祖田居子韵100
卷八 明101
郑柏101
同诸兄弟松会集分韵得林字101
郑栻102
春日卧病答允宣侄102
郑木102
赠金元102
郑杲103
题桐江处士方礼耕阜图103
郑炳103
宣召京回103
问梅103
义犬行103
雨后漫兴104
郑燧104
乐闲堂104
郑爚105
家庆堂105
郑燿105
詠冰柱105
郑勋106
送长史叔归蜀106
钱唐怀古106
田园杂兴106
挽允诚弟106
对梅酌酒歌107
郑焘107
题雷济民吴越游卷107
观鱼有感107
陈崟108
望云108
黄洵108
题郑允诚先生像108
赠郑允鹏109
傅宗文109
赠怀东处士109
陈明109
云顶关109
郑樵110
题画岳阳楼景110
郑点110
元日呈寺丞兄110
乐闲山房110
郑?111
家庆堂111
郑逖111
戏马台111
通天台111
将进酒112
郑圻112
贵峰沍雪112
郑埤112
秋闺怨112
谢义乌县丞刘公杰黄历113
梅花纸帐113
卷九 明114
郑玺114
麟溪别意送戴廷用应贡114
郑鏓115
丁亥中秋115
游飞来峰次韵115
寓玄妙观偶成115
郑宗澜116
春日116
宫词116
早春有感116
郑宗岱116
登金山116
郑元畴117
中秋无月117
叶有声117
杂詠117
张元谕118
杂诗118
渔翁词118
山行118
心远亭118
叶化醇119
午憇苏桥驿119
舟住渌口119
桂林闻报志喜119
娘子滩119
庚辰南归120
叶化机120
续游120
悼徐湖曲讣永丰120
喻花120
次姚二府升宇赠别韵121
伤老121
郑崇宪121
辛丑中秋121
九日122
别业122
早起122
郑崇岳123
送邓广文北上123
送苏中尊之吉安二守123
怀寇学博123
郑崇昭124
宪副兄自滇南归124
将进酒124
郑崇宏124
钓鱼歌124
郑尚宪125
秋夜独坐125
郑尚遂125
乌桕125
卷十 明126
郑尚藩126
月夜126
友人过访127
郑尚荩127
午日雨中作127
蒋大禄127
新梅127
陈孔硕128
广仁寺古木寒塘轩128
叶春芳128
严陵钓台128
倪尚忠129
饮戚家园129
午日书怀129
过洪都129
张应槐130
浦阳十詠存二(仙华岩雪 龙峰孤塔)130
郑守儒130
友人夜话130
赠朱鸿图131
题袁安卧雪图131
月泉怀古131
郑应桥132
苏堤132
郑应兆132
夏日作132
郑应友132
竹帘132
郑应禹133
少年133
方侨133
白岩山居133
张应泰133
秋日游仙华山133
张应沛134
广福观134
倪仁祯134
七里濑134
朱君正135
溪行望保安寺有怀倪文卿135
附录绝命词135
朱廷刚135
题张殿元遗照135
卷十一 国朝136
张燧136
呈总河梅麓朱公二十韵136
过方韶卿先生墓137
楼洵玟137
午日吊屈大夫137
春霁探梅郊次137
春暮郊行即事137
郑应产138
闲居漫兴138
郑思恒138
乞菊138
郑思俊138
题画138
金星139
断湾学钓139
粤西归,同缪文臣、张用生夜集张亦昭石云轩即事139
河上山居襍詠139
题雁字140
题仇十洲高楼夕照图140
洪谟140
?鸮叹140
从军行141
反昭君怨141
楼洵宏141
春暮141
山房雨后晚眺141
呈蒋方伯142
张一炜142
秋旅142
和李刺史叔茂游清凉山韵142
三月十一日初往榆林过清凉山143
倪一膺143
从军行143
岳王坟143
长水夜泊闻吴歈144
过桐州144
登石碧岩远眺怀古144
郑璧145
田园杂兴145
郑尔玟145
重阳后一日登玄麓山145
暮春雨中感赋145
病中有作145
洪允公146
东山晚眺146
种竹146
有美一人146
楼启瞻147
漷县马上口占147
禽言十一首录五(麦饭熟即快活 提壶卢 归去好 婆饼焦 姑恶)147
张哲148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48
续梦中寄远诗149
题小尘斋十景录二(杨村小岭 南阶细雨)149
王家明150
自题五兰居150
张德昌150
采菱歌150
卷十二 国朝151
傅旭元151
夏日即事151
王稷152
梅花152
闻蝉152
张以珸152
放怀152
和朱雪蕉舟泊兰江原韵153
少女峰采异草153
虞邦暹153
钓鱼歌153
张衎154
七夕有感154
题渔154
张德旭154
赠别钱唐汪德远司训归里154
张嵩155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55
郑尔垣155
青萝山怀古155
张石麟155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55
楼绍禹156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56
潘调爕156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56
楼尔觉156
东岭秋阴156
寄吴公明157
九日仙华登高157
张以培157
寄题忠清庙157
古意159
采莲曲159
赠别汪德远司训归里159
戴王蕙160
?釄落160
自嘲160
小寒食途中即事用杜工部元韵160
张德固160
缫丝篇160
秋夜回文161
春日村居即事161
金希声162
钟声戒旦162
城东画意162
周学山162
留别开阳绅士162
貤封恭纪162
郑思相163
闻笛163
卷十三 国朝164
楼承顺164
月泉书院怀古164
洗砚池164
倪惔165
晚吟165
赠别165
偶赋165
张本涵166
乞巧篇166
杜鹃166
偕郑齐斋游玄麓山访宋文宪公手迹166
独枕167
楼亮167
庭前小酌167
新春赠超士167
八詠楼167
王宇清168
客岁,苪城歉收,新春民嗟艰食,因急请贷仓谷接济,以慰哀鸿168
河水行168
孝乌篇赠贾子其德章式169
起解氊衣赏给西征军士169
三月插秧170
游青萝山房170
题画170
金永庚170
续梦中寄远诗170
陈肇华171
续梦中寄远诗171
张天麟171
续梦中寄远诗171
张秉公171
续梦中寄远诗171
陈承瓒172
续梦中寄远诗172
左溪晚钓172
陈以侹172
续梦中寄远诗172
朱鹤鸣173
登宝掌山173
劝农173
曲江歌173
恶木为大风所拔174
贵筑道上174
郑尔梧175
游湖175
郑若麟175
梦雨175
渡钱江175
郑若楹176
夜过五路岭176
登楼有怀176
偶然作176
止止斋独坐怀张若千176
避兵行177
缚渠魁177
郑若奇177
送何蓉林明府子祥调平阳177
初晴178
郑祖沛178
书斋口占178
斋中诸生麻症俱愈志喜178
郑祖治179
乡场迎帘179
郑祖江179
和友人夜话179
卷十四 国朝180
戴望峄180
陈生回南以诗送之,复和其留别元韵180
瑞槐行181
挂月峰181
题李郎中大然先生种山亭图182
孝感泉182
茌平道中怀古183
朱兴燕183
别东文父老183
张镃183
听莺曲183
采莲184
张以本184
康熙六十年元旦恭祝184
登光霁楼望雪185
西湖杂詠185
张暽185
慈乌吟185
谒吕成公祠186
张守寀186
淄川父老饯别志感186
月泉书院课士186
留别淄川绅士187
戴笠187
题张藻画松歌187
唐华188
白石山房十二詠录四(春波浴鲤 晚洞归云 篆碣霜苔 樵歌曲径)188
张邦彦189
龙丘学署梅花渐开189
月泉书院口占189
张守?189
怀宋潜溪太史189
月泉鼎新190
郑思儒190
浇花190
张守太190
梦草堂题王肇周楚山秋雨图190
舟中晚晴191
西湖杂詠191
朱式玉191
献山书屋简贾容斋191
张希大192
梦郑一魁以所购诗选见寄,作此戏谢192
喜雨192
琴韵别楼某192
张文元192
丹崖摩日192
新亭过雨193
张圣沫193
夏木鸣莺193
张启涣193
丹崖摩日193
郑祖鉴194
寒夜怀吴崑田太史嗣富194
次止止斋夜话韵194
冬雪194
郑遵坊194
书室牡丹194
郑遵型195
题乐清轩诗卷195
卷十五 国朝196
张可校196
小姑山庄作196
农家苦196
客中送春197
唐文美197
送协勋侄北上197
春柳197
吴凤来198
岑溪潇洒诗198
春日明镜塘有作198
画梅诗为甘总戎题198
傅达199
黄牛滩即事199
道经石柱坡怀古199
贾玉麟199
题醉翁图199
萧斋独坐200
晚景200
张云标200
山房夜雨200
崔氏小园201
贾守宽201
山居201
郑遵兆201
东明书院古樟201
乐清轩听雨202
示儿202
贾应科202
张检讨旋里,以诗见寄,集唐句奉酬202
贾应和203
玄麓山寻宋文宪题八景崖石手迹203
贾应苏203
北山草堂和张白石韵203
吴端挺203
题仙人敲棋图203
圣昌寺即事204
寒江钓雪204
兰江棹歌204
张德庆205
过吴渊颖先生墓205
戴王徵205
辛巳送春前一日,诸同寅赏牡丹呈渔邨吕太守205
春草次袁简斋韵寄熊退中205
和五弟东山钱塘送别205
张用璐206
游东岩206
题陶朱公庙206
张洪图206
和陈郡伯武林旅馆秋兴韵206
张时和207
吴明府三摄浦篆喜赋207
张大烈207
对镜207
簷乌吟207
屏山书屋即事和贾云村韵208
山房詠怀寄洪东皋208
登八詠楼208
采茶歌208
倪兆熊209
鸕鹚埠风雨夜泊喜晴209
雨后小园即事209
楼叔良209
与俞巨川士源谈诗209
过金山209
题万卷楼呈戴瀛三先生210
蓉峰210
卷十六 国朝211
周璠211
拟古211
谒宋潜溪先生祠211
枕上闻桂212
答戴履斋殿江212
读章枫山先生集212
七夕词212
朱兴悌213
屏迹213
大麦行213
读戴九灵先生集213
深?山寻吴渊颖先生故宅214
溪行214
郑冲214
寄王修仁少府叔昭214
暮过东山即事214
寒食雨过柳溪215
雨后山斋215
感遇215
悲哉行215
王守?216
题画216
水仙花216
黄汝听216
春日送客216
题程圣谟芦雁图217
题山水画轴217
郑祖灏217
梦家辑功217
郑训宗218
郡城与周鲁玙酌酒218
重修悬柏原墓道218
春夜乐清轩感怀呈竹山师218
郑允升219
弹琴219
郑祖本219
镜听词219
柳219
张第220
送舒春林明府还乡220
看孤雁有感220
忆弟220
和茂町九兄伊江度岁诗220
丁卯初度同人小集口占221
中秋步刘君詠怀原韵221
和松湘浦将军阳春烟景诗221
于塏221
论交221
秋夜222
宣惟聪222
寻刘孝标读书处222
读《山棲志》有感222
王守埙223
追和松轩寒夜独坐223
深溪晚钓223
贾应程223
闻蛩223
过义门郑姬山止宿乐清轩223
开卷224
酬心舟上人224
感赋224
登六和塔224
洪鹤元225
杂兴225
陈松亭久客兖州,忽闻讣至,因忆古企喻歌有『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之句,作可怜虫以吊之225
忆广西女弟225
潮溪即景226
郑玉衡226
襟怀226
梅溪夜月226
黄旦227
登望海亭227
张邦钿227
青萝山谒宋潜溪先生祠227
九日登高227
卷十七 国朝228
吴升恒228
怀西湖228
读《孤山志》228
王学纯229
油车吟229
燕子来229
山居229
乐清轩馆中怀友人230
登鸡冠岩230
阅堪舆书呈家埜园230
戴殿海231
小园231
梅窗偶题231
詠史四首232
钱清江上滩歌232
喜晴233
过宿溪西233
山村绝句233
独坐233
戴殿泗234
九灵山234
戏题蒋六兼画虎234
新晴235
题倪韭山画山水卷用东坡烟江叠嶂图韵235
题秋江垂钓图235
读陆放翁岳池农家诗依韵效作236
陈松龄236
植梧236
插柳236
杂诗237
新昌道中遇雨237
过宋学士潜溪故里237
临海道中238
偶感238
嵩溪原观打石歌238
对月239
何平州239
楼中元239
寒食和王荔村韵239
秋日游白云洞240
洞岩山次韵240
送弟芝亭北上240
拟陈舜俞骑牛歌240
卷十八 国朝241
王龄241
题郑素园柳岸垂钓图241
寄怀周盘洲师241
萱堂罔极图为天台徐敬亭明府作242
晓山图242
游东阳延寿寺赠悟明长老示诸僧众质同游242
题大海扬帆图242
登山杖铭243
五月十三栽竹243
和曹珩圃山长开泰游叠石山房诗并寄郑姬山封君祖芳243
写四景山水诗为郑甥竹岩题243
元旦詠怀244
书友人赠双桐诗后244
春日独坐书感244
画松245
寻山诗245
有女儿来乞余画者述此诗245
戴记246
过世美堂故居246
日出246
秋砧246
村居247
涉猎书籍247
遏欲247
寺宿247
花谢248
稻花248
舟行顺风248
删诗248
郑尔敬249
感兴249
朱汭249
题友人小照249
礼闱闻捷249
作儿假满赴部249
项振元250
题戴履斋封君秋林藏书图250
锁月楼诗为郑姬山封君作250
郑沆251
止止斋独坐有怀251
读汉高帝本纪251
书曹孟德传后251
詠史251
秋杪止止斋遣兴252
秋暮过夹堰塘望先君墓252
葛岭怀古252
蒙友人惠画幅诗以志谢252
题曲江烟雨图253
郑吾253
秋晓253
禁折牡丹253
陈耀偀254
雨后晚步254
採莲曲254
宿窑口听邻人吹笛254
乞糶255
张启潇255
抵家255
卷十九 国朝256
张邦荩256
戴履斋先生以秋林尊照寄题七古一首256
楼陈两孺人双寿旌节诗为张毅斋母作257
张时泰257
楼陈两孺人双节诗257
张大勋258
楼陈两孺人双节诗258
祝金华曹珩圃山长258
王明爽259
双桐诗为王埜园明经作259
唐志珊259
阅郑姬山先生《栾栾草》259
张信符259
春日即席赠戴鉴溪学博259
朱檀260
题戴履斋封翁秋林藏书图260
题《栾栾草》后260
郑鼎260
夏日家姬山招陪王埜园於乐清轩260
金华姜芝圃山长候补河南久不得消息261
秋晚山庄偶憇261
郑祖煜261
寒食261
陈郁262
和新安吴素江谢文节号锺琴诗元韵四首262
次和曹珩圃山长见谢点定诗卷元韵262
初夏田园杂兴263
小园263
徐圣廉264
赠金华张介庵山长凤翱264
金昶264
田园乐264
早起望官岩山264
戴聪265
吴素江姻家寄示谢文节遗琴图引索诗爰为作歌奉答265
过山头坪延寿庵265
敬题季父编修公高柳听莺照265
戴聘266
和张少?醉时歌元韵266
午日饮酒次任问松韵267
戒酒诗267
苦旱寄胡刺史蕙麓267
题锁月楼吕仙铜像268
张汝房268
双桐诗为王埜园作268
赠郑姬山268
题戴履斋先生秋林图269
修锁月楼为郑竹岩作269
题郑竹岩重建惟仁斋269
黄绣裳270
双桐诗270
黄虬270
锁月楼270
卷二十 国朝271
郑祖芳271
新秋271
寻梅271
游仙华山272
和金华傅竹溪山长文光青萝山怀古之作272
题画梅273
同家梦白祖琛雨中出钱唐门泛舟诣天竺273
十月十三祭宋太史祠273
长日273
戴东珊太史殿泗枉过乐清轩敬呈274
喜闻朱甥雅斋礼闱报捷即次令尊南川姊丈元韵四首274
灯下遣兴274
寄怀朱甥275
新春詠雪用苏长公题北台壁元韵275
新春詠雪仍用前韵275
七十自述276
世味276
戴声277
夏日偕同人游紫林庵277
王祖焯277
八詠楼怀古277
黄兆开278
采茶歌278
贾应鸿278
春草278
将进酒278
春兴278
闲寻279
读史279
把镜280
谢郑竹岩书拙诗装册280
戴琮280
兰江棹歌280
秋日偕马颐亭琛、赵蒪塘定振、家春塘聪日庵谋集清华轩赏菊,春塘有诗,次韵280
暨阳双烈妇诗281
戴浩281
踏青词281
立夏后三日小园独步281
新秋感兴282
伤春282
戴祝昇282
山城晚眺282
秋夜有怀282
遣怀283
秋声283
王守霑283
补栽菊花283
郑训宇284
漫兴284
坡公赤壁图284
麟溪竹枝词284
赠王埜园明经284
春夜作285
初冬杂兴285
张可煦285
双桐诗为王埜园先生作285
戴挺286
秋夜短歌286
斋中偶兴286
送春词286
卷二十一 国朝287
郑训宪287
题高士图287
朱宫保之锡墓287
六月中旬屡梦傅竹溪师288
山雨图歌为王埜园先生赋288
对菊288
和吴席川登楼之作289
张可宇289
阮孚蜡屐亭289
秋日杂感289
题遏云楼用东坡黄鹤楼诗韵寄同社诸友289
不寐290
郑栻290
初稼290
小园丛菊甚开290
郑棫291
书斋291
和友人考试元韵291
感怀291
记事292
郑祖尧292
久雨292
张鸿藻292
和马容海绉云石四詠为严小渔广文作(访石 赠石 载石 供石)292
偶然作293
硃山书馆晚眺294
郑训家294
苦雨294
秋林读书图294
题家姬山先生三层楼294
黄伯寅295
赠郑姬山先生295
戴拱辰295
山堂十胜(灵山矗云 建溪澄碧 凤冈修竹 云门古松 后溪樵唱 野碓春声东桥步月 西潭观鱼 笔架霏烟 金沙练影)295
敬题伯父廉访公溪桥扶老图297
题郑姬山先生诗卷298
戴燮元298
山阳赈298
洋县知县曾孔林殉难诗299
戴荣圭299
读《国策》詠苏秦299
终南进士歌300
斗蚁行300
陈伯玉301
寿郑姬山先生301
次友人游龙井韵301
楼鸿听301
黄叶即柬友人黄书林301
张致?302
游山302
初晴302
王祖逢302
登高望塔302
题双桐书屋诗呈家埜园先生302
陈灵秀303
五百滩行303
卷二十二 国朝304
张联星304
仁风坊歌304
三贤祠怀古305
兰江送虞东筠太守协入都谒选时沈露斯逢恩李仁山百龄两明府俱会舟中率成赠别305
王翼汝司训邻诗品图305
黄仲辰306
落花声306
王燮306
读陶诗306
宝掌冷泉歌306
闲庭偶詠307
郑瑛307
寒夜怀友人307
送吴云轩师还滇南307
游韬光寺308
杂兴308
湖上口占308
郑咸308
题赵敏斋秋林读书图卷308
黄廷谟309
重修锁月楼诗为郑竹岩姻丈作309
橘树309
黄兆焕309
纸鸢309
柬韩堂侄310
吴秀峰310
瓦官寺310
锺嘉球310
春游310
徐天眷311
白石一座邮送郑竹岩311
王志湧311
麟溪晚步311
王志拱311
送春311
郑遵泗312
重阳会饮东明书院312
春日黄五亭同家望楼过访312
书馆夜归312
赴郡途中阻雨宿胡门市313
爱葵诗步张寄轩山长汝房元韵313
重阳后五日陪张寄轩山长、朱酉岩、张雪帆、家己轩、姬山、香谷到式文爽来轩赏菊重集姬山乐清轩步山长元韵313
寿张雨亭先生邦钿九十313
题牛女鹊桥相会图314
赠家竹岩314
重至孝泉书屋315
有感315
书姬山先生坐石听泉图后315
月夜口占315
郑文明316
登三层楼316
恭挽姬山伯父四章316
呈家兄竹岩317
友人来317
郑兴汉317
至日寻梅317
寒溪318
寒月318
秋夜家姬山先生过访东明书院诸同人以诗相质318
采薇行318
新霁野望319
枯桑319
卷二十三 国朝320
周为汉320
村行见杏花始开320
水月禅院即事320
独夜书怀321
东岭321
陈然321
观倪株山先生手书丹青引歌321
癸卯正月五日病起作此写真321
题画二首322
醉后322
贾应淮322
山居即事322
舟中322
湖上口占323
朂暲儿赴礼闱323
王可仪323
题郑氏义门古迹八首录四(东明山 义门桥 悬伯原 桃花涧)323
金照324
郑忠智公补祀乡贤忠孝祠四言四章324
朱能作325
送尹实夫由御史任杭嘉湖道二首325
黄景贤325
菊花325
黄效修326
詠红马耳326
黄书林326
青萝山怀古326
八詠楼怀古326
讲堂洞327
锁月楼吕仙铜像327
黄塘327
书馆志别327
黄几壤328
红叶328
黄鼎彛328
竹牀328
黄正鉴328
壬午九月十六日游东岩328
春日送从侄胜友往石家329
黄律元329
蛛网添丝屋角晴329
凉篷329
黄庭330
桃花水330
梅影330
金洪佐330
圆明寺330
张致寓331
竹雨331
陈宗泰331
立秋夜纳凉331
王典331
中秋雨后斋中闷甚作此以遣331
王镐332
雁字332
游山偶作332
张鹏九332
无题332
观菊戏题332
芮虞333
赠黄永兵333
游保安寺333
梦游仙华333
遣闷333
张景334
晚步山阴道上334
静悟334
郑训烈334
醉墨轩看菊戏赠竹岩主人334
朱能作跋335
郑遵泗跋336
郑荣美跋337
张致嵃跋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