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创新与税收激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技术创新与税收激励](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215690.jpg)
- 蒋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238052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关系-税收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创新与税收激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选题创意及意义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2
三 研究思路3
四 本书结构及主要创新点4
五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探索6
一 技术创新的内涵6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6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9
(三)技术创新主体11
(四)技术创新动机12
(五)技术创新环境13
(六)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种典型观点15
二 技术创新的哲学思考18
(一)技术创新主体18
(二)技术创新客体19
三 技术创新的国家模式与国际化19
(一)英国的技术创新模式20
(二)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24
(三)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31
第三章 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机制40
一 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40
(一)技术创新的微观模式40
(二)技术创新的宏观模式43
二 不同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机制45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45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47
三 创新主体及其创新机制51
(一)政府技术创新的动力51
(二)研究机构技术创新的动力54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54
四 激励理论在技术创新激励领域的应用57
(一)激励理论58
(二)激励机制与技术创新62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69
一 产业结构的演化理论69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69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70
(三)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72
(四)霍夫曼的产业结构理论74
(五)盐野谷祐一与筱原三代平对霍夫曼理论的修正75
(六)发展经济学对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76
二 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影响78
(一)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化阶段78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81
(三)技术创新对美国农业的影响83
(四)技术创新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影响85
(五)技术创新与美国信息相关产业87
三 技术创新与IT企业的成长94
(一)IBM的技术创新与成长94
(二)Microsoft的技术创新与成长96
第五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98
一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增长模型99
(一)索洛增长模型99
(二)内生增长理论101
二 第一代内生增长模型102
(一)Arrow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103
(二)Romer基于研究与开发的内生增长模型104
(三)Young对Arrow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与深化105
(四)技术进步的AK方法108
三 Neo-Schumpeterian内生增长模型109
(一)基本的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110
(二)Barro and Sala-I-Martin的技术扩散模型112
(三)市场领导者进行研究与开发的模型114
(四)竞争环境下的创新增长模型115
(五)关于一般目的技术的内生增长模型117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121
一 政府干预市场的理论121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依据——市场失灵121
(二)政府干预的领域122
(三)政府失灵125
(四)政府干预的国际比较126
二 我国需要政府对技术创新进行适当干预131
(一)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所处环境131
(二)政府主导中国市场化的进程133
三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135
(一)我国专利申请及授权形势严峻135
(二)我国在外国寻求专利保护的情况137
(三)我国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严重不足144
(四)后发国家政府依靠技术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145
(五)韩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49
四 把握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均衡,促进技术创新152
(一)改善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152
(二)改善R&D体系,加快技术扩散155
(三)投资人力资本,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156
(四)发展高科技,重点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160
(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161
(六)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162
(七)加大政府在重大创新领域的干预力度164
第七章 研究与开发投资分析167
一 R&D的定义167
二 R&D与技术创新169
(一)R&D与新技术来源169
(二)R&D与产品、市场开发177
三 R&D投资特点179
(一)R&D投资具有不确定性179
(二)R&D资本支出组成180
(三)R&D与技术生命周期181
四 R&D投资经济学分析184
(一)R&D的外部性对R&D投资影响185
(二)不对称信息对R&D投资的影响187
(三)R&D的投资回报率分析190
五 公共R&D支出与私人R&D支出的关系197
(一)理论分析203
(二)一些关于政府补贴企业R&D的典型分析205
(三)公共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在中国情况的分析207
第八章 促进研究与开发的税收激励215
一 税收激励的措施215
(一)免税期216
(二)投资税收津贴216
(三)低公司税税率217
二 税收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分析218
(一)税收对企业决策影响218
(二)q投资理论中的税收效应221
(三)有效税率方法227
(四)边际有效税率评估税收激励效应231
(五)动态生产模型235
(六)一般均衡模型238
三 激励措施对R&D成本影响及激励措施的效率分析241
(一)激励措施对R&D成本影响241
(二)激励措施的效率分析246
四 税收激励措施的国际化比较255
五 免税期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265
(一)导致企业寻租行为和高注销率265
(二)免税期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不利于企业长期投资268
六 加入WTO对我国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影响270
(一)补贴的定义270
(二)补贴的分类271
(三)有关R&D补贴的基本规定272
(四)加入WTO对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冲击274
(五)建立符合WTO要求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278
七 现行税收制度中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情况279
(一)现行增值税加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279
(二)现行所得税制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280
(三)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不明确,优惠政策混乱,优惠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281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282
一 结论282
二 思考283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283
(二)利用税收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84
中文参考文献286
英文参考文献291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