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 (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 (下册)
  • 柯耀程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41313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1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7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第七章 竞合论1

第一节 导论4

第二节 基本概念12

第一项 竞合论基本结构13

第二项 行为数或罪数?17

第三项 体系定位20

第四项 法律效果处理原则31

第五项 处刑原则个别适用关系46

第三节 竞合论的本体50

第一项 基本前提51

第二项 真实竞合的本体问题53

第三项 复数规范形成与程序关连性55

第四节 行为数之判断59

第一项 行为数的概念定位61

第二项 「行为单数」概念64

第三项 「行为单数」概念的谬误与修正71

第四项 行为数判断的思考82

第五节 想像竞合94

第一项 想像竞合的本质98

第二项 想像竞合的形成要件108

第三项 想像竞合之法律效果120

第六节 实质竞合123

第一项 概念界定124

第二项 实体条件125

第三项 同一程序处理130

第四项 法律效果形成之思维133

第五项 实质竞合之法律效应138

第七节 事后竞合143

第一项 基本概念144

第二项 事后整体刑形成之条件146

第三项 已执行刑问题之处理148

第八节 法律竞合150

第一项 基本概念151

第二项 构成要件相互关系153

第三项 形成法律竞合的关系164

第四项 法律竞合重新认知193

第五项 误用法律竞合的问题197

第九节 牵连关系之废除198

第一项 基本概念200

第二项 判断标准之争议210

第三项 牵连关系概念的重新思考217

第四项 牵连关系之应然224

第五项 修正法评释与概念展望233

第十节 连续关系之废除240

第一项 存废之争议249

第二项 废除连续犯之后的认定结构272

第十一节 适用关系273

第一项 五十一条之适用关系274

第二项 牵连关系废除之法律适用问题277

第三项 废除连续关系的适用问题281

第八章 刑罚285

第一节 引论287

第二节 刑罚的基本概念289

第三节 刑罚基本构想291

第一项 制裁基本思维292

第二项 刑罚正当性思维295

第三项 刑罚正当性构想的反思311

第四节 刑罚种类322

第一项 刑罚的存在形式324

第二项 各种刑罚手段的内容330

第五节 刑之轻重比较362

第一项 基本原则365

第二项 并科之比较367

第三项 比较顺序370

第六节 刑之加重与减免371

第一项 加重事由376

第二项 加重限制381

第三项 刑之减轻或免除383

第四项 加减事由竞合之处理394

第七节 易刑处分396

第一项 易科罚金401

第二项 易服劳役410

第三项 易以训诫417

第四项 易刑处分与数罪并罚之关系418

第八节 自首422

第九节 刑之折抵426

第一项 基本条件429

第二项 折抵对象与方式433

第三项 折抵刑罚之应然437

第十节 累犯438

第一项 累犯之范围441

第二项 累犯存在正当性之质疑446

第十一节 适用关系451

第一项 刑罚规范之适用452

第二项 刑罚比较规定458

第三项 刑罚之加减规范458

第四项 自首规定463

第五项 易刑处分规范464

第六项 折抵刑罚规定468

第七项 累犯规范468

第九章 刑罚裁量473

第一节 概说474

第二节 基本概念478

第三节 指导原则480

第一项 罪责481

第二项 制裁的目的观487

第三项 指导原则之调和494

第四项 重复引用禁止499

第四节 裁量理论之争议501

第一项 原点理论501

第二项 精确刑理论503

第三项 裁量空间理论505

第五节 裁量方法506

第一项 前提事项508

第二项 刑度范围确认510

第三项 量刑事由之审酌513

第四项 刑罚必要性与适应性514

第五项 评价具体化516

第六节 个别裁量事由516

第一项 前提节制520

第二项 行为事实相关的裁量事由525

第三项 行为人相关的裁量事由529

第七节 适用关系532

第十章 缓刑与假释535

第一节 引言536

第二节 缓刑542

第一项 基本前提547

第二项 附条件缓刑554

第三项 缓刑期间与效力557

第三节 缓刑之撤销560

第一项 撤销条件565

第二项 撤销之效应568

第四节 假释569

第一项 假释条件575

第二项 假释之限制581

第三项 假释程序583

第四项 假释期间与期满效应584

第五节 撤销假释588

第一项 撤销条件与限制589

第二项 撤销之效应592

第三项 刑期计算593

第六节 适用关系598

第一项 缓刑规定601

第二项 撤销缓刑规定604

第三项 假释规定606

第四项 撤销假释规定608

第十一章 时效613

第一节 引言614

第二节 追诉时效618

第一项 追诉时效的本质623

第二项 追诉时效期间627

第三项 时效停止与续行629

第四项 时效完成效应633

第三节 行刑时效634

第一项 行刑时效期间638

第二项 时效停止与续行641

第三项 时效完成效应646

第四节 适用关系647

第一项 追诉时效规定之适用647

第二项 行刑时效规定之适用649

第十二章 保安处分653

第一节 引论654

第二节 基本概念657

第一项 适用对象658

第二项 双轨制裁体制659

第三项 双轨制调和关系662

第三节 科处原则664

第一项 法定原则的要求665

第二项 比例原则665

第三项 替换原则667

第四节 保安处分的种类668

第五节 保安处分之宣告与执行691

第六节 时效规范697

第七节 适用关系6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