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透视知识 知识的“散点透视”与知识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透视知识 知识的“散点透视”与知识社会
  • 李伯聪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113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知识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透视知识 知识的“散点透视”与知识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1

第一节 从思辨的知识哲学到知识社会的知识哲学3

一、 古代思辨和静观的知识哲学5

二、 近代的纯粹理性和基础主义的知识哲学8

三、 20世纪“转向”中的知识哲学13

四、 新世纪哲学的转向17

第二节 “经济学帝国”的形成和超越“经济学帝国”20

一、“经济学帝国”的形成22

二、经济学在中国的命运27

三、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帝国”的超越31

第三节 关于社会的知识和知识社会36

一、 个体论(个人主义)和整体(整体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性问题37

二、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新争论46

三、 权力 转移和知识社会的来临50

第二章 从哲学的观点看知识58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知识、语言、信息和符号59

一、 从古典认识走向现代认识论60

二、 从忽视“中介”的认识论到突出“语言中介”的认识论65

三、 从狭义的信息哲学走向广义的信息哲学68

四、 从忽视技术知识的知识论到重视技术知识的知识论75

五、 知识、语言、信息和符号及其相互融汇80

第二节 揭开信息之谜——信息是多元关系的他在之物83

一、 揭开“何谓信息”之谜需要有方法论上的创新83

二、 现代哲学家提出的六个“三角”86

三、 信息是多元关系的他在之物90

四、 赋义、释义和信息交流93

第三节 知识的性质和类型97

一、 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98

二、 事实之和和理论之知105

三、 概念、规律之知和规则、程序之知109

四、 目的之知和战略之知113

五、 言传之知和意会之知117

第四节 人是符号动物123

一、 人作为符号动物124

二、 符号的本性和符号世界的创造126

三、 符号的异化131

第三章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知识136

第一节 信息、知识和制度138

一、 若干历史回顾139

二、 市场经济制度的信息与知识方面的根据和原因143

三、 实行国家干预的信息与知识方面的根据和原因148

四、 现代企业制度的信息与知识方面的根据和原因152

第二节 信息、知识和市场158

一、 市场中的价格符号、信息搜索和信息发送159

二、 市场中的个人信息和不对称信息164

三、 作为商品的知识、信息和信息市场170

第三节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知识资源的分布178

一、 知识生产从个体方式到制度化方式180

二、 知识传播和人力资本理论187

三、 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结构192

第四节 知识资源及其分布197

一、 作为资源的知识197

二、 知识是当代最稀缺的资源200

三、 知识资源的分布和知识贫困206

第四章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知识210

第一节 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知识213

一、 由劳动分工积累的知识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劳动分工214

二、 知识分子、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220

三、 科技队伍的宏观结构226

第二节 人际互动中的知识230

一、 镜式和独白式关系中的知识与对话关系中的知识231

二、 对话中的倾听、批判和解释236

三、 说服、共识和修辞转向241

四、 囚徒困境、集体理性和合作248

第三节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258

一、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259

二、 学习化社会264

第四节 知识陷阱和知识异化270

一、 知识壁垒和知识陷阱271

二、 知识犯罪和知识异化275

第五章 知识、人性和社会281

第一节 多维的现实人:理性人+经济人+社会人+……281

第二节 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的呼唤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