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809581.jpg)
- 北京医科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ISBN:78107105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理学1
第一单元 血液1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2
三、血型与输血原则3
第二单元 血液循环4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4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5
三、血管生理7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9
五、冠脉循环11
一、肺通气12
第三单元 呼吸12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14
第四单元 消化和吸收15
一、概述15
二、口腔内消化16
第五单元 尿的生成和排出16
一、肾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16
二、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16
三、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7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8
五、排尿反射18
第六单元 神经系统19
一、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19
二、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20
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21
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3
第七单元 内分泌25
一、概述25
二、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6
三、腺垂体26
四、神经垂体27
五、甲状腺激素27
六、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28
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9
八、胰岛30
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31
一、蛋白质的结构31
第一单元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1
生物化学31
三、血浆蛋白质32
第二单元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3
一、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33
二、DNA的高级结构33
三、RNA的结构与功能34
第三单元 酶36
一、酶的催化作用36
二、辅酶与酶辅助因子36
三、酶的抑制作用37
四、酶的调节38
第四单元 糖代谢38
一、糖的分解代谢38
三、糖异生40
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40
四、血糖及其调节41
第五单元 氧化磷酸化41
一、ATP与其它高能化合物42
二、氧化磷酸化42
第六单元 脂肪代谢42
一、脂类生理功能42
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43
三、脂肪酸的合成代谢43
第七单元 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代谢44
一、胆固醇代谢44
二、血浆脂蛋白代谢45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46
第八单元 氨基酸代谢46
二、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47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47
四、氨的代谢48
第九单元 核苷酸代谢49
一、嘌呤核苷酸代谢49
二、嘧啶核苷酸代谢50
第十单元 遗传信息的传递51
一、遗传信息传递概述51
二、DNA的合成52
三、RNA生物合成的概念53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54
一、基因表达的概念及意义56
二、基因表达的规律56
第十一单元 基因表达调控56
三、基因表达的方式57
四、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57
五、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57
第十二单元 激素、受体与信号传导59
第十三单元 重组DNA技术60
一、重组DNA技术概述60
二、重组DNA基本原理61
三、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62
第十四单元 癌基因与生长因子概念64
一、癌基因与抑癌基因64
二、生长因子64
二、胆色素代谢65
一、肝脏生物转化作用65
第十五单元 肝胆生化65
病理学67
第一单元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67
一、萎缩67
二、变性67
三、坏死68
四、细胞的适应性反应69
五、再生70
第二单元 血液循环障碍71
一、充血71
二、血栓形成71
三、栓塞72
四、梗死73
一、高血压病74
第三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74
二、动脉粥样硬化症75
三、风湿病76
四、心脏和关节的病理变化77
五、心瓣膜病77
六、感染性心内膜炎78
第四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79
一、慢性支气管炎79
二、肺气肿79
三、大叶性肺炎80
四、小叶性肺炎80
五、矽肺81
六、结核病82
七、肺癌85
第五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86
一、溃疡病86
二、病毒性肝炎87
三、肝硬变88
四、细菌性痢疾90
五、伤寒90
六、血吸虫病91
七、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92
八、原发性肝癌93
一、肾小球肾炎94
第六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94
二、慢性肾盂肾炎95
药理学97
第一单元 胆碱受体激动药97
毛果芸香碱97
一、药理作用97
二、临床应用97
第二单元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97
一、去甲肾上腺素97
二、间羟胺97
一、酚妥拉明98
第三单元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8
五、异丙肾上腺素98
四、多巴胺98
三、肾上腺素98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9
第四单元 局部麻醉药99
一、药理作用99
二、常用局麻药99
第五单元 镇静催眠药100
一、苯二氮?类100
二、巴比妥类100
第六单元 镇痛药100
一、吗啡100
一、乙酸水杨酸101
第七单元 解热镇痛抗炎药101
二、对乙酰氨基酚101
三、吲哚美辛101
三、喷他佐辛101
二、哌替啶101
四、癌痛的镇痛治疗101
第八单元 钙拮抗药102
一、钙拮抗药的分类102
二、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102
三、钙拮抗药临床应用102
四、常用钙拮抗药103
第九单元 抗心律失常药103
一、抗心律失常药分类103
二、奎尼丁103
三、利多卡因103
七、维拉帕米104
一、强心甙104
第十单元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104
四、普罗帕酮104
六、胺碘酮104
五、普萘洛尔104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05
第十一单元 抗心绞痛药105
一、硝酸甘油105
二、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105
第十二单元 抗高血压药105
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105
四、可乐定106
五、哌唑嗪106
三、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106
二、β受体阻断药106
六、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107
第十三单元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07
一、肝素107
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107
三、抗血小板药107
四、纤维蛋白溶解药108
五、促凝血药108
六、抗贫血药108
七、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108
第十四单元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08
平喘药108
糖皮质激素109
第十五单元 肾上腺皮质激素109
第十六单元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10
一、胰岛素110
二、磺酰脲类药物110
第十七单元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10
一、抗菌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机制110
二、青霉素类111
三、头孢菌素类111
第十八单元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112
一、红霉素112
二、其他大环内酯类112
三、林可霉素和万古霉素112
第十九单元 氨基甙类抗生素113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性113
二、常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113
一、四环素类114
二、氯霉素114
三、多粘菌素类114
第二十单元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114
第二十一单元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115
一、喹诺酮类115
二、磺胺类115
三、其他药物115
一、甲硝唑116
三、二氯尼特116
二、替硝唑116
第二十三单元 抗阿米巴药及抗滴虫病药116
咪唑类抗真菌药116
第二十二单元 抗真菌药116
医学微生物学118
第一单元 绪论118
一、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118
二、微生物的种类118
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18
一、细菌的形态118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119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120
四、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120
二、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21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121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21
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121
第四单元 消毒与灭菌122
一、基本概念122
二、物理灭菌法122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122
第五单元 噬菌体123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123
二、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123
第六单元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23
一、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23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123
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124
第七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24
二、细菌的致病性125
三、机体的抗菌免疫125
四、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126
第八单元 球菌126
一、葡萄球菌属126
二、链球菌属127
三、肺炎链球菌127
四、奈氏球菌属128
第九单元 肠道杆菌128
一、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128
二、埃希菌属128
三、志贺菌属128
第十一单元 厌氧性细菌129
霍乱弧菌129
一、厌氧芽胞梭菌129
四、沙门氏菌属129
第十单元 弧菌属129
二、无芽胞厌氧菌130
第十二单元 棒状杆菌属130
白喉棒状菌130
第十三单元 分枝杆菌属130
结核分枝杆菌130
三、致病性131
一、概述131
第十五单元 支原体131
二、肺炎支原体131
一、概念131
第十四单元 放线菌属131
二、硫磺颗粒的本质和临床意义131
第十七单元 衣原体132
一、概述132
二、沙眼衣原体132
二、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132
一、概述132
第十六单元 立克次体132
第十八单元 螺旋体133
一、钩端螺旋体133
二、梅毒螺旋体133
第十九单元 真菌133
一、概述133
二、主要致病性真菌133
三、病毒的增殖134
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34
一、病毒的形态134
第二十单元 病毒的基本性状134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35
第二十一单元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135
一、病毒的传染方式135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136
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36
第二十二单元 呼吸道病毒137
一、正粘病毒—流感病毒137
二、副粘病毒137
第二十三单元 肠道病毒138
一、人类肠道病毒138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138
一、甲型肝炎病毒139
第二十四单元 肝炎病毒139
二、乙型肝炎病毒140
三、丙型肝炎病毒141
四、丁型肝炎病毒141
五、戊型肝炎病毒141
第二十五单元 虫媒病毒142
一、概述142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42
第二十六单元 出血热病毒142
第二十七单元 疱疹病毒143
一、概述143
二、单纯疱疹病毒143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43
第二十八单元 逆转录病毒14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44
四、巨细胞病毒144
五、EB病毒144
第二十九单元 其他病毒145
狂犬病病毒145
医学免疫学146
第一单元 绪论146
基本概念146
第二单元 抗原146
一、基本概念146
二、抗原的分类147
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47
第三单元 免疫器官147
一、中枢免疫器官147
二、外周免疫器官147
二、T淋巴细胞148
第四单元 免疫细胞148
一、造血干细胞148
三、B淋巴细胞149
四、自然杀伤(NK)细胞149
五、抗原呈递细胞149
六、巨噬细胞150
第五单元 免疫球蛋白150
一、基本概念150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50
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151
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51
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51
六、人工制备的抗体151
四、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52
三、补体激活的调节152
第六单元 补体系统152
一、基本概念152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152
第七单元 细胞因子153
一、基本概念153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主要功能153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154
第八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154
一、基本概念154
二、HLA复合体及其产物154
五、HLA在医学上的意义155
一、基本概念155
第九单元 免疫应答155
四、HLA—Ⅰ类和Ⅱ类抗原分子的分布和主要功能155
三、LHA—Ⅰ类和Ⅱ类抗原的分子结构155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56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56
第十单元 免疫耐受157
一、基本概念157
二、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57
第十一单元 免疫应答的调节157
一、基本概念157
二、免疫调节的类型157
第十二单元 超敏反应158
一、基本概念158
二、Ⅰ型超敏反应158
五、Ⅳ型超敏反应159
三、Ⅱ型超敏反应159
四、Ⅲ型超敏反应159
第十三单元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60
一、基本概念160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160
第十四单元 免疫缺陷病160
一、基本概念160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60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161
三、肿瘤的免疫学检查161
四、肿瘤的免疫治疗161
一、基本概念161
第十五单元 肿瘤免疫161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161
第十六单元 移植免疫162
一、基本概念162
二、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162
三、移植排斥的机制162
四、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62
第十七单元 免疫学检测技术162
一、血清学反应162
二、免疫标记技术163
三、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163
四、细胞毒技术163
五、细胞因子测定技术164
一、牙的演化165
二、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65
口腔解剖生理学165
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165
三、牙的萌出及牙位记录方法166
四、牙体解剖的名称及标志167
五、牙体外形167
六、髓腔形态173
第二单元 ?与颌位177
一、?的生长发育177
二、牙弓179
三、?与颌位关系181
四、?的分类183
第三单元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184
一、骨184
二、颞下颌关节186
四、血管187
三、咀嚼肌187
五、神经189
六、口腔局部解剖191
七、颌面部局部解剖193
八、颈部局部解剖195
第四单元 口腔功能196
一、下颌运动196
二、咀嚼功能198
三、唾液功能203
司腔组织病理学206
第一单元 牙体组织206
一、釉质206
二、牙本质207
三、牙髓209
四、牙骨质210
一、牙龈211
第二单元 牙周组织211
二、牙周膜212
三、牙槽骨213
第三单元 口腔黏膜214
一、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214
二、各部位口腔黏膜的结构特点214
第四单元 涎腺215
一、涎腺的基本结构215
二、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216
第五单元 口腔颌面发育216
一、腮弓和神经嵴216
二、面部的发育217
四、舌的发育218
三、脬部的发育218
第六单元 牙齿的发育219
一、牙胚的发生219
二、牙体、牙周组织的形成220
第七单元 牙齿发育异常221
牙齿结构异常221
第八单元 龋病222
一、牙釉质龋222
二、牙本质龋223
第九单元 牙髓病224
一、牙髓炎224
第十六单元 牙源性肿瘤224
一、根尖周炎225
第十单元 根尖周病225
二、牙髓变性225
二、根尖囊肿226
第十一单元 牙周组织疾病227
一、牙龈炎227
二、牙周炎227
第十二单元 口腔黏膜病229
一、基本病理变化229
二、常见口腔粘膜病病理230
三、艾滋病的口腔表现232
第十三单元 颌骨疾病233
一、颌骨骨髓炎233
二、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与家族性巨颌症234
一、涎腺非肿瘤性疾病235
第十四单元 涎腺疾病235
三、组织细胞增生症X235
二、涎腺肿瘤236
第十五单元 口腔颌面部囊肿240
一、牙源性囊肿240
二、非牙源性囊肿242
一、牙源性肿瘤的概念与分类244
二、良性牙源性肿瘤245
三、恶性成釉细胞瘤248
第十七单元 口腔癌248
一、原位癌248
二、鳞状细胞癌248
四、基底细胞癌249
三、疣状癌249
口腔内科学251
第一单元 龋病病因和诊断251
一、概述251
二、分类和临床表现251
三、龋病的诊断252
第二单元 龋病的治疗252
一、治疗的原则252
二、充填治疗253
三、深龋的治疗256
四、牙体粘结修复术257
第三单元 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259
一、牙齿发育异常259
二、牙体急性损伤261
三、牙体慢性损伤262
四、牙本质过敏症264
第四单元 牙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断265
一、牙髓病的致病因素265
二、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检查和诊断266
三、可复性牙髓炎269
四、急性牙髓炎269
五、慢性牙髓炎270
六、逆行性牙髓炎271
七、牙髓坏死271
八、牙髓变性271
一、无痛方法和无菌技术272
二、应急处理272
第五单元 牙髓病的治疗272
三、盖髓术273
四、活髓切断术274
五、干髓术274
六、牙髓摘除术275
第六单元 根尖周围组织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275
一、病因275
二、急性根尖周炎276
三、慢性根尖周炎277
第七单元 根尖周病的治疗277
一、治疗原则277
二、应急处理277
三、根管治疗术278
四、牙髓塑化治疗283
五、根管外科284
第八单元 牙周病病因学285
一、始动因素—牙周菌斑285
二、促进因素287
第九单元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290
一、牙龈炎症和出血290
二、临床表现291
三、牙周袋形成291
四、牙槽骨吸收292
五、牙齿松动和移位292
第十单元 牙周病的检查诊断和病历记载293
一、病史收集293
二、牙周组织的检查294
四、其他检查295
三、?及咬合功能检查295
第十一单元 各类牙龈炎296
一、急性牙龈炎296
二、慢性牙龈炎299
三、牙龈增生302
第十二单元 牙周炎303
一、成人牙周炎303
二、青少年牙周炎305
三、快速进展型牙周炎306
四、青春前期牙周炎306
第十三单元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307
一、牙周—牙髓联合病变307
二、根分叉区病变308
三、牙周脓肿309
第十四单元 牙周病的治疗310
一、基础治疗310
二、调?312
三、牙龈切除术313
四、袋壁刮治术313
五、翻瓣术314
六、牙周脓肿的治疗314
七、药物治疗314
八、松牙固定术316
九、牙周病的疗效维持及预防316
二、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简史317
一、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围317
一、口腔单纯疱疹317
第十五单元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317
二、带状疱疹319
三、球菌性口炎320
四、口腔结核321
五、口腔念球菌属323
第十六单元 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326
一、药物过敏性口炎与接触性口炎326
二、血管神经性水肿326
三、多形渗出性红斑327
第十七单元 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328
一、复发性口疮328
二、创伤性溃疡331
第十八单元 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331
一、天疱疮331
二、类天疱疮333
第十九单元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335
一、口腔白斑病335
二、口腔扁平苔藓336
三、盘状红斑狼疮338
第二十单元 唇、舌疾病340
一、慢性唇炎340
二、口角炎342
三、地图舌342
四、沟纹舌343
五、舌乳头炎343
第二十一单元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特征344
一、梅毒344
二、艾滋病345
一、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346
第二十二单元 乳牙和年轻恒牙龋病的特点346
三、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347
二、乳牙龋的特点347
四、年轻恒牙龋的特点348
第二十三单元 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髓与根尖病治疗的特点349
一、乳牙牙髓组织的特点349
二、乳牙牙髓病治疗技术350
第二十四单元 儿童常见影响咬合发育的问题351
一、牙列发育351
二、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和防治352
一、口腔颌面外科病案记录354
第二单元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354
第一单元 绪论354
口腔颌面外科学354
二、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361
三、消毒和灭菌365
四、手术基本操作367
五、创口的处理373
第三单元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376
一、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376
二、常用局部麻醉方法377
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防治378
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380
第四单元 牙及牙槽外科380
一、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380
三、各类牙的拔除法383
二、牙拔除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83
四、牙根拔除术384
五、阻生牙拔除术385
六、拔牙创的愈合386
七、牙拔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387
八、植牙术388
九、牙种植术388
十、牙槽外科手术389
第五单元 口腔颌面部感染389
一、概论389
二、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391
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92
四、颌骨骨髓炎395
五、面颈部淋巴结炎400
六、面部疖痛402
第六单元 口腔颌面部损伤403
一、概论403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404
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406
四、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408
第七单元 口腔颌面部肿瘤411
一、概论411
二、口腔颌面部囊肿421
三、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424
第八单元 涎腺疾病429
一、涎腺炎429
二、舍格伦综合征431
三、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432
五、恶性肿瘤433
四、涎腺瘤样病变433
第九单元 颞下颌关节疾病434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34
二、颞下颌关节脱位436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437
第十单元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438
一、三叉神经痛438
二、面神经麻痹441
第十一单元 先天性唇腭裂443
一、发病因素443
二、唇裂444
三、腭裂444
四、唇腭裂的序列治疗445
第十二单元 口腔颌面部Χ线技术及诊断446
一、口腔颌面部Χ线投照技术446
二、正常Χ线影象447
三、常见典型病变Χ线影象448
四、CT检查451
第十三单元 牙颌面畸形452
一、临床分类452
二、治疗步骤452
第十四单元 后天畸形和缺损452
一、口腔颌面部整复手术的特点452
二、皮肤移植453
一、病史采集456
二、口腔检查456
第一单元 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456
口腔修复学456
三、修复前准备458
四、印模460
第二单元 牙体缺损的修复464
一、概述464
二、牙体缺损修复设计治疗原则和固位原理465
第三单元 牙体缺损修复各论471
一、嵌体471
二、铸造金属全冠473
三、塑料全冠475
四、烤瓷熔附金属全冠475
五、桩冠和桩核冠477
六、3/4冠481
七、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完成484
八、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487
第四单元 牙列缺损修复491
一、概述491
二、固定义齿491
三、可摘局部义齿506
第五单元 牙列缺失修复525
全口义齿525
口腔预防医学536
第一单元 绪论536
一、口腔预防医学简史536
二、工作原则及特点537
第二单元 口腔流行病学537
一、流行病学概述537
二、口腔流行病学539
三、口腔健康调查544
第三单元 龋病病因学548
一、细菌因素548
二、宿主因素549
三、饮食因素550
四、时间因素551
第四单元 龋病预防方法551
一、龋病的三级预防551
二、防龋方法551
第五单元 氟化物与龋病552
一、人体氟的代谢552
二、氟的生理作用和防龋机制553
三、氟的毒性作用553
四、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555
五、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557
第六单元 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559
一、概念559
二、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561
三、预防性树脂充填563
第七单元 牙周疾病预防方法563
一、牙周疾病三级预防概念564
二、控制菌斑564
三、其他措施567
第八单元 刷牙567
一、牙刷567
二、刷牙方法569
三、洁牙剂569
一、概述569
一、妇幼口腔保健571
第九单元 特定人群口腔保健571
二、中、小学生口腔保健574
三、老年人口腔保健575
四、残疾人口腔保健577
第十单元 口腔健康教育579
一、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概念579
二、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的原则580
三、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581
第十一单元 口腔医学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582
一、感染控制的重要性582
二、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及方法585
三、急性胸痛589
二、咯血589
一、发热589
第一单元 常见症状与体征589
内科学589
四、呼吸困难590
五、腹痛590
六、呕血591
七、黄疸591
八、肝大591
九、紫癜592
十、头痛592
第二单元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592
第三单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93
第四单元 支气管哮喘593
二、慢性呼吸衰竭594
一、概论594
第五单元 呼吸衰竭594
一、概论595
第六单元 肺炎595
二、肺炎球菌肺炎596
第七单元 肺脓肿596
第八单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97
急性心肌梗塞597
第九单元 感染性心内膜炎599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599
第十单元 胃、十二指肠疾病601
消化性溃疡病601
第十一单元 肝脏疾病602
肝硬化602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603
第十二单元 尿液检查603
第十三单元 肾小球疾病603
血尿603
二、肾病综合征604
第十四单元 泌尿系感染604
急性肾盂肾炎604
第十五单元 慢性肾功能衰竭604
第十六单元 贫血605
一、概论605
二、缺铁性贫血605
第十七单元 淋巴瘤606
第十九单元 甲状腺疾病60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07
第十八单元 出血性疾病60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7
第二十单元 肾上腺皮质疾病608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608
第二十一单元 糖尿病608
第二十二单元 传染病概论609
一、感染与免疫609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610
三、传染病的特征610
第二十三单元 病毒感染610
病毒性肝炎610
第二十四单元 精神病概论612
一、精神障碍的症状学612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13
第二十五单元 周围神经病613
二、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613
二、三叉神经痛614
三、急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病614
第二十六单元 脑血管疾病615
一、脑血栓形成615
二、脑出血616
外科学618
第一单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618
二、水和钠的代谢紊乱619
三、钾的异常621
四、代谢性酸中毒622
五、代谢性碱中毒622
一、概论623
第二单元 外科休克623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627
三、感染性休克628
第三单元 外科感染629
一、概论629
二、软组织急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630
三、全身性感染632
四、特异性感染634
第四单元 创伤和战伤635
一、概论635
二、火器伤638
第五单元 烧伤638
热烧伤638
二、甲状腺肿瘤641
第六单无 颈部疾病641
一、颈部解剖和生理641
三、颈部转移性肿瘤642
卫生学643
第一单元 绪论643
第二单元 人群健康的研究方法644
第三单元 人类的环境649
第四单元 空气与健康651
第五单元 水与健康653
第六单元 地质环境、土壤与健康654
第七单元 合理营养655
第八单元 不同人群的营养657
第九单元 营养与疾病658
第十单元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659
第十一单元 常见的食品污染及其预防661
第十二单元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662
第十三单元 职业中毒663
第十四单元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668
第十五单元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669
医学心理学672
第一单元 绪论672
第二单元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673
第三单元 心理卫生676
第四单元 心身疾病677
第五单元 心理评估677
第六单元 心理治疗与咨询678
第七单元 病人心理679
第八单元 医患关系680
医学伦理学682
第一单元 医学与医学伦理学682
第二单元 医患关系684
第三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原则685
第四单元 病人的权利与义务686
第五单元 医师的美德687
第六单元 临床医学研究687
第七单元 医学伦理学文献阅读688
卫生法规690
第一单元 医政监督管理法规690
第二单元 疾病控制法规694
第三单元 妇幼保健与血液管理法规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