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顾尚杰,薛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055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通信网概述1
1.1 计算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网的概念1
1.1.1 计算机通信和通信网1
1.1.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系统4
1.1.3 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4
1.1.4 网络结构6
1.2 网络硬件8
1.2.1 传输技术8
1.2.2 网络规模8
1.2.3 LAN、MAN、WAN和互联网的基本结构9
1.3 网络软件及协议体系结构11
1.3.1 通信协议12
1.3.2 协议的分类13
1.3.3 协议的三个要素14
1.3.4 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14
1.3.5 协议体系结构实例15
1.4 主要设计问题25
1.4.1 解决设备的非兼容性25
1.4.2 协调发送和接收26
1.4.3 提高可靠性,减小差错27
1.4.4 优化性能27
1.4.5 网络管理28
1.4.6 各层的设计问题28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29
复习题29
思考与计论30
第2章 协议分层的基本原理31
2.1 OSI/RM概述31
2.1.1 OSI/RM的目的31
2.1.2 开放系统的基本概念31
2.1.3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33
2.2 分层原理34
2.2.1 层的概念35
2.2.2 虚拟通信与实信息流36
2.2.3 服务与服务访问点37
2.2.4 N实体、(N)SAP与N+1实体传递服务的规则38
2.2.5 N协议39
2.2.6 标识符40
2.2.7 地址映射41
2.3 连接及其操作43
2.3.1 N连接43
2.3.2 连接的建立与释放44
2.3.3 连接的复用与分用45
2.4 数据传送46
2.4.1 数据单元及其组成46
2.4.2 正常数据、加速数据和特权数据49
2.4.3 数据单元的分与合50
2.5 服务原语51
2.5.1 原语及其主要类型51
2.5.2 原语交互时序52
2.5.3 服务原语与PDU54
2.6 ISO选择OSI/RM层次的原则54
2.7 OSI/RM与TCP/IP模型的比较55
2.7.1 两者的比较55
2.7.2 对OSI模型和协议的批评56
2.7.3 对TCP/IP模型的批评58
复习题59
思考与讨论59
第3章 现代通信网及其交换技术60
3.1 电话网与电路交换60
3.1.1 电话网的分级结构60
3.1.2 电路交换基本原理61
3.1.3 交换结构62
3.2 数据网与分组交换67
3.2.1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通信67
3.2.2 存储-转发机制67
3.2.3 从报文交换到分组交换68
3.2.4 异步复用、标记交换与虚电路73
3.2.5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比较76
3.3 分组最佳长度78
3.4 其他通信网简介80
3.4.1 数据通信网80
3.4.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87
3.4.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与ATM91
3.4.4 无线数据通信网97
3.4.5 平流层通信104
复习题109
思考与讨论11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111
4.1 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111
4.1.1 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111
4.1.2 帧的构成113
4.1.3 差错控制115
4.1.4 流量控制116
4.2 差错检测和纠正116
4.2.1 差错检测的基本概念117
4.2.2 奇偶校验码119
4.2.3 循环冗余码120
4.3 反馈重发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123
4.3.1 三种ARQ方案124
4.3.2 通信效率133
4.3.3 最佳分组长度136
4.4 滑动窗口式流量控制137
4.4.1 采用帧确认的滑窗式流控138
4.4.2 采用许可证的滑窗式流控143
4.4.3 采用信用证的滑窗式流控144
4.5 协议的描述方法146
4.5.1 协议开发过程146
4.5.2 协议的形式描述147
4.6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159
4.6.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160
4.6.2 Internet中的PPP协议169
复习题172
思考与讨论173
第5章 介质接入控制174
5.1 广播信道的分配问题174
5.1.1 静态分配法174
5.1.2 动态信道分配175
5.2 查询技术177
5.2.1 两种最常用的查询方法177
5.2.2 查询系统性能分析178
5.2.3 自适应查询——适应树搜索协议182
5.3 随机接入:纯ALOHA和时隙ALOHA185
5.3.1 纯ALOHA185
5.3.2 时隙ALOHA186
5.3.3 预约ALOHA188
5.4 随机接入:CSMA189
5.4.1 CSMA原理和基本方式190
5.4.2 CSMA/CD方式191
5.4.3 不同CSMA方式的性能分析192
5.5 无冲突协议195
5.5.1 预约类协议195
5.5.2 令牌类协议196
5.6 关于IEEE 802标准198
5.6.1 IEEE 802.3标准及以太网201
5.6.2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203
5.6.3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207
5.6.4 三种局域网标准的比较211
5.7 无线局域网213
复习题216
思考与讨论217
第6章 路由选择与网络拥塞控制219
6.1 概述219
6.1.1 网络层的任务219
6.1.2 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219
6.1.3 网络层的内部结构223
6.2 路由选择算法226
6.2.1 关于路由选择226
6.2.2 简单路由选择算法230
6.2.3 最短路径法232
6.2.4 自适应路由选择239
6.3 网络流量控制243
6.3.1 流量控制的作用243
6.3.2 流量控制的主要功能244
6.3.3 流量控制所经历的层次245
6.3.4 流控技术——集中式流控246
6.3.5 流控技术——分布式流量控制247
6.4 宽带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机制248
6.4.1 概念248
6.4.2 ABR业务的拥塞控制机制250
6.4.3 ATM流量控制机制的性能评价253
6.5 TCP/IP的拥塞控制机制254
6.6 网络层标准实例——X.25简介257
6.6.1 X.25产生的背景及其层次结构257
6.6.2 X.25的分组格式与流量控制259
复习题264
思考与讨论264
第7章 网络互联265
7.1 网络互联的概念265
7.1.1 网络互联的要求265
7.1.2 互联设备的类型265
7.1.3 网络互联应考虑的问题267
7.1.4 网络之间的差别267
7.2 网桥269
7.2.1 网桥的定义269
7.2.2 使用网桥的优缺点271
7.2.3 生成树网桥(透明网桥)272
7.2.4 源路由网桥276
7.2.5 802网桥的比较278
7.3 路由器和网关279
7.3.1 X.75280
7.3.2 DoD的IP协议281
7.3.3 ICMP、ARP和RARP协议简介286
7.3.4 ISO的IP协议287
7.4 互联网路由选择288
7.5 一种多协议路由器的架构289
7.5.1 多协议路由器的互联方案289
7.5.2 多协议路由器的互联拓扑与特点293
7.5.3 IP流交换与IP数据包转发293
复习题295
思考与讨论296
第8章 传输层297
8.1 传输层的一般概念297
8.1.1 传输层的功能298
8.1.2 网络服务类型和传输协议等级298
8.2 传输层处理的独特问题300
8.2.1 端到端差错控制300
8.2.2 端到端传输连接管理301
8.2.3 传输层超时和拥塞控制303
8.3 传输服务304
8.3.1 传输服务分类与功能305
8.3.2 传输服务质量(QoS)306
8.3.3 传输服务原语307
8.3.4 状态转移图314
8.4 传输协议315
8.4.1 TPDU的确定315
8.4.2 传输协议的规程要素321
8.4.3 寻址325
8.5 传输协议实例327
8.5.1 Internet的传输控制协议TCP327
8.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33
复习题334
思考与讨论334
第9章 计算机通信网的高层335
9.1 会话层简介336
9.1.1 会话层服务的功能单元337
9.1.2 对话管理与对话同步338
9.1.3 活动管理340
9.1.4 会话服务原语341
9.1.5 会话协议344
9.2 表示层简介346
9.2.1 表示层的概念与功能347
9.2.2 语法转换348
9.2.3 表示上下文350
9.2.4 表示服务原语和协议351
9.3 应用层简介352
9.3.1 应用实体的模型353
9.3.2 应用服务元素ASE354
9.3.3 OSI应用层协议和Internet应用层356
9.4 支持应用的两个重要方面356
9.4.1 网络安全356
9.4.2 网络管理363
9.5 OSI的应用服务元素371
9.5.1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371
9.5.2 可靠传送服务元素(RTSE)374
9.5.3 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377
9.5.4 托付、并发和恢复(CCR)381
9.6 ASN.1简介384
9.6.1 抽象语法表示法1——ASN.1384
9.6.2 ASN.1的基本编码规则391
9.7 专用服务元素举例:MHS与目录服务394
9.7.1 X.400 MHS体系394
9.7.2 SMTP与电子邮件401
9.7.3 目录服务DS与域名系统DNS405
9.8 其他专用服务元素411
9.8.1 FTAM与FTP411
9.8.2 虚拟终端(VT)与远程登录(Telnet)416
9.8.3 WWW系统与HTTP421
复习题423
思考与讨论424
主要参考书目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