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居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民居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241586.jpg)
- 刘丽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32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民居-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居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民居建建筑历史3
第一章 中国原始民居3
第一节 原始民居3
1.穴居3
2.巢居5
3.干栏7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8
1.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民居遗址8
2.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民居遗址9
3.吉林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仙人洞民居遗址10
4.承德市鹰手营子镇四方洞民居遗址10
5.贵州盘县大洞民居遗址11
6.云南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民居遗址12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13
1.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13
(1)早期裴李岗文化:半地穴式民居14
(2)中期仰韶文化:半坡半地穴式民居15
(3)中晚期龙山文化:土台式民居16
2.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18
(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干栏式木结构民居18
(2)大溪文化:竹材民居20
(3)屈家岭文化:土木结构民居21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民居23
第一节 夏代民居23
夏代民居特点23
第二节 商代民居26
1.商代民居特点26
2.商代民居建筑仪式27
第三节 周代民居28
周代民居特点28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民居31
第一节 春秋战国民居31
春秋战国民居特点31
第二节 春秋战国民居典范33
第四章 秦汉时期民居35
第一节 秦代民居35
1.秦代民居特点35
2.秦代民居典范36
第二节 汉代民居37
1.汉代民居特点37
2.汉代民居典范4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居4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41
魏晋南北朝民居特点4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客家民居4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典范45
河北邯郸邺城遗址45
第六章 隋唐时期民居47
第一节 隋唐民居47
隋唐民居特点47
第二节 隋唐民居典范49
1.四川邛崃唐代民居49
2.洛阳恭安坊民居49
第七章 宋元时期民居51
第一节 宋代民居51
1.宋代民居特点51
2.宋代民居典范52
(1)厦门翔安曾山宋代民居53
(2)深圳宋代民居53
第二节 元代民居54
1.元代民居特点54
2.元代民居典范55
(1)北京后英房民居55
(2)山西赵城镇东街武营巷民居55
(3)元代民居的孤例——姬氏民居55
第八章 明清时期民居57
第一节 明代民居57
1.明代民居特点57
2.明代民居典范58
(1)山西民居58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58
(2)江苏民居59
苏州东山杨湾赵宅59
东山杨湾翁宅59
(3)浙江民居60
东阳卢宅60
浙东范宅60
(4)安徽徽州民居61
歙县吴宅61
程氏三宅61
(5)福建泰宁民居62
尚书第62
第二节 清代民居62
1.清代民居类型62
(1)合院式民居63
(2)厅井式民居64
(3)组群式民居65
(4)窑洞式民居66
(5)干栏式民居66
2.清代民居典范67
(1)陕西民居67
渭南韩城党家村民居67
(2)广东民居67
封开县杏花镇民居67
(3)山西民居68
师家大宅院68
(4)河北民居68
江家大院68
张家大院69
(5)四川民居69
杨氏民居69
(6)浙江民居69
金华民居69
第九章 中国近代至今的民居71
第一节 近现代民居71
1.近现代民居特点71
2.近现代民居典范73
(1)广州民居73
西关大屋73
(2)浙江民居74
湖州沈史曾旧宅74
(3)上海民居74
石库门74
(4)河北民居75
武安北安庄近代民居群75
(5)四川民居75
大邑刘氏庄园75
(6)山东民居76
烟台民居76
(7)天津民居77
五大道小洋楼77
第二节 当代民居78
1.建国以后的民居78
2.当代民居典范79
(1)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79
(2)新江南民居80
中国民居建筑类型83
第十章 中国汉族的民居83
第一节 东北地区民居83
1.辽宁民居84
复州四合院84
2.吉林民居85
王百川大院85
3.黑龙江民居85
果家故居86
第二节 华北地区民居86
1.北京民居87
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90
2.天津民居92
石家大院93
3.山西民居93
(1)平遥古城95
(2)乔家大院96
(3)渠家大院97
(4)曹家大院98
(5)常家大院98
(6)王家大院99
(7)柳氏民居99
(8)丁村民居100
4.河北民居100
王氏庄园102
第三节 华东地区民居103
1.山东民居103
(1)济南四合院103
(2)胶东沿海海草房103
(3)鲁中山区石屋104
(4)鲁西南麦草泥墙院落104
(5)鲁东南微山湖船上民居104
(6)近代民居105
栖霞牟氏庄园105
2.江苏民居106
(1)大型民居106
阔阶头巷张宅107
(2)中型民居107
俞樾故居107
(3)小型民居108
(4)沿河民居108
木渎镇古居109
3.浙江民居109
(1)浙西北民居110
桐庐深澳民居110
淳安芹川古居110
(2)浙北、浙东北民居110
乌镇民居111
(3)浙中民居111
东阳民居111
(4)浙南民居112
顺溪陈氏民居113
黄家大院113
4.安徽民居114
(1)西递古村民居115
(2)宏村古民居116
5.福建民居117
(1)闽西南民居117
承启楼117
田螺坑土楼118
(2)闽南民居119
杨阿苗宅119
蔡氏古民居119
二宜楼119
(3)闽北民居120
6.江西民居120
(1)赣南区系民居120
关西围屋121
(2)赣西区系民居122
湖塘古民居122
(3)赣北区系民居123
九江古民居123
(4)婺源区系民居123
婺源紫阳民居124
第四节 华中地区民居124
1.湖南民居124
陈家大屋125
2.湖北民居126
(1)鄂东南126
黄冈市126
黄石市127
大冶127
(2)鄂西北128
十堰市128
襄樊市128
第五节 华南地区民居129
1.广东民居129
(1)广府民居129
开平碉楼130
(2)水上民居130
增城瓜岭古村寨130
(3)客家民居130
潘氏南华又庐130
(4)广州竹筒屋131
2.广西民居132
灌阳月岭古民居133
3.海南民居133
侯家大院134
第六节 西北地区民居134
1.陕西民居134
(1)关中民居134
唐家大院135
(2)陕北民居135
贺家石村党氏庄园136
(3)陕南民居136
旬阳清代民居137
2.甘肃民居137
敦煌清代民居137
3.青海民居138
马步芳公馆138
第七节 西南地区民居139
1.四川民居139
(1)川东民居139
温家大院139
(2)川南民居140
龙氏山庄140
(3)川西民居140
平乐古镇民居141
(4)川北民居141
阆中古城民居141
2.云南民居142
朱家花园142
3.贵州民居143
屯堡民居143
第八节 港澳台地区民居144
1.香港民居144
曾氏大屋144
2.澳门民居145
(1)郑家大屋145
(2)卢家大屋145
3.台湾民居146
(1)先史原住民时期民居146
(2)荷兰西班牙据台时期民居146
(3)明郑及清代时期民居146
(4)日据时期民居146
(5)台湾光复以后民居147
益源大厝148
第十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民居149
第一节 蒙古族民居149
蒙古包149
第二节 回族民居150
庭院式住宅151
第三节 苗族民居152
吊脚楼153
第四节 傣族民居154
干栏式竹楼154
第五节 傈僳族民居156
千脚落地房、木垛房、土木结构的瓦房156
第六节 藏族民居158
碉房、碉楼、毡帐159
第七节 壮族民居160
干栏式房160
第八节 朝鲜族民居161
瓦房、草房161
第九节 高山族民居163
木屋、竹屋、茅屋、石屋、草顶地下房163
第十节 纳西族民居164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164
第十一节 布朗族民居166
干栏式茅草屋、木瓦房166
第十二节 阿昌族民居167
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167
第十三节 怒族民居168
木柱房、石头房、干栏房168
第十四节 鄂温克族民居169
撮罗子169
第十五节 鄂伦春族民居170
斜仁柱170
第十六节 赫哲族民居171
地窨子、马架子、撮罗子、干栏房171
第十七节 门巴族民居172
“人”字形干栏房172
第十八节 白族民居173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173
第十九节 保安族民居175
半边楼、全楼、四合院175
第二十节 布依族民居176
石头房176
第二十一节 达斡尔族民居177
“介”字形草房177
第二十二节 德昂族民居178
干栏式竹楼178
第二十三节 东乡族民居179
庄窠179
第二十四节 侗族民居180
干栏楼房180
第二十五节 独龙族民居181
木楞房、干栏式竹篾房181
第二十六节 俄罗斯族民居183
木刻楞房183
第二十七节 哈尼族民居183
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干栏房184
第二十八节 哈萨克族民居185
哈萨包185
第二十九节 基诺族民居186
干栏式竹楼186
第三十节 京族民居187
栏栅屋、石条瓦房187
第三十一节 景颇族民居188
干栏房、恩咱恩达、戛恩达188
第三十二节 柯尔克孜族民居189
毡房、平顶方形土房189
第三十三节 拉祜族民居190
桩上竹楼190
第三十四节 黎族民居191
船形屋191
第三十五节 珞巴族民居192
干栏式竹楼192
第三十六节 满族民居193
撮罗子、地窨子193
第三十七节 毛南族民居194
石砌干栏楼194
第三十八节 仫佬族民居195
砖瓦平房195
第三十九节 普米族民居196
木楞房197
第四十节 羌族民居197
碉楼、庄房197
第四十一节 撒拉族民居199
篱笆楼199
第四十二节 畲族民居200
庭院式平房200
第四十三节 水族民居201
干栏式木楼201
第四十四节 塔吉克族民居202
赛然衣202
第四十五节 塔塔尔族民居203
平顶土房、毡房204
第四十六节 土家族民居204
井院式干栏、吊脚楼、转角楼204
第四十七节 裕固族民居206
帐篷、土木结构房屋206
第四十八节 土族民居207
妙林207
第四十九节 佤族民居208
干栏式、落地式竹楼208
第五十节 维吾尔族民居209
平顶房、坡顶房209
第五十一节 乌孜别克族民居210
阿瓦210
第五十二节 锡伯族民居211
来兰皮211
第五十三节 瑶族民居212
茅草房、木板房212
第五十四节 仡佬族民居213
石碉楼、茅草木板楼、干栏式翘角楼213
第五十五节 彝族民居215
瓦房、土掌房215
中国民居建筑技法219
第十二章 中国民居的分类及材料219
第一节 民居的分类219
1.木构架庭院式住宅219
2.“四水归堂”式住宅220
3.“一颗印”式住宅221
4.大土楼223
5.窑洞式住宅224
6.干栏式住宅225
第二节 中国民居的建筑材料227
1.土227
2.木228
3.石230
4.砖232
5.瓦233
6.竹235
7.金属236
第十三章 中国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237
第一节 民居的平面布局237
1.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四合院237
2.四合五天井240
3.三坊一照壁241
4.跑马转角楼241
5.前后院、一进两院242
6.中轴对称243
7.正方形、长方形、圆形243
(1)正方形243
(2)长方形244
(3)圆形244
8.因地制宜的灵活布局245
第二节 民居的空间结构247
1.院落247
2.方整规矩248
3.传统弄堂249
第十四章 中国民居的装饰艺术251
第一节 民居彩绘251
1.彩绘的历程251
2.彩绘的范围252
3.汉族民居彩绘典范253
(1)北京四合院253
(2)徽州民居254
(3)潮州民居255
(4)山西民居255
4.少数民族民居彩绘典范255
(1)白族255
(2)藏族256
(3)土家族256
(4)维吾尔族257
第二节 民居雕饰257
1.砖雕257
砖雕民居典范:山西民居砖雕259
2.石雕260
石雕民居典范:西递民居石雕261
3.木雕261
木雕民居典范:福建民居木雕262
4.汉族民居雕饰263
(1)北京四合院263
(2)苏州民居264
(3)徽州民居266
(4)闽南民居267
5.少数民族民居雕饰268
(1)土家族268
(2)白族268
(3)藏族269
(4)高山族269
第三节 民居装饰物270
1.汉族民居装饰物270
(1)北京民居270
(2)徽州民居273
(3)苏州民居273
(4)山西民居274
2.少数民族民居装饰物275
(1)藏族275
(2)纳西族276
(3)达翰尔族277
(4)白族277
中国民居艺术281
第十五章 中国民居的习俗281
第一节 汉族民居的习俗281
1.各地建房的习俗281
(1)四川地区建房习俗282
(2)山东地区建房习俗283
(3)广东地区建房习俗284
(4)山西地区建房习俗285
(5)江西地区建房习俗286
(6)浙江地区建房习俗286
(7)福建地区建房习俗287
(8)云南地区建房习俗287
(9)江苏地区建房习俗288
(10)安徽地区建房习俗291
(11)客家人建房习俗291
2.各地建房布局的禁忌292
(1)山东地区建房布局的禁忌292
(2)山西地区建房布局的禁忌292
(3)广东地区建房布局的禁忌293
(4)浙江地区建房布局的禁忌294
3.乔迁的约定俗成294
(1)山东地区乔迁习俗295
(2)广东地区乔迁习俗295
(3)江西地区乔迁习俗295
(4)云南地区乔迁习俗295
(5)辽宁地区乔迁习俗296
(6)福建地区乔迁习俗296
(7)客家人乔迁习俗298
4.各地居住的风俗298
(1)安徽地区居住的风俗298
(2)山东地区居住的风俗299
(3)山西地区居住的风俗300
(4)湖北地区居住的风俗300
(5)福建地区居住的风俗300
第二节 少数民族民居的习俗301
1.各少数民族建房的习俗301
(1)土家族建房的习俗301
(2)湘西苗族建房的习俗301
(3)景颇族建房的习俗302
(4)傈僳族建房的习俗302
(5)侗族建房的习俗303
(6)藏族建房的习俗304
(7)回族建房的习俗305
(8)独龙族建房的习俗305
(9)撒拉族建房的习俗305
(10)仫佬族建房的习俗306
(11)布朗族建房的习俗306
2.各少数民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6
(1)回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6
(2)土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7
(3)瑶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7
(4)独龙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7
(5)彝族建房布局的禁忌308
3.各少数民族民居室内禁忌308
(1)傣族民居室内禁忌308
(2)满族民居室内禁忌308
(3)彝族民居室内禁忌308
(4)苗族民居室内禁忌308
(5)拉祜族民居室内禁忌309
(6)布朗族民居室内禁忌309
(7)傈僳族民居室内禁忌309
4.各少数民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09
(1)景颇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09
(2)藏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10
(3)土家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11
(4)哈尼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11
(5)壮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11
(6)傣族乔迁的约定俗成311
5.各少数民族居住的风俗312
(1)壮族居住的风俗312
(2)瑶族居住的风俗312
(3)苗族居住的风俗312
(4)侗族居住的风俗313
(5)回族居住的风俗313
(6)彝族居住的风俗313
(7)藏族居住的风俗314
(8)布朗族居住的风俗314
第十六章 中国民居的艺术风尚315
第一节 民居与艺术的交融315
1.书法和民居315
2.音乐和民居317
3.绘画和民居318
4.诗歌和民居321
第二节 民居在艺术中的再现322
1.文学作品中的民居322
(1)春秋战国作品322
(2)先秦诗歌323
(3)魏晋诗文323
(4)唐代诗文325
(5)宋代诗词326
(6)元代词曲327
(7)明代文学327
(8)清代文学328
2.绘画中的民居329
(1)汉代画像石(砖)中的民居329
(2)隋唐绘画中的民居330
(3)宋代画作中的民居331
(4)元代画作中的民居332
(5)明代绘画中的民居332
(6)清代绘画中的民居333
第十七章 中国民居的思想内涵和著作典籍334
第一节 中国民居的思想内涵334
1.民居中的阴阳五行说334
2.民居中的天人合一理念336
3.民居中的礼乐思想338
4.民居中的宗法观念340
5.民居中的宗教信仰343
第二节 中国民居的著作典籍345
1.战国典籍345
《考工记》345
《墨经》345
其他346
2.唐代典籍346
《营缮令》346
3.宋代典籍346
《木经》346
《营造法式》347
4.元代典籍348
《经世大典》348
5.明代典籍348
《天工开物》348
《园冶》348
《鲁班经》349
6.清代典籍350
《清式工程做法则例》350
《工段营造录》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