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怒江风物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伯乐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2987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怒江风物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怒江概览1
风景名胜11
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11
气势磅礴的怒江12
众流齐汇澜沧江14
古老神秘的独龙江15
雄伟丰饶的高黎贡山17
峻岭横空的碧罗雪山18
巍峨雄壮的云岭山脉19
自治州之巅担当力卡山20
自本山九十九塘20
瓦着底高山湖22
听命湖22
滴水岩瀑布23
石月亮24
生命的赞礼——蝴蝶岩26
风雪丫口奇观26
滇藏要冲——贡山石门关27
千里怒江第一湾28
旧貌换新颜的老窝河峡谷29
深情的山水——滴水河双瀑30
雄、茂、秀、幽的锣锅箐31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32
茶独33
碧罗雪山上的七莲湖33
水旱溶洞——银河洞34
独特的峡谷岩棺墓35
原始艺术珍品——岩画36
马鞍山、玉水坪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7
沘江岸边的古生物化石出土地39
古老的怒族崖壁画39
佛教胜地——金鸡寺40
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43
兔峨土司衙署和六库土司衙署45
杨玉科爵府和沧江书院46
温井《义学碑记》47
下甸本主庙和分江本主庙48
片马人民抗英斗争遗址49
栋扫昌墓50
栗柴坝渡口和灰坡山遗址50
德庆古村51
怒江畔的青山公园52
边陲重镇53
千里怒江第一站——六库53
高黎贡山上的茶乡——鲁掌55
万亩油桐之乡——上帕58
通向西藏高原的新城——丹当59
“白银”堆成的城——金顶61
难忘山城——知子罗63
“桃花盐”之乡——拉井65
紧傍怒江第一湾的丙中洛66
高山峡谷之子——傈僳族69
民族风情69
与大江同名的民族——怒族70
高山上的“白人”——普米族72
独龙江的主人——独龙族73
白族的古老支系——拉马人、勒墨人75
高黎贡山上的景颇族支系——茶山人76
美观大方的傈僳族服装77
“雅巴驰”——傈僳人钟爱的麻布衣78
傈僳族妇女的“欧勒帽”和“拉白里底”79
傈僳族的装饰物——贝币80
傈僳族的“言褂子”81
各具特色的怒族服装82
精心装点的怒族女子饰物84
充满情意的怒族羊毛袜子85
简单朴实的独龙族服饰87
独龙披毯“约多”88
漂亮舒适的普米族服饰89
华丽的勒墨人服饰91
“喜鹊服”的由来92
别具一格的茶山人服饰93
傈僳族民居94
傈僳族建房习俗96
独龙族民居97
讲究的普米族方匹房98
茶山人的盖房习俗99
随处可见的包谷楼101
男9女7——傈僳族的命名102
怒族父子连名制103
清楚明白的独龙族名字105
变化中的普米族命名106
拉马人的命名习惯107
茶山人严谨有序的命名108
爱情的秘语109
“核隔多亥”和“阔时嘎邓”110
情真意切的“约叶”111
江沙埋情人 射弩定终身113
热烈庄重的傈僳族求婚仪式115
怒族青年的择偶观117
幽谷溪边的约会119
以歌定情120
独龙族婚俗123
拉马人的绿色恋情124
独特的定情物——四鼻子草鞋126
三回九转的提亲仪式127
勒墨恋人的以物传情128
古朴实在的茶山人求婚仪式130
礼数周到的普米族订婚仪式132
载歌载舞的傈僳族婚礼134
持续三天的怒族婚礼138
古朴奔放的独龙族“阿宗瓦”141
普米族“温绕舍”143
勒墨人嫁姑娘146
寓意深刻的茶山人婚礼147
傈僳族的找新娘149
真假抢婚皆因爱150
成家不忘父母恩——“回门”151
特殊的结婚请柬153
怒族《婚礼歌》153
“讨男子”和补婚155
普米族的“猜钥匙”157
特殊的嫁妆——白羊皮159
用智慧去“开门”159
欢天喜地闹新房161
傈僳族隆重的“阔时节”162
惊心动魄的“刀杆节”164
米酒飘香的“尝新节”165
亦文亦武“樱花节”166
源远流长的怒族鲜花节167
古老的“山母节”169
形式多样的大年节170
载歌载舞“吉佳姆”节171
独龙族的“卡雀哇”节173
普米族的“大年”174
由传说而来的“娃娃节”176
端午节、绕岩洞177
拉马人的祭祀节“拜日旺”178
拉马人的“过月半”179
勒墨人的“祖甲旺”节181
盛大隆重的“火把节”183
新年酒饭敬狗184
给牛“拜年”185
过节不忘祭神明187
温泉澡塘盛会189
隔三年过一次年190
普米族岁末“送饭”敬老191
大年初一抢“头水”192
新年来的都是客193
过年不泼洗脸水195
驱灾退魔献“天牛”196
背着孩子回娘家198
丰收时“收脚印”200
宾主齐饮“同心酒”202
生了孩子喝“喜酒”203
情真意切的“迎客宴”204
傈僳族善狩猎204
牧鹰捕雀与放鹰归林207
怒族青年守“猎棚”209
文面独龙女210
表明所有权的“标”211
烟锅杆上分辈分212
门不上锁,路不拾遗212
祭供“断气灵肉”和“骂甲骂”213
“不利亚”报丧与长刀驱邪215
生魂“卜拉”和亡魂“阿细”216
“给羊子”217
“开棺”和杀牲祭219
民族文化221
最早记载怒江民族的史籍《蛮书》221
民族诗歌百花绽放222
少数民族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异彩纷呈224
怒江方志225
傈僳族的“木刮布”227
内容丰富的“刮木热”228
怒族的“牙扒可歌亚”228
独龙族的“曼珠”231
普米族的迎客歌和生产歌233
勒墨人的《指路歌》234
拉马人的“克益”236
傈僳口弦238
怒族弹拨乐器“达比亚”239
“独独丽丽亚”和“匹丽丽亚”240
独龙族的吹、弹、敲241
众人同欢的傈僳舞242
“阿楼西杯”和“上菜舞”243
普米族的“跳锅庄”245
“拜日望”上的舞蹈表演247
傈僳族的自然历法248
茶山人的“绕棺舞”248
怒族的农业历250
独龙族的原始历法251
趣味横生的普米族农谚253
勒墨人的古老历法254
傈僳族的木片信256
怒族语言差异多258
独龙族的刻木结绳记事260
傈僳族地名有特点261
独龙族地名“雄当”的含义263
傈僳族祭师尼扒264
怒族人信奉的神灵和鬼灵265
独龙族的占卜267
普米族的预兆269
历史文化名人271
维护祖国疆域的明智之士——夏瑚271
抗法骁将杨玉科273
血洒抗法疆场的张文寿274
傈僳族起义首领和沛三275
兔峨街的开设者欧万春276
泸水能人段承钧277
忠贞报国的段浩278
片马抗英英雄勒墨夺扒279
“傈僳族中最有学问的人”裴阿欠280
兰坪县第一任省立小学校长杨惠282
傈僳族歌手李四益283
怒族爱国牧师提摩提吾284
傈僳族爱国牧师约秀286
民族文化专家胡贵287
风味特产288
可口的包谷砂稀饭288
香味扑鼻的炸包谷花289
招待贵客的烤乳猪290
少不了的配料——漆油290
“峡谷啤酒”——杵酒291
亦油亦酒的佳酿——羊油酒292
荞砂饭293
琵琶肉294
“侠辣”和“巩辣”295
“咕嘟饭”和烧鸡粥296
石板烙蛋和土窖酿酒297
夹馅荞饼和“夏热阿”298
普米山乡黄酒飘香299
饱含团聚深意的猪头肉300
拉马人的“火塘猪”301
打茶302
傈僳砍刀和弩弓303
傈僳竹木器304
怒毯305
编织的碗和转动的扇306
镇家之宝——“恰盖”307
饱含历史感的独龙“邦秘”308
独龙藤篾箩用处多309
精致的普米“笃笆”310
来龙篾帽名扬山外310
拉马画毡311
丰富的矿产资源312
雄踞全国第一的兰坪铅锌矿313
色彩绚丽的大理石314
物种多样的植物资源316
远近闻名的怒江漆树319
外来“落户”的油桐320
汁多味甜的兔峨依主梨321
果中佳品古当梨322
好吃又好看的拉马登石榴322
个小味甜的岩头小柿子323
助民脱贫的中排黄果324
丙中洛板栗325
片马三宝325
川箐上村花椒327
味美色艳的大羊红萝卜328
味辣香浓的石登辣椒328
享誉海外的大白芸豆329
云南的龙井茶——瓦姑茶330
怒江黄连331
贡山特产青贝母331
老姆登茶332
奇花异木333
秋蝉夏草——兰坪蝉花333
珍贵的观赏花——天女花334
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木莲335
千娇百媚的杜鹃花335
怒江一宝——秃杉336
花纹美丽的五彩树337
四季皆绿的常青木337
怒江兰花谱338
中流砥柱江中松338
名不虚传的“动物王国”340
珍禽异兽340
滇金丝猴344
独龙牛345
牛身羊角的羚牛346
高山鹫346
雪鹅347
岩蜂和岩蜂蜜348
五彩缤纷的蝴蝶348
“鸟路鼠道”——步道350
交通与旅游服务350
令人胆寒的“天梯”351
搏击激流的独木舟353
跨越天堑的“天桥”——溜索354
独龙江上的藤篾桥356
现代交通357
怒江州主要宾馆、饭店一览表359
主要旅游线路介绍360
主要参考书目362
后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