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
  • 陈兴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763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第16卷 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死刑研究]1

从契约论到强迫论:废除死刑坎坷中的突破——防卫性与恶害性不是刑罚的本质内涵/高艳东1

一、呼吁:无能为力的死刑废除论应当耐心于基础理论研究并寻求突破1

二、现有死刑废除论的理论困境4

三、破论一:国家和个人的正当杀人权与死刑无关、刑罚权不是防卫权8

四、破论二:国家没有天然正当的刑罚权——刑法是属于社会的根本大法11

五、破论三:社会的刑罚权也非天然正当——从社会契约论到强迫论19

六、立论一:强迫机制决定了社会无杀人权——刑罚权正当性根据与性质重构29

七、立论二:刑罚不能直接改变生理——从人的主体性地位看现代刑法的人格态度主线36

论死刑量刑情节的司法适用/陈华杰41

一、死刑量刑情节概述41

二、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一般规则46

三、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主要问题50

四、死刑量刑情节适用的理性反思56

一、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的内涵与宪政价值59

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研究/周宝峰59

[刑事程序研究]59

二、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的程序正义基础65

三、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与刑事诉讼程序设置67

四、刑事被告人迅速审判权与中国刑事诉讼70

侦查目的论——兼评我国侦查程序改革/万毅76

一、侦查目的观的理论形态:一种研究范式76

二、侦查目的观的制度形态:一种背景性考察83

三、侦查目的观与我国侦查程序改革:一种变革的思路86

笔录中心主义研究/何才林96

一、笔录:多重视角的透视99

二、笔录中心主义:现象及其成因的考察104

三、笔录中心主义:危害后果角度的考量121

四、如何应对?对有关改革方案的反思132

五、何去何从?对未来司法改革的展望136

证人作证制度研究的新视野/周菁140

一、证人出庭作证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141

二、发现真相还是正当程序148

三、证人作证的宪法之维153

四、证人作证与中国的司法制度157

[客观归咎理论研究]165

论客观归咎理论的体系地位——兼论在中国语境下的解决/陈檬165

一、客观归咎理论体系地位之争议165

二、刑法客观主义视野中客观归咎理论的体系地位考察171

三、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解决中国移植客观归咎理论的关键一步178

主观主义的反思与客观归咎理论的抬头——评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咎理论/刘磊186

一、新旧主观主义的危机186

二、客观归咎理论的演进与要义194

三、客观归咎论:对新旧古典犯罪体系的扬弃200

[刑法方法论研究]206

刑法方法论高级论坛实录/陈兴良等206

一、开幕式致辞206

二、刑法方法论基本问题208

三、刑法解释论问题219

四、刑法实证研究方法论问题246

五、提问和回答266

[刑法学人]270

怀念振想教授——《公务犯罪研究综述》序/陈兴良270

[学术随笔]286

监狱人性化求证/张晶286

一、监狱人性化的“始作俑者”286

二、监狱人性化之善果290

三、监狱人性化热的遭遇战291

四、监狱人性化,我们无需妥协294

五、人性化视野中的监狱模式299

六、重写监狱人性化的历史303

七、我们的责任:善于用现代思想引导公众304

[域外视野]308

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的补充性原则对国内立法的规范作用/杨力军308

一、补充性原则的含义、意义及作用308

二、补充性原则的规范力311

三、补充性原则对国家履行规约的具体要求313

四、普遍管辖权问题320

五、补充性原则对非缔约国的影响322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刑事没收制度检讨——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何帆326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没收制度:一个文本分析327

二、缺位与脱节:中国刑事没收制度的国际法实施困境329

三、赎罪奉献物、没收令、民事没收与追征制度:西方国家没收制度的历史与现实考察333

四、如何设立与国际公约接轨的中国刑事没收制度338

刑事辩护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完善/顾永忠341

一、刑事辩护的国际标准解析341

二、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完善354

从国际刑事判例论国际刑法中的上级责任/陈雄飞367

一、上级责任的概念和缘起367

二、上级责任的构成370

[专题研究]388

试论刑法学的元研究及其基本课题/陈东升388

一、什么是元研究388

二、当前刑法学元研究的现状简述391

三、关于刑法学元研究基本课题的思考401

刑法目的生成基础及其制约/曾明生405

一、刑法目的生成的宪法性根基及其制约406

二、刑法目的生成的客体性基础及其制约413

三、刑法目的生成的社会性基础及其制约426

四、宪法性根基、客体性基础与社会性基础三者的关系430

期待可能性:宽恕根源的刑法解读/邱传忠431

一、背景性考察:责任主义431

二、结构性变迁:从心理责任到规范责任434

三、超法规适用的批判与理论的衰落444

四、宽恕根源的刑法解读453

刑法刑事政策化与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双重解读/周折463

一、刑法的刑事政策化之内涵464

二、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之内涵469

三、模式内的解说:罪刑法定主义和刑事政策互动关系分析476

四、结语483

一、引言485

合理的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郑泽善485

二、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之区别486

三、刑法解释的界限497

四、结语505

量刑平衡策略之反思/宫璇龙507

一、引言507

二、量刑平衡是否存在“惟一正解”之求证509

三、量刑平衡能否信赖电脑之考量513

四、量刑平衡合理内核之探讨516

五、量刑失衡对策之给定523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刘为波528

一、诈骗行为客观构成的一般理论528

二、诉讼诈骗行为的客观构成特点535

三、诉讼诈骗行为具备诈骗罪的客观不法构成539

论民众的刑事实体裁判权/李昌林547

一、民众之刑事实体裁判权的范围547

二、民众之刑事实体裁判权的运作557

三、民众享有刑事实体裁判权的根据573

四、我国民众参与刑事裁判的模式583

独立与受制:略论深化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许永俊604

一、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考略605

二、各国对独立与受制矛盾的解决609

三、我国主诉官制度发展建言620

关于社区矫正的思考/狄小华631

一、社区矫正的价值基础631

二、社区矫正中的政府与民间636

三、社区矫正中的惩罚与矫治640

四、社区矫正的配套措施644

论恩里科·菲利的犯罪学思想/张莉鑫647

一、学术生涯及思想成因648

二、犯罪学思想述评657

三、犯罪学史上的菲利犯罪学思想673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