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汉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古代汉语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254100.jpg)
- 魏清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020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汉语-古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汉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1
常识:文字1
一、汉字的结构1
(一)“六书”的理论1
(二)象形和指事2
(三)会意和形声6
(四)转注和假借14
思考与练习(一)19
二、汉字的演变19
(一)远古刻画符号19
(二)古文字阶段21
(三)今文字阶段25
思考与练习(二)26
三、汉字的使用27
(一)古今字27
(二)异体字29
(三)通假字32
(四)繁简字39
思考与练习(三)42
文选45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45
晋灵公不君《左传》48
齐晋鞌之战《左传》51
蹇叔哭师《左传》54
齐桓公伐楚(白文)《左传》56
烛之武退秦师(白文)《左传》)56
楚归晋知莹(白文)《左传》57
【词义分析】(一)启及征如表伐乘陈识败任归胜57
第二单元61
常识:词汇61
一、词汇的构成61
(一)单音词61
(二)复音词63
(三)单纯词63
(四)合成词65
思考与练习(四)67
二、词义的异同68
(一)古今词汇的比较68
(二)古今词义的比较69
(三)古今词义的差别71
思考与练习(五)74
三、词义的类型76
(一)本义76
(二)引申义78
(三)通借义84
思考与练习(六)86
四、词义的确定88
(一)依据字形确定词义88
(二)依据语境确定词义89
(三)依据对文确定词义89
(四)依据连文确定词义90
(五)依据异文确定词义90
(六)依据成语确定词义91
(七)依据语法规律确定词义91
思考与练习(七)92
五、同义词辨析93
(一)同义词的特点93
(二)同义词的类型94
(三)同义词的辨析方法95
(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96
思考与练习(八)101
六、同源词指要101
(一)同源词的特点101
(二)同源词的类别102
(三)同源词的系联105
思考与练习(九)105
文选107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107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111
苏秦连横约从(《战国策》)114
句践灭吴(《国语》)119
燕昭王求士(白文)(《战国策》)125
范雎说秦王(白文)(《战国策》)125
邵公谏弭谤(白文)(《国语》)126
【词义分析】(二)责比给质奉趋因北捐禽张特谢127
第三单元130
常识:语法(上)130
一、动词的用法130
(一)动词的一般用法130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130
(三)动词的为动用法132
(四)动词作主语、宾语132
思考与练习(十)133
二、形容词的用法134
(一)形容词的一般用法134
(二)形容词作主语、宾语134
思考与练习(十一)135
三、名词的用法136
(一)名词的一般用法136
(二)名词作状语136
思考与练习(十二)138
四、数量词的用法139
(一)数的称述139
(二)量的称述141
(三)数量词的用法142
思考与练习(十三)142
五、词类的活用143
(一)词的本用与活用143
(二)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144
(三)名词的活用144
(四)形容词的活用148
(五)数词的活用151
思考与练习(十四)151
文选153
子路等侍坐(《论语》)153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155
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157
子路从而后(《论语》)158
卫君待子而为政(白文)(《论语》)159
阳货欲见孔子(白文)(《论语》)160
一言可以兴邦(白文)(《论语》)160
【词义分析】(三)为兴持疾津徒易从荷废贼盗兼160
第四单元165
常识:语法(中)165
一、代词165
(一)人称代词165
(二)指示代词168
(三)疑问代词170
(四)兼职代词171
(五)附着性代词172
思考与练习(十五)175
二、副词176
(一)程度副词176
(二)范围副词177
(三)时间副词178
(四)否定副词180
(五)情态副词181
(六)语气副词182
(七)表敬副词183
(八)指代性副词183
思考与练习(十六)184
三、介词185
(一)介词的作用185
(二)介词“于(於)”的用法186
(三)介词“乎”的用法187
(四)介词“以”的用法187
(五)介词“为”的用法188
(六)介词“因”的用法189
(七)介词用法的分析189
思考与练习(十七)190
四、连词191
(一)连词的作用和类别191
(二)连词“而”的用法193
(三)连词“以”的用法195
(四)连词“则”的用法196
(五)连词“且”的用法197
(六)连词用法的分析198
思考与练习(十八)198
五、助词200
(一)助词的作用和类别200
(二)结构助词“之”的用法200
(三)其他结构助词的用法201
(四)语气助词的用法202
思考与练习(十九)205
文选207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07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209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214
许行(《孟子》)216
陈仲子(白文)(《孟子》)222
所谓故国者(白文)(《孟子》)222
文王之囿(白文)(《孟子》)223
【词义分析】(四)病情望发负当置辟保度踵宫治223
第五单元228
常识:语法(下)228
一、判断句228
(一)判断句的基本特征228
(二)判断句的常见句式228
(三)判断句的表达功能229
(四)判断句的辨认230
思考与练习(二十)231
二、被动句232
(一)被动句的基本特征232
(二)被动句的类型232
(三)被动句的句式233
思考与练习(二十一)235
三、双宾语句236
(一)双宾语句的结构236
(二)一般双宾语句236
(三)为动双宾语句236
(四)使动双宾语句237
(五)双宾语句的辨认237
思考与练习(二十二)238
四、宾语前置句239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39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40
(三)为了强调而将宾语前置240
(四)宾语的无条件前置241
思考与练习(二十三)242
五、凝固结构和习惯句式243
(一)凝固结构243
(二)习惯句式244
思考与练习(二十四)249
文选251
秋水(节选)(《庄子》)251
兼爱(《墨子》)253
劝学(节选)(《荀子》)255
五蠹(节选)(《韩非子》)259
景公病久不愈(白文)(《晏子春秋》)264
察传(白文)(《吕氏春秋》)265
九方皋相马(白文)(《列子》)266
【词义分析】?(五)假绝临常薄离简趣官信道举266
第六单元270
常识:音韵270
一、音韵学基础知识270
(一)音韵学及其功用270
(二)声母及对声母的分析271
(三)韵母及对韵母的分析273
(四)声调及对声调的分析276
(五)反切276
思考与练习(二十五)278
二、中古音279
(一)《切韵》等韵书的产生279
(二)《广韵》的声母和韵部280
(三)《广韵》之后的韵书286
思考与练习(二十六)287
三、上古音288
(一)上古音的声母288
(二)上古音的韵部292
(三)上古音的声调295
思考与练习(二十七)296
文选298
平原君列传(节选)(《史记》)298
李将军列传(节选)(《史记》)300
田单列传(节选)(《史记》)309
淮阴侯列传(节选)(《史记》)312
高祖行封(白文)(《史记》)318
圯上老父(白文)(《史记》)318
陈平行间(白文)(《史记》)319
【词义分析】(六)忍伯察过和采益顾被亡师习319
第七单元323
常识:古文阅读323
一、古书的注释323
(一)古注的类型和体例323
(二)古注的内容327
(三)古注的术语332
(四)《十三经注疏》335
思考与练习(二十八)339
二、古文的修辞340
(一)譬喻340
(二)代称342
(三)夸饰344
(四)用典344
(五)并提346
(六)互文347
(七)委婉348
(八)共用350
思考与练习(二十九)351
三、古文的标点352
(一)标点与句读352
(二)标点古文常见的错误353
(三)标点古文的方法355
思考与练习(三十)361
四、古文的今译362
(一)今译的标准362
(二)今译应具备的知识362
(三)今译的方法和技巧365
思考与练习(三十一)366
文选368
苏武传(节选)(《汉书》)368
张骞传(节选)(《汉书》)374
华佗传(节选)(《三国志》)379
狱中上梁王书(邹阳)384
报孙会宗书(白文)(杨恽)390
陈情表(白文)(李密)391
师说(白文)(韩愈)391
【词义分析】(七)造差更除岁传涕狱诛怜策穷392
第八单元396
常识:诗律396
一、诗体396
(一)古诗396
(二)近体诗396
(三)古体诗397
思考与练习(三十二)397
二、近体诗的押韵398
(一)押韵的依据398
(二)押韵的要求399
思考与练习(三十三)400
三、近体诗的平仄401
(一)平仄的基本句式401
(二)可平可仄之处403
(三)平仄的对和粘404
(四)律诗的拗救406
思考与练习(三十四)408
四、近体诗的对仗409
(一)对仗的要求409
(二)对仗的类型411
思考与练习(三十五)412
文选414
次北固山下(王湾)414
闻笛(张巡)414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415
观猎(王维)416
春望(杜甫)41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417
登高(杜甫)417
咏怀古迹(其四)(杜甫)418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418
安定城楼(李商隐)419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19
夜泊水村(陆游)420
夜宿山寺(李白)420
八阵图(杜甫)421
哥舒歌(西鄙人)421
闺人赠远(王涯)422
泊秦淮(杜牧)422
忆江柳(白居易)422
山行(杜牧)42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423
蝉(白文)(李商隐)423
旅夜书怀(白文)(杜甫)424
终南山(白文)(王维)424
山居秋暝(白文)(王维)424
秋兴(白文)(杜甫)425
遣悲怀(白文)(元稹)425
过零丁洋(白文)(文天祥)425
咏煤炭(白文)(于谦)426
相思(白文)(王维)426
问刘十九(白文)(白居易)426
听筝(白文)(李端)426
鹧鸪词(白文)(李益)427
从军行(白文)(王昌龄)427
峨眉山月歌(白文)(李白)427
江村即事(白文)(司空曙)427
赤壁(白文)(杜牧)428
【词义分析】(八)恨淫既息汤报经术暴币服极428
附录一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432
附录二 上古韵部常用字归部表437
附录三 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443
附录四 今读阴平阳平的入声字表450
附录五 常用部首义例表451
附录六 常用古今字释例表464
附录七 常见通假字释例表467
附录八 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