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165328.jpg)
- 胡德坤,罗志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527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编 通向全面战争之路3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3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着新的世界战争因素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格局的形成3
二、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8
第二节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12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2
二、帝国主义国家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13
第三节 法西斯国家的崛起15
一、法西斯在意大利首先兴起并夺取政权15
二、纳粹党在德国上台19
三、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确立26
第二章 日德意法西斯挑起局部战争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31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英美的妥协退让31
一、“九一八”事变与李顿调查团31
二、日本走向全面侵华战争35
三、“七七”事变和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9
四、美英等国继续绥靖日本42
第二节 德意法西斯在欧非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44
一、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44
二、德国扩军备战与进军莱茵区47
三、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战争50
四、慕尼黑危机——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52
五、波兰危机57
第三节 法西斯轴心的形成60
一、德意日三国的最初勾结60
二、《德意协定》61
三、《反共产国际协定》63
四、钢铁条约64
第三章 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67
第一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67
一、中国的局部抗战67
二、中华民族走向团结抗战71
第二节 中国全面抗战的展开75
一、华北争夺战75
二、沪京会战78
三、武汉会战80
第三节 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开辟83
一、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战略方针的确立83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84
三、新四军挺进大江南北87
四、中国全面抗战的国际意义88
第四章 世界各国人民为制止世界大战而努力和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制的失败90
第一节 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民主运动90
一、各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反法西斯反战斗争90
二、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92
第二节 苏联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制而斗争94
第三节 苏英法三国政治军事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6
一、英法外交策略的变化96
二、三国政治军事谈判97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01
第二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07
第五章 德国法西斯发动全面战争107
第一节 德波战争和英法参战107
一、德波战争的爆发107
二、英法参战109
三、波兰的沦陷110
第二节“奇怪战争”112
一、希特勒的“和平”烟幕112
二、英法的防御战略与经济封锁114
第三节 北欧、低地国家和法国的沦陷117
一、希特勒征服北欧117
二、德国占领低地国家120
三、法国的败降123
第四节 英伦保卫战和大西洋海战128
一、英伦保卫战128
二、大西洋海战131
第五节 德意日三国政治军事同盟的建立135
一、德日重开谈判135
二、《三国同盟条约》137
三、三国同盟的扩大139
第六节 德意法西斯在非洲和巴尔干的扩张142
一、出兵非洲142
二、入侵巴尔干144
第六章 苏德战争爆发147
第一节 苏联反侵略战争的准备147
一、外交措施147
二、国内战争准备153
第二节 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157
一、侵略计划和准备157
二、德军“闪击”苏联161
三、德国法西斯“闪击战”首次受挫163
第七章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67
第一节 日美谈判的破裂167
一、美英对日政策167
二、美日谈判170
第二节 日本南进体制的确立与珍珠港事件176
一、日本世界战略向南进转移176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178
第三节 日本入侵东南亚181
一、日本南进作战计划与英美在太平洋的防御准备181
二、攻陷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184
三、占领马来亚和缅甸186
第八章 战略相持初期的中国战场189
第一节 日本制订新的对华政策189
一、日本制订新的对华政策189
二、汪精卫傀儡政权的建立192
第二节 国民党战场的抗战与蒋介石集团的动摇195
一、英美的对日绥靖与蒋介石集团的动摇195
二、国民党战场的抗战198
三、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200
第三节 解放区战场发展成为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202
一、解放区战场战略地位的上升202
二、解放区军民在敌后奋战204
三、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207
第九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10
第一节 《租借法案》与美英同盟的建立210
一、罗斯福为美国走出中立而努力210
二、《租借法案》的通过与美英同盟的建立212
第二节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走向大联合214
一、世界人民积极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14
二、苏英协定216
三、霍普金斯访问苏联218
第三节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221
一、《大西洋宪章》——英美合作加强的标志221
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223
第十章 德日法西斯的欧亚“新秩序”225
第一节 德国法西斯的欧洲“新秩序”225
一、纳粹在欧洲占领区的统治形式225
二、经济掠夺227
三、恐怖和暴力制度229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的“大东亚共荣圈”232
一、“大东亚共荣圈”的建立232
二、日本在“大东亚共荣圈”内的残暴统治234
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241
第十一章 苏德战场241
第一节 莫斯科保卫战241
一、“台风”作战计划及其实施241
二、苏军转入反攻和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244
第二节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47
一、希特勒南线进攻计划和目的247
二、苏军英勇保卫斯大林格勒248
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历史意义252
第三节 库尔斯克会战254
一、德苏双方会战计划和准备254
二、苏军的胜利和苏德战场战略转折的完成256
第十二章 太平洋战场259
第一节 中途岛海战259
一、1942年日美作战计划259
二、珊瑚海之战261
三、中途岛海战263
第二节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266
一、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前夜266
二、瓜达尔卡纳尔岛激战267
三、莫尔兹比战役和阿留申群岛的收复270
第三节 盟军发动局部反攻272
一、1943年太平洋战场的局势272
二、盟军的“双叉”冲击274
第十三章 北非和地中海战场276
第一节 盟军在北非的胜利276
一、英军夺取阿拉曼战役的胜利276
二、盟军在北非登陆279
三、美英首脑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282
第二节 盟军在地中海的反攻和意大利法西斯投降284
一、西西里岛战役284
二、意大利法西斯投降287
第十四章 1941—1943年的中国战场291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日本对华政策291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日本对华政策291
二、1942—1943年的日本对华政策293
第二节 国民党战场的抗战297
一、美国对华政策297
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298
三、国民党战场的抗战300
第三节 解放区战场的艰苦抗战304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304
二、华北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军大“扫荡”306
三、华中解放区军民进行反“清乡”、反“扫荡”作战311
第十五章 欧洲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14
第一节 东欧和东南欧被占领国家人民的抵抗运动314
一、南斯拉夫314
二、波兰317
三、捷克斯洛伐克320
四、希腊322
五、阿尔巴尼亚325
第二节 西欧和北欧被占领国家人民的抵抗运动327
一、法国327
二、挪威329
三、荷兰331
四、比利时332
五、奥地利334
六、丹麦336
七、卢森堡337
第三节 苏联沦陷区人民反对占领者的斗争339
一、纳粹在苏联沦陷区的占领制度339
二、游击战争的兴起和发展340
三、地下活动和破坏斗争342
第四节 法西斯国家内部人民抵抗运动的发展343
一、德国343
二、意大利345
三、罗马尼亚347
四、保加利亚348
五、匈牙利350
六、芬兰351
第十六章 朝鲜和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353
第一节 朝鲜和越南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353
一、朝鲜353
二、越南356
第二节 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人民的抗日斗争358
一、菲律宾358
二、缅甸360
三、印度尼西亚362
四、马来亚363
第四编 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反攻与胜利367
第十七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巩固和法西斯集团的经济政治危机367
第一节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巩固——德黑兰会议367
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壮大和合作的加强367
二、莫斯科会议和开罗会议370
三、德黑兰会议372
第二节 德日法西斯集团危机四伏377
一、德国法西斯日暮途穷377
二、德国卫星国的离心倾向和亲德国家政策的改变380
三、日本法西斯风雨飘摇385
第十八章 苏美英战略大反攻和欧洲的全部解放389
第一节 苏联将德国侵略军逐出国境389
一、1944年初的大战形势和苏军战略任务389
二、苏联西北部领土的解放391
三、苏联西南部领土的解放392
四、苏联国土的完全解放393
第二节 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解放396
一、罗马尼亚396
二、保加利亚397
三、阿尔巴尼亚397
四、波兰398
五、匈牙利400
六、捷克斯洛伐克401
七、南斯拉夫403
八、希腊404
第三节 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406
一、第二战场问题的由来406
二、盟军“霸王”作战计划409
三、德军在西欧的防御412
四、诺曼底登陆413
第四节 西欧、西南欧和北欧国家的解放416
一、法国的光复416
二、比、荷、挪、丹的解放419
三、意大利北部的解放421
第十九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覆灭423
第一节 雅尔塔会议423
一、1945年初的世界战局423
二、雅尔塔会议425
第二节 苏美英盟军攻入德国本土429
一、美英盟军在西线的反攻429
二、苏军在东线迅速推进431
三、易北河会师432
第三节 德国法西斯投降434
一、苏军攻克柏林434
二、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436
第二十章 日本法西斯的崩溃439
第一节 美军在太平洋发动强大攻势439
一、新几内亚和马里亚纳群岛的解放439
二、莱特湾激战和菲律宾的解放442
三、冲绳岛战役445
四、盟军在缅甸的反攻446
第二节 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447
一、日本发动一号作战与国民党军队的溃败447
二、史迪威事件449
三、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奋战451
四、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452
第三节 波茨坦会议454
一、盟国在远东的战略454
二、波茨坦会议456
第四节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赢得最后胜利460
一、苏联对日出兵460
二、美国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462
三、中国战场的总反攻464
四、亚洲各国人民的大反攻466
五、日本法西斯签署投降书467
第二十一章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470
第一节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470
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反法西斯盟国和人民的共同胜利470
二、历史的启示474
第二节 人类历史的又一伟大转折点477
一、法西斯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灾难477
二、人类历史的又一伟大转折点479
后记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