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盖建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49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道教-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教科学思想发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道教科学思想”命题的提出与界说1
二 道教科学思想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22
三 道教科学思想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旨要26
第一章 自然之道——道教科学思维方法探析29
第一节 仰观俯察35
一 道教之“观察”35
二 “观变察机”38
第二节 勤求试之41
一 道教之“实验”41
二 “参验”与“勤求试之”43
第三节 析理入微51
一 “博闻善择”、“由易及难”51
二 “精辩玄赜”、“析理入微”54
第二章 夜观星象——道教天学思想发微58
第一节 道教崇尚天文之迷59
一 先秦道家的遗风60
二 “天人合一”与“身国同治”61
三 天体的崇拜与敬畏63
四 求道证道的需要67
第二节 《丹元子步天歌》中的天文学思想72
一 “步天识星”的天文学思想74
二 “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划分新思想76
第三节 道教学者的历法新思想80
一 古代历法与道教80
二 道教历法探奥81
三 道教对历法科学思想的推动84
第四节 赵友钦《革象新书》天文思想92
一 缘督真人赵友钦及其科学著作92
二 《革象新书》的天文学新思想94
第三章 以术演道——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97
第一节 “数与道非二本”98
一 “术数”析义98
二 道教术数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关联107
第二节 《数术记遗》及其算学思想114
一 《数术记遗》新论114
二 《数术记遗》中的算学思想特色118
第三节 天元术与道教121
一 神秘的“洞渊九容之说”121
二 从天元术看道教对传统数学思想的影响129
第四章 观变察机——道教物理学思想钩沉137
第一节 道与万物之理138
一 “物理”一词的典出与道家、道教138
二 道教物理学思想的特征142
第二节 道教典籍中的物理学思想144
一 《玄真子外篇》及其物理思想144
二 《化书》中的物理学思想148
三 《谷神篇》与道教宇宙论思想考论152
第三节 道教物理学思想的典型案例研究163
一 彪炳史籍的“小罅光景”163
二 运思巧妙的实验物理思想165
第五章 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169
第一节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渊薮与发展172
一 原始外丹黄白术的滥觞172
二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崛起和兴盛178
三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分化与持续发展197
第二节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理论思想和方法200
一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哲学思想基础201
二 道教三大金丹思想208
三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方法、器具和步骤218
第三节 道教外丹黄白术与中国古代化学思想237
一 道教外丹黄白术与中国古代化学思想的萌芽237
二 道教外丹黄白术与中国古代化学知识的孕育238
三 未尽的思绪:道教外丹黄白术为何未能衍化出中国近代化学259
第六章 医道融通——道教医学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64
第一节 道教“尚医”考析265
一 道教“尚医”的历史渊源265
二 道教“尚医”的内在逻辑272
三 道教“尚医”的伦理基因275
第二节 道教医学养生思想之历史脉络276
一 魏晋南北朝道教医学养生思想277
二 隋唐道教医药学思想291
三 宋元明清道教医学养生思想317
第三节 道教医学模式及其养生思想的现代意义331
一 道教医学模式确立的宗教哲学基础332
二 道教医学模式的合理内核336
三 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344
第七章 农道合修——道教农学思想索隐381
第一节 一个被遗忘的研究领域382
一 道教“重农”、“贵农”思想考原382
二 道教典籍中的贵农、重农思想386
第二节 “农道合修”的道门隐士399
一 “农道合修”与道教教义思想399
二 “农道合修”的意义402
第三节 成体系的农学思想408
一 陈旉《农学》的道教色彩408
二 陈旉《农书》的农学思想特点410
第八章 俯察地理——道教地理学思想稽考421
第一节 道教地理学的形成421
一 道教与地理的契合421
二 独树一帜的道教地图学派426
第二节 《五岳真形图》地图绘制科学思想429
一 道教符图与地图溯源429
二 《五岳真形图》新论433
三 《五岳真形图》的科学思想价值436
第三节 玄教门人朱思本地图科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440
一 朱思本及其地理学著作440
二 朱思本地理科学思想方法444
第四节 《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价值447
一 作为地理学家的丘处机447
二 《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成就及其价值452
第九章 阴阳和谐——道教堪舆与古代建筑思想457
第一节 道教堪舆术的理性批判458
一 “堪舆”透析458
二 “堪舆”与古代建筑选址461
第二节 道教堪舆流派及其对传统建筑思想的影响——以客家土楼为中心467
一 生态建筑之“典范”467
二 道教堪舆流派及其对土楼建筑思想的渗透472
附录 道教与科技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497
主要参考文献516
后记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