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刷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印刷工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90970.jpg)
- 刘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491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印刷-工艺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刷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表面物理化学基础1
第一节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2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及分类3
第三节 HLB值4
一、HLB值的定义(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5
二、HLB值的用途5
三、HLB值的计算6
第四节 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由能7
第五节 Gibbs吸附定理9
一、表面过剩量10
二、Gibbs公式的热力学推导11
三、Gibbs定理的应用13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的吸附16
一、吸附机理16
二、吸附状态与界面现象18
第七节 乳状液的形成及其性质19
一、乳状液的稳定性20
二、胶印水墨乳化的类型21
复习思考题23
第二章 润湿与水墨平衡25
一、锌板的表面状况26
二、铝板的表面状况26
第一节 印版的表面状态26
三、印版的亲油基础27
第二节 润版原理27
一、水是极性分子27
二、油基本上是非极性分子29
三、油和水是几乎不相溶的30
四、选择性吸附31
二、接触角与Young氏方程的应用32
第三节 润湿方程和铺展系数32
一、润湿32
三、润湿过程与铺展系数33
四、润湿方程35
五、两种不相混溶液体的界面张力理论及求算方法简介36
六、接触角的测量方法简介36
第四节 胶印水墨平衡38
一、静态水墨平衡39
二、动态水墨平衡39
第五节 润湿液41
一、普通润湿液42
二、酒精润湿液44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45
第六节 PS版润湿液46
一、加入柠檬酸48
二、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48
第七节 亲水胶体的使用49
一、阿拉伯树胶49
三、合成胶粉50
第八节 润湿液的pH值50
二、羧基甲基纤维素50
一、润湿液pH值对油墨转移效果的影响51
二、pH值53
三、测定pH值的方法53
第九节 润湿液浓度的掌握53
一、决定原液加放量的因素54
二、印刷中原液的增减54
复习思考题二55
第三章 印版59
第二节 印版的种类及其表面结构60
一、PS版60
第一节 版材60
二、平凹版61
三、多层金属版62
四、蛋白版63
第三节 印版的变形63
一、印版的弯曲变形63
二、印版的拉伸变形64
三、印版的其他变形66
第四节 印版的耐印力66
一、摩擦对印版的损坏67
二、印版的电化腐蚀和化学腐蚀68
三、印版耐印力的提高69
第五节 印版的检查70
一、印版版色的鉴别70
二、印版深浅的检查71
复习思考题三73
第四章 印刷压力的合理选择75
第一节 印刷总压力76
一、平压平型印刷机的总压力76
二、圆压平型印刷机的总压力76
三、圆压圆型印刷机的总压力78
一、接触宽度上压力的分布81
第二节 印刷压力的分布81
二、测量压力的基本准则83
第三节 压印滚筒大小与印品质量关系86
第四节 滚筒速度和速差88
一、线速度与角速度88
二、滚筒的速差90
三、滚筒包衬不当引起的速差93
第五节 保持最小速差的方法95
一、滚筒接触弧滑动量的数学推导95
二、滑动量的综合分析100
三、滚筒之间的摩擦量取决于多种因素101
四、用速差曲线解析λ值的分配102
五、λ值的计算103
复习思考题四104
第五章 包衬与图文变形107
第一节 接触宽度上的相对位移计算108
一、圆压平接触宽度上相对位移的计算108
二、圆压圆接触弧上相对位移的计算110
三、相对位移与印迹变形关系112
四、接触宽度上滑移量的计算115
一、滚筒软硬衬垫的性质比较116
第二节 滚筒软硬衬垫的分析116
二、滚筒软硬包衬的印刷性能比较118
第三节 包衬厚度与相对位移118
一、Z值大小与图文的绝对伸长、滑移量的关系118
二、圆压平印刷机上的滚筒包衬厚度121
三、圆压圆印刷机的包衬厚度124
第四节 滚筒滚压中的摩擦力分配与转化125
一、滚压中的摩擦力及其方向125
二、橡皮布的表、背面摩擦128
一、减少摩擦的基本途径129
第五节 关于摩擦的归纳129
二、印刷面过量摩擦的害处130
复习思考题五131
第六章 油墨调配133
第一节 彩色油墨的基本属性134
一、色强度135
二、色相误差136
三、灰度136
四、色效率137
五、GATF彩色色环图138
二、色料三原色在色度图中的位置140
一、色料三原色的性质140
第二节 调配油墨的理论140
三、色料的混合与叠加141
四、灰色油墨143
第三节 调墨144
一、调墨作用144
二、间色和复色的调配145
三、深色油墨的调配146
四、浅色油墨的调配146
第四节 简易水调油墨147
一、施水原则147
三、脂化乳液148
二、水调油墨的使用148
第五节 油墨调配过程149
一、分析色稿确定用墨量149
二、燥油的用量150
三、油墨厚薄的掌握152
四、调墨操作152
复习思考题六153
第七章 油墨传递转移155
第一节 油墨在印刷机上的传输156
一、给墨156
二、油墨分配157
三、油墨转移行程161
第二节 油墨转移方程164
一、建立油墨转移方程164
二、油墨转移方程的应用166
第三节 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赋值168
一、近似法168
二、实验法170
三、逼近法173
四、三角形形心法175
五、优化法176
一、二次项修正法179
第四节 油墨转移方程的修正179
二、指数修正法180
三、扩大系数修正法181
四、概率分布修正法181
五、纸面形状修正法185
第五节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190
一、承印材料的影响190
二、印版的影响191
三、印刷机结构的影响191
六、油墨的流动性的影响192
四、印刷速度的影响192
五、印刷压力的影响192
第六节 胶印的油墨转移193
一、马丁·西维尔(Mattin Silver)胶印模式193
二、普通胶印的油墨转移194
三、墨辊供水式胶印198
复习思考题七199
第八章 凹版、柔性版和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201
第一节 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02
一、凹版的印刷特性202
二、凹版的网穴形状205
三、凹版印刷的油墨传输206
四、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08
五、凹印油墨的干燥212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213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214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216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222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223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226
一、丝网227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油墨转移227
二、刮板231
三、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233
复习思考题八237
第九章 数字印刷239
第一节 概述240
一、数字印刷机的定义240
二、数字印刷机的分类242
三、数字印刷机的发展243
一、静电印刷机基本原理244
第二节 静电印刷机244
二、典型静电印刷机的结构245
三、常见静电印刷机介绍247
第三节 喷墨印刷机250
一、喷墨印刷机基本原理251
二、典型喷墨印刷机的结构253
三、常见喷墨印刷机介绍255
第四节 直接成像印刷机DI257
一、DI印刷机基本原理和特点257
二、典型DI印刷机的结构260
三、常见DI印刷机介绍261
复习思考题九271
第十章 油墨转移中的现象与温湿度273
第一节 油墨的墨雾274
一、产生原因274
二、影响因素274
第二节 叠印276
一、影响叠印的因素276
二、叠印率277
一、透映278
二、反印278
第三节 透映与反印278
第四节 剥纸279
一、剥纸现象279
二、影响剥纸的因素280
第五节 胶辊、橡皮布的正确使用284
一、胶辊容易引起的故障及其排除284
二、橡皮布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85
第六节 相对湿度与纸张油墨286
一、相对湿度286
二、纸张含水量对印刷品的影响286
三、纸张的适性处理288
四、温湿度对油墨的影响289
第七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消除291
一、带电机理291
二、消除印刷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的原理和方法292
三、印刷过程中静电的危害295
四、根据静电产生的原理来消除静电的危害296
复习思考题十298
第十一章 印刷颜色复制301
第一节 胶印的特点302
第二节 胶印的工艺流程304
一、网点百分比和色彩再现的关系305
第三节 网点在色彩再现中的作用305
二、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306
三、网点并列308
四、网点叠合310
第四节 彩色复制312
一、原稿密度与印品密度的关系312
二、彩色复制312
第五节 印刷工艺对网点传递影响313
一、概述313
二、印版的润湿与上墨314
三、印版与橡皮布之间的墨层厚度316
四、印刷中的调值增大量317
第六节 印刷相对反差(K值)318
一、K值的计算公式319
二、K值计算尺319
第七节 中性灰320
一、灰色平衡的方法320
二、等量中性灰密度(END)322
复习思考题十一324
第十二章 印刷中的网点转移327
第一节 网点的测量和传递328
一、精确计算网点大小329
二、网点的传递与网点增大值331
第二节 墨层厚度334
一、反射密度334
二、密度与墨厚335
第三节 网点反射密度的计算336
一、玛瑞—戴维斯公式336
二、尤尔—尼尔森修正公式338
三、干退密度341
二、墨层厚度的控制341
一、实地密度341
第四节 墨量的监控及网点增大341
四、网点增大值计算342
复习思考题十二343
第十三章 印刷作业345
第一节 色序346
一、单色机印刷346
二、双色机印刷347
三、四色机印刷347
一、试印样张观检349
第二节 样张观检349
二、印刷阶段的观检350
三、控制水、墨的变化351
第三节 水墨平衡352
一、水分不当的弊病352
二、水墨关系353
三、水量大小与控制354
第四节 输纸356
一、纸张堆垛准备356
二、输纸过程中纸垛高低357
三、输纸器的操作357
一、机器的日常检查360
第五节 机器运行360
二、机器的润滑361
第六节 印刷中的其他作业365
一、配色记录与样张保存365
二、墨的流变控制365
三、墨辊脱墨365
六、擦版366
七、检查机器366
五、清洗橡皮布366
四、水墨补充366
复习思考题十三367
第十四章 印刷品质监控369
第一节 基本概念370
一、密度、色密度370
二、阶调和色调370
三、清晰度371
四、颗粒性374
五、解像力(分辨力)375
六、文字质量376
八、光泽377
九、透印(Print through)377
七、纸张白度377
十、粉化(Chalking)378
第二节 印刷图文复制质量378
一、图文复制质量的概念378
二、图文复制质量的评价方法379
三、图文复制质量的评价内容381
第三节 印品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381
一、概述382
二、评价方法的概要382
三、测量评价388
一、布鲁纳尔(Brunner)第一代测试条394
第四节 印刷测试条394
二、布鲁纳尔(Brunner)第二代测试条397
三、格雷达固CMS-2彩色测试条399
四、哈特曼(Hartmann)印刷控制条400
第五节 CPC计算机印刷控制系统400
一、CPC1印刷机控制装置401
二、CPC2质量控制装置403
三、CPC3印版图像阅读装置403
复习思考题十四405
附录407
参考文献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