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书法艺术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书法艺术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207020.jpg)
- 孔见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漓江出版社
- ISBN:97875407464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艺术评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书法艺术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赵长青1
总论 书法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瑰宝1
第一章 书法艺术的基本原理7
第一节 书法艺术的概念7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性质14
第三节 书法艺术的范畴23
第四节 书法艺术的特点26
第二章 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脉络36
第一节 先秦书法艺术37
第二节 秦代书法艺术45
第三节 汉代书法艺术48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54
第五节 隋唐书法艺术62
第六节 宋代书法艺术67
第七节 元代书法艺术71
第八节 明代书法艺术74
第九节 清代书法艺术76
第十节 现当代书法艺术82
第三章 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86
第一节 汉字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基石86
第二节 书写工具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97
第三节 古代工艺美术为书法艺术形成发展提供了美学借鉴102
第四节 文人学士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主要力量104
第五节 历代统治者重视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106
第六节 社会需求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110
第七节 精神文明与文学内涵是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精神支撑119
第四章 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125
第一节 运用笔画线条表达情感是书法艺术的根本目的126
第二节 追求笔画线条美感是书法艺术的本质要求132
第三节 笔画线条质量是衡量书法艺术水准的主要因素140
第四节 驾驭笔画线条能力是书法艺术的入门基础145
第五节 笔画线条美学的认识是建立在社会意识和文化内涵共识的基础之上151
第五章 古代书法艺术理论要点155
第一节 心画理论155
第二节 书肇自然理论158
第三节 意象理论161
第四节 神采理论164
第五节 尚法理论167
第六节 尚意理论170
第七节 气韵理论172
第八节 儒家学说对书法艺术的影响176
第九节 道家学说对书法艺术的影响179
第十节 宗教对书法艺术的影响182
第十一节 武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188
第十二节 学碑学帖之争191
第六章 书法艺术审美观196
第一节 积极健康的写作内容197
第二节 传承明确的技巧方法200
第三节 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204
第四节 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207
第五节 对立统一的矛盾驾驭209
第六节 气韵生动的生命信息212
第七节 豪迈刚健的精神风骨214
第八节 意象一体的线条神采218
第九节 自然无为的创作意境222
第十节 独具个性的表现风格226
第七章 书法艺术家228
第一节 书法家是社会对书法艺术造诣高超人才的尊称228
第二节 书法家是掌握了书法技巧能力的专门人才230
第三节 书法家是先天资质和后天学养综合形成的特殊人才235
第四节 书法家以独创书风为艺术追求240
第五节 书法家应追求德艺双馨的境界245
第八章 书法艺术风格248
第一节 书法艺术风格表现为书法家个性化的字象特征248
第二节 艺术风格是书法家审美意识的能动选择251
第三节 艺术风格决定和影响书法家的艺术品位257
第四节 个人艺术风格受到社会书风的强烈制约264
第九章 书法艺术技法技巧269
第一节 执笔269
第二节 用笔273
第三节 笔画278
第四节 结字282
第五节 章法286
第六节 正确使用书写工具290
第七节 若干技巧问题294
第十章 书法技法基础训练308
第一节 临摹308
第二节 读帖314
第三节 广学317
第四节 悟道320
第五节 交流324
第六节 出帖326
第十一章 书法艺术教育331
第一节 书法艺术教育是汉字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331
第二节 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336
第三节 书法艺术教育应进入国家高等教育338
第四节 书法艺术教育应进入社会素质教育340
第十二章 书法艺术应用344
第一节 应用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实践活动344
第二节 应用才能保持书法艺术正确的发展方向347
第三节 应用是全面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重要课堂350
第四节 书法艺术应用需要社会的有效组织管理353
第十三章 书法艺术创作355
第一节 创作是书法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355
第二节 创作是书法家艺术能力的综合体现358
第三节 创作是书法家有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361
第四节 创作质量取决于书法家创作灵感的状态364
第五节 创作效果取决于主客观因素的有机契合369
第六节 书法创作的一般形式371
第十四章 书法艺术欣赏与批评374
第一节 欣赏与批评是书法艺术的价值体现和客观反映374
第二节 欣赏与批评是学习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方法379
第三节 欣赏与批评是影响书法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383
第四节 欣赏与批评建立在书法艺术理性认识的基础上387
第五节 欣赏与批评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390
第十五章 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394
第一节 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的本质,保持传统书法艺术精神文明的内涵394
第二节 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美学理念,积极推进书法艺术创新397
第三节 大力提高书法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书法人才407
第四节 加大书法艺术为社会服务的力度,在与时代“会意”中书写神采412
第五节 加强书法学术理论研究,为书法艺术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415
后记418
参考文献421
附:本书顾问、作者书法作品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