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巩振辉,张和义,孟焕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554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蔬菜园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根菜类1
一、萝卜1
(一)生物学性状2
(二)类型和品种5
(三)栽培技术9
(四)适时收获14
(五)贮藏14
(六)留种15
二、胡萝卜16
(一)生物学性状17
(二)类型和品种18
(三)栽培技术21
(四)采收与贮藏25
(五)留种26
(六)春胡萝卜栽培要点27
(七)微型胡萝卜的栽培30
(八)胡萝卜芽球的生产32
(九)病虫害防治33
三、牛蒡35
(一)生物学性状35
(二)类型和品种36
(三)栽培技术37
(四)采收贮藏及利用40
(五)留种41
四、根用芥菜42
(一)生物学性状42
(二)类型和品种43
(三)栽培技术44
(四)加工和食用44
五、芜菁46
(一)生物学性状46
(二)类型和品种47
(三)栽培技术48
(四)留种49
(五)采收与贮藏49
六、芜菁甘蓝50
(一)生物学性状50
(二)类型和品种51
(三)栽培技术52
(四)留种53
(五)加工53
七、根菾菜54
(一)生物学性状54
(二)类型和品种55
(三)栽培技术56
(四)留种57
(五)病虫害防治57
(六)采收与贮藏57
第二章 白菜类58
一、大白菜58
(一)生物学性状58
(二)类型和品种61
(三)栽培季节与茬口67
(四)秋冬白菜的栽培67
(五)春白菜栽培要点74
(六)夏白菜栽培要点75
(七)娃娃菜的栽培76
(八)留种77
二、小白菜78
(一)生物学性状79
(二)类型和品种79
(三)栽培技术79
第三章 甘蓝类82
一、结球甘蓝82
(一)生物学性状82
(二)类型和品种84
(三)栽培季节87
(四)春甘蓝栽培88
(五)秋甘蓝栽培91
(六)夏甘蓝栽培93
(七)留种94
(八)病虫害防治96
二、花椰菜99
(一)生物学性状100
(二)类型和品种100
(三)春花椰菜栽培103
(四)秋花椰菜栽培104
(五)花椰菜与凤尾菇套种栽培105
(六)采收贮藏106
三、青花菜106
(一)生物学性状107
(二)类型和品种108
(三)栽培技术110
(四)采收与贮藏115
四、球茎甘蓝115
(一)生物学性状115
(二)类型和品种116
(三)栽培技术116
第四章 绿叶菜类120
一、芹菜120
(一)生物学性状120
(二)类型和品种121
(三)栽培技术124
(四)贮藏133
(五)病虫害防治136
(六)留种142
二、菠菜143
(一)生物学性状143
(二)类型和品种144
(三)栽培技术145
(四)收获与贮藏146
(五)留种146
三、莴笋147
(一)生物学性状148
(二)类型和品种149
(三)栽培技术151
(四)采收与贮藏155
(五)留种156
四、结球莴苣156
(一)生物学性状157
(二)优良品种157
(三)栽培季节159
(四)栽培技术160
(五)收获162
(六)留种162
五、茴香162
(一)生物学性状163
(二)类型和品种163
(三)栽培要点164
(四)留种164
(五)成分和食用方法164
六、落葵165
(一)生物学性状165
(二)类型和品种165
(三)栽培要点166
(四)留种166
(五)病害防治166
七、荠菜167
(一)生物学性状168
(二)品种168
(四)栽培要点169
(五)留种170
(三)栽培季节与方式169
八、茼蒿170
(一)生物学性状171
(二)类型和品种171
(三)栽培技术171
九、蒌蒿174
(一)生物学性状174
(二)栽培要点175
十、番杏175
(一)生物学性状176
(二)栽培要点176
十一、菊花脑177
(一)生物学性状177
(二)品种177
(三)栽培技术177
十二、金花菜179
(一)生物学性状179
(二)栽培要点179
十三、蕹菜181
(一)生物学性状181
(二)类型和品种181
(三)栽培技术182
(四)病虫害防治184
十四、叶甜菜185
(一)生物学性状185
(二)品种186
(三)栽培季节186
(四)栽培技术187
(五)留种187
(六)病虫害防治188
十五、苋菜190
(一)生物学性状190
(二)类型和品种190
(三)栽培技术191
(四)留种193
十六、紫苏193
(一)生物学性状194
(二)种类和品种196
(三)栽培技术197
(四)采种204
十七、菊苣205
(一)生物学性状206
(二)类型和品种208
(三)栽培技术212
(四)贮藏224
(五)留种225
第五章 薯芋类226
一、山药226
(一)生物学性状226
(二)类型和品种227
(三)栽培技术228
(四)采收与贮藏232
(五)加工干制233
二、生姜234
(一)生物学性状235
(二)类型和品种236
(三)栽培技术236
(四)病虫害防治240
(五)采收与贮藏243
三、芋243
(一)生物学性状244
(二)类型和品种245
(三)栽培技术246
(四)采收与留种247
四、菊芋247
(一)生物学性状247
(二)栽培技术247
(三)加工248
五、草石蚕248
(一)生物学性状248
(二)栽培技术249
(三)加工腌制250
第六章 水生菜类251
一、莲菜251
(一)生物学性状251
(二)类型256
(三)栽培技术256
(四)渭河沿岸莲藕栽培257
(五)子莲栽培259
(六)采收与留种261
(七)莲子和藕的贮藏262
二、茭白264
(一)生物学性状265
(二)类型和品种268
(三)栽培技术268
(四)采收与贮藏270
三、慈姑272
(一)生物学性状273
(二)主要品种274
(三)栽培技术275
(四)贮藏与加工276
(五)病虫害防治277
四、蒲菜279
(一)生物学性状280
(二)类型和品种281
(三)栽培要点282
(四)蒲菜软化栽培283
(五)采收283
(六)加工284
五、荸荠284
(一)生物学性状285
(二)类型和品种287
(三)栽培要点288
(四)采收与留种290
(五)贮藏与加工290
第七章 茄果类293
一、番茄293
(一)生物学性状293
(二)类型和品种295
(三)栽培技术299
(四)贮藏保鲜306
(五)采种306
二、茄子308
(一)生物学性状308
(二)类型和品种310
(三)栽培技术315
(四)采种320
三、辣椒321
(一)生物学性状321
(二)类型和品种324
(三)干椒露地栽培329
(四)青(甜)椒春季覆盖栽培331
(五)青椒大棚、日光温室栽培333
(六)青椒贮藏保鲜341
(七)采种342
第八章 瓜类344
一、黄瓜344
(一)生物学性状344
(二)类型和品种345
(三)栽培技术346
(四)贮藏保鲜353
(五)留种353
二、冬瓜353
(一)生物学性状354
(二)类型和品种355
(三)栽培技术358
(四)采收与留种360
三、西葫芦361
(一)生物学性状361
(二)类型和品种361
(三)栽培技术363
(四)留种366
四、苦瓜366
(一)生物学性状367
(二)类型和品种368
(三)栽培要点369
(四)采收和留种369
五、蛇瓜369
(一)生物学性状370
(二)栽培技术370
(三)采收和食用372
(四)留种372
六、丝瓜372
(一)生物学性状373
(二)类型和品种375
(三)栽培技术380
(四)留种382
七、瓠瓜383
(一)生物学性状384
(二)类型和品种386
(三)栽培技术387
(四)采收与留种389
第九章 豆类蔬菜390
一、菜豆390
(一)生物学性状390
(二)类型和品种391
(三)栽培技术395
(四)贮藏保鲜398
(五)留种400
二、豇豆401
(一)生物学性状401
(二)类型和品种402
(三)栽培技术404
(四)留种408
三、豌豆409
(一)生物学性状409
(二)类型和品种410
(三)栽培技术414
(四)贮藏保鲜417
(五)留种418
四、毛豆419
(一)生物学性状420
(二)类型和品种421
(三)栽培技术422
五、蚕豆424
(一)生物学性状424
(二)类型和品种425
(三)栽培技术426
(四)留种428
六、扁豆429
(一)生物学性状430
(二)类型和品种430
(三)栽培技术433
第十章 葱蒜类437
一、大蒜437
(一)生物学性状437
(二)类型和品种440
(三)大蒜栽培技术441
(四)青蒜苗栽培技术446
(五)蒜黄栽培技术448
二、大葱449
(一)生物学性状450
(二)类型和品种451
(三)栽培技术454
(四)贮藏458
(五)留种459
(六)大葱旱作栽培技术460
(七)深秋青葱栽培要点462
三、洋葱464
(一)生物学性状464
(二)类型和品种466
(三)栽培技术468
(四)贮藏472
(五)留种473
四、韭菜474
(一)生物学性状474
(二)类型和品种476
(三)露地韭菜栽培技术477
(四)保护地青韭栽培技术482
(五)囤青韭栽培483
(六)韭黄栽培特点485
(七)留种485
五、韭葱486
(一)生物学性状486
(二)栽培技术487
(三)贮藏488
(四)抽薹与采种488
六、薤488
(一)生物学性状489
(二)类型和品种489
(三)栽培技术490
(四)简易加工技术491
第十一章 芽菜类492
一、生产芽菜的意义492
二、芽菜生产的环境条件494
(一)水分494
(二)温度495
(三)空气496
(四)光照496
三、芽菜生产的场所和设施496
(一)芽菜生产的场所496
(二)芽菜生产的设施497
四、香椿种芽菜的生产技术497
(一)生产设施498
(二)香椿芽苗的生产方法498
(三)香椿种芽生产方法500
(四)病害防治及问题处理500
(五)香椿芽菜的利用501
五、萝卜芽菜的生产技术501
(一)品种选择502
(二)生产方法502
(三)采收与食用503
六、豆芽的生产技术503
(一)选好豆子504
(二)场地和容器的选择505
(三)浸种和入缸505
(四)管理506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06
(六)无根豆芽的生产507
七、豌豆芽(苗)的生产技术507
(一)品种选择508
(二)露地栽培豌豆苗508
(三)豌豆芽苗室内生产509
(四)豌豆芽苗多茬生产510
(五)豌豆芽苗生产中的异常现象511
八、苜蓿芽菜511
(一)生产方法511
(二)营养与食用511
九、其他芽菜培育简介512
(一)荞麦芽菜512
(二)芝麻芽菜513
(三)花生芽菜513
(四)蕹菜芽513
(五)芥菜芽菜514
(六)绿瓣豆芽菜514
第十二章 其他蔬菜516
一、石刁柏516
(一)生物学性状517
(二)栽培技术519
(三)采收523
(四)留母茎采笋栽培法524
(五)快速繁殖524
二、香椿525
(一)生物学性状525
(二)繁殖方法526
(三)露地栽培527
(四)保护地栽培528
(五)水培瓶栽法529
(六)采收、贮藏与加工530
三、百合531
(一)生物学性状532
(二)类型和品种535
(三)繁殖方法535
(四)栽培要点536
(五)贮藏537
(六)加工537
(七)食用方法537
四、朝鲜蓟538
(一)生物学性状538
(二)类型和品种540
(三)栽培技术541
(四)病虫害防治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