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国学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坤明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715527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国学-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国学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资政荟要3
载道3
万物之灵3
一阴一阳之谓道4
太极两生仪4
中庸之道5
诚者天道5
道非常道6
道常无为6
天何言哉7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7
尽心知性知天8
忘而化道8
人最为天下贵9
人性善恶9
万法自性10
诚为圣本11
太虚即气11
学者须先识仁12
明天理灭人欲12
吾心即宇宙13
良知只是是非之心14
人欲正当处即天理14
私蔽大患15
智成圣哲16
鼓盆而歌16
饥来吃饭困来眠17
龙场悟道18
心经19
阴符经20
明德23
厚德载物23
不矜细行累大德24
止于至善24
明德天下25
过无惮改25
三省吾身26
己所不欲26
反求之己27
审乎自耻27
人君大宝28
有我即傲28
子贡赎人29
贾似道议和29
修身(节选)30
中匡(节选)32
不朽论33
勤训34
弈喻35
自立说36
五箴(并序)36
养心语录38
齐家39
事亲唯敬39
不媚权贵40
俭成奢败40
别位正名41
子弟不可废学41
愿汝苦辛过乃亲41
收拾料理42
耕读传家42
勤俭谦让43
过庭之训43
曾子杀彘44
疏广持家有方45
天子家事45
触龙说赵太后46
诫兄子严敦书48
诫子书48
训俭示康49
隆慈爱52
与奎叟侄52
理政54
执两用中54
身正正人55
为政以德55
立君初衷55
与众共治56
民乐则令行56
民富则国治57
顺乎人情57
以德治民58
佚游醉饱59
为政先劳59
做官都是苦事60
何谓称职60
以理杀人61
做官发财可耻61
太公治政简易62
子产不毁乡校62
宓子贱弹琴而治63
邴吉知大体64
郭嘉善断65
尽忠职守66
务虚66
杜太后不乐67
子产论政宽猛68
为吏之道(节选)69
谏太宗十思疏70
种树郭橐驼传72
当官之法73
深虑论74
仕训75
勿彰前官之短76
民本78
天视自我民视78
民惟邦本79
苟利于民79
民乐则和79
舍末问本80
兴利除害80
民贵君轻81
治国之道在爱民81
以人为本82
政之兴废在民心83
万世之本83
以民为基84
伤奴婢论罪84
国依于民84
毋轻民力85
齐景公惠民85
与民休养生息86
龚遂治理渤海87
张咏治盗88
民为国之报本88
总论固本之道(节选)89
原君(节选)90
治生92
富以养民92
仓廪实而知礼节93
利取之民间93
治国本于财用94
义不抑利94
治生先务95
垦荒足食95
天孙机杼96
谋利计功97
以商立国97
刘晏理财98
赵忭赈灾99
赈济有道99
李卫治浙100
论贵粟疏101
乞开杭州西湖状(节选)103
治平篇104
处世107
亢龙有悔107
同心断金108
不豫则废108
缘督以为经108
多言多败109
进必以道109
礼待乡曲110
顺受不如意110
念人之长111
分限要严111
可与之不言112
功名梦影112
言所当言113
桐叶封弟113
以类相通114
缪公失马114
楚瓜梁灌115
防人嗤笑116
祸从口出116
息谤之术117
恪于职守118
大事不糊涂119
巧诈不如拙诚120
知微避乱121
与恶人争121
避祸远尤122
座右铭123
原毁123
百忍箴序125
通变128
穷变通久128
论于法之外129
通变无弊法129
不法祖宗130
法行久而习130
自图改革131
变法图存131
冲决网罗132
变法名实133
变者天下之公理133
与天地竞134
萧规曹随134
唯通则简135
易地而处136
把握时机136
孝文迁都137
答司马谏议书138
廉俭140
奢则不逊140
俭而不吝141
我则好诈141
求免天下之疑141
尚廉142
何谓奢侈142
太俭则悭143
俭以养廉143
晏子辞千金144
公孙嗜鱼145
防微杜渐145
拒贿之策146
木偶官147
叔向贺贫147
介子推不言禄148
钱神论(节选)149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151
廉耻(节选)152
法治154
法所以一人心154
教刑相参155
人主大物155
天子制于法156
法禁暴邪156
法尚简易157
非法之法157
徙木立信158
郑崇含冤159
依法断案159
赵奢收税160
李广治军161
立法161
变法须详慎162
崔群论制度163
授以法而责其成163
除诽谤法诏164
尚德缓刑书165
范民以道165
任贤168
任人之长168
尚贤政之本169
人不备能169
高帝所以取天下170
唯才是举170
任人如制木171
用人不疑172
以贤举人172
分官领职173
成器以适世用173
察贤174
择人而树之174
荐贤举能为贵175
识人之良方176
鸡鸣狗盗177
知人难178
务揽英雄之心178
不苛小节179
使人改过自效180
刘晏用人181
错失马谡182
去庸人而用才干183
以色观人184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184
兴贤186
原才187
纳谏189
面刺受赏189
良药苦于口190
至忠逆耳190
不弃刍荛言190
照镜知过191
兼听则明191
许以风闻192
竭诚言事192
言议当看品地193
从谏如流193
君圣臣直194
魏徵进谏194
偏信则暗195
召公谏厉王止谤196
谏逐客书197
纳言199
纳谏(节选)200
器识202
大丈夫202
士之为人203
苟定于志行203
民胞物与204
为万世开太平204
开拓万古心胸205
高着眼看破流俗205
大其心206
处毁誉206
康济艰难20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07
斡旋乾坤208
不为所困208
生于忧患209
光武毁书信210
荣辱不惊210
世范士则211
旧时贫贱212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213
蒙正气量214
陋室铭215
岳阳楼记216
留侯论217
二十分识219
五人墓碑记(节选)220
狱中上母书221
问学223
登高必自卑223
不尽信书224
功在不舍224
不信虚妄书225
由易及难225
不学便老而衰226
书只贵熟读266
六经注我227
进道有次序227
静坐228
学须窥实际228
读书如酒量229
多读而求于心229
人之为学230
习行上做功夫230
学者不可有门户231
学贵辟风气231
当以三余232
非复吴下阿蒙233
程门立雪233
王艮拜师234
宰官必用读书人235
墨池记235
日喻236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237
习惯说238
致孝威书(节选)239
艺文类聚243
诗243
黍离243
无衣244
鹿鸣244
民劳245
小毖246
国殇247
涉江247
垓下歌249
大风歌249
秋风辞250
长歌行250
十五从军征251
行行重行行251
回车驾言迈252
四愁诗253
蒿里行254
短歌行254
七哀诗255
燕歌行256
赠从弟257
饮马长城窟行257
白马篇258
咏怀259
咏史259
饮酒260
咏荆轲261
登池上楼261
代出自蓟北门行262
拟行路难263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264
拟咏怀264
西洲曲265
述怀266
在狱咏蝉266
滕王阁诗267
从军行267
登幽州台歌268
春江花月夜269
望月怀远270
临洞庭270
古从军行271
从军行271
山居秋暝272
使至塞上272
蜀道难273
将进酒274
月下独酌27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75
燕歌行27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77
望岳278
登高278
寒食279
滁州西涧279
调张籍28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81
雨过山村28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82
长恨歌28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285
离思286
题李凝幽居286
雁门太守行287
赤壁287
安定城楼288
无题289
村行289
山园小梅290
书湖阴先生壁290
登快阁291
夏日绝句292
关山月292
游山西村293
雷万春墓293
四时田园杂兴294
过零丁洋294
岳鄂王墓295
宗阳宫望月296
登六和塔296
题苏武牧羊图296
白梅297
白燕297
石灰吟298
龛山凯歌298
即事299
后秋兴299
圆圆曲300
山居杂咏302
精卫303
祖豫州闻鸡303
病304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304
书怀305
乙亥杂诗305
乙亥杂诗306
哀旅顺306
登万里长城307
狱中题壁307
太平洋遇雨308
词309
忆江南(江南好)309
望江南(梳洗罢)310
更漏子(玉炉香)310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311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311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31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312
苏幕遮(碧云天)313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313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314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315
踏莎行(候馆梅残)315
雨霖铃(寒蝉凄切)316
望海潮(东南形胜)317
鹤冲天(黄金榜上)317
桂枝香(登临送目)318
念奴娇 赤壁怀古319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所作319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320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320
苏幕遮(燎沉香)321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21
满江红(怒发冲冠)322
卜算子 咏梅322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323
青玉案 元夕324
扬州慢(淮左名都)324
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325
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326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柬友326
满江红(小住京华)327
曲328
双调·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328
感天动地窦娥冤 第三折(节选)329
双调·庆东原 叹世329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330
天净沙 秋思330
越调·凭阑人 寄征衣331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331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四本 第三折(节选)332
山坡羊 潼关怀古332
沽美酒兼太平令 叹世333
中吕·卖花声 怀古333
双调·折桂令 九日334
双调·水仙子 寻梅334
双调·折桂令 毗陵晚眺335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335
正宫·小梁州 秋336
中吕·朝天子 西湖336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337
赋338
逐贫赋338
登楼赋340
思旧赋(并序)341
阿房宫赋342
前赤壁赋344
绘画346
濠梁观鱼346
游艺人生347
虚心映物347
解衣槃礡真画史348
画鬼容易画人难348
观画常思齐先贤349
画有六法350
山水意趣350
传神写照在眸子351
吴带当风352
丹青名家35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53
以大观小354
画之逸格最难求355
山水四时不同355
山有三远356
画须淳熟357
下笔必合天地358
画之南北二宗358
搜尽奇峰打草稿359
画学浅说360
画者本寂寞之道361
书法362
书之好丑在心与手362
仓颉造字鬼夜哭363
意在笔前363
王献之精擅飞白364
得心应手365
用笔在不轻不重366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367
草圣张旭368
心正笔正368
小人书必不佳369
无意于佳乃佳尔370
学书要胸中有道义371
米颠书法宋人第一371
临摹之道372
赵孟頫的艺术地位373
观摩书法374
晋韵唐法宋意375
制笔之法375
作书养气376
建筑377
与仁为邻377
五色青黄赤白黑378
都江堰378
黄冈竹楼记379
内外有别381
东京自古繁华地381
故地旧人入梦来382
借景有道383
居山水间者为上384
入门高雅385
土木事最忌奢靡386
音乐387
成于乐387
礼乐等级388
尽善尽美388
乐者人情所不免389
天籁之音390
余音绕梁391
知音难遇391
音乐以悲为美392
曲高和寡393
无声之乐394
治世之音和394
焦尾琴395
说古琴396
声无哀乐396
人琴俱亡397
山水移情398
犹抱琵琶半遮面398
咬字行腔399
和为五音之本400
黑妞唱书401
戏曲403
优孟衣冠403
梨园皇帝404
杂剧班头405
南戏之王406
牡丹亭406
读《牡丹亭》成痴407
剧场风流408
伶人传奇409
君臣儿戏410
看戏丢官411
红楼说戏412
戏如人生413
京剧崛起415
雅玩416
浴风天然咏而归416
君子如玉417
何可一日无此君418
论喜好419
人生贵得适意尔420
茶者南方之嘉木420
佳人可与之偕亡421
人为胎生物与同422
闲敲棋子落灯花422
金桂飘香423
好事者和鉴赏者424
天上月色能移世界424
天下至乐是闲425
古董的妙处426
钱塘苏小是乡亲426
印章趣闻427
国学津梁431
国学要籍举隅431
历史文明遗址简表448
古代少数民族简表456
历史朝代都城对照简表458
历代度制演变简表461
历代量制演表简表463
历代衡制演变简表465
古代称谓简表467
农历月名别称简表472
民间传统节日简表475
六十甲子表478
二十四节气表479
蒙书三种480
后记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