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音乐教育丛书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音乐教育丛书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
  • 尤静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24080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通俗音乐-音乐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音乐教育丛书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流行音乐概述1

第一章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1

第一节 背景1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上海1

第三节 中国流行音乐的来源2

1.学堂乐歌2

2.民族音乐3

3.爵士乐4

4.西洋乐4

第四节 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5

第二章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7

第一节 黎锦晖及其音乐创作7

1.黎锦晖生平7

2.黎锦晖的音乐创作11

(1)儿童音乐12

(2)流行音乐16

(3)爱国歌曲22

第二节 早期流行音乐的风格倾向23

1.流行歌曲23

2.进步歌曲23

第三节 许如辉、黎明晖、王人美等代表人物26

第三章 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30

第一节 背景30

第二节 上海爵士乐队31

第三节 上海流行音乐的风格倾向34

1.西洋风格34

2.民族风格35

3.艺术风格35

第四节 上海流行音乐的音乐语言分析36

1.歌词题材及手法36

2.音乐语言及手法38

3.演唱风格分析42

第五节 上海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43

1.电影43

2.广播44

3.唱片45

4.歌舞厅46

第六节 黎锦光、陈歌辛、周璇等代表人物47

第四章 香港流行音乐75

第一节 背景75

第二节 香港流行音乐的来源76

1.时代曲76

2.粤曲、粤剧77

3.欧美流行歌曲78

第三节 “时代曲”南迁香港(50年代)79

1.“百代”及其他唱片公司79

2.音乐风格的转型80

3.“西曲中词”的创作特征80

4.创、编分离的制作模式82

5.姚敏、李厚襄、陈蝶衣等代表人物83

第四节 香港流行音乐的转型(60年代)90

1.背景90

2.“时代曲”的继续发展92

3.“工厂妹”文化92

4.“时代曲”的戏曲化发展93

5.“披头士”及乐队潮流93

6.台湾国语歌曲的冲击94

7.“时代曲”的没落95

8.静婷、叶枫、蓓蕾、刘韵、顾媚等代表人物95

第五节 香港粤语歌曲的兴起(1974—1983)97

1.背景97

2.许冠杰、顾嘉辉及粤语歌曲的兴起98

(1)许冠杰及其音乐创作99

(2)顾嘉辉及其音乐创作101

3.粤语歌曲的传播方式104

(1)电视剧104

(2)综艺节目105

(3)电台和DJ105

(4)排行榜106

(5)新秀比赛106

(6)电影106

(7)演唱会107

4.粤语歌曲的创作特征107

(1)日曲粤词107

(2)新派词风107

5.黄霑、郑国江、卢国沾、黎小田等代表人物109

第六节 80~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114

1.香港流行音乐的全盛时期115

2.乐队潮流及非情歌路线116

3.“四大天王”及造星时代119

第五章 台湾流行音乐124

第一节 背景124

第二节 台湾流行音乐的来源124

1.传统民谣124

2.时代曲125

3.日本歌曲125

4.英文歌曲126

第三节 台湾流行音乐的崛起(1965—1975)126

1.背景126

2.本土风格的形成127

(1)轻快、明朗的曲风127

(2)“哭调”唱腔127

3.乐坛发展趋向127

(1)歌手寻求向外发展127

(2)英文歌曲翻唱热潮128

4.传播方式128

(1)唱片128

(2)广播128

(3)电影129

(4)电视129

5.左宏元、庄奴、翁清溪、刘家昌、邓丽君等代表人物129

第四节 民歌运动(1975—1981)137

1.背景137

2.杨弦和《中国现代民歌集》138

3.民歌运动的高涨140

4.校园歌曲142

(1)金韵奖142

(2)民谣风145

5.“民风乐府”和“天水乐集”147

6.民歌运动的影响及意义148

7.李寿全、李泰祥、梁弘志、叶佳修、蔡琴、齐豫等代表人物148

第五节 台湾流行音乐的繁荣(80年代)158

1.背景158

2.台湾流行音乐的蜕变158

(1)滚石唱片公司158

(2)罗大佑及其音乐创作159

(3)苏芮和《搭错车》164

3.唱片业的繁荣165

4.音乐创作与制作的成熟166

5.台语歌曲的变革172

(1)台语歌曲的捆绑时代172

(2)新台语歌曲的发展173

6.8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小结174

第六节 90年代以来台湾流行音乐176

1.概述176

2.陶喆及R&B潮流177

3.流行摇滚的盛行179

4.周杰伦及其音乐创作179

5.90年代以来台湾流行音乐小结183

第六章 80年代以来内地流行音乐185

第一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复兴(1979—1985)185

1.背景185

2.抒情歌曲的兴起186

3.港台歌曲的影响188

4.小结192

(1)音像业的发展192

(2)创作与制作的模仿192

(3)文艺团体的介入192

(4)流行音乐的讨论193

(5)谷建芬、付林等代表人物193

第二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崛起(1986—1990)195

1.背景195

2.1986年——重要转折年196

(1)“让世界充满爱”——第一届百名歌星演唱会196

(2)通俗唱法登堂入室200

2.中国摇滚乐的崛起200

3.“西北风”的盛行203

4.小结204

(1)创作走向繁荣204

(2)“囚歌”的风行205

(3)代表人物及作品205

第三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繁荣(90年代)206

1.背景206

2.造星运动207

3.摇滚乐的繁荣207

4.校园民谣的盛行209

5.新世纪音乐的探索210

6.小结212

(1)风格多样化212

(2)流行乐坛的分裂213

(3)自费歌手213

(4)世纪末的萧瑟与苍凉214

(5)制作群体年轻化214

(6)代表人物及作品214

第七章 21世纪初的中国流行音乐216

1.网络音乐的兴起216

2.音乐风格国际化趋向217

3.流行音乐娱乐化趋向217

4.“中国风”及其影响218

5.小结218

附录一 历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获奖名单(1978—2004)219

附录二 历届“台湾金曲奖”获奖名单(1990—2008)240

附录三 谱例索引254

附录四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