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的解释与适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法的解释与适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3441187.jpg)
- 杨育正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287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民法-法律解释-中国;民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的解释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民法解释的历史考察1
一、我国传统法律解释的理论——律学5
(一)律学的产生与发展简述5
(二)中国传统法律解释思想的立场10
(三)经例皆重的中国传统民法解释思想的特征19
(四)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解释方法22
二、中国传统民法在适用中解释的发展27
(一)中国传统民法解释的发展脉络27
(二)中国传统民法解释的目标33
(三)中国传统民法解释的特征39
第二章 西方民法解释的历史考察及发展趋向45
一、西方法律解释理论的产生与发展45
(一)西方法律解释理论的起源45
(二)中世纪西方法律解释的演进48
(三)三权分立原则对“真正的解释”的限制与无奈49
(四)规范性价值标准的提出对法律解释的发展51
二、大陆法系适用中的民法解释的演进55
(一)关于法官对民法的解释权的确立55
(二)适用中民法解释对象、目标与方法59
三、普通法系适用中的民法解释的演进61
(一)关于法官解释权61
(二)普通法系的民法解释方法63
四、当代西方民法解释的发展趋向65
(一)法律解释理论由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转向66
(二)法律论证理论——摆脱传统认识论走向自身的存在论71
第三章 民法解释的特征84
一、民法解释的个案关联性86
(一)民法解释必然和个案联系在一起86
(二)民法解释的个案关联性的含义88
二、民法解释的价值判断性89
(一)民法解释的价值判断性的含义89
(二)民法解释的价值来源于民法和法官对案件的判断89
(三)不能否认的民法解释的价值判断性92
三、民法解释的建构性93
(一)民法解释具有“想象性重构”的性质93
(二)民法的意义的发现有赖于法官的建构94
(三)适用中的民法解释建构性的特点97
四、民法解释具有独断性97
(一)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断性97
(二)民法解释独断性的由来98
(三)独断性解释不等于专断或任意的解释101
五、民法解释的循环性101
(一)解释必然具有循环性101
(二)“前理解”与解释的循环103
第四章 民法解释的意义探寻105
一、民法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07
(一)民法立法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107
(二)民事法律受到其载体的制约110
(三)民法的价值追求与民法的立法技术的冲突对民法的制约115
二、克服民法的局限性而显现的民法解释的意义121
(一)民法解释能使民法的目的得以实现,使民法生命得以彰显123
(二)民法解释能使成文法留下的空间得到弥补125
(三)民法解释能使民法文本的含义更明确126
(四)民法解释能使法官更好地理解民法127
(五)民法解释能使民法更和谐128
(六)民法解释能对民法的发展起促进作用130
第五章 民法解释的对象——规范与事实133
一、民法解释的对象之一:民法规范135
(一)民法规范的构成135
(二)对民法概念的解释136
(三)对民法渊源的探求143
二、民法解释的对象之二:事实145
(一)需要解释的法律事实145
(二)对事件和行为的解释152
三、解释规范与解释事实的契合——规范与事实的交互阐释154
第六章 民法解释的立场——理想与现实159
一、理想的民法解释:民法解释的主观主义立场160
(一)民法解释的主观主义立场的基本内容160
(二)主观主义产生的根源161
(三)浪漫理想之不足——对主观主义的质疑163
二、现实的民法解释:民法解释的客观主义立场169
(一)民法解释的客观主义立场的含义169
(二)客观主义产生的根源169
(三)追求现实的沉重——对客观主义的质疑与反对172
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在对待诸解释方法上的不同态度172
四、当代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观点——从理想到现实的追求176
(一)主、客观主义折中的观点177
(二)法律文字的效力及与立法者客观目的之关系的认识趋向一致180
(三)对立法资料的价值的认识趋向统一182
第七章 民法解释的边界——合法与妥当184
一、民法解释的合法性边界186
(一)合法性的由来及内涵186
(二)合法性的分类及民法解释合法性边界的性质187
(三)关于合法性的“法”的认识189
(四)合法性成为民法解释的边界的理由191
(五)合法性边界的维护196
二、民法解释的妥当性边界196
(一)民法在理性之外的非理性196
(二)民法解释的妥当性边界的提出原因、含义及分类199
(三)对民法解释妥当性边界的维护204
第八章 民法的解析——释义性的民法解释方法209
一、民法解析的具体操作212
(一)从民法词义着手对民法进行解析213
(二)从民法句段着手对民法进行解析227
(三)从语篇着手对民法进行解析231
(四)从语境着手对民法规范进行解析241
二、民法解析涉及的材料分析247
(一)法官在对民法进行解析时应当依据的材料247
(二)法官在对民法进行解析时可以参考的材料250
(三)法官在对民法进行解析时不得援引的材料255
第九章 民法的建构——创制性的民法解释方法257
一、建构——民法解释独有的方法261
(一)民法的建构主体只能是法官262
(二)民法的建构具有个案关联性263
(三)民法的建构是以民法规范为基础对法律体系的“想象性重构”264
(四)民法建构的目的是完善现有的民法体系,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265
二、民法建构的任务267
(一)对民法漏洞进行补充267
(二)为价值补充275
(三)修正民法错误280
三、对民法建构的操作282
(一)依民法原则和民法思想建构民法283
(二)依法理建构民法289
(三)依事物的本质建构民法310
结语317
参考文献321
后记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