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拌混凝土企业检测试验人员实用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预拌混凝土企业检测试验人员实用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463136.jpg)
- 杨绍林,邵宇良,韩红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99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08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预搅拌混凝土-检测-技术培训-教材;预搅拌混凝土-材料试验-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拌混凝土企业检测试验人员实用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本知识1
1.1 预拌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分类、性能等级及标记1
1.1.1 概念1
1.1.2 特点1
1.1.3 分类2
1.1.4 性能等级2
1.1.5 标记3
1.2 试验数据的数学处理4
1.2.1 误差分析与计算4
1.2.2 数值修约规则5
1.3 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8
1.4 常用术语11
1.5 标准规范13
1.5.1 分类13
1.5.2 标准的制定13
1.5.3 标准代号14
1.5.4 标准的用词说明14
1.6 建筑构件代号14
第2章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与管理16
2.1 组织机构16
2.2 人员17
2.2.1 人员配备17
2.2.2 人员要求17
2.2.3 人员培训和考核18
2.2.4 人员管理18
2.3 试验能力18
2.3.1 试验项目19
2.3.2 能力验证19
2.4 试验仪器设备20
2.4.1 一般要求20
2.4.2 仪器设备的配置21
2.4.3 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与管理21
2.4.4 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22
2.4.5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23
2.5 试验环境条件23
2.6 检测试验操作25
2.7 留样26
2.8 试验报告27
2.9 检测档案27
2.10 常用标准、规范28
2.11 试验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30
2.11.1 试验室主任(兼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30
2.11.2 试验室副主任岗位职责31
2.11.3 质检组长岗位职责32
2.11.4 试验组组长岗位职责32
2.11.5 试验员岗位职责33
2.11.6 出厂检验员岗位职责33
2.11.7 现场服务人员(调度)岗位职责33
2.11.8 资料员岗位职责34
2.11.9 抽样人员岗位职责35
2.11.10 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35
2.12 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35
2.12.1 试验室管理制度35
2.12.2 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36
2.12.3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37
2.12.4 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7
2.12.5 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38
2.12.6 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38
2.12.7 质检组工作职责39
2.12.8 试验组工作职责39
2.12.9 资料室工作职责40
2.12.10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40
2.12.11 样品管理制度42
2.12.12 能力对比制度42
2.12.13 文件管理制度43
2.12.14 人员考核培训制度44
2.12.15 奖罚制度45
2.12.16 异常情况管理制度46
2.12.17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47
2.12.18 生产废浆应用制度47
2.12.19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48
2.12.20 退(剩)混凝土处置制度48
2.13 预拌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日常管理检查49
第3章 水泥55
3.1 概述55
3.2 水泥的组成56
3.3 通用硅酸盐水泥56
3.3.1 术语和定义57
3.3.2 分类57
3.3.3 组分与材料57
3.3.4 强度等级58
3.3.5 技术要求58
3.3.6 检验规则59
3.3.7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61
3.4 水泥的检验方法61
3.4.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定安性检验方法61
3.4.2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67
3.4.3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76
3.4.4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80
3.4.5 水泥烧失量的测定82
3.4.6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83
3.4.7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87
3.4.8 水泥快速试验方法88
3.4.9 水泥抗裂性能试验(圆环法)94
练习题95
第4章 矿物掺合料101
4.1 定义和术语101
4.2 粉煤灰102
4.2.1 概述102
4.2.2 等级105
4.2.3 技术要求105
4.2.4 检验规则106
4.2.5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106
4.3 粒化高炉矿渣粉107
4.3.1 技术要求107
4.3.2 检验规则108
4.3.3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109
4.4 沸石粉110
4.4.1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0
4.4.2 沸石粉的质量要求110
4.4.3 进场检验110
4.5 硅灰111
4.5.1 硅灰的作用111
4.5.2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1
4.5.3 技术要求112
4.5.4 进场检验112
4.5.5 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与贮存112
4.6 石灰石粉113
4.6.1 技术要求113
4.6.2 质量检验114
4.6.3 贮存114
4.7 矿物掺合料试验方法115
4.7.1 胶砂需水量比、流动度比及活性指数试验方法115
4.7.2 细度试验方法(气流筛法)117
4.7.3 含水量试验方法118
4.7.4 烧失量的测定118
4.7.5 石灰石粉亚甲蓝值测试方法119
4.7.6 沸石粉吸铵值试验方法120
练习题121
第5章 建筑用砂石126
5.1 概述126
5.2 术语127
5.3 质量要求128
5.3.1 砂的质量要求128
5.3.2 石的质量要求132
5.4 验收、运输和堆放136
5.5 取样与缩分136
5.5.1 取样136
5.5.2 样品的缩分138
5.6 石的检验方法138
5.6.1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138
5.6.2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139
5.6.3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141
5.6.4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142
5.6.5 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142
5.6.6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143
5.6.7 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试验144
5.6.8 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试验145
5.6.9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146
5.6.10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147
5.6.11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148
5.6.12 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150
5.6.13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150
5.7 砂的检验方法152
5.7.1 砂的筛分析试验152
5.7.2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153
5.7.3 砂的吸水率试验154
5.7.4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156
5.7.5 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157
5.7.6 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法)158
5.7.7 砂中含泥量试验(标准法)158
5.7.8 砂中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法)159
5.7.9 砂中泥块含量试验160
5.7.10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60
5.7.11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162
5.7.12 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163
5.7.13 再生细骨料的胶砂需水量比试验164
5.7.14 再生细骨料的胶砂强度比试验165
练习题165
第6章 混凝土外加剂174
6.1 分类174
6.2 命名175
6.3 术语176
6.3.1 基本术语176
6.3.2 性能术语176
6.4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177
6.5 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性能177
6.6 影响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相容性的主要因素179
6.7 掺外加剂混凝土出现异常及解决措施179
6.8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180
6.8.1 外加剂品种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效应181
6.8.2 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效应182
6.9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182
6.9.1 混凝土外加剂182
6.9.2 混凝土膨胀剂187
6.9.3 混凝土防水剂189
6.9.4 混凝土防冻剂191
6.9.5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194
6.1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197
6.10.1 总则198
6.10.2 基本规定198
6.10.3 普通减水剂199
6.10.4 高效减水剂201
6.10.5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202
6.10.6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203
6.10.7 早强剂205
6.10.8 缓凝剂206
6.10.9 泵送剂207
6.10.10 防冻剂209
6.10.11 膨胀剂210
6.10.12 防水剂212
6.11 常用外加剂试验方法212
6.11.1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方法213
6.11.2 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218
6.11.3 混凝土膨胀剂试验方法220
6.11.4 混凝土防水剂试验方法225
6.11.5 混凝土防冻剂试验方法227
6.11.6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方法229
6.11.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232
练习题238
第7章 混凝土用水247
7.1 术语247
7.2 技术要求247
7.2.1 混凝土拌合用水247
7.2.2 混凝土养护用水248
7.3 检验规则248
7.3.1 取样248
7.3.2 检验期限和频率249
第8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50
8.1 设计原则250
8.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52
8.2.1 基本规定252
8.2.2 设计方法与步骤253
8.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264
8.3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69
8.3.1 概述269
8.3.2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特性271
8.3.3 再生骨料的基本规定271
8.3.4 再生骨料技术要求271
8.3.5 再生骨料混凝土271
8.4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74
8.4.1 概述274
8.4.2 提高泵程的要素274
8.4.3 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274
8.4.4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275
8.5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75
8.5.1 基本规定276
8.5.2 原材料276
8.5.3 混凝土性能278
8.5.4 配合比279
8.6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80
8.6.1 概述280
8.6.2 抗渗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措施280
8.6.3 抗渗混凝土的材料要求282
8.6.4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82
8.7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83
8.7.1 基本规定284
8.7.2 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284
8.7.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85
8.7.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286
8.7.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施工阶段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的计算方法286
8.7.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的计算方法292
8.7.7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实例294
8.8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94
8.8.1 概述294
8.8.2 术语294
8.8.3 材料296
8.8.4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298
8.8.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99
8.9 海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02
8.9.1 基本规定302
8.9.2 原材料302
8.9.3 海砂混凝土拌合物技术要求302
8.9.4 海砂混凝土力学性能303
8.9.5 海砂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303
8.9.6 配合比设计304
8.9.7 海砂混凝土应用注意事项306
8.10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06
8.10.1 原材料306
8.10.2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307
8.11 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07
8.11.1 基本规定308
8.11.2 设计原则308
8.11.3 原材料选择310
8.11.4 配合比310
8.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1
8.12.1 透水混凝土的优点311
8.12.2 术语312
8.12.3 原材料312
8.12.4 透水水泥混凝土313
8.12.5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3
8.12.6 试配要求314
8.13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5
8.13.1 原材料315
8.13.2 技术性能316
8.13.3 配合比设计320
8.13.4 大孔轻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25
8.13.5 泵送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26
8.14 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27
8.14.1 概述327
8.14.2 术语328
8.14.3 材料328
8.14.4 混凝土性能330
8.14.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31
练习题332
第9章 混凝土的性能及试验方法341
9.1 混凝土的性能341
9.1.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341
9.1.2 硬化混凝土性能343
9.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345
9.2.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345
9.2.2 坍落度、坍落度经时损失与坍落扩展度试验346
9.2.3 表观密度试验347
9.2.4 含气量试验348
9.2.5 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351
9.2.6 凝结时间试验354
9.2.7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355
9.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356
9.3.1 取样356
9.3.2 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356
9.3.3 设备357
9.3.4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358
9.3.5 抗压强度试验359
9.3.6 抗折强度试验360
9.4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能试验方法361
9.4.1 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试验方法362
9.4.2 J环扩展度试验方法362
9.4.3 离析率筛析试验方法363
9.4.4 粗骨料振动离析率跳桌试验方法364
9.4.5 自密实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365
9.5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365
9.5.1 总则365
9.5.2 术语366
9.5.3 基本规定366
9.5.4 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检测366
9.5.5 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367
9.5.6 既有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368
9.5.7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试方法369
9.6 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测定方法375
9.7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77
9.7.1 基本规定377
9.7.2 抗水渗透试验378
9.7.3 收缩试验380
9.7.4 早期抗裂试验384
9.7.5 抗冻试验385
9.7.6 动弹性模量试验390
9.8 轻骨料混凝土试验方法391
9.8.1 拌和方法391
9.8.2 干表观密度392
9.8.3 吸水率和软化系数392
9.9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393
9.9.1 术语393
9.9.2 混凝土加速养护法394
9.9.3 砂浆促凝压蒸法396
9.9.4 早龄期法398
9.9.5 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与强度的推定398
9.9.6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应用398
9.9.7 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方法399
练习题401
第10章 混凝土质量控制409
10.1 原材料质量控制409
10.1.1 进场验收与管理409
10.1.2 质量控制411
10.2 混凝土性能要求416
10.2.1 拌合物性能416
10.2.2 力学性能417
10.2.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417
10.3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419
10.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19
10.3.2 生产配合比的签发419
10.3.3 生产配合比控制420
10.4 生产控制水平421
10.5 生产质量控制423
10.5.1 计量423
10.5.2 搅拌425
10.5.3 出厂质检425
10.5.4 运输427
10.5.5 交货428
10.5.6 异常情况处理431
10.5.7 退(剩)混凝土处理432
10.6 质量控制检查方法432
10.6.1 检查依据432
10.6.2 检查内容432
10.6.3 检查方法433
10.7 施工质量控制439
10.7.1 混凝土浇筑439
10.7.2 混凝土振捣442
10.7.3 混凝土养护443
10.7.4 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444
10.7.5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445
10.7.6 质量检查446
10.7.7 混凝土缺陷修整447
10.7.8 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质量控制448
10.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452
10.8.1 总则452
10.8.2 基本规定452
10.8.3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453
10.8.4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454
10.9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455
10.9.1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455
10.9.2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456
第11章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460
11.1 回弹法460
11.1.1 概述460
11.1.2 影响回弹法准确性的因素462
11.1.3 回弹法检测相关的论述与实践经验466
11.1.4 回弹法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468
11.1.5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488
11.2 钻芯法497
11.2.1 总则499
11.2.2 术语499
11.2.3 强度检测499
11.2.4 主要设备502
11.2.5 芯样的钻取502
11.2.6 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503
11.2.7 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504
11.3 回弹一钻芯法504
第12章 预拌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与防治方法509
12.1 引发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509
12.1.1 人509
12.1.2 机械512
12.1.3 原材料513
12.1.4 方法516
12.1.5 环境519
12.1.6 小结519
12.2 混凝土结构裂缝521
12.2.1 裂缝的类型521
12.2.2 有害裂缝与无害裂缝521
12.2.3 产生裂缝的原因522
12.2.4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525
12.2.5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530
12.2.6 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检验534
12.3 混凝土亏方535
12.3.1 不同结算方式对供需双方的利弊分析535
12.3.2 解决纠纷的方法536
12.4 混凝土表面起砂537
12.4.1 起砂现象537
12.4.2 起砂原因分析537
12.4.3 纠正和预防措施538
12.4.4 处理方法539
12.4.5 小结540
12.5 混凝土凝结时间异常540
12.5.1 凝结时间异常现象540
12.5.2 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540
12.5.3 防治方法542
12.6 混凝土强度不足543
12.6.1 “真”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543
12.6.2 “假”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544
12.6.3 小结548
12.7 灌注桩断桩548
12.7.1 断桩原因分析549
12.7.2 处理方法549
12.7.3 工程实例550
12.8 混凝土离析与泌水552
12.8.1 产生的原因552
12.8.2 对施工方面的影响552
12.8.3 对结构实体方面的影响553
12.8.4 防治与处理方法553
12.9 混凝土浇筑“两掺”风险防范554
12.9.1 预拌与自拌“两掺”554
12.9.2 预拌与预拌“两掺”555
12.10 混凝土堵泵556
12.10.1 一般要求556
12.10.2 堵泵原因及防治方法557
12.11 混凝土色差558
12.12 混凝土防冻与抗冻559
12.12.1 防冻混凝土560
12.12.2 抗冻混凝土563
附录566
附录1 混凝土及其常用组成材料取样汇总表566
附录2 混凝土及组成材料检验项目与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568
附录3 降雨量的等级划分570
附录4 试验仪器设备校准方法571
附录5 常用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与维护保养582
附录6 练习题参考答案594
参考文献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