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融学
  • 贾冀南,赵莉主编;周群立,顾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3542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金融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

1.1货币的起源1

1.1.1货币的起源理论1

1.1.2货币的发展4

1.2货币的职能8

1.2.1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8

1.2.2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10

1.3货币制度11

1.3.1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形成11

1.3.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2

1.3.3货币制度的演变13

1.3.4中国的货币制度18

小结19

思考题20

案例简介20

第2章 信用24

2.1信用产生与发展24

2.1.1信用含义及特征24

2.1.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5

2.1.3信用与货币的关系26

2.2高利贷27

2.2.1高利贷概述27

2.2.2高利贷的特点27

2.2.3高利贷的作用28

2.2.4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28

2.2.5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的区别28

2.2.6民间借贷现象28

2.3信用形式30

2.3.1商业信用30

2.3.2银行信用30

2.3.3政府信用31

2.3.4消费信用32

2.3.5国际信用32

2.4信用工具34

2.4.1信用工具概述34

2.4.2信用工具类型35

2.5信用秩序的维护36

2.5.1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36

2.5.2构建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37

小结39

思考题40

案例简介40

第3章 利率42

3.1利息与利率42

3.1.1利息42

3.1.2利率及其种类44

3.2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47

3.2.1利率的决定47

3.2.2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53

3.3利率管理与利率市场化54

3.3.1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54

3.3.2利率市场化56

小结59

思考题60

案例简介60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64

4.1金融机构体系概述64

4.1.1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64

4.1.2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67

4.2我国金融机构体系68

4.2.1中国人民银行68

4.2.2金融监管机构68

4.2.3商业银行70

4.2.4政策性银行71

4.2.5非银行金融机构71

4.2.6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72

4.2.7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72

4.3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72

4.3.1银行类金融机构72

4.3.2非银行类金融机构75

4.3.3外资合资金融机构76

小结76

思考题77

案例简介77

第5章商业银行79

5.1商业银行概述79

5.1.1商业银行产生及发展79

5.1.2商业银行组织形式81

5.1.3商业银行性质及职能83

5.2商业银行业务86

5.2.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86

5.2.2商业银行资产业务89

5.2.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91

5.3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93

5.3.1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一般原则93

5.3.2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论的演变94

小结98

思考题99

案例简介99

第6章 中央银行101

6.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01

6.1.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101

6.1.2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演进103

6.1.3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05

6.2中央银行的类型、性质与职能105

6.2.1中央银行的类型105

6.2.2中央银行的性质106

6.2.3中央银行的职能108

6.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10

6.3.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10

6.3.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12

6.3.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114

小结115

思考题115

案例简介115

第7章 金融市场119

7.1金融市场概述119

7.1.1金融市场的含义119

7.1.2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功能119

7.1.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21

7.1.4金融市场的分类123

7.2货币市场125

7.2.1货币市场概述125

7.2.2货币市场的类型128

7.3资本市场134

7.3.1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特点134

7.3.2资本市场的结构134

7.4外汇市场137

7.4.1外汇市场的概念137

7.4.2外汇市场的分类137

7.4.3外汇市场的职能138

7.4.4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139

7.5保险市场140

7.5.1保险市场的含义140

7.5.2保险市场的要素140

7.5.3保险市场的类型140

7.5.4保险市场的功能141

小结141

思考题143

案例简介143

第8章 国际金融146

8.1国际收支与外汇146

8.1.1国际收支146

8.1.2外汇与汇率152

8.1.3国际储备159

8.2国际货币体系162

8.2.1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作用162

8.2.2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63

8.2.3牙买加货币体系166

8.3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资本活动168

8.3.1国际金融市场168

8.3.2国际金融机构168

8.3.3国际资本流动169

小结170

思考题171

案例简介171

第9章 货币需求175

9.1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决定因素175

9.1.1货币需求的概念175

9.1.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77

9.1.3货币需求函数178

9.2马克思货币数量理论与古典货币需求理论179

9.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79

9.2.2古典货币数量论179

9.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发展181

9.3.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81

9.3.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83

9.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84

9.4.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84

9.4.2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185

9.4.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85

小结186

思考题187

案例简介187

第10章 货币供给190

10.1货币供给概述190

10.1.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190

10.1.2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192

10.2货币供给模型与理论194

10.2.1货币供给模型194

10.2.2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196

10.2.3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197

10.3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199

10.3.1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199

10.3.2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200

10.4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205

10.4.1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205

10.4.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206

小结208

思考题209

案例简介209

11章货币均衡与货币衡212

11.1货币市场孤立均衡212

11.1.1货币孤立均衡的含义212

11.1.2货币市场均衡的标志213

11.2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214

11.2.1社会总供求平衡215

11.2.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217

11.3 IS-LM模型中的货币均衡218

11.3.1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218

11.3.2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218

11.3.3 IS-LM模型218

11.4货币失衡219

11.4.1货币失衡的概念219

11.4.2货币失衡的可能性与现实性219

11.4.3货币失衡的类型及形成原因221

11.4.4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223

小结226

思考题227

案例简介227

第12章通货膨账 通货紧缩230

12.1通货膨胀概述230

12.1.1通货膨胀的界定230

12.1.2通货膨胀的度量231

12.1.3通货膨胀的特征232

12.1.4通货膨胀的分类233

12.2通货膨胀的成因234

12.2.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34

12.2.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34

12.2.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235

12.2.4结构型通货膨胀236

12.3通货膨胀效应分析236

12.3.1产出效应236

12.3.2强制储蓄效应238

12.3.3收人分配效应238

12.3.4财富再分配效应239

12.3.5资产结构调整效应240

12.3.6社会就业效应240

12.4通货膨胀的治理240

12.4.1宏观紧缩政策241

12.4.2收入政策241

12.4.3收入指数化政策242

12.4.4供给政策242

12.5通货紧缩243

12.5.1通货紧缩的含义243

12.5.2通货紧缩的成因243

12.5.3通货紧缩的治理244

小结245

思考题246

案例简介246

第13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50

13.1金融风险概述250

13.1.1金融风险的含义250

13.1.2金融风险的特征251

13.1.3金融风险的成因252

13.1.4金融风险的分类253

13.1.5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256

13.2金融监管概述256

13.2.1金融监管的含义和必要性256

13.2.2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256

13.2.3金融监管的对象和内容258

13.2.4中国金融监管的简要回顾259

小结260

思考题260

案例简介261

第14章货币政策264

14.1货币政策的目标264

14.1.1货币政策的目标概述264

14.1.2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266

14.1.3各目标之间的关系267

14.2货币政策的工具269

14.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69

14.2.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73

14.2.3直接信用控制274

14.2.4间接信用控制275

14.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275

14.3.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75

14.3.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278

14.4货币政策的效应281

14.4.1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281

14.4.2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283

14.4.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283

小结284

思考题285

案例简介285

第15章 金融创新288

15.1金融创新的内涵288

15.1.1金融创新的定义288

15.1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289

15.2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导因290

15.2.1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290

15.2.2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291

15.3金融创新的内容293

15.3.1金融业务的创新293

15.3.2金融机构的创新295

15.3.3金融工具的创新296

15.3.4金融市场的创新298

15.4金融创新理论假说298

15.4.1希尔伯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299

15.4.2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299

15.4.3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300

15.4.4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300

15.4.5其他流派的金融创新理论301

小结302

思考题303

案例简介303

第16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306

16.1金融与经济增长306

16.1.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06

16.1.2金融与经济理论的演进308

16.2金融压抑、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309

16.2.1金融压抑309

16.2.2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312

16.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313

16.3.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定313

16.3.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314

16.3.3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315

16.4中国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316

16.4.1中国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率316

16.4.2中国货币金融结构存在的间题及优化317

16.4.3中国金融改革趋势320

小结322

思考题323

案例简介323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