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启超家族百年纵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梁启超家族百年纵横](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321401.jpg)
- 董方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崇文书局
- ISBN:97875403226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家族-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梁启超家族百年纵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耀眼的少年1
第一节 寒士家庭的旷世奇才1
新会茶坑,人文荟萃1
家教与神童3
11岁秀才8
第二节 耀眼的少年11
中举和喜结良缘11
万木草堂学长14
第二章 唤醒国人 维新救亡18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中奋起18
致力变法维新18
发动公车上书22
广结志士25
第二节 鼓吹变法的杰出宣传家30
能变则强,不变则亡30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32
开民智、兴民权33
杰出的宣传家34
第三节 在湖南新政中36
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36
宣传改革步骤及内容38
言论风波与社会阻力40
第四节 推动变法的重要人物41
请废八股文41
皇帝召见,赐六品顶戴42
第五节 改革失败43
速变全变43
急进与缓进之争44
败局已定,走为上策46
第三章 对革命共和的追求48
第一节 追求革命共和48
孙中山追求革命共和48
叛离保皇,投向孙中山49
孙、梁协同反满革命50
遭到康有为的斥责52
第二节 联合发动自立军起义53
联合勤王中的不同目的53
互不协调的指挥55
起义失败,责任在谁?56
康、梁各怀怨气57
第三节 唤醒民众、宣传共和58
整顿《清议报》,唤醒民众58
创办《新民丛报》,振奋国民精神60
开民智,新民德,建立民主立宪国家61
追求美式共和62
第四章 放弃美式共和65
第一节 师友的劝诫65
康有为的反对及说理65
黄遵宪的劝诫66
第二节 赴美考察政体66
沿途观感66
轰动波士顿的演说68
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69
对共和政体发源地的考察70
第三节 穷究学理,服从真理71
广泛研读西学择优而从71
西方哲学,崇尚康德73
政治学方面赞赏伯伦知理75
剖析各国政体与国情关系76
第四节 审视国情,放弃美式共和78
认识的大转变78
与革命共和派论战79
驳革命共和论80
第五章 立宪运动旗手82
第一节 以开明专制为过渡82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82
代拟五大臣考察政治报告84
以开明专制为过渡85
论战结束及影响87
第二节 推动立宪请愿88
政闻社成立88
缓进与激进之争89
政闻社被查禁91
第三节 清政府九年预备立宪期92
《预备立宪大纲》的颁布92
对摄政王的希望及失望94
第四节 将请愿国会推向高潮95
创办《国风报》,推动请愿95
不断高涨的请愿运动96
《国民公报》创刊99
清政府的妥协与镇压100
清末政争的反思101
第六章 顺应历史 拥护共和102
第一节 武昌起义后的策略变化102
武昌起义时的梁启超102
虚君共和制的提出及破产104
顺应历史发展,拥护共和106
对新中国政体建设的设想107
“和袁慰革”方针的“胜利”108
第二节 梦想左右天下109
归国后筹组政党109
在政党政治的斗争中112
组成进步党内阁113
受袁世凯摆布的“人才内阁”115
初疑袁世凯116
被袁世凯玩弄后抛之如敝履117
第七章 团结各派 再造共和119
第一节 揭露封建专制复辟119
避居天津策划再创新局面119
利用袁系矛盾,首先团结冯国璋120
袁记帝制揭幕,誓死捍卫共和122
第二节 策划西南起义123
天津密议结成反袁联合战线123
蔡锷巧离虎口125
策划云南起义126
从军广西,偷渡香港128
偷渡越南之苦难,迎来广西独立129
第三节 冒死降龙,二赴鸿门宴131
逼袁退位,策动广东独立131
一赴鸿门宴,海珠惨案132
再赴鸿门宴,只身脱险133
袁世凯被逼退位134
第四节 再创共和,胜不立朝136
再创共和,胜不立朝136
再次粉碎复辟阴谋137
第五节 幻想再次破灭139
幻想拥段,企使经济走上正轨139
军阀混战,幻想又一次破灭140
宪政失败及教训141
做国民运动的马前卒143
第八章 高举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旗帜145
第一节 组织起来,保卫祖国145
保国会的成立145
揭示瓜分危机146
唤起爱国精神148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49
第二节 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及野心151
访问台湾的悲愤151
奋起反对日本侵华的“二十一条”15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59
第三节 为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胜利而努力162
力主对德宣战162
在巴黎和会中所作的努力164
在巴黎和会的会外活动166
为扭转中国不利形势所作的努力167
引发“五四”运动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最后胜利170
为巴黎和会胜利立下首功172
第四节 为争取“五卅”运动胜利而斗争173
重新认识“五卅”运动173
努力声援并积极为工人群众运动辩护175
废除不平等条约177
第九章 婚姻家庭与生活181
第一节 闺中良友181
天赐良缘181
拒通关节182
媳勤婆爱182
送妻归宁避难183
天各一方,思念非凡184
赴日寻夫186
第二节 意外的檀香山之恋188
壮别箱根妻女188
世纪之交的展望189
政治犯在檀香山190
第三节 撞入的恋情192
向贤妻吐露外慕实情192
女方穷追不舍194
男方爱之不能自持195
贤妻决心玉成196
终身坚守又遭婉拒197
第四节 全家感情凝聚的核心198
王姑娘成为孩子们的娘198
全家感情凝聚的核心200
日本侵华时的运筹自如201
一段难忘的幸福生活202
英雄母亲203
第五节 生活习惯及嗜好203
少时说鬼、扶乩203
周末打麻将,玩牌九205
饮酒抽烟失度208
家庭经济生活209
第六节 仙居香山之麓210
李夫人最先迁入210
痛悼亡妻211
隆重追悼任公213
仙居香山之麓215
永远怀念娘婆216
第十章 和谐的家庭教育及第二代的辉煌218
第一节 和谐的家庭教育218
亲切,做孩子们的朋友218
重视少儿的兴趣发展222
坚持寒士家风224
尊重孩子们的自主原则227
孩子们的良师益友229
第二节 辉煌的第二代230
长子,古建筑学家梁思成230
次子,考古学家梁思永236
三子,抗日军官梁思忠238
四子,经济学家梁思达238
季子,火箭专家梁思礼239
长女,诗词专家梁思顺242
二女,图书馆学专家梁思庄243
三女,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思懿244
季女,新四军战士梁思宁245
第十一章 众星灿烂的第三代248
第一节 长孙梁从诫248
家世与时代248
苦难的童年250
母亲的教育252
列席马歇尔的招待盛宴254
第二节 从欢欣鼓舞到钳心做人255
在解放初的欢欣255
梁从诫被改名“梁三子”256
第三节 “自然之友”的创建258
新的机遇来临了258
离职,全力关注环境258
创办“自然之友”259
第四节 “自然之友”的壮举260
促迁首都钢铁厂260
保护藏羚羊261
保护滇西金丝猴及其他264
失败,还是成功?266
第五节 群星灿烂的第三代268
尾声271
附录274
梁启超家族世系表274
主要参考资料277
编著者学术简介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