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犯罪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济犯罪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333553.jpg)
- 李永升,朱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98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经济犯罪-犯罪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犯罪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经济犯罪的概念和分类3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概念3
一、经济犯罪概念的嬗变3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聚讼5
三、关于经济犯罪概念的研究结论9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特征10
一、发生领域的特定性10
二、经济犯罪的复杂性11
三、经济犯罪的隐蔽性12
四、经济犯罪的巨大危害性13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分类15
一、国外经济犯罪的分类15
二、我国经济犯罪的分类16
第二章 经济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危害20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现状和特点20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危害28
一、对权利人的危害28
二、对国民经济的危害30
三、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危害32
第三章 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35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概述35
一、经济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属性35
二、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37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客体41
一、经济犯罪客体的概念41
二、经济犯罪客体的种类42
三、经济犯罪的犯罪对象44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客观要件44
一、经济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和意义44
二、经济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45
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主体46
一、经济犯罪主体的概念46
二、经济犯罪主体的种类47
第五节 经济犯罪的主观要件49
一、经济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和意义49
二、经济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49
第六节 经济犯罪的形态52
一、经济犯罪的形态概述52
二、经济犯罪的既遂形态52
三、经济犯罪的预备形态53
四、经济犯罪的未遂形态55
五、经济犯罪的中止形态56
第七节 经济犯罪的共犯57
一、经济犯罪共犯的概念和成立条件57
二、经济犯罪共犯人的种类及其处罚原则58
第八节 经济犯罪的罪数61
一、经济犯罪罪数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61
二、经济犯罪罪数不典型的诸种情况62
第九节 经济犯罪的数额65
一、经济犯罪数额的概念65
二、经济犯罪数额的立法表现形式66
三、经济犯罪数额的种类67
四、经济犯罪数额对定罪量刑的意义68
第四章 经济犯罪的成因与防治对策70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成因70
一、经济犯罪的政治原因70
二、经济犯罪的经济原因74
三、经济犯罪的思想文化原因76
四、经济犯罪的道德原因80
五、经济犯罪的法律原因83
六、经济犯罪的体制原因87
七、经济犯罪的个体原因91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防治对策96
一、经济犯罪政治方面的对策96
二、经济犯罪经济方面的对策99
三、经济犯罪思想文化方面的对策100
四、经济犯罪道德方面的对策102
五、经济犯罪法律方面的对策104
六、经济犯罪体制方面的对策106
七、经济犯罪个体方面的对策109
第二编 分论115
第五章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15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概念和分类115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概念115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构成特征115
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分类118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118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现状和特点118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危害121
第三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个罪研究124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24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127
三、生产、销售劣药罪128
四、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128
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128
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129
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130
八、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130
九、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131
第四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131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成因131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防治对策135
第六章 走私罪140
第一节 走私罪的概念和分类140
一、走私罪的概念140
二、走私罪的构成特征140
三、走私罪的分类144
第二节 走私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144
一、走私罪的现状和特点144
二、走私罪的危害153
第三节 走私罪的个罪研究155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55
二、走私武器、弹药罪158
三、走私核材料罪158
四、走私假币罪158
五、走私文物罪159
六、走私贵重金属罪159
七、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159
八、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160
九、走私淫秽物品罪160
十、走私废物罪160
十一、走私毒品罪160
十二、走私制毒物品罪163
第四节 走私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164
一、走私罪的成因164
二、走私罪的防治对策168
第七章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171
第一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171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171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171
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分类172
第二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173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173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危害182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个罪研究185
一、虚报注册资本罪185
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188
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188
四、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189
五、妨害清算罪189
六、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190
七、虚假破产罪190
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90
九、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191
十、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191
十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191
十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192
十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194
十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195
十五、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197
十六、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198
十七、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199
第四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201
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成因201
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防治对策207
第八章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212
第一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212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概念212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212
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分类214
第二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215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215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危害226
第三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个罪研究229
一、伪造货币罪229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234
三、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235
四、持有、使用假币罪235
五、变造货币罪236
六、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236
七、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236
八、高利转贷罪237
九、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237
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37
十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238
十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239
十三、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241
十四、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241
十五、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242
十六、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244
十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245
十八、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246
十九、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246
二十、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247
二十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249
二十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250
二十三、违规运用资金罪252
二十四、违法发放贷款罪254
二十五、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罪255
二十六、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256
二十七、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256
二十八、逃汇罪258
二十九、骗购外汇罪260
三十、洗钱罪262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262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成因262
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防治对策267
第九章 金融诈骗罪272
第一节 金融诈骗罪的概念和分类272
一、金融诈骗罪的概念272
二、金融诈骗罪的构成特征272
三、金融诈骗罪的分类274
第二节 金融诈骗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274
一、金融诈骗罪的现状和特点274
二、金融诈骗罪的危害276
第三节 金融诈骗罪的个罪研究276
一、集资诈骗罪276
二、贷款诈骗罪284
三、票据诈骗罪286
四、金融凭证诈骗罪286
五、信用证诈骗罪287
六、信用卡诈骗罪287
七、有价证券诈骗罪288
八、保险诈骗罪288
第四节 金融诈骗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289
一、金融诈骗罪的成因289
二、金融诈骗罪的防治对策293
第十章 危害税收征管罪297
第一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和分类297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概念297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构成特征297
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分类298
第二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299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现状和特点299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危害305
第三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个罪研究307
一、逃税罪307
二、抗税罪310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310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311
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312
六、虚开发票罪313
七、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14
八、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14
九、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315
十、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316
十一、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317
十二、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318
十三、非法出售发票罪319
十四、持有伪造的发票罪319
第四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320
一、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成因320
二、危害税收征管罪的防治对策323
第十一章 侵犯知识产权罪328
第一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概念和分类328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概念328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特征328
三、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分类330
第二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331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现状和特点331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危害335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个罪研究336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336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341
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342
四、假冒专利罪343
五、侵犯著作权罪343
六、销售侵权复制品罪344
七、侵犯商业秘密罪345
第四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346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成因346
二、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防治对策351
第十二章 扰乱市场秩序罪357
第一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概念和分类357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概念357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构成特征357
三、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分类358
第二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现状、特点及危害358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现状和特点358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危害362
第三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个罪研究366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366
二、虚假广告罪368
三、串通投标罪369
四、合同诈骗罪370
五、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371
六、非法经营罪373
七、强迫交易罪376
八、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377
九、倒卖车票、船票罪378
十、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379
十一、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380
十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382
十三、逃避商检罪383
第四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384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的成因384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防治对策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