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45222.jpg)
- 邵鹏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3323·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20
第一章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0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20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失败26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3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3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43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前进57
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曲折57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优越性62
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70
第二章 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70
二、新时期的总任务73
第二节 走中国自己的道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79
一、从实际出发进行现代化建设79
二、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84
三、逐步实现工业的现代化89
四、逐步实现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94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99
第三节 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102
一、当前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和对我们的挑战102
二、选好对策迎头赶上108
三、改革科技体制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10
第一节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必须改革113
一、改革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必要性113
第三章 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13
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经济体制117
第二节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119
一、改革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农业体制119
二、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121
第三节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128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128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色130
三、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31
四、建立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40
五、政企职责分开,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47
六、建立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150
七、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15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最高类型的精神文明161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161
第四章 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61
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6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现代化起飞的先导168
一、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168
二、坚持党的领导,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71
三、努力发展科学事业,攀登科学技术高峰175
四、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78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是保证我国现代化方向的灵魂183
一、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183
二、建立良好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185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89
四、大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192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95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95
第五章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198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202
四、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机关的建设206
第二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210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10
二、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14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20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26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含义和基本原则226
二、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228
三、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30
四、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遵守社会主义法制234
一、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巨大作用238
第六章 爱国统一战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238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由来和发展238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242
第二节 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强大武器254
一、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54
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63
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67
第三节 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269
一、认真贯彻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269
二、努力作好非党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274
三、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277
四、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2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优秀人才282
一、人才是世界上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282
第七章 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282
二、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使人才问题尤为突出284
三、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人才的概念和结构287
一、社会主义人才的概念287
二、社会主义人才的个体结构288
三、社会主义人才的群体结构2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294
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294
二、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因素300
三、社会主义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306
第四节 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308
一、社会主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308
二、社会主义人才的考察312
三、社会主义人才的选拔313
四、社会主义人才的管理315
第八章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319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19
一、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一条根本原则319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23
三、党一定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2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30
一、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330
二、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334
三、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339
第三节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341
一、执政党的地位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1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344
三、整党整风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法353
后记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