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 人们关心的24个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 人们关心的24个问题
  • 谷源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096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 人们关心的24个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世纪之交的机遇、挑战和前景1

(一)广阔的机遇1

(二)严峻的挑战5

(三)未来的发展11

二 发展思想、理论和战略的检讨17

(一)发展理论的危机和深化17

(二)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移22

(三)新古典经济思想的复活和影响29

三 发展体制和增长模式的转换34

(一)从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34

(二)从外延投入增长模式向内涵扩张模式转换41

(三)发展体制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影响45

四 世界生产要素变动趋势和影响49

(一)资本要素:世界范围内储蓄率下降,国际资本流量增加、流速加快,证券等投资方式兴起,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49

(二)劳动力要素: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外流,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56

(三)技术要素:创新速度加快,创新成本提高,新技术扩散和转移速度加快,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61

五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的冲击70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历史机遇70

(二)最不发达国家:将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75

(三)多数发展中国家:在风险中求发展78

(四)发展理论面临的新冲击83

六 “后发效应”的理论和实践86

(一)利用“后发效应”的局限性86

(二)利用“后发效应”的效果90

(三)利用“后发效应”的基本条件和经验93

(四)利用“后发效应”的希望在东亚101

七 非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104

(一)不同的民族主义对第三世界发展的不同影响104

(二)“民主化”浪潮对第三世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110

八 发展的宏观文化思考117

(一)发展的历史意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117

(二)发展的道德意识:物质增长与道德规范121

(三)发展的环境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122

(四)发展的开放意识:文化特性与全球视野124

九 第三世界的安全与发展127

(一)第三世界面临的安全压力127

(二)制约第三世界安全的内部政治因素131

(三)依附关系对安全的影响133

(四)第三世界科技劣势对安全的影响137

十 亚洲发展的重要趋势141

(一)21世纪谁主沉浮141

(二)亚洲经济发展重要趋势143

(三)21世纪的亚洲与美国149

十一 东亚经济增长群体151

(一)东亚经济增长群发展的特点151

(二)东亚经济增长群高速发展的原因154

(三)东亚经济增长群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60

十二 东亚发展的三个观点166

(一)东亚能否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先地位166

(二)东亚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还是提供机会173

(三)东亚是否有可能建立起经济一体化组织178

十三 东亚“增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崭新模式181

(一)“增长三角”的涌现181

(二)“增长三角”的特点185

(三)“增长三角”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87

十四 非洲内在发展基础与经济复苏的转折190

(一)政治稳定度190

(二)发展道路的选择192

(三)经济调整与改革195

(四)农业发展战略196

(五)国营企业的改革198

(六)资金的制约199

(七)新科技革命的挑战201

(八)走向经济一体化203

(九)亮点在闪烁204

十五 拉丁美洲走出“失去的十年”的经济阴霾208

(一)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成功、延续与危机208

(二)开放、改革与90年代前半期的经济实绩213

(三)制约拉美未来经济发展的若干因素216

十六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负面影响220

(一)为拉美国家经济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20

(二)推动拉美内部区域化合作的发展222

(三)加快拉美国家在经济技术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进程224

(四)促进拉美国家开展全方位的经贸合作225

(五)加深拉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226

(六)增强拉美国家内部的不平衡发展229

(七)加强拉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230

十七 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停止:越南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及其发展前景233

(一)越南向市场经济的过渡234

(二)越南经济形势与今后5年发展目标调整241

(三)越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长期发展前景展望244

十八 南北差距的变化趋势247

(一)南北差距的内涵与实质247

(二)南北差距的新变化250

(三)南北差距趋于缩小的原因257

十九 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和矛盾焦点的转向261

(一)南北关系的新变化261

(二)南北政治矛盾焦点的转向266

(三)南北经济矛盾焦点的转向268

(四)南北关系的变动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75

二十 环境问题对南北关系的考验278

(一)环境保护:南北共同的课题278

(二)是环境优先,还是发展优先280

(三)持续发展:南北的共同愿望286

(四)持续发展之路并不平坦290

二十一 南北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基础294

(一)南北经济关系发展的理论与现实294

(二)共同发展还是单方繁荣297

(三)促进双方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305

二十二 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战略调整309

(一)冷战结束对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冲击310

(二)冷战后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战略调整312

(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前途316

二十三 中国面对南北经济关系区域化趋势的因应对策321

(一)南北经济关系区域化对中国的双重影响323

(二)中国对南北经济关系区域化的政策与态度324

(三)中国面对经济“冷战”的策略326

(四)中国应加速推动企业的跨国经营328

二十四 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和前景333

(一)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333

(二)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互投资336

(三)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340

(四)进一步发展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341

重要参考书目和资料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