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 苏新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79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1

1.1.1 语言的诞生2

1.1.2 文字的创造2

1.1.3 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2

1.1.4 电子技术3

1.1.5 计算机与互联网3

1.2 信息技术概述4

1.2.1 信息获取技术4

1.2.2 信息存储技术4

1.2.3 计算机相关技术5

1.2.4 信息自动化处理技术6

1.2.5 信息检索技术7

1.2.7 网络与通信技术9

1.2.6 信息服务9

1.2.8 人工智能技术11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机遇12

1.3.1 影响和机遇12

1.3.2 发展对策13

思考题15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概论16

2.1 概述16

2.1.1 计算机的应用16

2.1.2 计算机发展19

2.1.3 计算机的类别25

2.1.3.1 计算机的分类26

2.1.3.2 微型计算机28

2.1.3.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30

2.1.4 微机的性能指标32

2.2 计算机硬件知识33

2.2.1 CPU34

2.2.2 硬盘35

2.2.3 内存37

2.2.4 计算机主板38

2.2.5 显示设备40

2.2.6 其他40

2.3 计算机软件基础41

2.3.1 操作系统41

2.3.1.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41

2.3.1.2 操作系统分类46

2.3.1.3 常见微机操作系统47

2.3.2 应用软件51

2.3.3 软件开发语言及工具53

2.3.3.1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53

2.3.3.2 常见计算机语言及开发工具55

2.4.1 计算机硬件的保护62

2.4 计算机安全62

2.4.2 计算机病毒64

2.4.2.1 病毒产生的原因64

2.4.2.2 病毒的基本特征与分类65

2.4.2.3 病毒的危害与防治70

思考题74

第三章 数据库基础75

3.1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75

3.2 数据模型概述80

3.2.1 层次模型80

3.2.2 网状模型81

3.2.3 关系型数据库82

3.3 系统数据结构84

3.3.1 二层结构84

3.3.2 三层结构86

3.4.1 E—R图88

3.4 数据库开发的基本知识88

3.4.2 SQL简介89

3.4.3 ODBC简介93

3.5 数据库的高级应用96

3.5.1 数据仓库97

3.5.2 数据挖掘99

3.5.3 Web数据库102

3.6 常见数据库系统104

3.6.1 Access105

3.6.2 SQL Server106

3.6.3 Oracle107

3.6.4 Sybase108

3.6.5 Informix109

3.6.6 DB2110

思考题111

4.1.1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12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112

4.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12

4.1.2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115

4.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115

4.1.4 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公用活动116

4.2 常用的开发方法119

4.2.1 开发方法的分类120

4.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21

4.2.3 原型法122

4.2.4 面向对象的方法124

4.2.5 基于群件的方法126

4.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28

4.3.1 系统分析128

4.3.2 系统设计132

4.3.3 系统实施与评价134

4.4.1 办公自动化系统137

4.4 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137

4.4.2 决策支持系统138

4.4.3 制造资源计划140

4.4.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42

4.4.5 Intranet143

4.5 软件开发规范143

4.5.1 应用界面设计规范144

4.5.2 代码编写的规范146

思考题151

第五章 信息检索与服务153

5.1 信息检索技术153

5.1.1 布尔逻辑检索153

5.1.1.1 布尔逻辑表达式154

5.1.1.2 布尔逻辑检索的特点155

5.1.2.1检索词赋权检索156

5.1.2加权检索156

5.1.2.2 词频加权检索158

5.1.2.3 加权标引检索159

5.1.3 全文检索160

5.1.3.1 全文检索技术指标160

5.1.3.2 位置检索162

5.1.4 超文本检索165

5.1.4.1 超文本技术概述165

5.1.4.2 超文本标记语言168

5.1.4.3 超文本技术在全文检索中的应用174

5.2 信息服务177

5.2.1 信息服务的一般过程178

5.2.2 定题信息提供179

5.2.3 查新服务181

5.3 信息资源185

5.3.1 印刷型信息资源185

5.3.2 联机检索系统192

5.3.3 网络信息资源196

5.3.4 我国电子信息资源建设199

思考题200

第六章 信息自动处理技术202

6.1 信息自动处理技术的发展203

6.1.1 自动标引技术进展203

6.1.2 自动分类技术进展206

6.1.3 自动文摘技术研究发展206

6.2 自动标引技术208

6.2.1 西文自动标引技术208

6.2.1.1 关键词的抽取209

6.2.1.2 确定标引词209

6.2.1.3 抽词标引算法流程210

6.2.2.1 词典分词未能211

6.2.2 汉语信息的自动标引211

6.2.2.2 切分标记分词法214

6.2.2.3 单汉字标引218

6.2.2.4 智能分词技术简介222

6.2.3 自动标引算法优劣分析225

6.3 自动分类技术227

6.3.1 自动聚类归类算法227

6.3.1.1 文献的相似度228

6.3.1.2 聚类方法230

6.3.2 词表法自动分类234

6.3.2.1 分类词表的构造235

6.3.2.2 分类算法的实施236

6.4 自动编制文摘技术237

6.4.1 自动编制文摘技术238

6.4.1.1 简单词频统计法238

6.4.1.2 相对测度法239

6.4.1.3 词组测度法241

6.4.1.4 标题词法242

6.4.1.5 特殊位置法242

6.4.1.6 提示短语法243

6.4.2 自动文摘的影响与前景244

思考题245

第七章 Internet基础246

7.1 Internet的发展246

7.1.1 Internet的由来246

7.1.2 Internet的诞生248

7.1.3 我国Internet的发展与现状249

7.2 Internet常识及概念252

7.2.1 Internet基本常识252

7.2.2 常用网页制作语言254

7.2.3.1 协议256

7.2.3 Internet常用术语256

7.2.3.2 网络接入258

7.2.3.3 网络服务商263

7.2.3.4 电子商务相关名词264

7.3 Internet地址267

7.3.1 IP地址267

7.3.1.1 IP地址分类267

7.3.1.2 IP地址相关常识270

7.3.2 域名271

7.3.2.1 域名规则272

7.3.2.2 域名服务系统273

7.3.2.3 域名注册273

7.3.3 电子信箱274

7.3.3.1 用户帐号274

7.3.3.2 邮件服务器274

7.4.1 上网必备条件275

7.4.2 网络设置275

7.4 入网前准备275

7.4.3 拨号网络设置279

7.4.4 邮件收发设置281

7.4.5 浏览器的设置284

思考题286

第八章 网格应用基础287

8.1 网络设备简介287

8.1.1 网络传输设备287

8.1.2 网络连接设备292

8.2 网络拓扑结构296

8.2.1 简单拓扑结构296

8.2.2 复合拓扑结构299

8.3 网络技术的评估与选择300

8.3.1 网络类型介绍300

8.3.2 宽带接入307

8.4.1 局域网311

8.4 局域网与广域网311

8.4.2 广域网315

8.4.3 OSI模型318

8.5 网络操作系统321

8.5.1 Netware322

8.5.2 Windows 2000/NT326

8.5.3 Unix/Linux329

8.6 网络安全333

8.6.1 网络安全隐患333

8.6.2 网络攻击方式336

8.6.3 网络防范338

思考题341

第九章 人工智能概述342

9.1 知识表示方法343

9.1.1 逻辑表示方法343

9.1.1.1 知识的逻辑表示344

9.1.1.2 逻辑推理方法347

9.1.2 产生式表示法350

9.1.3 语义网络表示法352

9.1.4 框架表示法353

9.1.5 面向对象表示法354

9.1.6 面向过程的表示法355

9.2 机器学习355

9.2.1 机器学习研究概述356

9.2.2 机器学习的一种简单的模型357

9.2.3 机器学习的分类359

9.2.4 机器学习的特点和研究目标361

9.2.5 实例学习362

9.3 自然语言理解365

9.3.1 自然语言理解概述365

9.3.2 自然语言理解研究进展366

9.3.3 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实例368

9.3.4 句法分析371

9.3.5 语义分析375

9.4 神经网络380

9.4.1 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380

9.4.2 几种重要的网络模型382

9.5 遗传算法391

9.5.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391

9.5.2 遗传算法的原理392

9.5.3 遗传算法的应用394

9.5.3.1 遗传算法的特点394

9.5.3.2 遗传算法的应用关键395

9.5.3.3 遗传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396

思考题397

参考文献398

后记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