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363556.jpg)
- 杨国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3417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王守仁(1472~1528)-心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学通论 从王阳明到熊十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冯契1
引论1
第一章 王学的兴起6
第一节 王学形成的历史前提6
一 天理的困窘6
二 社会变迁的折射10
第二节 理学的演变与王学的产生14
一 朱熹:正统理学的系统化及其理论偏向14
二 陆九渊对朱学的诘难与陆学之弊20
三 理学从宋末到明初的演变与王学的崛起23
第二章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34
第一节 心(良知)的内在结构及其逻辑展开34
一 心(良知)的双重规定34
二 良知准则论44
三 志知之辨49
四 当行则行以求自慊53
五 “成己”与“无我”58
第二节 致良知:先天良知与致知过程之辨64
一 从本然之知到明觉之知65
二 致知“未有止”69
三 知行合一——致知过程的展开74
四 致知过程与成圣(德性培养)过程的融合80
第三章 致良知说的分化86
第一节 从先天本体到现成良知86
一 王畿论现成良知86
二 泰州学派:率见在(现成)之知96
第二节 先天本体的超验化与归寂以致知102
一 良知非“现成可得”102
二 归寂以致知105
第三节 本体与工夫111
一 良知呈露(展开)于日履112
二 由工夫而得本体与循本体而更进于知117
三 致知必在通物情124
四 躬行与经世的结合——工夫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127
第四章 志(意)知之辨的演进134
第一节 “造命却由我”与“意为心之主宰”——泰州学派的唯意志论倾向134
一 造命却由我135
二 意为心之主宰140
第二节 志道与顺乎无内外之则145
一 黄绾以“志道”否定“惟意而出”145
二 胡直以“顺乎无内外之则”拒斥“自恣轻外”149
第三节 “意蕴于心”与“知藏于意”——刘宗周论意知关系153
一 “意为心之所存”154
二 “知藏于意”158
第五章 从良知说到童心说164
第一节 童心说:天理的剔除与个体性原则的突出165
第二节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171
第三节 性情不可以一律求177
第六章 王学的终结182
第一节 从以心为体到心为气之灵处183
第二节 工夫与本体关系的再思考188
一 无工夫则无真本体188
二 学道与事功非两途195
三 明自然之理:致知工夫的拓展199
第三节 从心体的历史展开到学脉的历史展开202
一 学术之途“不得不殊”202
二 学术演变内含学脉205
三 由迹而入理,由偏而大成207
四 得其宗旨、明其学脉的学术史方法209
第四节 个体与整体之辨:启蒙思想的前奏213
第七章 历史的余响:王学与中国近代哲学220
第一节 从心物一体到“体用不二”221
第二节 个性与直觉:良知说的二重影响229
一 从自主自愿到伸张个性229
二 梁漱溟:良知即直觉235
第三节 王学与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239
一 以心力改造天地239
二 梁漱溟:意欲高于理智246
第四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的余波250
一 从知与致的合一到性修不二251
二 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255
附录(一)心物之辨与天人之际260
附录(二)致良知说再阐释284
后记313
新版后记315